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介石与1927年“迁都”之争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共8页
随着北伐的推进,蒋介石较早提出"迁都"武汉,但随后又力图将中央党部与政府留在南昌,从而引发"迁都"之争。蒋介石与武汉国民党左派的争执,乃至最后决裂,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通过研读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日记,不... 随着北伐的推进,蒋介石较早提出"迁都"武汉,但随后又力图将中央党部与政府留在南昌,从而引发"迁都"之争。蒋介石与武汉国民党左派的争执,乃至最后决裂,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通过研读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日记,不难发现蒋自命不凡,而又慷慨悲歌,他的疑忌之心太甚,从而使自己与对手的裂隙不仅难以愈合,而且迅速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国民党左派 蒋介石日记
下载PDF
“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被引量:2
2
作者 郑会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139,共11页
雅尔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英、美、苏三国巨头背着主要当事国,重新划分战后世界格局的一个秘密协议,其条款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作为当时中国国家元首、盟军中国战区司令的蒋介石,虽然对于苏联提出的条件愤恨不已,对美国... 雅尔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英、美、苏三国巨头背着主要当事国,重新划分战后世界格局的一个秘密协议,其条款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作为当时中国国家元首、盟军中国战区司令的蒋介石,虽然对于苏联提出的条件愤恨不已,对美国和英国只顾自己不惜牺牲盟国利益的行径亦极为不满,但他既无实力拒绝,更需要得到这些大国的援助,而此刻他更关心的则是东北和新疆的主权以及苏联对中共的态度,既然苏联同意并尊重中国东北与新疆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同时也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的中央政府,权衡利弊,蒋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些条件。1945年年初蒋在日记中写下的"忍气吞声,负重致远",十分贴切地概括了他在面临对外政策抉择时的矛盾心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宋子文 雅尔塔协议
下载PDF
修身与治国:蒋介石的省克生活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克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9,共9页
《蒋中正"总统"五记》一书中的"省克记"摘录了蒋氏日记中有关自我反省的记载,这些史料反映了蒋介石如何修身,及其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蒋氏省克思想一方面源自他自幼研习的宋明理学,并植根于儒家孝道思想,另一方... 《蒋中正"总统"五记》一书中的"省克记"摘录了蒋氏日记中有关自我反省的记载,这些史料反映了蒋介石如何修身,及其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蒋氏省克思想一方面源自他自幼研习的宋明理学,并植根于儒家孝道思想,另一方面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蒋介石几乎每日都进行自我反省,检讨个人道德、知识与事功等方面的缺失。蒋介石的省克生活不但表现出以传统理学为基础,并加进中国与日本近代的阳明学,以及基督教信仰而抟成的思想特征,更反映出1949年之后他以伦理、民主与科学三科作为治台基调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修身 省克 宋明理学 基督教
下载PDF
从日记看蒋介石处理“武力剿共”与“军事抗日”关系的心路历程——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79,192,共5页
蒋介石在思想意识上是根本反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1927年4月,蒋率先武力"清党",实行残酷的武装镇压和血腥大屠杀,对共产党人决无半点手软。1931年夏,万宝山及中村事件发生,面对日军即将武装侵略东北的严重危机,蒋介石采取&qu... 蒋介石在思想意识上是根本反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1927年4月,蒋率先武力"清党",实行残酷的武装镇压和血腥大屠杀,对共产党人决无半点手软。1931年夏,万宝山及中村事件发生,面对日军即将武装侵略东北的严重危机,蒋介石采取"全力剿共不计其他"的误国政策;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坚持"先剿共,而后谋抗日"的方针,对日不抵抗、对内压制学生运动,以对日妥协争取全力剿共的时间和空间,结果导致东北迅速沦陷。一·二八事变后,蒋介石仍然坚持"剿共为先,而后抗日"的主张,但是其"剿共"和"抗日"两个方面开始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九·一八事变 抗日与剿共 对日外交
下载PDF
胡佛档案馆所藏涉藏档案资料及其学术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岩 储继华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51-58,217,共9页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及其下设的胡佛档案馆,收藏有相当数量的中英文涉藏档案资料。中文档案资料中具有独特价值者,当首推“蒋介石日记”,宋子文档案中也保存有若干涉藏资料。英文档案资料中,则以古德费洛和贺百克二人名下者较有价值,...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及其下设的胡佛档案馆,收藏有相当数量的中英文涉藏档案资料。中文档案资料中具有独特价值者,当首推“蒋介石日记”,宋子文档案中也保存有若干涉藏资料。英文档案资料中,则以古德费洛和贺百克二人名下者较有价值,保存了1942-1943年美国军方人员伊利亚·托尔斯泰和布鲁克·多兰访问西藏拉萨的相关文件和西藏当局致罗斯福总统回礼的图片及说明。此外,柯乐博的个人档案中也有部分涉藏内容。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可以深入研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藏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佛档案馆 蒋介石日记 宋子文档案 涉藏英文档案资料
下载PDF
试论蒋介石在日记中关于国民党弊端的忧思(1927—1937)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共10页
从蒋介石日记可看出蒋介石常存忧党之念,他所关注的国民党弊端包括组织分裂、党员腐化和人才缺乏等,在忧党方面蒋介石所言与所思基本一致。由于蒋介石以构筑个人权势为目标,所以他对国民党弊端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替自己的政治前途... 从蒋介石日记可看出蒋介石常存忧党之念,他所关注的国民党弊端包括组织分裂、党员腐化和人才缺乏等,在忧党方面蒋介石所言与所思基本一致。由于蒋介石以构筑个人权势为目标,所以他对国民党弊端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替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可以说,蒋介石忧党的背后,其实在忧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国民党弊端 个人集权
下载PDF
蒋介石《西安事变日记》与《西安半月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天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2-37,共6页
蒋介石《西安事变日记》虽是陈布雷撰写《西安半月记》的蓝本,但《西安事变日记》并不是蒋氏在事变期间的逐日所记,而是事后补写的。《西安事变日记》叙事简略,内容存在错乱和缺失,《西安半月记》增添了许多材料,内容丰富完整,弥补了《... 蒋介石《西安事变日记》虽是陈布雷撰写《西安半月记》的蓝本,但《西安事变日记》并不是蒋氏在事变期间的逐日所记,而是事后补写的。《西安事变日记》叙事简略,内容存在错乱和缺失,《西安半月记》增添了许多材料,内容丰富完整,弥补了《西安事变日记》的不足,虽然极力表现蒋氏"人格"和"正气",但不存在大量造假成分,其整体史料价值较高。《西安事变日记》记载了《西安半月记》有意回避的周恩来与蒋氏会面等情节,凸显出较高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西安事变 日记 半月记
下载PDF
二战期间蒋介石对待中苏谈判的态度——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张北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2-149,共18页
二战期间的中苏谈判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和未来的发展之路。其中蒋介石的态度左右着中苏谈判的进程。在谈判开始前,蒋对美苏“疑惧交加”;在谈判的第一阶段,“忍痛牺牲”;在第二阶段,自认“收放刚柔”。因为条约描绘了一幅... 二战期间的中苏谈判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和未来的发展之路。其中蒋介石的态度左右着中苏谈判的进程。在谈判开始前,蒋对美苏“疑惧交加”;在谈判的第一阶段,“忍痛牺牲”;在第二阶段,自认“收放刚柔”。因为条约描绘了一幅国民党“中央政府”统一中国的蓝图,蒋介石对条约总体上是满意的。蒋虽然也担心美国出卖中国利益、苏联霸占中国利益,但在苏联出兵东北迫在眉睫之势下,他更担心苏联在没有条约约束的情况下同中共合作。因此从战后对中共斗争的角度,为维护国民党一党私利,蒋听从了美国的劝告,“忍痛牺牲”,同苏联达成妥协,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苏谈判 《蒋介石日记》
下载PDF
从《蒋介石日记》看其对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红民 《苏区研究》 2016年第6期10-19,共10页
1930年至1934年间,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围剿"。本文根据《蒋介石日记》,概述蒋对五次军事行动的指挥与结局之间因果关系,蒋对于"剿共"有个逐渐加码的过程,投入兵力一次比一次多。蒋... 1930年至1934年间,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围剿"。本文根据《蒋介石日记》,概述蒋对五次军事行动的指挥与结局之间因果关系,蒋对于"剿共"有个逐渐加码的过程,投入兵力一次比一次多。蒋介石的"剿共"军事行动也受内外环境及其政略战略的影响,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止"围剿"军事。文章对制约蒋"剿共"行动的四个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围剿 中央苏区 红军 《蒋介石日记》
下载PDF
世事难料:陈克文日记所见之抗战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富忠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82-98,260,261,共18页
陈克文作为战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高级公务员与中层事务官,为我们观察战时中国多重面相提供了独特视角。陈克文对战争初起之判断是和战皆不分明;确定战事已不可避免后,陈克文对战争的判断依据又有“城市中心论”之余韵;欧战、苏德战争及太... 陈克文作为战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高级公务员与中层事务官,为我们观察战时中国多重面相提供了独特视角。陈克文对战争初起之判断是和战皆不分明;确定战事已不可避免后,陈克文对战争的判断依据又有“城市中心论”之余韵;欧战、苏德战争及太平洋战争等与中国抗战有极大关联,且有利于中国之国际事件的发生,在陈克文笔下并未直接转化为胜利在即的喜悦。抗战胜利的到来虽然让陈克文欣喜万分,却又有猝不及防之感,犹如梦寐。飘忽不定,希望中总有渺茫的世事难料之感贯穿陈克文对整个抗战观察的全过程。对于领导国民政府抗战的领袖蒋介石,陈克文既有作为一般远观者的表层印象,又有作为政务、党务实操者的切身感受与评价,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战时蒋介石提供了另一视角。陈克文笔下的战争与人事,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观察抗战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克文日记 抗日战争 蒋介石
下载PDF
Chiang Kai-shek and the 1947 Reorga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11
作者 Chaoguang Wang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2年第2期261-281,共21页
When the Guomindang (GMD) took charge in 1927, it implemented the "political tutelage" system. Participation of other parties in politics was disallowed. But 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45), under the comb... When the Guomindang (GMD) took charge in 1927, it implemented the "political tutelage" system. Participation of other parties in politics was disallowed. But 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45),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 the GMD needed to adopt a constitution, reorganize government and establish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The April 1947 governmental reorganization w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transformation from a "political tutelage" system to a constitutional system. Though this reorganization introduced many non-GMD members into the government, it did not change the GMD's one-party dominance. Its desire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one-party "political tutelage" into a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still remained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government government reorganization chiang kai-shek 1947
原文传递
《蒋介石日记》所见丁玲软禁之文化政治语境与相关人物
12
作者 王攸欣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开放不久的《蒋介石日记》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蒋介石日记》,可以看到1933年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政治语境之变迁,蒋介石如何调整其组织、影响青年人的政治运作方式。读《蒋介石日记》,可以提出一些前人不易谈... 开放不久的《蒋介石日记》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蒋介石日记》,可以看到1933年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政治语境之变迁,蒋介石如何调整其组织、影响青年人的政治运作方式。读《蒋介石日记》,可以提出一些前人不易谈论的话题,了解与丁玲软禁相关的人物,如徐恩曾、张道藩、张冲、蔡元培等,且可更直接了解蒋介石本人,包括他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倾向。本文通过对《蒋介石日记》及相关史料的解读,显示出丁玲软禁的语境,提供学界较少人见到的一些史料,对理解丁玲本人亦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丁玲 软禁 文化政治语境
下载PDF
关于蒋介石日记的档案学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新德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现藏于美国的蒋介石日记是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本文从档案学角度分析了这批文献真实程度的相对性和作为原始稿本的价值所在,介绍了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对它的管理概况,以为档案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蒋介石 日记 档案学 胡佛研究所
原文传递
从《陈诚日记》看台湾时期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红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74,共12页
《陈诚日记》是新发现的研究民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陈诚日记》中对蒋介石的评论,可以考察台湾时期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在国民党政权撤退台湾初期与1958—1961年间两个时间段,陈诚对蒋介石有过明显的不满,两人在一些问题... 《陈诚日记》是新发现的研究民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陈诚日记》中对蒋介石的评论,可以考察台湾时期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在国民党政权撤退台湾初期与1958—1961年间两个时间段,陈诚对蒋介石有过明显的不满,两人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合,甚至有过正面的冲突,这些史实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台湾时期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总强调蒋陈之间的"合作无间",蒋介石扶植陈诚,陈诚服从蒋介石。而新的史料展示了历史复杂的一面:蒋介石与陈诚之间其实也曾经有过较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诚日记》 民国史 蒋介石 陈诚 关系 台湾史
原文传递
1937年“纱交风潮”的爆发与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会欣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74,共12页
1937年初夏,上海纱布交易所因多头与空头交易冲突而宣布停市,同时导致面粉和其他物品价格出现巨大波动,从而引发一场金融风潮,时人即将其称为"纱交风潮"。有关这场"纱交风潮",当时上海的众多报刊就曾连篇累牍予以... 1937年初夏,上海纱布交易所因多头与空头交易冲突而宣布停市,同时导致面粉和其他物品价格出现巨大波动,从而引发一场金融风潮,时人即将其称为"纱交风潮"。有关这场"纱交风潮",当时上海的众多报刊就曾连篇累牍予以追踪报导,国民政府也相继派遣负责官员前往上海进行调查。本来看似就是一场普通的金融投机,没想到却越查越深,牵连到吴启鼎、盛升颐等政府重要官员或许参与其事,背后甚至还可能有更大的势力,这就愈发引起舆论的关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蒋介石对此案表现得异常关心,他在事发后一个多月的日记中曾多次提及,也多次下令要求彻查。正在国家面临重大历史动乱之际,蒋介石为何对此案如此关心?这是因为蒋介石对贪腐行径既十分愤懑,欲以坚决制裁,但又担心此案恐牵连到至亲而难以收拾,这种犹豫的心情在他的日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此案不了了之,最终草草收场,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在处理贪腐案件中所面对的两难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交风潮 贪腐案件 吴启鼎 盛升颐 蒋介石日记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发飙事件考
16
作者 赵玉琦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7期38-39,共2页
蒋介石日记披露,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曾经在党员大会上发飙,发飙事件牵连到国民党要人,但蒋氏对此一笔带过,今人欲索无由。关于发飙事件始末,除了蒋介石日记外,《黄侃日记》也用隐语对此进行了记载,两相比照,约略能够窥知当时整个事件... 蒋介石日记披露,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曾经在党员大会上发飙,发飙事件牵连到国民党要人,但蒋氏对此一笔带过,今人欲索无由。关于发飙事件始末,除了蒋介石日记外,《黄侃日记》也用隐语对此进行了记载,两相比照,约略能够窥知当时整个事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发飙 《黄侃日记》
原文传递
论《蒋介石日记秘事》的特点与传记价值
17
作者 王洪岳 《现代传记研究》 2014年第1期177-189,293-294,共14页
卞客生著《蒋介石日记秘事》将蒋介石日记的某些部分、著者搜集的引证材料、著者的述评及合理的虚构或想象等多方面结合,力图展示并揭开蒋介石日记文本背后的秘事。其特点是以史料为基础、日记与史料相互补充,以及让日记本身说话;其目... 卞客生著《蒋介石日记秘事》将蒋介石日记的某些部分、著者搜集的引证材料、著者的述评及合理的虚构或想象等多方面结合,力图展示并揭开蒋介石日记文本背后的秘事。其特点是以史料为基础、日记与史料相互补充,以及让日记本身说话;其目的是力图通过日记来还原作为政治人物和历史人物的真实的蒋介石。此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蒋介石日记不能全部在大陆公开发表的缺憾,因而也成为蒋介石传记写作的某种资料和观点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 传记价值 互文 还原
原文传递
蒋介石为什么不断修改自己的日记?——以中山舰事件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业已公布的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期间日记的不同版本,探讨了蒋介石日记的史料价值。基本观点是:蒋介石早期的日记比较坦率,但中山舰事件以后,开始考虑用日记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对日记不断进行修改;从史料学的角度看,这...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业已公布的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期间日记的不同版本,探讨了蒋介石日记的史料价值。基本观点是:蒋介石早期的日记比较坦率,但中山舰事件以后,开始考虑用日记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对日记不断进行修改;从史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有意的史料",史家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不被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史料价值 中山舰事件
原文传递
Demythologizing Politicized Myth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ven Gentlemen Incident
19
作者 Patrick Fuliang Sha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3年第1期51-77,共27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 political event in modern China that has receive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in the West. The Seven Gentlemen Incident occurred in the midst of the national crisis of Japanese aggression, ...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 political event in modern China that has receive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in the West. The Seven Gentlemen Incident occurred in the midst of the national crisis of Japanese aggression, when an independent patriotic movement led by seven Shanghai intellectuals organized the National Salvation Association and urged Chiang Kai-shek to fight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 Chiang regime, however, arrested the seven and accused them of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government. They were released only after Japan launched a full-scale attack on China in July 1937. Scholars have offered varying images of the incident. While the Seven Gentlemen were denounced as criminals by the Nationalists in Chinese Taiwan, they were respected as national heroes in Chinese mainland. Myths with conflicting viewpoints have been created. What were the life and career backgrounds of these people? Were they petty-bourgeoisie, as some mainlanders assume? Were the seven figures, as mainland Chinese claim, motivated under communist leadership to organize their association? What were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Nationalist regime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This article endeavor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ased on new primary documents in particular archival material and offers new perspectives on this fascinating episode of mod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even Gentlemen 1930s China chiang kai-shek NATION-BUILDING STATE-BUILDING politicized myths
原文传递
重庆大轰炸在蒋介石日记中的书写
20
作者 洪富忠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0-68,共9页
重庆大轰炸是日本侵华暴行的重要罪证之一,无论普罗大众还是战时领袖均深受其害。蒋介石作为重庆大轰炸的见证者、受害者、抗击者,在其日记中对此有着丰富而翔实的记载。在蒋介石笔下,重庆大轰炸是其直观感受最强烈的战争行为,蒋不断突... 重庆大轰炸是日本侵华暴行的重要罪证之一,无论普罗大众还是战时领袖均深受其害。蒋介石作为重庆大轰炸的见证者、受害者、抗击者,在其日记中对此有着丰富而翔实的记载。在蒋介石笔下,重庆大轰炸是其直观感受最强烈的战争行为,蒋不断突破对战争的既有认知,又不时被民众的不屈精神所感动。蒋介石眼中的大轰炸不仅仅是一种战争行为,还夹杂着日军横暴、弱国无奈、空军不堪、人心动摇、大国压迫等多重意蕴。品读蒋介石日记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记载,我们可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也折服于中国民众悲壮的抗战精神;可感知因战时国家贫弱而不能有效保卫民众生命的无奈,更要倍加珍惜当下和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重庆大轰炸 大后方 空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