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and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1
作者 Yan Jin Wei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4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A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 in European-American family studies.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sleep problems and the child’s sibling status in Chinese... A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 in European-American family studies.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sleep problems and the child’s sibling status in Chinese families affect this relationship.Based on family system theory,this study attemp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and emotion regulation.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Chinese kindergarten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ir children’s sleep habits,their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s,and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A total of 531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Results showed that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motional regulation.Sleep problems mediated the 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on emotion regulation.The child’s sibling status moderate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leep problems i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emotion regulation relationships.Specifical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and sleep problems was significant for only children,while birth order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and sleep problems in two-child familie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low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predicts low emotion regulation through sleep problems,and this depends on the child’s sibling status,indicating that children without siblings may impair emotion regulation due to increased sleep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ep problem emotional regulatio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child’s sibling status preschool children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绘画治疗对心境障碍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娟 徐莲英 +4 位作者 黄闻 刘蕾 严亚杰 杨德英 王世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3-97,共5页
目的探索家庭参与式绘画治疗对心境障碍青少年情绪调节及亲子关系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心境障碍青少年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另予家庭参与式绘画治疗干预,共8次。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 目的探索家庭参与式绘画治疗对心境障碍青少年情绪调节及亲子关系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心境障碍青少年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另予家庭参与式绘画治疗干预,共8次。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情绪调节与亲子关系。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情绪调节量表重新评价维度得分,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维度得分,父母依恋量表信任、沟通维度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情绪调节量表表达抑制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的绘画治疗可改善心境障碍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增进亲子依恋度,改善家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境障碍 绘画治疗 家庭参与 情绪调节 亲子关系 心理韧性 父母依恋
下载PDF
国际教师情绪劳动研究主题、方法与趋势
3
作者 邵光华 周彤彤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随着情绪劳动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教师情绪劳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情绪劳动的作用机制看,大部分研究主题集中于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作用效果以及调节策略三个方面。从理论视角看,教师情绪研究经历了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再到多... 随着情绪劳动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教师情绪劳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情绪劳动的作用机制看,大部分研究主题集中于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作用效果以及调节策略三个方面。从理论视角看,教师情绪研究经历了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再到多元化的转变,研究方法也从最初的量化测量逐渐过渡到质性分析最后到采取混合研究方法。总的来看,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发展呈现出理论视角不断丰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延伸以及研究方法不断融合的趋势,应引起研究者的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绪 教师情绪劳动 教师情绪调节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症状与焦虑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钟琳 张静 左彭湘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症状与其焦虑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10所小学10 211名在校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ADHD共43...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症状与其焦虑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10所小学10 211名在校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ADHD共4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NAP-Ⅳ评估量表、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法分析数据。结果 ADHD儿童认知重评策略得分与症状得分、焦虑问题得分呈负相关(分别rs=-0.254、-0.270,P<0.001),症状得分与焦虑问题得分呈正相关(rs=0.329,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重评策略在症状与焦虑问题中起部分中介效应,95%置信区间为0.008~0.027,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10%;同时性别在该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P<0.001)。结论 ADHD儿童认知重评策略在ADHD儿童症状与焦虑问题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性别调节了ADHD患儿症状与认知重评策略、焦虑问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 焦虑 症状 儿童
下载PDF
家庭阅读环境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
5
作者 张佳琳 姚梦梦 +5 位作者 王晶宇 王秀红 王偲 张越 李艳玮 池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0-1185,共6页
目的研究家庭阅读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及亲子关系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南京市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626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庭阅读环境、儿童情绪调节、亲子关系等信息,使用SPSS宏中的Process程序... 目的研究家庭阅读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及亲子关系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南京市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626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庭阅读环境、儿童情绪调节、亲子关系等信息,使用SPSS宏中的Process程序建立中介作用模型,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家庭阅读环境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r=0.217,P<0.001)和亲子亲密性(r=0.065,P<0.01)呈正相关,与亲子冲突性呈负相关(r=-0.129,P<0.001);亲子冲突性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呈负相关(r=-0.443,P<0.001),亲子亲密性与情绪调节能力呈正相关(r=0.247,P<0.001)。家庭阅读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有显著的直接效应(β=0.162,P<0.001),亲子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54%。结论家庭阅读环境可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且亲子关系在家庭阅读环境和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阅读环境 情绪调节 亲子关系 中介作用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基于差别易感性模型的儿童亲子依恋研究综述
6
作者 刘艳 陈建文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02-110,共9页
依恋是个体与生活中特定对象间建立的强烈情感联系,它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差别易感性模型是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型之一,它强调某些易感性特征儿童在积极养育环境中会发展得“更好”,而在消极养育环境中会... 依恋是个体与生活中特定对象间建立的强烈情感联系,它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差别易感性模型是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型之一,它强调某些易感性特征儿童在积极养育环境中会发展得“更好”,而在消极养育环境中会发展得“更差”。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基于差别易感性模型的儿童亲子依恋研究主要包括依恋风格、依恋与情绪调节、依恋与适应行为和依恋干预等4个方面。这一领域研究的意义启示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可塑性角度看待“困难气质”个体;从可控性角度重视养育环境塑造;从交互作用视角重视依恋干预和代际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别易感性 亲子依恋 依恋干预 养育环境 安全型依恋 情绪调节 依恋风格
下载PDF
童年期心理创伤对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述情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雪 张蕾 +1 位作者 汪凯 蔡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探究童年期心理创伤对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和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n=78)和正常对照被试者(n=80),采用童年期创伤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两组测评。结果 (1)相比对照组,抑郁症组较少采用认知重... 目的探究童年期心理创伤对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和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n=78)和正常对照被试者(n=80),采用童年期创伤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两组测评。结果 (1)相比对照组,抑郁症组较少采用认知重评策略(P<0.01),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P<0.01),童年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经历较高(P<0.01,P<0.05);(2)相关分析中,认知重评和性虐待、情感忽视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述情量表总分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P<0.01),外向型思维与性虐待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情绪调节功能失调和述情障碍,可能与童年期心理创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童年期心理创伤 情绪调节策略 述情障碍
下载PDF
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启刚 周立秋 《心理研究》 2013年第2期34-39,55,共7页
应用青少年亲子依恋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对10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亲子依恋与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2)亲子依恋不只对情绪调节能力发挥直... 应用青少年亲子依恋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对10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亲子依恋与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2)亲子依恋不只对情绪调节能力发挥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能力发挥间接影响作用。结论:亲子依恋和情绪调节策略联合对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发挥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依恋 青少年 情绪调节
下载PDF
父母依恋与中学生被欺凌行为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秀芬 蒋露 +3 位作者 杨义滢 杨青松 蔡丽婷 郑海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43-49,共7页
为了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父母依恋与中学生被欺凌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提供参考,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8所中学283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欺负行为调查问卷(中学版)、亲子依恋量表(IPPA)以及情绪... 为了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父母依恋与中学生被欺凌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提供参考,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8所中学283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欺负行为调查问卷(中学版)、亲子依恋量表(IPPA)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一般线性回归进行中介分析发现:(1)接受调查的中学生共有364人(12.9%)涉及校园欺凌,其中既是欺凌者又是被欺凌者46人(1.6%),被欺凌者223人(7.9%),欺凌他人者95人(3.4%);是否单亲家庭学生和是否留守学生在校园欺凌不同角色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177,35.952,P值均小于0.001)。(2)父母依恋与中学生被欺凌呈现显著负相关(r=-0.155,P<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中学生被欺凌呈显著负相关(r=-0.162,P<0.01)。(3)路径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父母信任对中学生被欺凌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95%的CI为(-0.130,-0.070);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沟通对中学生被欺凌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95%的CI为(-0.148,-0.09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父母疏离对中学生被欺凌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95%的CI为(-0.080,-0.049)。可见,父母依恋不仅直接影响中学生的被欺凌行为,还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校园欺凌 亲子依恋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亲子依恋与大学生恋爱的关系研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10
作者 孔荣 田月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75-78,共4页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题。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亲子依恋量表,恋爱关系问卷,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均影响大学生恋爱关系,且不同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这一影响关系中...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题。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亲子依恋量表,恋爱关系问卷,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均影响大学生恋爱关系,且不同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这一影响关系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依恋 恋爱 认知情绪调节 中介作用
下载PDF
新疆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成萍萍 任一飞 +5 位作者 郑晓萌 侯铭 王秀丽 张秀敏 郑豫珍 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方法便利选取新疆8所医院的5331名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文版负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场所欺凌总分中位数为25.00分,情绪智...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方法便利选取新疆8所医院的5331名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文版负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场所欺凌总分中位数为25.00分,情绪智力总分为(69.06±13.58)分,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发生率为31.83%,严重欺凌发生率为14.37%;护士工作场所欺凌总得分与情绪智力总得分呈负相关(r=-0.693,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年限、工作科室和情绪智力各维度为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影响因素(P<0.05,P<0.01),共解释工作场所欺凌总变异度的45.4%。结论护士工作场所欺凌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借鉴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管理经验,提高护士情绪智力,降低工作场所欺凌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场所欺凌 情绪智力 负性行为 自我情绪评价 情绪控制 情绪运用 他人情绪评估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亭月 郭成 +5 位作者 缪华灵 王莹滟 刘向东 马于钞 张译支 彭于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共9页
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采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自编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认知、行为问卷,对15766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 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采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自编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认知、行为问卷,对15766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学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在与疫情相关认知(疫情严重性、疫情影响性)、行为(学习时长、运动时长、睡眠时长)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情绪调节策略能显著预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且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共同解释了社会适应总变异的29.4%.这提示疫情时期,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不仅受到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家庭居住地、学段、留守时长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与疫情相关认知、行为的影响,还受到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留守儿童 社会适应 情绪调节策略
下载PDF
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症状与母亲抑郁、焦虑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婷婷 王雨晴 +3 位作者 朱萍 王军 朱梅 刘国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分析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症状与母亲抑郁、焦虑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的学龄期ADHD儿童12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正常学龄期儿童1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分析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症状与母亲抑郁、焦虑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的学龄期ADHD儿童12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正常学龄期儿童1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及比较;采用SNAP-Ⅳ评定量表对病例组儿童的ADHD症状进行评估,结合症状的首次发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对儿童ADHD症状与母亲抑郁、焦虑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儿童母亲SDS、SAS标准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学龄前发现症状ADHD儿童母亲的SDS标准分及抑郁程度均明显高于学龄期发现症状者(P<0.01)。学龄前发现症状ADHD儿童的SNAP-Ⅳ多动冲动因子得分及总分与母亲SAS标准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学龄期发现症状ADHD儿童除注意缺陷因子得分与母亲SAS标准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母亲SDS、SAS标准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学龄期ADHD儿童母亲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根据发现症状的不同时间,儿童ADHD症状与母亲抑郁、焦虑呈不同程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期 儿童 母亲情绪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父母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问题行为:性别与气质的作用
14
作者 刘在田 胡蝶 +2 位作者 赵秀玲 杨秀丽 周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5-1841,共7页
目的:探索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与幼儿内化问题的关系,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性别、气质的调节作用。方法:对273名学龄前幼儿的主要抚养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儿童... 目的:探索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与幼儿内化问题的关系,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性别、气质的调节作用。方法:对273名学龄前幼儿的主要抚养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儿童负性情绪性。结果:(1)父母痛苦反应(r=0.30,P<0.001)与惩罚反应(r=0.25,P<0.001)均正向预测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并经由儿童负性情绪调节困难中介;其他情绪社会化行为与儿童问题内化行为无关(P>0.05);(2)儿童性别(β=-0.29,P=0.010)、气质(β=0.36,P=0.022)及二者交互项(β=-0.25,P=0.014)均可调节父母痛苦反应与儿童负性情绪调节困难的关系。负性情绪性较高的男生受父母痛苦反应的消极影响最大。结论:儿童情绪调节中介了父母非支持性情绪社会化行为对幼儿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负性情绪性较高的男生受父母痛苦反应的消极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情绪社会化 儿童情绪调节 内化问题行为 性别 气质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彩霞 《教师发展研究》 2018年第2期75-81,共7页
对22位中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其网络日志等,分析我国教师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得出中小学教师群体常用自我调节和他人协助两种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其中,自我情绪调节使用的策略依次表现为隐忍接受、转移注意力、表达抑制、认知重... 对22位中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其网络日志等,分析我国教师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得出中小学教师群体常用自我调节和他人协助两种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其中,自我情绪调节使用的策略依次表现为隐忍接受、转移注意力、表达抑制、认知重评、问题解决和沉思冥想;他人协助的情绪调节策略主要表现在问题解决策略。提高教师的情绪智能,引导教师选择并运用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构建积极情绪地理,有利于规避教师的情绪问题,实现有质量的教与学,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与专业幸福感,实现教师可持续地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情绪 情绪调节 情绪地理
下载PDF
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爽 应柳华 《校园心理》 2022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 探讨情绪安全感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同伴情绪调节在其中可能起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情绪安全感量表、同伴情绪调节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469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母... 目的 探讨情绪安全感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同伴情绪调节在其中可能起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情绪安全感量表、同伴情绪调节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469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母亲教养方式的3个维度、同伴情绪调节、儿童情绪安全感与儿童抑郁两两间均相关(r=-0.51~0.66)。(2)情绪安全感在母亲教养方式3个维度与儿童抑郁间均起中介作用(F=74.25,P<0.01;F=59.74,P<0.01;F=51.19,P<0.01)。(3)同伴情绪调节在母亲教养方式和抑郁直接路径上起调节作用(B=-0.16,P<0.01;B=-0.16,P<0.05;B=0.32,P<0.01),但仅在母亲温暖-情绪安全感-儿童抑郁这一中介路径上调节情绪安全感和儿童抑郁间的关系(B=-0.20,P<0.05)。结论 母亲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抑郁的重要因素,情绪安全感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儿童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同伴情绪调节可以在部分路径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抑郁 家庭特征 情绪调节
下载PDF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手机成瘾: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倩 范为桥 《心理学通讯》 2022年第4期256-263,共8页
目的:探讨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四川北部地区某中学共计41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亲子依恋关系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目的:探讨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四川北部地区某中学共计41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亲子依恋关系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孤独感量表及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各研究变量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及中介作用分析。结果:(1)亲子依恋水平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孤独感和青少年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亲子依恋水平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手机成瘾,也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孤独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青少年手机成瘾;(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孤独感在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手机成瘾影响中有显著链式中介效应。结论:亲子依恋不仅能直接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还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间接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亲子依恋 手机成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孤独感
下载PDF
父亲协同教养对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18
作者 李亚红 卢嬿羽 +3 位作者 鲍旭辉 曾超琼 李涛 王耀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56,共6页
目的:考察父亲协同教养对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亲协同教养问卷、父子依恋问卷、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和友谊质量问卷,对中部某省两所小学的80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考察父亲协同教养对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亲协同教养问卷、父子依恋问卷、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和友谊质量问卷,对中部某省两所小学的80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父亲协同教养、父子依恋、情绪调节能力、友谊质量彼此之间显著相关。(2)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在父亲协同教养和友谊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中介路径: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的单独中介作用,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协同教养不仅能直接影响小学生友谊质量,而且能通过父子依恋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单独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小学生友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协同教养 父子依恋 情绪调节能力 友谊质量 小学生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父母情绪调节困难和儿童情绪调节的关系
19
作者 岳鑫鑫 刘若楠 +4 位作者 刘倩溶 李海梅 王玉凤 刘璐 钱秋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4年第7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其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纳入14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及其父母之一,68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之一。采用情绪调节困难量...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其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纳入14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及其父母之一,68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之一。采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情绪调节问卷(ERQ)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ERC)对父母和儿童情绪调节分别进行评估。结果:ADHD儿童父母DERS的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和目标行为得分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ADHD儿童ERC情绪不稳得分与父母的策略使用和冲动控制得分正相关,ERC儿童情绪调节得分与父母的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和目标行为得分负相关(均P<0.01)。ERC儿童情绪调节得分在父母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得分与儿童情绪不稳得分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ADHD儿童父母存在多个维度的情绪调节缺陷,可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产生影响而加重情绪不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情绪调节 父母 儿童
下载PDF
青少年亲子依恋、情绪调节对抑郁的影响
20
作者 吴倩影 张恩 张建英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三个开放病区的住院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63人作为研究组,选取67名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施测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 目的探讨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三个开放病区的住院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63人作为研究组,选取67名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施测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中的父母分量表评估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评估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抑郁情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研究组与健康组各量表得分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亲子依恋、认知重评策略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表达抑制、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对照组,母子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父子依恋(t=2.76,P=0.01)。亲子依恋、认知重评预测抑郁的主效应显著(t=-3.32,P<0.001,t=-4.57,P<0.001),交互效应不显著(t=-0.08,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抑郁情绪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亲子依恋、认知重评均负向预测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障碍 亲子依恋 情绪调节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