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二叠系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系统演化
1
作者 王艳忠 宋磊 +4 位作者 孟涛 操应长 孙沛沛 王淑萍 弭连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6,共14页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系统演化决定储层致密化过程和优质储层成因与分布。以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薄片观察、包裹体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等技术,结合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系统演化决定储层致密化过程和优质储层成因与分布。以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薄片观察、包裹体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等技术,结合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成藏系统演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硅质胶结物主要为来源于石英颗粒压溶作用的第一期石英次生加大边,长石溶蚀供源的第二期石英次生加大边、充填石英颗粒破裂缝型自生石英以及充填粒间孔隙型自生石英;高岭石分别为原始沉积的充填孔隙细晶高岭石杂基,大气淡水淋滤长石形成的充填孔隙粗晶高岭石,深埋藏封闭环境长石溶蚀原位沉淀形成的颗粒形态高岭石;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的成岩-成藏系统演化过程为原始沉积的含细晶高岭石杂基的长石质石英砂岩→充填孔隙粗晶高岭石→黄色荧光油充注→硅质胶结物→天然气→充填孔隙粗晶高岭石→硅质胶结物→蓝色荧光油充注→天然气→颗粒形态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藏系统演化 硅质胶结 高岭石 致密砂岩 上石盒子组 车西洼陷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期次划分——以济阳坳陷车西洼陷北带中浅层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亮 苏朝光 +2 位作者 张营革 郝志伟 王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针对车西洼陷北带中浅层砂砾岩体期次划分困难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种在地质和地震资料约束下,基于测井曲线米氏旋回和小波变换技术的砂砾岩体描述方法。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认为车西洼陷北带东营组砂砾岩体的沉积期次受米氏... 针对车西洼陷北带中浅层砂砾岩体期次划分困难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种在地质和地震资料约束下,基于测井曲线米氏旋回和小波变换技术的砂砾岩体描述方法。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认为车西洼陷北带东营组砂砾岩体的沉积期次受米氏旋回的控制,偏心率404.0ka和地轴倾角53.6ka周期控制着四、五级层序的发育,是进行砂砾岩体期次划分与对比的基础。因此,依据米氏旋回和小波变换理论,在纵向上对车西洼陷北带东营组砂砾岩体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共识别出8~10个小的扇体期次。研究表明,应用米氏旋回和小波变换技术分析高频旋回,提高了沉积旋回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其中,设计的米氏旋回滤波曲线和选取的小波变换系数与高频旋回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有效地指导砂砾岩体期次的精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高频旋回 米氏旋回 小波变换 陆相断陷盆地 车西洼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车镇凹陷车西洼陷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如良 宋传春 冯光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从车镇凹陷车西洼陷烃源岩、油气运移、构造及储集层等方面研究了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 ,探讨了构造、烃源岩、沉降中心与油气富集的关系。油气向洼陷边坡侧向运移 ,呈放射状分布 ;环绕沉降中心分布的断层、岩性尖灭、地层反倾等... 从车镇凹陷车西洼陷烃源岩、油气运移、构造及储集层等方面研究了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 ,探讨了构造、烃源岩、沉降中心与油气富集的关系。油气向洼陷边坡侧向运移 ,呈放射状分布 ;环绕沉降中心分布的断层、岩性尖灭、地层反倾等构造带与鼻状构造带走向垂直 (或斜交 ) ,油气呈环带状分布 ;其放射状及环带状复合 ,形成了现今点、线、面多种油气分布格局 ;沉降中心及沉积中心不一致 ,位于沉积中心附近的构造带油气最富集。可依据环带状与放射状构造的发育及相交关系、沉降中心与生油中心的位置关系、烃源层有机质丰度及储集层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镇凹陷 车西洼陷 构造带 沉降中心 储集层 油气富集
下载PDF
车西洼陷沙三上亚段滑塌浊积砂体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29,共5页
沙三上亚段沉积期,在车西洼陷南坡曹家庄断阶带的车40和车44断阶发育了数量众多的滑塌浊积砂体.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和相关测试资料分析,对滑塌浊积砂体的岩性以及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浊积砂体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 沙三上亚段沉积期,在车西洼陷南坡曹家庄断阶带的车40和车44断阶发育了数量众多的滑塌浊积砂体.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和相关测试资料分析,对滑塌浊积砂体的岩性以及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浊积砂体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特点,结构和构造均反映砂体为滑塌后再沉积的产物.总结了滑塌浊积砂体的3种相序类型,即正粒序重力流型、正递变重力流型、砂泥互层型.对不同砂组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和发育规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滑塌浊积砂体的成因机制,认为三角洲的快速推进为其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同沉积断裂强烈活动引发的地震是其最主要的触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西洼陷 沙三上亚段 滑塌浊积砂体 三角洲
下载PDF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沙二、三段地层界线的厘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梁东河 王如良 宋传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由于车西洼陷沙二段下部至沙三上部第一套油页岩之间的地层沉积特征变化不大,岩电均无明显标志层,横向上可对比性差,导致长期以来沙二、三段的地层划分没有统一意见,而且不断地改上、改下。富台油田沙三上油气层的首次发现,使油气控制... 由于车西洼陷沙二段下部至沙三上部第一套油页岩之间的地层沉积特征变化不大,岩电均无明显标志层,横向上可对比性差,导致长期以来沙二、三段的地层划分没有统一意见,而且不断地改上、改下。富台油田沙三上油气层的首次发现,使油气控制因素成为突出问题,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油气的分布与沙二、沙三段的接触关系有关,其接触关系为一区域性不整合面,其位置在高阻油页岩之上50~170m附近,而不在高阻油页岩顶部。根据古生物、岩性、测井、地震及区域地层对比等资料,分析了沙二、三段之间的接触关系、性质及分布位置,厘定了沙二、沙三段的地层界线,确定了接触关系性质及其分布位置,解决了长期以来沙二、三段地层的划分问题,确定了油层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西洼陷 沙二段 沙三段 地层界线 分层依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