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typical 'cardiac' chest pain: a study investigating patients at 10-year cardiovascular risks defined by the Framingham and PROCAM scor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oon Kiat ANG Alan Yean Yip FONG +6 位作者 Sze Piaw CHIN Tiong Kiam ONG Seyfarth M Tobias Chee Khoon LIEW Rapaee ANNUAR Houng Bang LIEW Kui Hian SIM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Atypical 'cardiac' chest pain (ACCP) is not usually caused by myocardial ischaemia. Current noninvasive investigations for these symptoms are not yet as accurate as invasive coronary a...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Atypical 'cardiac' chest pain (ACCP) is not usually caused by myocardial ischaemia. Current noninvasive investigations for these symptoms are not yet as accurate as 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The latest 64-row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 technology is non-invasive, has high specificit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the detection of significant coronary disease. Our aim was to investigate if this modality can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outpatients with ACCP in addition to established cardiovascular risk scores. Methods Seventy consecutive patients presenting to the outpatient clinic with ACCP underwent 64-row MDCT sca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They were categorized into low, medium or high risk groups based upon the Framingham and PROCAM scores. We defined a clinically abnormal MDCT scan as coronary stenosis =50% or calcium score >400 Agatston. Results Fifty-three (75.7%) patients did not have clinically abnormal scans. Framingham score classified 43 patients as low-risk while PROCAM classified 59 patients as low-risk. MDCT scans were abnormal for 18.6% and 22.0% of the respective low-risk group of patients. For patients with medium-to-high risk, 33.3% and 36.4% of Framingham and PROCAM patient groups respectively had abnormal MDCT scans. Conclusion MDCT adds valuable informat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ACCP by identifying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atients categorized as low-risk to have underlying significant coronary stenosis and coronary calcification by established cardiovascular risk sc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TYPICAL 'cardiac' chest p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stratification
下载PDF
Origin of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cardiac syndrome X:Results of the proton pump inhibitor therapy for angina-like lingering pain trial (PITFALL trial) 被引量:1
2
作者 Christoph G Dietrich Susanne Laupichler +4 位作者 Sven Stanzel Ron Winograd Oliver Al-Taie Carsten Gartung Andreas Gei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2期6506-6512,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of gastroen-terological diseases in the etiology and the efficacy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syndrome X (CSX) as a subform of non-cardiac chest pain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of gastroen-terological diseases in the etiology and the efficacy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syndrome X (CSX) as a subform of non-cardiac chest pain (NCCP).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114 patients with CSX using symptom questionnaires. A subgroup of these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regard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GIs) and treated with PPI. Patients not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irty-six patients denied any residual symptoms and were not further evaluated. After informed consent in 27 of the remaining 78 patients, we determined the prevalence of disorders of the upper GI tract and quantifi ed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pantoprazole. We found a high prevalence of gastroenterological pathologies (26/27 patients, 97%)with gastriti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and acid reflux as the most common associated disorders. If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study protocol, these pati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symptom score. Patients treated by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not according to the study protocol had a minor response to treatment (n = 19, -43%), while patients not treated at all (n = 26) had no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0%). CONCLUSION: Disorders of the upper GI tract are a frequent origin of CSX in a German population and can be treated with pantoprazole if given for a longer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脏胸痛 食管回流疾病 强心剂 抑制剂
下载PDF
郭伟星教授论治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气郁血滞证的经验
3
作者 江镇 戴霞 +1 位作者 张磊 郭伟星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99-104,共6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科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发作时胸闷如窒,呼吸欠畅,疼痛不已,持续不解。该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病”的范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青年冠心病越发常见,常出现无任何前兆的心前区疼痛感,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科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发作时胸闷如窒,呼吸欠畅,疼痛不已,持续不解。该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病”的范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青年冠心病越发常见,常出现无任何前兆的心前区疼痛感,胸闷气短,憋喘乏力,其症状让患者难以提前干预。如何做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保护心血管和改善临床的亚健康状态,是当前亟需通关的课题。郭伟星教授根据多年所学和临床经验,对中青年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心得。他指出,中青年冠心病的发作与老年冠心病略有区别,由于生活压力增大,中青年一方面容易脾气暴躁,另一方面倦怠乏力。郭教授认为这是因为中青年气血不和,诸病生焉,气与血在中青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认为气血失和是诱发中青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气郁血滞是其基本病机,故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该病,效如桴鼓,立起沉疴。笔者从跟诊实践出发,对郭教授治疗中青年冠心病之气郁血瘀证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医者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稳定斑块,营养心肌与血脉,缓解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冠心病 胸痹心痛病 气郁血滞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用药规律及经验
4
作者 朱若维 李雪菲 +3 位作者 牛露娜 邓秘 郭惠怡 荆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经验。方法:以题目“胸痹心痛”“胸痹”“心痛”“冠心病”并包含120位国医大师姓名,和/或作者中包含国医大师姓名为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整理筛选后纳...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经验。方法:以题目“胸痹心痛”“胸痹”“心痛”“冠心病”并包含120位国医大师姓名,和/或作者中包含国医大师姓名为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整理筛选后纳入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相关文献,文献中涉及的处方经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统计分析,总结国医大师的用药规律及其经验。结果: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以胸闷、胸痛为主症,伴有气短、乏力、眠差等次症;舌象以舌暗红,苔白腻为主;脉象以脉弦滑和脉细为主;高频药物主要有丹参、川芎、瓜蒌等;药物功效使用频次最多的依次是活血化瘀类、补虚类、理气类、化痰止咳平喘类及清热类等;使用频次最多的3组药对分别为瓜蒌-薤白、丹参-瓜蒌、丹参-党参,3个核心组合中以川芎、丹参、黄芪、郁金、瓜蒌(核心组合2)出现频次最多。结论: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以活血化瘀、补气化痰为主,常用血府逐瘀汤、丹参饮、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等方剂化裁加减,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痰瘀互结证 冠心病 数据挖掘 国医大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MACE用药规律
5
作者 陈瑶 苏学旭 王丹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4月25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MACE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处方进行归纳统计,对...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4月25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MACE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处方进行归纳统计,对中药频数、药物相关性和聚类规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159首,中药176味,使用频次共计1468次,性味归经以温、甘、肝经为主,出现频次最高为丹参、黄芪、川芎、炙甘草、当归,常用药物组合为川芎+红花、川芎+赤芍+红花,并得到4个核心处方。结论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MACE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兼顾,与冠心病PCI术后MACE病因病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1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全科诊疗思考
6
作者 黄玮 童钰铃 +1 位作者 陈慧敏 许美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5期53-55,共3页
该文回顾性分析1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社区医院以全科诊疗思维排查胸痛病因,明确诊断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归社区,全科医生结合专科医师的建议,对患者进行了全面健康风险评估... 该文回顾性分析1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社区医院以全科诊疗思维排查胸痛病因,明确诊断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归社区,全科医生结合专科医师的建议,对患者进行了全面健康风险评估,从行为干预、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等多方面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心脏康复计划,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体现出“健全专”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此类患者管理中的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下载PDF
首次急性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 被引量:26
7
作者 许海燕 姚康宝 顼志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ST段抬高组)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非ST段抬高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ST段抬高组)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非ST段抬高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T段抬高组起病急,主要以剧烈胸痛为主,就诊时间较早,非ST段抬高组首发症状多样。ST段抬高组总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ST段抬高组(P<0.05)。与ST段抬高组比较,非ST段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较多,3支病变、侧支循环比例较高(P<0.05,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起病急,并发症多,影响心功能,应积极尽快实施血运重建,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但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往往较重。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预后与起病急缓、透壁性心肌坏死范围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胸痛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心性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临床特点、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文红 林征 +4 位作者 林琳 王美峰 张红杰 宋玉磊 孙昌仙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非心源性胸痛(NCCP)患者的临床特点,调查NCCP患者的食管外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为NCCP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连续入组的206例GER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非心源性胸痛(NCCP)患者的临床特点,调查NCCP患者的食管外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为NCCP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连续入组的206例GER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评分(VAS)、食管外症状、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以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结合胃镜检查、反流症状评分将GERD患者分为GERD-NCCP组和GERD-非NCCP组进行比较。结果:①NCCP患者中最多见的胸痛部位是胸骨后、剑突下(42.1%);疼痛程度最明显的是胸骨后放射至后背痛(5.8±1.7);②NCCP组患者RDQ评分显著高于非NCCP组(P<0.01),NCCP组食管外症状发生率为35.7%,普遍高于非NCCP组的29.1%,咽部异物感、咽喉炎发生率分别为50.8%、38.8%,50.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CCP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亦显著高于非NCCP组(P<0.01)。④NCCP组SF-36量表8个维度,除社会功能外,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组间比较,NCCP组各项积分均低于非NCCP组,其中身体疼痛、生命活力、精神健康3个维度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NCCP患者常伴有心理状态改变和生活质量下降,胸痛的程度、部位以及对疼痛的恐惧均对患者有一定影响。提示对NCCP患者的治疗应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协同,可全面改善其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非心源性胸痛 心理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慢性非心源性胸痛的诊治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人杰 史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000-2001,共2页
目的探讨发生慢性非心源性胸痛(NCCP)的可能原因,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择经心血管专科检查排除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慢性胸痛患者33例,采用电子胃镜、pH测定、心电图检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并进行精神状况评估,将检查结果与患者主... 目的探讨发生慢性非心源性胸痛(NCCP)的可能原因,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择经心血管专科检查排除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慢性胸痛患者33例,采用电子胃镜、pH测定、心电图检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并进行精神状况评估,将检查结果与患者主观症状记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75.8%)在出现主观症状时同时出现胃食管反流病(GERD),5例患者(15.2%)在出现主观症状时同时出现GERD及心电图ST-T下移,15例患者(45.5%)伴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症状。经PPI等综合治疗后,31例患者(93.9%)胸痛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NCCP以GERD最为多见,可采取以PPI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GERD患者在食管酸度下降引起主观症状同时可出现心电图改变,经PPI治疗后,胸痛改善,同时心电图改变亦可消失;NCCP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精神症状,应注意评估其精神心理状况,合理疏导,必要时辅助使用精神类药物,以利更大限度地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胸痛 胃食管反流病 功能性胸痛 质子泵抑制剂
下载PDF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静 高敬 +3 位作者 张迎花 司瑾 左雪冰 李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109例。采用标准化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进行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结果与基线比较,随访1年时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59.6%比19.3%,χ2=37.178,P<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8.6%比28.4%,χ2=9.374,P=0.002)、β1受体阻滞剂(54.1%比22.9%,χ2=22.389,P<0.001)和他汀类药物(69.7%比22.0%,χ2=49.955,P<0.001)的比例均显著增加,FMD(8.7%±6.0%比7.0%±6.2%,t=3.966,P<0.001)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69.7±9.0比65.0±8.9,t=5.437,P<0.001)均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观察到,在以胸痛就诊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胸痛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血管内皮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疏肝和胃方治疗58例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黎 朱生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疏肝和胃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下分级,分析两者的关系。以中药疏肝和胃方随证加减治疗8周后,观察胸痛症状积分与...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疏肝和胃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下分级,分析两者的关系。以中药疏肝和胃方随证加减治疗8周后,观察胸痛症状积分与其他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①属肝胃郁热证39例(67.24%),胆热犯胃证4例(6.90%),气郁痰阻证9例(15.52%),中虚气逆证6例(10.34%)。胃镜下分级在中医证型分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前后胸痛症状积分及其他临床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胸痛症状改善显效率是96.55%,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是87.93%。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以肝胃郁热证多见,其次为气郁痰阻证;其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镜下分级无明显关系;疏肝和胃方能有效改善本病的胸痛症状及其他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非心源性胸痛 中医证型 中医药疗法 疏肝和胃方
下载PDF
王春林教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秀业 王春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548-2550,共3页
探讨王春林教授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方法,总结分析王春林教授从痰论治冠心病的经验。从痰论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胸痹心痛 辨证论治 从痰论 冠心病
下载PDF
CTCA狭窄程度及局部心肌功能障碍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义加 王卫民 +1 位作者 李伏燕 裴之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4年第4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联合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功能在预测急性胸痛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对294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左心室局部运动功能,并对...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联合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功能在预测急性胸痛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对294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左心室局部运动功能,并对患者2年内MACE的发生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模型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及左心室运动功能异常与MACE的相关性。结果:冠脉狭窄者MACE发生率(22.9%)是无明显狭窄者(1.6%)的14倍。无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与RWMA者其MACE发生率明显不同,在冠脉狭窄<50%组其MACE发生率分别为0.9%和12.5%,在冠脉狭窄≥50%组其MACE发生率分别为8.1%和39.4%。结论:CTCA有助于提供急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CT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胸痛
下载PDF
从《金匮要略》探讨冠心病的证治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晋营 孙绍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病因是以正气亏虚为主,尤以心、肾、脾三脏的阳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因素;在本虚的基础上,实邪干犯,尤其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寒饮、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痹阻胸阳、影响心脉运行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病因是以正气亏虚为主,尤以心、肾、脾三脏的阳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因素;在本虚的基础上,实邪干犯,尤其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寒饮、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痹阻胸阳、影响心脉运行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故其病证以本虚标实为特点。在治疗方面,重在辨清标本缓急:标实证要宣通祛邪,除参考运用胸痹心痛篇的治法方药外,特提出肝着、痰饮、瘀血等病证的方药亦可选用;对本虚证的治疗,认为可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及其有关内容进行辨证论治,要以补虚为主,或兼以祛邪;对虚实错杂症,应扶正祛邪并施,标本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心痛 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
下载PDF
邵静从气血津液辨治胸痹心痛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湘雨 邵静(指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2期234-237,共4页
介绍邵静教授从气血津液辨治胸痹心痛病的经验。邵静教授认为脉道痹阻、心失所养是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基本病机分虚实两个方面,虚以气虚居多,实以气滞、痰浊、血瘀为主。而在方药辨治上,主要有两方面:一者,详辨气、血、津液失常的不同... 介绍邵静教授从气血津液辨治胸痹心痛病的经验。邵静教授认为脉道痹阻、心失所养是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基本病机分虚实两个方面,虚以气虚居多,实以气滞、痰浊、血瘀为主。而在方药辨治上,主要有两方面:一者,详辨气、血、津液失常的不同病机,精研方药;二者,充分考虑病机复杂性,依标本缓急、兼夹转化具体情况,灵活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病 气血津液 脉道痹阻 心失所养 邵静
下载PDF
杜纪鸣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明 卜小涵 +1 位作者 刘志华 杜纪鸣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杜纪鸣老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其常见发病原因有寒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劳倦等,与人体的代谢及生理功能失调关系紧密。心脉痹阻为本病主要病机,一方面因虚致实,另... 杜纪鸣老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其常见发病原因有寒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劳倦等,与人体的代谢及生理功能失调关系紧密。心脉痹阻为本病主要病机,一方面因虚致实,另一方面因实致虚。气虚、血瘀两种病理产物贯穿本病始终。临证时,杜老师遵循益气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治疗大法,把辨脏腑、辨主症、辨兼症等辨证方法融汇其中,同时不忘借鉴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完善方药。杜老师提出,对有易感因素的中青年易患人群,一定要早预防,通过早期调补脾肾、调理内分泌、代谢紊乱等,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疾病的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脉痹阻 益气活血 化瘀通脉止痛 杜纪鸣
下载PDF
胸痹心痛病名与病机 被引量:26
17
作者 谢昂 王凤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60-161,165,共3页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病名 病机 各代医家 心脉痹阻 阳微阴弦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诸病源候论 圣济总录 症因脉治 杂病广要
下载PDF
从脾虚论治冠心病中医文献评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寇晓忱 刘悦 +1 位作者 张哲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通过中医期刊文献了解中医从脾虚论治冠心病的论治方法。方法:检索1979年3月—2013年6月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集期刊中从脾论治冠心病的文献,应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辨治思维、辨治依... 目的:通过中医期刊文献了解中医从脾虚论治冠心病的论治方法。方法:检索1979年3月—2013年6月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集期刊中从脾论治冠心病的文献,应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辨治思维、辨治依据、论治法则、治疗方剂等方面分析文献对脾虚导致冠心病的论治。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04篇,其中从脾论治冠心病的文章以辨病思维(68篇)和辨证思维(29篇)为主,论治依据主要是脾虚症状及舌、脉象(37篇)、排除因素(29篇)等,论治法则主要是补养祛痰(9篇)、理气除痰(7篇);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四君子汤类(11篇),其次为二陈汤类(9篇)、生脉散(5篇)、瓜蒌薤白半夏汤(4篇)、血府逐瘀汤(3篇)等。结论:中医对脾虚型冠心病的论治已积累了一定理论和临床经验,但文献数量尚不足,还需对其进一步探讨,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脾虚痰浊 冠心病 胸痹心痛 内容分析法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风药治疗心系疾病的运用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雨晴 李军 +2 位作者 陈恒文 孟超 解紫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149,共4页
风药的运用历史悠久,传统医学发展,风药的定义及范围也有扩大,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风药的运用可谓百家争鸣,风药的功效已不限于狭义的治疗内风和外风。心系疾病治疗中,风药极具特色,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临证各家的经验之谈结合临床和... 风药的运用历史悠久,传统医学发展,风药的定义及范围也有扩大,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风药的运用可谓百家争鸣,风药的功效已不限于狭义的治疗内风和外风。心系疾病治疗中,风药极具特色,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临证各家的经验之谈结合临床和药理学研究都为风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疗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系疾病 风药 胸痹心痛 心悸 眩晕
下载PDF
冠状动脉狭窄<50%的夜间胸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钊 姚晓光 +1 位作者 汪迎春 李南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50%的夜间胸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疑似冠心病并伴夜间打鼾的住院患者146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整夜睡眠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于冠状动脉狭...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50%的夜间胸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疑似冠心病并伴夜间打鼾的住院患者146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整夜睡眠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于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分为夜间胸痛组和无夜间胸痛组,比较夜间胸痛与无夜间胸痛患者相关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分析夜间胸痛与OSAHS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44例,占30.1%,其中夜间胸痛组患者5例,均有中度或重度OSAHS,且夜间伴有中、重度低氧血症。夜间胸痛组平均呼吸紊乱指数(AHI)为37.14,明显高于无夜间胸痛组(AHI=16.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伴有夜间胸痛患者夜间中、重度低氧比例达100%,明显高于无夜间胸痛组(64.1%,P=0.04)。相关分析提示,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后,夜间胸痛仍与AHI(r'=0.33)、总胆固醇(r'=0.4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45)、空腹血糖(r'=0.39)呈正相关。结论 OSAHS所致夜间中、重度低氧血症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的夜间胸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胸痛 冠心病 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