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mmary of 32 Patients with Cardiac Syndrome X Treated by TCM Therapy of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毛静远 葛永彬 +13 位作者 王恒和 王强 张运 虞东玲 张宇 黄芪 赵志强 赵桂峰 王占武 马学鹏 张振鹏 李明 邵磊 赵春燕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qi Kuanxiong Huoxue method (宽胸活血,LK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eutic method for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qi Kuanxiong Huoxue method (宽胸活血,LK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eutic method for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ardiac syndrome X (CSX). Methods: The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1 selected patients with CSX, who were non-randomly assigned to 2 groups, the treated group treated with LKH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32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19 patients) like nitrate, diltiazem hydrochloride, etc. The treatment course was 14 days. The changes of such symptoms as angina pectoris, TCM syndrome and indexes of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such symptoms as chest pain and stuffy feeling and palpitation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improved mor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n angina pectoris and TCM syndrome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showed that the maximal metabolic equivalent (Max MET), the time of angina onset and ST segment depression by 0.1 mV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bu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The LKH method coul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angina attack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CS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syndrome X qi stagnation phlegm obstruction and blood stasis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原文传递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志成 刘桉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本虚标实 脾虚 痰浊 血瘀 调理脾胃 健脾养心 李延
下载PDF
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邓立梅 赵御凯 翟文姬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7期96-100,112,共6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19例瘀证SAP患者,并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53例、痰瘀互结组63例、气滞血瘀组56例、痰浊闭阻组47例,另纳入50例瘀证SAP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19例瘀证SAP患者,并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53例、痰瘀互结组63例、气滞血瘀组56例、痰浊闭阻组47例,另纳入50例瘀证SAP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除对照组外,其余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颗粒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情况、心功能、脂代谢、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气虚血瘀组、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痰浊闭阻组患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痰瘀互结组和痰浊闭阻组患者疗效均优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P<0.05)。治疗后,5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气虚血瘀组、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P<0.05)。治疗后,5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治疗前,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EF、S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痰浊闭阻组、痰瘀互结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对照组;治疗后,5组患者TC、TG、LDL均低于治疗前,HDL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5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治疗前,且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FIB、TT水平均低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稳定型心绞痛均有一定效果,联合西医治疗应用优于单独西医治疗,且其更适用于痰瘀互结证和痰浊闭阻证两种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胸痹 中医证型 气虚血瘀证 痰瘀互结证 气滞血瘀证 痰浊闭阻证 豁痰宣痹 化痰通络颗粒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新安“张一帖内科”痹病辨证思路探析
4
作者 殷丽茹 熊滔 +1 位作者 魏托 李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 [目的]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安理论、临证论治三个方面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并附医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新安“张一帖内科”创新新安医学理论,创立“平衡寒热、扶元培土”学说,以“寒热三期”疗法治疗痹病,临证注重平调寒热、扶元培土、调和气血、化痰散瘀。验案一中患者反复多关节疼痛,病程长,李艳教授自创“益肾清络活血方”合乌头汤加裁“化痰散瘀”,治疗痰瘀互阻型痹病;验案二中患者劳累过度,湿邪入络,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局部有热感,神疲乏力,李艳教授辨证该患者为痹病湿热内阻兼气血亏虚证,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平调寒热。[结论]新安“张一帖内科”在治疗痹病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临床特色,辨证灵活,效果甚佳,是新安医学的重要分支,为中医药治疗痹病拓展了新思路,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张一帖内科” 痹病 平调寒热 扶元培土 调和气血 化痰散瘀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唐丹丽 张华敏 +1 位作者 佟琳 隋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MI/RI的拮抗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祛痰宽胸组、活血化瘀组及痰瘀同治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予...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MI/RI的拮抗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祛痰宽胸组、活血化瘀组及痰瘀同治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予高脂饲料喂养,采用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复制M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CHO、TG、HDL-C、LDL-C含量降低(P<0.05,P<0.01),活血化瘀组血清ICAM-1含量降低(P<0.05),痰瘀同治组可抑制ICAM-1、TNF-α表达(P<0.05),祛痰宽胸组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及痰瘀同治法对大鼠MI/RI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血脂、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祛痰宽胸 活血化瘀 痰瘀同治 炎症反应 大鼠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因病机浅论 被引量:32
6
作者 侯仙明 司秋菊 +5 位作者 贾云芳 刘淑彦 张艳慧 潘莉 王琪艳 赵涵悦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年第6期9-11,54,共4页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中医虽无此名,但是根据其相关临床症状表现可将其归于血痹、胸痹、真心痛、眩晕、头痛、腹痛、中风和厥证等范畴。因而此病借用中医辨证进行诊治,临床可取得一定效果。纵观诸家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虽然有诸多共...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中医虽无此名,但是根据其相关临床症状表现可将其归于血痹、胸痹、真心痛、眩晕、头痛、腹痛、中风和厥证等范畴。因而此病借用中医辨证进行诊治,临床可取得一定效果。纵观诸家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虽然有诸多共同之处,但各有侧重,并不断有创新性认识提出,使得临床上出现了治法各异,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了解决方案,即抓关键病机。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病人的具体见证在解决关键病机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针对关键病机进行论治。AS的关键病机是痰瘀互结,占主体地位应为本;虽然还可兼见阴虚、血虚、阳虚、气虚、气滞、热邪、毒邪等病机,但它们均处于次要地位应为标。这与古人正虚为本,邪盛为标的传统认识规律大有不同,对"本虚标实"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并且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大黄虫丸是治疗AS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痹 胸痹 真心痛 中风 病因病机 痰瘀互结 大黄䗪虫丸
下载PDF
国医大师雷忠义先生“痰瘀”理论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旭锐 李翠娟 +2 位作者 文颖娟 卫培峰 张军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15-818,共4页
国医大师雷忠义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痰瘀致病”理论,并将此理论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作者有幸作为弟子跟师学习,总结雷老“痰瘀”理论治疗胸痹经验,与同道分享。
关键词 雷忠义 痰瘀互结 气虚水停 胸痹 化痰宣痹 活血化瘀 理论探析 临证运用
下载PDF
从痰、瘀、虚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病机 被引量:35
8
作者 冯君 刘建和 +1 位作者 冉俊宁 吴源陶 《陕西中医》 2020年第2期217-219,共3页
中医无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应病名,常归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中风"等范畴,其病机以痰、瘀、虚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炎症反应及其诱发的细... 中医无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应病名,常归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中风"等范畴,其病机以痰、瘀、虚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炎症反应及其诱发的细胞坏死,而炎症反应与中医的痰、瘀、虚存在紧密的联系。以"虚"是炎症产生的根本,"痰瘀"是炎症激发和加剧的条件,痰瘀为标,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理论为指导,从痰、瘀、虚与炎症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病机,并结合最新研究发现,如清道夫受体内陷导致胆固醇逆转运异常、清道夫受体同时可介导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管内皮、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激活炎症通路诱发血管慢性炎症持续状态和激活细胞坏死相关通路诱发细胞坏死,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为临床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拓展临床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胸痹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杨关林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从脾胃论治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峥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71,共3页
胸痹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基本病机为心阳痹阻。痰瘀互结证是其最主要证候之一,多由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对胸... 胸痹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基本病机为心阳痹阻。痰瘀互结证是其最主要证候之一,多由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对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健脾益气,活血祛痰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患者精神情志因素以及气候环境因素,防治并用,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痰瘀互结证 从脾胃论治 冠心病
下载PDF
国医大师段富津运用“三参丹饮”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经验撷要 被引量:15
10
作者 金娟 郭东浩 孔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84-87,共4页
胸痹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段富津教授认为胸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本虚多为气虚、标实多为血瘀,所以临床上胸痹最常见的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段富津教授临证60余载,治疗胸痹... 胸痹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段富津教授认为胸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本虚多为气虚、标实多为血瘀,所以临床上胸痹最常见的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段富津教授临证60余载,治疗胸痹之气虚血瘀证数千例,该文对其辨证思路及运用"三参丹饮"加减的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段富津 三参丹饮 胸痹 气虚血瘀证
下载PDF
从痰瘀浅析冠心病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丹 王凤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208-209,共2页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痰浊"、"血瘀",二者各自作用或相互转化,致使机体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心痛 痰浊 血瘀 关系
下载PDF
试述胸痹心痛与脾胃辨证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健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30-131,共2页
《内经》,《金匮要略》中阐述胸痹心痛之病机,皆与脾胃关系密切。杨师继承《内经》、《金匮要略》中胸痹心痛从脾胃论治的学术思想,师古而不泥古,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研验证,得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以脾虚为主为始,痰瘀互阻,... 《内经》,《金匮要略》中阐述胸痹心痛之病机,皆与脾胃关系密切。杨师继承《内经》、《金匮要略》中胸痹心痛从脾胃论治的学术思想,师古而不泥古,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研验证,得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以脾虚为主为始,痰瘀互阻,壅遏脉道,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提出胸痹心痛应从脾胃论治,针对气虚痰瘀的病机创立了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之法,临床疗效颇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脾胃 气虚痰瘀
下载PDF
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宇 郭建利 +5 位作者 刘晨旭 韩雪 石铖 路帅 郝蕾 张一昕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 mRNA]表达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 目的:研究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 mRNA]表达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造型组(模型组)、东宝肝泰(阳性药)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改变,观察肝组织PGC-1α和PEPCK 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FFA、ALT、AST、FBG、FINS的含量或活性,促进PGC-1α和PEPCK 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IR)和肝组织的脂变程度。结论:消痰化瘀中药之所以具有治疗NAFLD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调控PGC-1α和PEPCK mRNA表达,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水平,纠正脂类物质代谢的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瘀化痰中药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痞满 积聚 脂质代谢 PGC-1α PEPCK 基因
下载PDF
黄衍寿治疗胸痹心痛辨证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彤 金政 +2 位作者 吴辉 吴伟 黄衍寿(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42-746,共5页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黄衍寿教授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胸痹心痛有效病例的处方进行数据整理与挖掘,以探讨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病例212例,处方212首...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黄衍寿教授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胸痹心痛有效病例的处方进行数据整理与挖掘,以探讨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病例212例,处方212首,药物共计130味。212例患者的高频证型为气虚血瘀、痰瘀内阻;130味中药中用药频次居前4位药物为川芎(186)、丹参(166)、茯苓(151)、陈皮(145)。经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后得到8个核心药物组合,前2个组合为"降香,红花,酸枣仁,赤芍"及"法半夏,党参,瓜蒌",并且挖掘了"降香,红花,酸枣仁,赤芍,延胡索"等新处方4首。研究结果提示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多用活血化瘀中药,随症加减益气、化痰、清热之品,体现其临证治疗胸痹心痛之"活血化瘀为要,佐以健脾益气、清热化痰之法"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活血化瘀 健脾益气 清热化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黄衍寿
下载PDF
清消通益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鑫 王若楠 +1 位作者 黎晓慧 马晓妍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清消通益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本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中医证属痰瘀互结,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应用清消通益方联... 目的研究清消通益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本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中医证属痰瘀互结,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应用清消通益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不同时间段hs-CRP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胸部刺痛、心悸气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30 d,实验组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消通益方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效果显著,通过降低机体hs-CRP水平而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稳定易损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消通益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痰瘀互结型胸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清代名医何梦瑶论痰及治疗胸痹心痛类病证之特色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国为 许伟明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27-4632,共6页
清代名医何梦瑶善于论治胸痹心痛类病证,其学术特色在岭南医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何梦瑶代表著作《医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何梦瑶论治胸痹心痛类病证时尤其注重从痰论治,并对中医痰证多有阐发。其论痰特色... 清代名医何梦瑶善于论治胸痹心痛类病证,其学术特色在岭南医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何梦瑶代表著作《医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何梦瑶论治胸痹心痛类病证时尤其注重从痰论治,并对中医痰证多有阐发。其论痰特色主要可概括为:擅长痰证的寒热辨证,主张调胃气以治痰,发挥痰生窠囊说,强调痰火郁三者相关。在论治胸痹心痛类病证时,何梦瑶对胸痹、痞满、心痛、胸痛等病证进行鉴别比较、条分缕析,从痰证角度予以论治,颇具特点,其学术特色可供现代医家论治冠心病特别是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梦瑶 胸痹心痛 冠心病 窠囊 痰瘀互结
下载PDF
胸痹从痰浊瘀血论治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庆法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胸痹 痰浊瘀 临证经验
下载PDF
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奕星 王凤荣 陆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26-28,共3页
胸痹心痛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脏器亏虚,心脉失养。血瘀是病理关键,活血化瘀为治疗关键,理气、益气、温阳... 胸痹心痛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脏器亏虚,心脉失养。血瘀是病理关键,活血化瘀为治疗关键,理气、益气、温阳、痰瘀并治共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瘀血 活血化瘀 理气 益气 温阳 痰瘀并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丹参饮对痰瘀互阻型胸痹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春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丹参饮对痰瘀互阻型胸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分为研究组(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丹参饮)和对照组(常规西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二者...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丹参饮对痰瘀互阻型胸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分为研究组(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丹参饮)和对照组(常规西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丹参饮对痰瘀互阻型胸痹有较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丹参饮 痰瘀互阻型胸痹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在痰阻血瘀型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杰 王淑秀 吴丹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0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痰阻血瘀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74例痰阻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痰阻血瘀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74例痰阻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包经按摩。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7/37),高于对照组的83.78%(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和稳定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正常治疗用药、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通过心包经按摩,可以改善痰阻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临床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经按摩 痰阻血瘀证 胸痹 冠心病 中医特色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