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MN apopto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lung injury after chest impact trauma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韧 李双顶 +4 位作者 闵家新 肖南 江其生 田昆仑 刁有芳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88-892,共5页
Background 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PMN),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lammatory cells,functions throughout the initiation,progression and resolution of inflammation.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ackground 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PMN),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lammatory cells,functions throughout the initiation,progression and resolution of inflammation.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MN apoptosis and the lung injury after chest impact trauma. Methods PMNs were purified from rabbits subjected to the chest impact trauma and their apoptosis,necrosis,survival and respiratory burst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Meanwhile,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 (LDH) [Ca 2+ ]i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delayed apoptosis of PMN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was observed from 2 hours to 12 hours after trauma,and viable cells increased. Respiratory burst of PMN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 hours with the peak at 8 hours. Meanwhile,lactate dehydrogenase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 P <0.05) from 4 hours to 24 hours,and intracellular free Ca 2+ in PMN was increased temporarilly. Conclusions Retention of PMN in tissues and the abnormality in apoptotic pathway inevitably generate persistent activation of PMN and excessive release of toxic substances,resulting in tissue injury. The temporary increase of intracellular free Ca 2+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yed apoptosis of P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t impact trauma·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apoptosis·respiratory burst· secondary lung injury
原文传递
不同致伤条件撞击对兔钝性胸部创伤伤情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3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周继红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 ;撞击面积越大 ,对...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 ;撞击面积越大 ,对胸壁和肺的损伤较重 ,但心脏伤情并不随之加重 ;收缩末期撞击对心脏的损伤较重 ,舒张末期撞击对大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 ;死亡率与驱动压力、撞击面积成正比 ;舒张末期撞击死亡率上升。结论 致伤参数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部创伤 致伤参数 影响
下载PDF
不同致伤参数对兔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2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翁格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463-464,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系统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越重 ;撞击面积增大 ,心血管系...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系统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越重 ;撞击面积增大 ,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并不随之加重 ;收缩末期撞击对心脏的损伤较重 ,舒张末期撞击对大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 ;死亡率与驱动压力、撞击面积成正比 ;舒张末期撞击死亡率上升。结论 :致伤参数不同 ,对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系统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致伤参数 心脏损伤 血管损伤
下载PDF
胸部撞击伤后血流动力学与体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王正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部撞击伤 (CIT)后血流动力学和体内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IT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 12只健康成年兔 ,采用 BIM - 型生物撞击机作成 CIT模型 ,监测伤前、伤后 2小时、4小时、8小时和 2 4小时血流... 目的 探讨胸部撞击伤 (CIT)后血流动力学和体内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IT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 12只健康成年兔 ,采用 BIM - 型生物撞击机作成 CIT模型 ,监测伤前、伤后 2小时、4小时、8小时和 2 4小时血流动力学改变 ,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 - 1(ET- 1)、心钠素 (ANF)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含量。结果  CIT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 ,左心室舒张期末压 (L 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 dp/dtm ax)在伤后 2 4小时仍较伤前明显增高 (t=3.30 2 ,2 .737;P<0 .0 1,0 .0 5 ) ;伤后血浆 ET- 1含量进行性增高 ,2 4小时达高峰 (t=3.387,P<0 .0 1) ;ANF含量降低 ,伤后 8小时降至最低 (t=2 .5 6 2 ,P<0 .0 5 ) ;TNF- α含量在受伤前后无明显变化 (t=0 .6 37,P>0 .0 5 )。 结论  CIT后血流动力学及体内部分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 ,这可能是引起 CIT后心脏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血流动力学 细胞因子 心脏功能
下载PDF
胸部撞击伤时游离Ca^2+浓度与中性粒细胞凋亡及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韧 肖南 +1 位作者 田昆仑 刁有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动态观察兔胸部撞击伤时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的发生以及与肺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备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分离纯化肺灌洗液中的 PMN,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PMN凋亡、坏死、存活细胞比例及呼吸爆发功能的变化 ,并且观察与乳酸脱氢... 目的 :动态观察兔胸部撞击伤时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的发生以及与肺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备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分离纯化肺灌洗液中的 PMN,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PMN凋亡、坏死、存活细胞比例及呼吸爆发功能的变化 ,并且观察与乳酸脱氢酶 (L DH)和胞浆游离 Ca2 +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灌洗液中PMN的凋亡延迟持续至 12小时 ,在伤后各时间点活细胞增多 ;而肺灌洗液 PMN呼吸爆发从伤后 2小时即显著增强 ,8小时达到峰值 ;同时肺灌洗液 L DH的升高在伤后 4~ 2 4小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伤后 PMN胞浆游离 Ca2 +有短暂升高。结论 :胸部撞击伤时 ,PMN在肺组织中大量扣押 ,且正常的凋亡途径发生障碍 ,造成PMN持续处于激活状态及毒性内容物的持续释放 ,与肺组织损伤有密切关系 ,并且 PMN凋亡延迟可能与胞浆游离 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中性粒细胞 凋亡 呼吸爆发 继发性肺损伤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兔肺挫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卫建 汪方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兔胸部撞击伤致肺挫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挫伤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三组,采用兔单侧肺挫伤生物撞击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6小时经颈静脉取血,检测血浆TNF-α含量,取右下肺组织...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兔胸部撞击伤致肺挫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挫伤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三组,采用兔单侧肺挫伤生物撞击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6小时经颈静脉取血,检测血浆TNF-α含量,取右下肺组织行H-E病理染色,剩余肺组织测定湿干质量比(W/D)及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与肺挫伤组相比,血浆TNF-α含量、湿干质量比(W/D)及MPO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肺挫伤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以减少TNF-α的产生,抑制活性氧的呼吸爆发,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对肺挫伤起到有益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依达拉奉 实验兔
下载PDF
兔胸部撞击伤时中性粒细胞凋亡与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韧 肖南 +1 位作者 田昆仑 刁有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0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 :PMN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动态地观察兔胸部撞击伤时PMN凋亡的发生以及与肺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备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分离纯化灌洗液中的PMN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坏死、存活细胞比例... 目的 :PMN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动态地观察兔胸部撞击伤时PMN凋亡的发生以及与肺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备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分离纯化灌洗液中的PMN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坏死、存活细胞比例及呼吸爆发功能的变化 ,并且观察与LDH和胞浆游离Ca2 +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灌洗液中PMN的凋亡延迟持续至 1 2h ,在伤后各时相点活细胞增多。而灌洗液PMN呼吸爆发从 2h即显著增强 ,8h达到峰值。同时 ,灌洗液LDH的升高从 4h~2 4h显著高于对照。伤后PMN胞浆游离Ca2 +有短暂升高。结论 :PMN在肺组织中大量扣押并且正常的凋亡途径发生障碍 ,造成PMN持续处于激活状态及毒性内容物的持续释放 ,与肺组织损伤有密切关系 ,并且PMN凋亡延迟可能与Ca2 +的短暂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肺损伤
下载PDF
高速撞击下猪右侧胸腔内压力分布特点研究
8
作者 张良 周继红 +3 位作者 尹志勇 宁心 杨光瑜 何跃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观察猪胸部撞击伤,胸腔内不同部位压力响应特点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小型猪6只,经外科手术在右侧胸腔不同部位放置生物压力传感器,待动物情况稳定后,利用B IM-Ⅱ型水平撞击机对右侧胸壁进行撞击致伤,撞击头接触面积20 cm2,... 目的观察猪胸部撞击伤,胸腔内不同部位压力响应特点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小型猪6只,经外科手术在右侧胸腔不同部位放置生物压力传感器,待动物情况稳定后,利用B IM-Ⅱ型水平撞击机对右侧胸壁进行撞击致伤,撞击头接触面积20 cm2,撞击速度为19m/s,撞击压缩比为8%和15%,分别记录和分析胸腔不同位置的压力响应曲线,伤后6小时解剖观察肺损伤情况。结果7、8肋间靠近脊椎处正压峰值和正压积分值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15%压缩比组分别达到(67.6±7.7)kPa和(140.4±20.2)kPa.m s,肺门近心包处压力峰值和其积分值次之;15%压缩比组中5、6肋间隙中线处、膈肌中线处与肺门近心包处的正压峰值与正压积分显著高于8%压缩比组(P<0.01)。大体解剖发现8%压缩比组未见明显肺损伤,15%压缩比组右肺下叶背侧面有弥漫性出血区,背侧第7肋附近出现条状肺出血。结论19m/s撞击时,猪右侧胸腔内不同部位的压力响应有显著差异;高压缩比撞击下,右肺下叶背侧面与肺门近心包处压力峰值和压力积分值高且肺损伤较重;5、6肋间隙中线、膈肌中线和肺门近心包等部位的压力响应与撞击压缩比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压力响应 肺损伤
下载PDF
胸部撞击伤后腹部血管变化及其意义
9
作者 闵家新 杜文华 +1 位作者 朱佩芳 王正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撞击伤(CIT)后腹腔脏器血管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家兔20只,雌雄不限,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CIT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1、4、8、24小时利用超声多谱勒检测下腔静脉(IVC)、腹主动脉(AA)、肠系膜上动脉(SMA)、肝动脉(... 目的探讨胸部撞击伤(CIT)后腹腔脏器血管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家兔20只,雌雄不限,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CIT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1、4、8、24小时利用超声多谱勒检测下腔静脉(IVC)、腹主动脉(AA)、肠系膜上动脉(SMA)、肝动脉(HA)、肝静脉(HV)、门静脉(PV)和肾动脉(RA)平均血流速度(MBV)、平均血流量(MBF)和血管内径。结果CIT后腹腔脏器血管管径有不同程度的减小,除IVC的MBV和MBF升高外,其余血管的MBV和MBF存在下降趋势,尤其以AA更为明显。结论CIT后腹部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状态,MBV和MBF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腹主动脉表现更为明显,这对临床治疗CIT患者,特别是防止肝肾功能的继发损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胸部损伤 撞击伤 腹部血管
下载PDF
大鼠胸部撞击致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军 何星颖 +5 位作者 叶晓明 邹最 纪瑞华 张绍博 徐海涛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胸部撞击致肺挫伤的大鼠模型。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n=12),采用自制的胸部撞击装置,用不同撞击能量(2.7、2.0、1.8、1.5、1.2、0.9和0J)对大鼠胸部进行撞击造成双侧肺损伤。监测撞击前后大鼠循环和呼吸功能变化。撞... 目的建立一种胸部撞击致肺挫伤的大鼠模型。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n=12),采用自制的胸部撞击装置,用不同撞击能量(2.7、2.0、1.8、1.5、1.2、0.9和0J)对大鼠胸部进行撞击造成双侧肺损伤。监测撞击前后大鼠循环和呼吸功能变化。撞击120min后处死大鼠,开胸行创伤评分,观察心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评分,计算肺组织湿干比和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结果用1.2J能量撞击大鼠胸部可致理想的双侧肺损伤而无明显心脏损伤,动物死亡率较低。结论采用自制胸部撞击装置建立的大鼠双侧肺损伤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胸部撞击后双侧肺挫伤伤情,可用1.2J的撞击能量进行后续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肺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