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景德镇官窑陶瓷执壶形制演变考
1
作者 高辰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0,119,共10页
旨在考察明代景德镇御窑瓷质执壶造型的变化,为其发展历程提供更为清晰的历史脉络。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官窑所出瓷质执壶的形态差异,首先探讨明代瓷质执壶造型的变化,然后论证文化交流,尤其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入对瓷质执壶造型的... 旨在考察明代景德镇御窑瓷质执壶造型的变化,为其发展历程提供更为清晰的历史脉络。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官窑所出瓷质执壶的形态差异,首先探讨明代瓷质执壶造型的变化,然后论证文化交流,尤其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入对瓷质执壶造型的影响,并探讨了瓷质执壶功能定位随历史背景发展的演变。通过这些研究,总结了明代瓷质执壶造型的变化规律,证明了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本土瓷质执壶造型的影响,为今后的陶瓷设计方向提供了展望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陶瓷执壶 伊斯兰文化 形式与功能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看点茶时期的茶瓶
2
作者 丁文慧 胡娟 柴懿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在点茶文化盛行的唐末、宋代和辽金时期,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都好茶,斗茶之风随之普及。执壶作为一种盛装液体的器具,有茶壶和酒壶之分。唐宋时期的人们对这种器物因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叫法:将饮酒用的器物称作注子、酒注;而点... 在点茶文化盛行的唐末、宋代和辽金时期,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都好茶,斗茶之风随之普及。执壶作为一种盛装液体的器具,有茶壶和酒壶之分。唐宋时期的人们对这种器物因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叫法:将饮酒用的器物称作注子、酒注;而点茶的器物称为茶瓶、茶注、汤瓶、罂。而在现代,茶瓶作为点茶备汤之器,时常被混作酒注,将两者区分是研究茶瓶的第一步。唐宋辽金时期的墓葬中有大量备茶题材的壁画,近年来考古发掘多次出土宋金时期的成套茶具,这些材料中的执壶即为茶瓶标准器。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批材料的列举,对茶瓶的造型特点做简单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茶 茶瓶 执壶 备茶图
下载PDF
青鸟、昆仑与长生不死:魏晋鸡首壶中的仙道崇拜 被引量:3
3
作者 喻仲文 郑欣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5期38-44,共7页
鸡首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常见的瓷壶,名称得自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鸡首壶的命名应源于人们的直观印象,但将其上的鸡首认定为鸡是错误的,此形象应为青鸟,壶亦当称为“青鸟壶”。鸡首壶这类器具在东晋时被称为“罂”,是一种酒器,但... 鸡首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常见的瓷壶,名称得自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鸡首壶的命名应源于人们的直观印象,但将其上的鸡首认定为鸡是错误的,此形象应为青鸟,壶亦当称为“青鸟壶”。鸡首壶这类器具在东晋时被称为“罂”,是一种酒器,但不在日常使用,它是一种陪葬明器。青鸟为王母崇拜、昆仑崇拜及长生不死的象征,酒是人神共享、阴阳交通的中介。青鸟与酒罂的组合构成了一套固定的语法结构。青鸟与酒以西王母为纽带,构建了长生不老的符号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首壶 青鸟 西王母 阴阳转化
下载PDF
明代玉壶春式执壶
4
作者 梁开 《创意设计源》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作为明代(1368—1644)的典型器,玉壶春式执壶随着中西交流、世风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流行式样。本文讨论以陶瓷为中心,重视与其他材质的关系,阐述此式执壶造型、装饰的变化,希望以小见大,反映时代的审美风尚及其变迁。
关键词 明代 玉壶春式执壶 造型 装饰
下载PDF
论北宋青白瓷执壶的造型美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红梅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6年第6期30-36,29,共8页
青白瓷是北宋名瓷,青白瓷执壶是其优秀代表之一,尤其以造型取胜。本文从北宋青白瓷执壶造型的具体美、独特美、时代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北宋青白瓷执壶具有独特的秀丽、轻盈、挺拔、飘逸、高雅的造型美,是宋瓷的典型代表和宋代社会... 青白瓷是北宋名瓷,青白瓷执壶是其优秀代表之一,尤其以造型取胜。本文从北宋青白瓷执壶造型的具体美、独特美、时代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北宋青白瓷执壶具有独特的秀丽、轻盈、挺拔、飘逸、高雅的造型美,是宋瓷的典型代表和宋代社会生活风貌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青白瓷 执壶 造型美
下载PDF
“工于形,慧于心”——陶瓷温酒器的形制设计探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乐君 刘乐沁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0-442,共3页
在中国,酒器如同酒文化一样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就酒器的种类而言,有樽、爵、酒盅、酒杯、酒碗、舀勺、酒壶、酒瓶、注子、温碗和温酒器等;就酒器的材质而言,有金银器、铜器、石器、陶器、瓷器、紫砂器、玉器、漆器、竹器等。文中以材... 在中国,酒器如同酒文化一样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就酒器的种类而言,有樽、爵、酒盅、酒杯、酒碗、舀勺、酒壶、酒瓶、注子、温碗和温酒器等;就酒器的材质而言,有金银器、铜器、石器、陶器、瓷器、紫砂器、玉器、漆器、竹器等。文中以材质精美、功能独特的陶瓷温酒器为例,展示古代制瓷先辈们的智慧和匠心,探讨器物形制设计的创新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温酒器 注子 温碗 温罐 形制设计
下载PDF
明清杏叶执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燕芬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28-35,共8页
杏叶执壶是明清的经典酒器,也是畅销域外的天朝佳作。本文在梳理实物的基础上,结合文献与图像,探讨杏叶执壶的来源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演变。文章认为杏叶执壶之造型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结果,但壶腹的杏叶开光应受伊斯兰艺术的启发。作为明... 杏叶执壶是明清的经典酒器,也是畅销域外的天朝佳作。本文在梳理实物的基础上,结合文献与图像,探讨杏叶执壶的来源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演变。文章认为杏叶执壶之造型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结果,但壶腹的杏叶开光应受伊斯兰艺术的启发。作为明代官样,杏叶执壶既有宫廷的规范引导又有民间的模仿推动,各类材质均有制作、各个阶级皆有使用,令其成为时代典型酒器。至清代,杏叶元素在实用器上渐入沉寂,在陈设器中却趋于活跃。在明清域外,杏叶执壶作为广受欢迎的外销产品,其风貌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杏叶执壶 外销瓷 中外交流 伊斯兰艺术
下载PDF
瓜瓞绵绵储庆远——记定窑瓜瓞形执壶
8
作者 李晞 秦大树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12期117-122,共6页
文章对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六号墓出土的一对定窑瓜棱腹,有藤蔓形提梁执壶的造型、特点和胎釉特征进行了介绍,收集了相同类型的出土于辽中期、晚期和金代遗迹的执壶例证,分析了该类执壶从北宋中期至金代的器形变化规律,并根据窑址资料... 文章对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六号墓出土的一对定窑瓜棱腹,有藤蔓形提梁执壶的造型、特点和胎釉特征进行了介绍,收集了相同类型的出土于辽中期、晚期和金代遗迹的执壶例证,分析了该类执壶从北宋中期至金代的器形变化规律,并根据窑址资料证明其为定窑产品。进而根据器物的造型特点和装饰,探讨了这类提梁壶是为了表达"瓜瓞绵绵"的寓意,表示祝颂子孙昌盛、绵延不绝的吉祥含义,应称为"瓜瓞形执壶",是唐宋时期少见的造型寓意吉祥含义的器具,其本身演变也经历了从写实、具象到示意、抽象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棱执壶 宋金时期 定窑 瓜瓞绵绵 吉祥含义
下载PDF
历代龙泉青瓷执壶造型研究
9
作者 杨程 王祉恒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9,共11页
龙泉青瓷初创于五代式微于明清,是我国历史名瓷。龙泉青瓷执壶造型优美,功能多样,是龙泉青瓷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具之一。为探究历代龙泉青瓷执壶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及其演变过程,对搜集到的龙泉青瓷执壶资料根据其造型特征分类整理。... 龙泉青瓷初创于五代式微于明清,是我国历史名瓷。龙泉青瓷执壶造型优美,功能多样,是龙泉青瓷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具之一。为探究历代龙泉青瓷执壶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及其演变过程,对搜集到的龙泉青瓷执壶资料根据其造型特征分类整理。运用个案研究、文献分析法、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法,总结出龙泉窑盛酒执壶与盛水执壶的造型特征,及两类执壶的造型演变过程,并验证龙泉青瓷执壶造型布局的合理性。为龙泉窑器物造型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执壶 造型 演变 可视化
下载PDF
技艺并重:宋代陶瓷执壶的造型设计研究
10
作者 张亚林 刘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103,共10页
陶瓷执壶作为中国古代器皿经典造型样式之一,以宋代为之最,是技术与艺术并行发展、兼容互包催生下的产物,集古代造物艺术之大成。从技术与艺术的视角切入,运用定性与定量以及比较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叙述技术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宋代陶瓷... 陶瓷执壶作为中国古代器皿经典造型样式之一,以宋代为之最,是技术与艺术并行发展、兼容互包催生下的产物,集古代造物艺术之大成。从技术与艺术的视角切入,运用定性与定量以及比较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叙述技术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宋代陶瓷执壶的造型特征及嬗变以及对其工艺技术与审美艺术的重点分析,旨在深入剖析宋代陶瓷执壶的造型设计,进而论证技术与艺术之同等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执壶 技术 艺术 造型设计 宋代
下载PDF
丝路文明交往的缩影:凤首壶渊源追溯及发展流布探析
11
作者 朱歌敏 陈洪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8-147,共10页
凤首壶是中国古代具有异域风格的典型器物之一,根据凤首装饰位置的差异可将其分为A、B两类。通过与国内外类似器物进行对比,本文认为凤首壶的源头可追溯至古代地中海及西亚的“格里芬”造型器皿。北朝晚期,该器物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西... 凤首壶是中国古代具有异域风格的典型器物之一,根据凤首装饰位置的差异可将其分为A、B两类。通过与国内外类似器物进行对比,本文认为凤首壶的源头可追溯至古代地中海及西亚的“格里芬”造型器皿。北朝晚期,该器物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方传入中国,并在唐代前期得到广泛传播,其形制结构和装饰工艺也逐渐本土化;唐代中期至辽宋时期,凤首壶的本土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开始向区域化和多样化发展;随着该阶段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其作为外销商品输出到东南亚和西亚,对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凤首壶的发展流布历程,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依托丝绸之路密切交往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文明交往 凤首壶 格里芬
下载PDF
浙江绍兴兰亭棋盘山唐墓发掘简报
12
作者 李晖达(摄影) 王策 陈利平(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63,共14页
2019年3月至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柯桥区兰亭街道娄宫村的杭绍台高速棋盘山南麓项目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20座,其中8座唐代砖室墓时代特征明显,内涵丰富,平面形状多样,出土随葬品15件。这批墓葬的发掘... 2019年3月至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柯桥区兰亭街道娄宫村的杭绍台高速棋盘山南麓项目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20座,其中8座唐代砖室墓时代特征明显,内涵丰富,平面形状多样,出土随葬品15件。这批墓葬的发掘对于研究绍兴唐代墓葬形制、墓葬分期、丧葬习俗、青瓷特征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唐墓 莲瓣纹 盘口壶 玉璧底碗
原文传递
犍陀罗式带流提梁壶考
13
作者 林立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82,155,共15页
据目前考古发现,带流提梁铜壶公元前2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盛行于贵霜王朝时期,其用途除作为盛水容器外,主要于佛教布施仪式中用作供养人浇灌受施方双手的礼仪用具,早期汉文佛典称之为“金瓶”。越南中北部和我国广西合浦、梧州... 据目前考古发现,带流提梁铜壶公元前2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盛行于贵霜王朝时期,其用途除作为盛水容器外,主要于佛教布施仪式中用作供养人浇灌受施方双手的礼仪用具,早期汉文佛典称之为“金瓶”。越南中北部和我国广西合浦、梧州及浙江余姚均出土我国东汉至三国时期的犍陀罗式带流提梁铜壶,说明除陆上丝绸之路外,贵霜王朝佛教文化同样经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汉朝的南部州郡。其造型为西晋鸡首壶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犍陀罗 带流提梁壶 贵霜佛教 海上丝绸之路 金瓶 鸡首壶
原文传递
唐子仲濒儿匜铭文补释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琳仪 高玉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9,共6页
2001年,在湖北省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出土一批青铜器,属春秋中期。黄旭初、黄凤春的《湖北郧县新出唐国铜器铭文考释》(T3C简称《考释》),对其中有铭的盘、匜、纰予以考证。不但确定铜器的国别。而且讨论铭文的内容,其中颇多精义... 2001年,在湖北省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出土一批青铜器,属春秋中期。黄旭初、黄凤春的《湖北郧县新出唐国铜器铭文考释》(T3C简称《考释》),对其中有铭的盘、匜、纰予以考证。不但确定铜器的国别。而且讨论铭文的内容,其中颇多精义。本文仅就匜铭补充两点不太成熟的意见,以供学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子仲濒儿匜 青铜器 铭文 春秋时期
原文传递
唐代陶瓷凤首壶的类型、渊源与流向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善国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唐代陶瓷凤首壶分为两型,其渊源可能直接受到北朝到唐代外来金银器的影响。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陶瓷凤首壶题材仍出现较多并在造型上略有变化。
关键词 凤首壶 渊源 流向 金银器 粟特 萨珊
原文传递
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银壶的异域风格 被引量:2
16
作者 仝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9,I0016,共11页
The gilt silver ewer with decorative patterns unearthed from a Han-and-Jin period tomb at Shangsunjiazhai in Datong,Qinghai Province is a valuable object to researching into early Sino-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Throu... The gilt silver ewer with decorative patterns unearthed from a Han-and-Jin period tomb at Shangsunjiazhai in Datong,Qinghai Province is a valuable object to researching into early Sino-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is article and the West Asian,South Russian and Mongolian finds identical with it in decorative pattern and similar in making technolog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is ewer must be a product in the Hellenistic Parthian style made no later than the AD 1st century. In the eastward diffusion of this decorative style and making technology,the Eurasian steppe road controlled by the Sarmatians and Xiongnu played the key role. The ewer under discussion may have been made in some place of Central Asia,and its last user must have belonged to the Lushui-Hu differentiated from Xiong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汉晋墓 银壶 匈奴 中外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陕西临潼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基出土铜壶研究
17
作者 李雨生 李建西 牛江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114,共15页
陕西临潼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基地宫出土的铜壶,又称凤首人面铜壶,是一件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遗物。1985年5月5日,当地人在临潼县代王镇姜原村砖瓦厂取土制砖时发现一座砖砌券室,面积约3平方米的狭小范围内密布百余件遗物。券室随即... 陕西临潼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基地宫出土的铜壶,又称凤首人面铜壶,是一件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遗物。1985年5月5日,当地人在临潼县代王镇姜原村砖瓦厂取土制砖时发现一座砖砌券室,面积约3平方米的狭小范围内密布百余件遗物。券室随即遭到拆毁,遗物也被哄抢,包括“上方舍利塔记”碑、线雕石门、三彩护法狮子、释迦如来舍利宝帐、陶瓷器等77件。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闻讯后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动员群众交回全部遗物,后经临潼县博物馆清理现场,最终公布遗物129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山寺 铜壶 室建陀 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唐代
原文传递
湖南出土青铜壶形提梁卣的梳理与断代分析
18
作者 熊建华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本文对湖南出土或疑似湖南出土的商代至春秋时期的提梁卣进行了微观分析,将13件标本分成中原式与越式两大类,中原式卣在湖南流行的时间判断为殷墟三期到西周早中期之际,越式卣流行时间判断在西周中晚期之际到春秋中晚期。两大类之间有... 本文对湖南出土或疑似湖南出土的商代至春秋时期的提梁卣进行了微观分析,将13件标本分成中原式与越式两大类,中原式卣在湖南流行的时间判断为殷墟三期到西周早中期之际,越式卣流行时间判断在西周中晚期之际到春秋中晚期。两大类之间有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梁卣 大兽面 蜴形动物饰 蛇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