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蛋注射乳酸菌对雏鸡孵化性能和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卢佳慧 徐久鹏 +5 位作者 李孜恒 范雨欣 常伽翌 王智乐 吕文杰 徐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0-45,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胚蛋注射乳酸菌对蛋雏鸡孵化性能和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将150个SPF种蛋孵化至18胚龄时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个种蛋。对照组羊膜腔接种0.2 mL灭菌生理盐水,鸡胚乳酸菌注射组羊膜腔接种0.2 mL含1.21×10^(... 试验旨在探讨胚蛋注射乳酸菌对蛋雏鸡孵化性能和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将150个SPF种蛋孵化至18胚龄时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个种蛋。对照组羊膜腔接种0.2 mL灭菌生理盐水,鸡胚乳酸菌注射组羊膜腔接种0.2 mL含1.21×10^(8) CFU/mL活菌数的唾液乳杆菌XP132。孵化到21 d出壳,饲养期35 d。结果显示:胚蛋注射乳酸菌显著增加了蛋雏鸡体重(P<0.05)。与对照组相比,鸡胚乳酸菌注射组7日龄和28日龄的胸腺指数、14日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21日龄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鸡胚乳酸菌注射组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显著提高(P<0.05),绒隐比(V/C)极显著升高(P<0.01);7日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D)极显著降低(P<0.01),21、35日龄十二指肠CD显著降低(P<0.05);7、21日龄空肠VH、V/C显著升高(P<0.05),CD显著降低(P<0.05);21日龄回肠VH显著升高(P<0.05),V/C极显著升高(P<0.01);35日龄回肠VH显著升高(P<0.05)。因饲养过程中未用抗生素,导致对照组部分雏鸡出现轻微细菌感染,电镜观察可见雏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线粒体结构等细胞器出现了一定的损伤,而应用乳酸菌后7、21、35日龄雏鸡未出现细菌感染,上皮细胞微绒毛、线粒体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等结构的损伤情况均得到改善。研究发现,胚蛋注射乳酸菌可增加SPF蛋鸡体重,并对其肠道黏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蛋注射 鸡胚 乳酸菌 孵化率 体重 免疫器官指数 肠道黏膜结构
下载PDF
在代用蛋壳中孵化鸡胚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赞东 杜国清 +1 位作者 周顺伍 齐顺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1-484,共4页
本实验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到代用蛋壳内培养。鸡胚的存活率在第10d和第18d时分别是100%和90%(23/25)。孵化率为52%(13/25)。
关键词 胚胎 代用蛋壳 培养 孵化
下载PDF
温度对中华鳖卵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振才 牛翠娟 孙儒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6-724,共9页
在 2 5℃、 2 7 5℃、 30℃、 32 5℃和 35℃条件下 ,分别研究了中华鳖 (Trionyxsinensis)卵的孵化和胚胎的发育。卵黄和卵壳的湿重分别占卵重的 85 10 %和 14 90 %,含水量分别为 76 6 3%和 2 1 0 1%。中华鳖胚胎重随孵化时... 在 2 5℃、 2 7 5℃、 30℃、 32 5℃和 35℃条件下 ,分别研究了中华鳖 (Trionyxsinensis)卵的孵化和胚胎的发育。卵黄和卵壳的湿重分别占卵重的 85 10 %和 14 90 %,含水量分别为 76 6 3%和 2 1 0 1%。中华鳖胚胎重随孵化时间呈逻辑斯谛曲线增长 ,孵化温度越高 ,胚胎发育速度r越大。 2 5℃~ 30℃的胚胎发育仅表现为‘S 型生长曲线的前、中段 ,在孵化后期发育速度未受到明显的抑制 ,32 5℃和 35℃温度条件下 ,后期发育速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孵出稚鳖湿重和干重均与初始卵重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孵化温度对孵出稚鳖湿重没有显著影响 ,但对孵出稚鳖干重的影响极显著。随孵化温度的升高 ,孵出稚鳖干重呈‘U 形变化 ,在适中温度下 ,胚胎的生长效率最低。卵黄干重随孵化时间呈指数递减 ,温度越高 ,卵黄的利用速度越快。在孵化过程中 ,卵重、卵干重和卵内水总量都随孵化时间的延长、孵化温度的上升而略有下降。孵化期随温度升高呈双曲线缩短 ,其相关关系可用方程I =30 6 +10 9/ (T - 2 2 5 )来表示。中华鳖卵的最适孵化温度在 32 5℃左右 ,胚胎在孵化后期比早期对温度的需求可能要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中华鳖卵 孵化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在代用蛋壳中培养的鸡胚血浆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赞东 樱井富士郎 +3 位作者 李相芝 黄劲松 李海昌 齐顺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6-329,共4页
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到代用蛋壳内培养。鸡胚在非己的代用蛋壳中生长发育直至孵化。一部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钙症状。本实验测定了孵化至17d的鸡胚血浆ALP活性,经t检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ALP活性差异极显著(P<0... 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到代用蛋壳内培养。鸡胚在非己的代用蛋壳中生长发育直至孵化。一部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钙症状。本实验测定了孵化至17d的鸡胚血浆ALP活性,经t检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ALP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在代用蛋壳中培养的鸡胚体内缺钙引起ALP代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蛋壳 胚胎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代用蛋壳培养体系对鸡胚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赞东 樱井富士郎 +4 位作者 李海昌 黄劲松 李相芝 张曼夫 齐顺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双黄鸡蛋的蛋壳为代用蛋壳,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至其中进行孵化,取孵化至10、12、14、16、18和20d的鸡胚,测定其骨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同时分析正常孵化鸡胚骨中ALP的活性做为对照。结果表明:... 以双黄鸡蛋的蛋壳为代用蛋壳,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至其中进行孵化,取孵化至10、12、14、16、18和20d的鸡胚,测定其骨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同时分析正常孵化鸡胚骨中ALP的活性做为对照。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实验组的ALP活性均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16d后上升得很快;(2)14日龄以前的鸡胚,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LP活性无明显差异;(3)孵化后期同日龄鸡胚相比,实验组ALP活性高于对照组的ALP活性,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在代用蛋壳中培养的鸡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 代用蛋壳 鸡胚 腿骨钙 骨组织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不同去壳部位对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伍力 张搏 +2 位作者 王艳艳 徐吕子 韦方苑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89-491,共3页
为探讨不同去壳部位对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分别于种蛋钝端、赤道板和钝端侧面钻孔去壳,然后均以保鲜膜封口进行孵化。结果表明:于种蛋钝端、赤道板和钝端侧面钻孔去壳处理的最终孵化率分别为4.5%,8.8%和60.5%,且于种蛋钝端侧面钻孔去... 为探讨不同去壳部位对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分别于种蛋钝端、赤道板和钝端侧面钻孔去壳,然后均以保鲜膜封口进行孵化。结果表明:于种蛋钝端、赤道板和钝端侧面钻孔去壳处理的最终孵化率分别为4.5%,8.8%和60.5%,且于种蛋钝端侧面钻孔去壳处理的孵化率明显高于另外2组处理(P<0.05);3组去壳处理的孵化率均与对照组(96.9%)存在明显差异(P<0.05);于种蛋钝端去壳的种蛋失重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从孵化第12 d以后,对照组及于赤道板、钝端侧面钻孔去壳处理的种蛋失重量基本一致。可见,于种蛋钝端侧面去壳可视为一种较理想的开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蛋 去壳 鸡胚 孵化率
下载PDF
绿壳种蛋孵化期间钙磷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鸥 潘周雄 杨正德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选择长顺绿壳蛋鸡孵化期种蛋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蛋蛋壳、内容物钙与磷含量的变化,研究孵化期间蛋壳与胚胎钙、磷的转移变化与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不同胚龄蛋壳的钙含量呈逐渐降低而内容物中的钙含量则呈相应增加的规... 选择长顺绿壳蛋鸡孵化期种蛋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蛋蛋壳、内容物钙与磷含量的变化,研究孵化期间蛋壳与胚胎钙、磷的转移变化与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不同胚龄蛋壳的钙含量呈逐渐降低而内容物中的钙含量则呈相应增加的规律性。其中,以10-15d下降最快,从入孵到出壳蛋壳中钙减少0.65g,内容物中钙增加0.69g;蛋壳中钙减少量与内容物钙增加量基本相同,蛋壳中的钙转移到内容物中。孵化过程中蛋壳中磷含量基本不变,总量有损失,内容物中磷含量下降;蛋壳磷含量甚微,胚胎发育所需要的磷主要由内容物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顺绿壳蛋 不同胚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