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近现代开端——以清末到抗战时期“解放儿童”话语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进 杨颖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9,共14页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开端,与“解放儿童”话语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解放”概念获得了“摆脱外在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的新的含义,“解放”也成了一个涉及多种身份和对象的话语系统。“解放儿童”话语就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它源...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开端,与“解放儿童”话语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解放”概念获得了“摆脱外在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的新的含义,“解放”也成了一个涉及多种身份和对象的话语系统。“解放儿童”话语就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它源于妇女解放的诉求、国外解放儿童思想的译介,以及鲁迅的解放儿童思想的确立。在学前教育领域,先驱们努力探寻中国解放儿童的道路。科学心理学研究为解放儿童奠定了知识基础,解放儿童的思想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与此同时,“解放儿童”也与“儿童本位”出现了话语分歧,在抗战救国的背景下,“解放儿童”话语成为主流,融入民族解放的浪潮之中。近现代“解放儿童”话语也存在着困境,它与妇女解放话语一直没能有效兼容,同时也有失去儿童世界的危险。当今儿童仍然在解放的路途之上,儿童与妇女、国家民族的关系仍然需要继续进行思考和建设;同时,“儿童本位”的回归也有待这两种话语重新合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儿童 话语 儿童本位
下载PDF
为什么教师是教育必需的?
2
作者 曹永国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质疑教师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传统主要依据自然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这种质疑在今天伴随着智能化学习的兴盛,以及教育对技术革新的过度强调而被不断加强。重审人类教育,将教育作为人类独特... 质疑教师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传统主要依据自然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这种质疑在今天伴随着智能化学习的兴盛,以及教育对技术革新的过度强调而被不断加强。重审人类教育,将教育作为人类独特的伟大事业,教师则是这种事业必不可少的有效主体。在这里,教师是这样的人:他作为人类精神和美好价值的引导者、探索者和保护者,真诚邀请和指引儿童参与、理解、共享人类生活,通过培育人文和理性,实现新来者的身份转变,使他们成为人类生活的合格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一定是教育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价值 教师哲学 共享性 儿童中心主义
下载PDF
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儿童中心:内涵、误区与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璐璐 许卉 石建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儿童中心的幼儿园课程实践需要处理好儿童与知识、成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儿童中心理论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三种不同指向:指向知识中心的儿童中心是对传统学科知识中心的突破,主张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指向成人中心的儿童中心在肯定儿童... 儿童中心的幼儿园课程实践需要处理好儿童与知识、成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儿童中心理论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三种不同指向:指向知识中心的儿童中心是对传统学科知识中心的突破,主张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指向成人中心的儿童中心在肯定儿童主体性及童年价值的基础上,把儿童活动作为一种方法;指向社会中心的儿童中心强调儿童积极社会参与者的身份,把儿童自身发展当作一种目的。然而,儿童中心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存在极端化、不全面、理想化的错误表现,如忽视知识价值、脱离成人引导和成人假想的儿童中心。因此,需要立足儿童生活意义,促进知识学习;以成人理性指导,支持儿童自主学习;尊重儿童生活现实,开发属于儿童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心 幼儿园课程 课程实践
下载PDF
儿童观简论 被引量:48
4
作者 蒋雅俊 刘晓东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16,共7页
儿童的成长是儿童自身的"内在自然"朝向"自然目标"的展开,社会文化是这种展开的必要条件,因而在不同的社会或文化中儿童的社会或文化表现会有所不同。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并不意味着成人可以改变儿童成长的轨... 儿童的成长是儿童自身的"内在自然"朝向"自然目标"的展开,社会文化是这种展开的必要条件,因而在不同的社会或文化中儿童的社会或文化表现会有所不同。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并不意味着成人可以改变儿童成长的轨迹和速率。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成人不宜随心所欲地"设计"或"塑造"儿童。儿童与成人一样享有"目的"地位,成人应"跟随儿童"而非"创造儿童"。儿童研究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原点。对现代儿童观内涵的深入探究和挖掘,可为教育观的现代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观 儿童中心 儿童教育 现代教育
下载PDF
儿童中心论:一种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德红 尹筱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5,共7页
对儿童中心论的发生学分析表明,儿童中心论并不是以抽象的儿童为中心,而是以影响他受教育质量的某些属性为中心。当今,西方儿童中心论的主流是以"认知"为中心,其传统的片面性正在得到弥补;中国当下的儿童中心论实为反儿童中... 对儿童中心论的发生学分析表明,儿童中心论并不是以抽象的儿童为中心,而是以影响他受教育质量的某些属性为中心。当今,西方儿童中心论的主流是以"认知"为中心,其传统的片面性正在得到弥补;中国当下的儿童中心论实为反儿童中心论的儿童中心论,表现为人性观的泛化论、生物观的还原论和心理观的替代论。基于以上分析,教育观的儿童中心论以儿童的心理能力为中心,其价值诉求是促进具体儿童全面和自由的发展,研究方法论包括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方法论的追问、实证的转化和综合以及构建教育观儿童中心论的自我理论,实现教育理论的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心论 反儿童中心论 心理能力
下载PDF
天性为教育立法——兼评“打破儿童的自然成长”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晓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0,共8页
"教育即自然发展"是杜威对卢梭教育学的总结。在杜威看来,"教育即自然发展"是现代教育学的理论内核,是"明日之学校"的理论基础。然而,至今依然有中国学者批评卢梭的"教育即自然发展",并提出&qu... "教育即自然发展"是杜威对卢梭教育学的总结。在杜威看来,"教育即自然发展"是现代教育学的理论内核,是"明日之学校"的理论基础。然而,至今依然有中国学者批评卢梭的"教育即自然发展",并提出"打破儿童的自然成长"这一观念。这一观念不只是与现代教育观念相悖,亦与中国的优秀思想传统扞格难通。"打破儿童的自然成长",其所打破的是儿童的天性,打破的是现代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教育学建设和教育改革应当打破那种"打破儿童自然成长"的信条,代之以"教育即自然发展"的观念与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性 自然教育 自然法 儿童教育 儿童本位
下载PDF
“幼态持续”及其人文意蕴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9,共13页
幼态持续学说向我们揭示:人是"永恒的儿童";童年是潜在适应的"贮藏室";发育缓慢是人类个体童年的特征;发育缓慢使人类大受其益;等等。幼态持续学说在人文学科上最直接的贡献是它的儿童观意蕴。它也使儿童本位观念... 幼态持续学说向我们揭示:人是"永恒的儿童";童年是潜在适应的"贮藏室";发育缓慢是人类个体童年的特征;发育缓慢使人类大受其益;等等。幼态持续学说在人文学科上最直接的贡献是它的儿童观意蕴。它也使儿童本位观念和童心主义哲学获得了生物学、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方面有力的支持支援支撑。幼态持续学说对童年的发现,对于改变以童年为敌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觑童年、毁坏童年、急匆匆将儿童赶往成年世界的想法和做法,是一剂解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态持续 赤子之心 儿童本位 童心主义 儿童观
下载PDF
童年研究中的儿童中心主义:方法论与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海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7,共13页
作为一个“教育公理”和“研究公理”,儿童中心主义经历了“以成人为中心”“儿童被放于中心”“儿童有时在中心”“儿童成为中心”的认识论演化,也经历了从“研究儿童”“与儿童一起研究”及“参与式儿童研究”的方法论变迁。在宏观层... 作为一个“教育公理”和“研究公理”,儿童中心主义经历了“以成人为中心”“儿童被放于中心”“儿童有时在中心”“儿童成为中心”的认识论演化,也经历了从“研究儿童”“与儿童一起研究”及“参与式儿童研究”的方法论变迁。在宏观层面,方法论与方法中的儿童中心主义表现为三重变化:人口学研究法从“家庭为分析单元”到“儿童为分析单元”;大范围调查法中儿童“从数据提供者”到“数据采集者”;历史分析法中从“童年史”到“童年新史”。在微观层面,方法论与方法中的儿童中心主义表现为以儿童为中心的访谈、儿童民族志、参与式儿童研究的崛起。未来的儿童中心主义必须在“参与性对象化”和“阐释性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反思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心主义 方法论 方法 新童年社会学 参与式儿童研究
下载PDF
论童年在人生中的位置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74,共8页
童年是人生的根本,这是"儿童本位"得以支撑的基础。童年拥有丰富的天性资源。成人是童年资源的继承人、受益人。从个体发展来看,长大成人是儿童成长的目的。但从老子等人"复归于婴儿"的主张看,人生的目的是童年的复... 童年是人生的根本,这是"儿童本位"得以支撑的基础。童年拥有丰富的天性资源。成人是童年资源的继承人、受益人。从个体发展来看,长大成人是儿童成长的目的。但从老子等人"复归于婴儿"的主张看,人生的目的是童年的复归,童年依然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从种系进化来看,童年是一种自然目的。童年资源是人的全部生活和整个文明大厦的根基。不只是儿童教育应当坚守"儿童本位",文明的进步和提升也需要坚守"儿童本位"。人类社会和文化只有坚守"儿童本位",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之"人性复归"的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成年 目的论 儿童本位
下载PDF
论儿童教育学的古今中西问题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8,共6页
西方儿童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其实是儿童中心主义萌生、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国儿童教育变革的方向只能是现代化。对儿童中心主义是拒斥还是接受,这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儿童教育应当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处理好儿童教育的... 西方儿童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其实是儿童中心主义萌生、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国儿童教育变革的方向只能是现代化。对儿童中心主义是拒斥还是接受,这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儿童教育应当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处理好儿童教育的古今中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教育学 儿童中心主义 教育变革 古今问题 中西问题
下载PDF
从“忽视儿童”到“以儿童为本”——现代小说里中国儿童教育观念的变革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桃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7,共6页
在传统教育中,人们往往忽视儿童的天性,把儿童当作成人一样来看待。近代随着西方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的传入,儿童天性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小说家以其特有的社会洞察力和敏锐视角,对儿童天性及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着力批... 在传统教育中,人们往往忽视儿童的天性,把儿童当作成人一样来看待。近代随着西方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的传入,儿童天性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小说家以其特有的社会洞察力和敏锐视角,对儿童天性及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着力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本,遵循并发展儿童天性,让儿童自由成长。从"忽视儿童天性"到强调"以儿童为本",现代小说呈现了儿童教育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视儿童天性 以儿童为本 现代小 中国儿童教育 观念变革
下载PDF
李贽童心哲学论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7,共8页
李贽的童心哲学是儒学自身的一次大革命。这次革命的实质即是,从以外在于人的圣人教条为本位,转换为以人自身内部的自然(即童心)为本位,以重新组织和建设儒学思想体系。从此,中国思想经由李贽而开始其现代转向。李贽的童心哲学是与西方... 李贽的童心哲学是儒学自身的一次大革命。这次革命的实质即是,从以外在于人的圣人教条为本位,转换为以人自身内部的自然(即童心)为本位,以重新组织和建设儒学思想体系。从此,中国思想经由李贽而开始其现代转向。李贽的童心哲学是与西方卢梭等人的现代学说可堪比肩的学说。研究李贽的童心哲学,对于理解和弘扬中国的童心主义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建设儿童本位的中国教育学,乃至对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童心哲学 儿童本位
下载PDF
Play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Its role,implications,and limitations 被引量:5
13
作者 Reem Elbeltagi Mohammed Al-Beltagi +1 位作者 Nermin Kamal Saeed Rawan Alhawamdeh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23年第1期1-22,共22页
Play is a pleasurable physical or mental activity that enhances the child’s skills involving negotiation abilities,problem-solving,manual dexterity,sharing,decision-making,and working in a group.Play affects all the ... Play is a pleasurable physical or mental activity that enhances the child’s skills involving negotiation abilities,problem-solving,manual dexterity,sharing,decision-making,and working in a group.Play affects all the brain's areas,structures,and functions.Children with autism have adaptive behavior,adaptive response,and social interaction limitations.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play therapy in help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disorder.Play is usually significantly impaired in children with autism.Play therapy is mainly intended to help children to honor their unique mental abilities and developmental levels.The main aim of play therapy is to prevent or solve psychosocial difficulties and achieve optimal child-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Play therapy helps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engage in play activities of their interest and choice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the most comfortable ways.It changes their way of self-expression from unwanted behaviors to more non-injurious expressive behavior using toys or activities of their choice as their words.Play therapy also helps those children to experience feeling out various interaction styles.Every child with autism is unique and responds differently.Therefore,different types of intervention,like play therapy,could fit the differenc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Proper evaluation of the child is mandatory to evaluate which type fits the child more than the others.This narrative review revis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lay therapy that could fit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an evidence-based way.Despite weak evidence,play therapy still has potential benefits fo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SM Play therapy CHILDRE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 Art-play therapy Equine-partnered play therapy 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 Synergistic play therapy
下载PDF
杜威来华与近代中国儿童教育的变革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刚 杨雁茹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7-53,共7页
五四运动前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偕夫人受邀访华。来华期间,他们对中国儿童教育饶有兴趣,以巡回演说、参与会议和参观学校的方式,投身推进中国儿童教育事业。杜威剖析了中国传统儿童教育的宿疾,阐明了儿童务必受教的因由,描画了新式儿... 五四运动前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偕夫人受邀访华。来华期间,他们对中国儿童教育饶有兴趣,以巡回演说、参与会议和参观学校的方式,投身推进中国儿童教育事业。杜威剖析了中国传统儿童教育的宿疾,阐明了儿童务必受教的因由,描画了新式儿童教育的表征,并有的放矢地调配出推进教育转型、兴办教育机构的药方。在杜威教育思想的辐射下,中国儿童教育在思想、制度和实践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杜威一行远渡重洋投身中国教育事业,为推进当代中外教育交流和中国儿童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杜威来华 儿童教育 儿童中心 变革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政策中的儿童观变迁 被引量:27
15
作者 蒋雅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0,共9页
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政策中的儿童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对儿童的发现,逐渐把儿童看作是有独立价值的存在者,与成人一样平等享有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童年不再只是成年生活的准备,而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以儿童为本位,逐渐确... 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政策中的儿童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对儿童的发现,逐渐把儿童看作是有独立价值的存在者,与成人一样平等享有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童年不再只是成年生活的准备,而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以儿童为本位,逐渐确立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把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学前教育的使命;再次是贯彻"儿童优先"原则,逐渐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不仅保障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而且关注学前教育过程中儿童健康权、游戏权、免受虐待权的落实,处处彰显对儿童的关注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政策 儿童观 以人民为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
下载PDF
杜威《儿童与课程》中的教育哲学问题探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雅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4,共8页
杜威在其《儿童与课程》中,将其教育哲学落实于课程理论。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心理规律是课程的依据,儿童的主动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方法,儿童经验的增长是课程的最终目标,所以教育的各种措施都应围绕儿童这个中... 杜威在其《儿童与课程》中,将其教育哲学落实于课程理论。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心理规律是课程的依据,儿童的主动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方法,儿童经验的增长是课程的最终目标,所以教育的各种措施都应围绕儿童这个中心。类似的精彩的教育哲学观念不一而足。杜威《儿童与课程》的问世,距今已有115年,但其中的思想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以及教育学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儿童与课程》 教育哲学 儿童中心
下载PDF
发现儿童:破解“双负”等一揽子教育痼疾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晓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9,共10页
“双负”问题是汉语圈流行的“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的必然产物。这类教育学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忽视儿童内在的自然的成长,甚至于为了知识、技能等的传递,而损毁乃至牺牲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幸福。这类教育的评价标... “双负”问题是汉语圈流行的“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的必然产物。这类教育学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忽视儿童内在的自然的成长,甚至于为了知识、技能等的传递,而损毁乃至牺牲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幸福。这类教育的评价标准高悬于儿童世界之外,于是,儿童愈是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愈加压抑天性、舍弃本真、背离童年,而为所谓学业“优胜”作出种种牺牲。这必然导致教育产生内卷、内耗。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又与社会阶层的流动结合在一起,迫使学生家长与这类教育合作,争先恐后加入“教育竞争”,从而进一步强化教育脱离儿童世界,亦进一步强化教育对童年的损毁,从而导致社会内卷。破解“双负”问题,就是要发现儿童,打破这种教育学,另建以儿童为中心的、以成长为取向的现代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负” “双减” 内卷 发现儿童 以儿童为中心 儿童主义 教育改革
下载PDF
论福禄培尔“儿童中心”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兼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比较
18
作者 孙金平 李敏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26-31,共6页
福禄培尔的儿童中心思想主要表现为"将儿童置于他们世界的中心""生命向上"和拒绝"没有思想的游戏"。旨在通过将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亲历"的中心,强调儿童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福禄培尔的儿童中心思想主要表现为"将儿童置于他们世界的中心""生命向上"和拒绝"没有思想的游戏"。旨在通过将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亲历"的中心,强调儿童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主张学校感化作用的发挥和学生内发力量的增强,激发儿童建立自我与世界联系的兴趣和驱动力;以心灵教育、自然教育和艺术教育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福禄培尔的儿童中心思想进行比较发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二者共同强调的核心,然而,在综合表现方面却也存在着以上帝统一与自我实现为目的的差异,以及客观上实施理性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心思想 心灵教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下载PDF
成人视角下的儿童本位:以林良散文《小太阳》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晓驰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9-53,共5页
《小太阳》是林良以成人视角构思的散文集。首先,作者通过话语权的转交,让儿童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次,引号的运用更好地践行了作者的"浅语"主张,真正以儿童能够接受的语言来写作,而独立的时空叙事使得读者不会因... 《小太阳》是林良以成人视角构思的散文集。首先,作者通过话语权的转交,让儿童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次,引号的运用更好地践行了作者的"浅语"主张,真正以儿童能够接受的语言来写作,而独立的时空叙事使得读者不会因为时代而产生隔阂;最后,林良还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作品的"柔软性",使其带上了更多的童话色彩。《小太阳》因此也获得了长久性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视角 小太阳 儿童本位 林良
下载PDF
生活的“浅语”——论子敏《小太阳》的写作风格及其儿童文学理论实践
20
作者 庄雅玲 李诠林 《闽台文化研究》 2022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小太阳》是子敏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描写内容,展现林家的日常生活。《小太阳》以儿童为本位,将话语权转让给儿童,站在儿童角度进行思考。子敏在这部作品中践行了他的“浅语的艺术”的主张,借生活化的、生动幽默的“浅语”... 《小太阳》是子敏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描写内容,展现林家的日常生活。《小太阳》以儿童为本位,将话语权转让给儿童,站在儿童角度进行思考。子敏在这部作品中践行了他的“浅语的艺术”的主张,借生活化的、生动幽默的“浅语”,在相对封闭独立的时空之中,寓大道理于小事件,传达深刻的意味,是不“浅”的“浅语”。在写作时,子敏带着对家人的爱进行写作,将爱意融入文字,是爱的写作。子敏用自己的爱意、平和性格、独特的视角转换技巧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让笔下的文字和其性格一般“去净火气”。这些特点构筑了饱受欢迎的《小太阳》,令其深刻隽永、历久弥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太阳》 儿童本位 “浅语” 爱的写作 子敏 林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