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年体验的追忆与童年的本质及其消逝 被引量:19
1
作者 伍香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31,共4页
童年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客观的时间经历,童年是不可能消逝的,童年的消逝在本质上是童年体验的消逝。对童年体验的追忆表明,童心、童真和童趣是童年体验的基础,童年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童心、童真和童趣为基础的童年体验... 童年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客观的时间经历,童年是不可能消逝的,童年的消逝在本质上是童年体验的消逝。对童年体验的追忆表明,童心、童真和童趣是童年体验的基础,童年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童心、童真和童趣为基础的童年体验。保卫儿童的童年就意味着保卫儿童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童年体验 童年消逝
下载PDF
“捍卫童年”:必要的界限与弱化差异 被引量:7
2
作者 杜传坤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0,共6页
"捍卫童年"在当代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意味着童年陷入了某种危机。童年的价值性存在是"童年消逝"的焦虑之源。"捍卫童年"隐含着本质论的立场,它对童年"纯真"的假设合理化了对童年的过度保... "捍卫童年"在当代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意味着童年陷入了某种危机。童年的价值性存在是"童年消逝"的焦虑之源。"捍卫童年"隐含着本质论的立场,它对童年"纯真"的假设合理化了对童年的过度保护与控制,从而可能强化社会规训的"正当性",进一步造成儿童的弱势地位。因此,在尊重必要界限的前提下,弱化现代性话语中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所谓本质差异,在一个共性的空间寻找可以对话的语言,才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捍卫童年 童年消逝 社会规训 必要界限 弱化差异
下载PDF
论学校体育在“童年消逝”背景下的教育责任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欢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童年消逝"是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一个论点,其列举的表象在当代中国也逐渐呈现。童年消逝现象对人的身心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对原来的社会道德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教育的责任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 "童年消逝"是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一个论点,其列举的表象在当代中国也逐渐呈现。童年消逝现象对人的身心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对原来的社会道德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教育的责任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体育活动又是丰富情感体验,帮助人格完善的重要方法。学校体育工作应置身于"童年消逝"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积极调整教学思路,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帮助他们健康地完成社会化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消逝 学校体育 儿童 心理 教育功能
下载PDF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峻俊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236-238,共3页
我们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后现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发展态势,我们应如何清醒地看待?文章从解读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出发,以作者在书中提示的媒介变迁角度,对“童年的消逝”、“成年的消逝”等诸多观点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童年的消逝 成年的消逝 媒介变迁
下载PDF
媒介即环境:波兹曼的童年理论探幽 被引量:9
5
作者 常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一书运用媒介生态学的历史方法,为童年在欧洲的诞生、在美国的消逝找到了依据。童年的社会本性、弗洛伊德和杜威合成的童年概念基本范例、童年与成年的社会性区别,共同组成波兹曼童年理论的起点;童年、文化与媒介... 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一书运用媒介生态学的历史方法,为童年在欧洲的诞生、在美国的消逝找到了依据。童年的社会本性、弗洛伊德和杜威合成的童年概念基本范例、童年与成年的社会性区别,共同组成波兹曼童年理论的起点;童年、文化与媒介三者的动态关系是其童年理论的主线;媒介即环境的思想则是波兹曼对童年命运做出解释的根本。他从微观媒介符号环境的作用机制和宏观社会传播环境的演进中探索文化变迁的根源,从而揭开了隐藏于童年背后的媒介生态学原理。尽管波兹曼的童年理论存在缺陷,但它却提醒我们关注和思考电子新媒介时代下的童年命运以及本土文化的命运,这是这一理论穿越时空的力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 童年理论 媒介环境 文化
下载PDF
现代童年的消逝及原因 被引量:7
6
作者 戴金花 《现代教育论丛》 2010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童年之于儿童的意义,认为现代童年的消逝有四个表征:(1)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2)儿童游戏的功利化;(3)儿童话语的萎缩;(4)儿童过早成人化。并找出了现代童年消逝的原因:(1)学校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2)家庭传统的教育价值观;(3... 本文分析了童年之于儿童的意义,认为现代童年的消逝有四个表征:(1)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2)儿童游戏的功利化;(3)儿童话语的萎缩;(4)儿童过早成人化。并找出了现代童年消逝的原因:(1)学校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2)家庭传统的教育价值观;(3)电子媒体的介入;(4)印刷文化的价值导向;(5)时代的变迁;(6)城镇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童年的消逝 原因
下载PDF
童年未逝:弗兰肯斯坦不再绝望——论吴岩科幻小说的双逻辑支点及中国科幻模式的嬗变
7
作者 王家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6-8,共3页
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让世人感到童年已逝,而吴岩的儿童科幻小说却以其独特的双重双逻辑支点紧紧抓住了“童年”。文章分析了吴岩儿童科幻小说中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科学因素与奇幻色彩一内一外两对双逻辑支点,阐明了其对儿童... 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让世人感到童年已逝,而吴岩的儿童科幻小说却以其独特的双重双逻辑支点紧紧抓住了“童年”。文章分析了吴岩儿童科幻小说中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科学因素与奇幻色彩一内一外两对双逻辑支点,阐明了其对儿童文学“儿童性”的真正关照,并证明“消逝”的“童年”正在当代儿童科幻小说这一文体中回归。从吴岩作品中,既可以看到中国科幻的某些模式化,亦可见其微妙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岩 儿童科幻小说 科幻模式 童年消逝 弗兰肯斯坦 模式嬗变
下载PDF
童年并未消逝:迈向支持自主性的现代教育 被引量:7
8
作者 顾娟 彭正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60,155,156,共9页
前现代社会的童年隐匿在确定的成人概念之中。卢梭指出,只有到了现代社会,我们才发现"我们不知道大自然允许我们成为什么"。不论对于儿童,还是对于成人,未来都带有根本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因此,现代民主允许成人去协商未来;... 前现代社会的童年隐匿在确定的成人概念之中。卢梭指出,只有到了现代社会,我们才发现"我们不知道大自然允许我们成为什么"。不论对于儿童,还是对于成人,未来都带有根本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因此,现代民主允许成人去协商未来;而儿童的教育则必须是支持性的,必须认可儿童不确定的可塑性并促进其自主性。童年是一种必要性的和经验性的假设,宣布童年的消逝或成人的消逝是没有经验证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如何对儿童进行一种教育支持和社会支持,以促进其自主性,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支持性教育 童年的消失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关注童年与道德危机——兼论高校图书馆文化价值建设
9
作者 师宇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12期234-236,共3页
电子时代,"图像革命"悄然而至,迅速模糊了儿童与成人的界限,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为此,高校图书馆从伦理责任出发,思考道德困境,提出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 童年消逝 道德困境 高校图书馆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基于童年的消逝视角分析儿童选秀节目——以《当红不让之小孩很忙》少儿歌手擂台赛为个案
10
作者 何静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电视机在中国已全面普及,但以其为主导的媒介环境却加剧了童年消逝的趋势,原因在于电视时代消解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文化分界。以《当红不让之小孩很忙》少儿歌手擂台赛做个案研究,对节目内容和节目元素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该儿童选秀节目... 电视机在中国已全面普及,但以其为主导的媒介环境却加剧了童年消逝的趋势,原因在于电视时代消解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文化分界。以《当红不让之小孩很忙》少儿歌手擂台赛做个案研究,对节目内容和节目元素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该儿童选秀节目存在过于成人化、同质化、泛娱乐化等问题。研究证明:为儿童打造专属的电视节目,需要电视媒介从业者、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通力合作,探索儿童电视节目的新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的消逝 儿童选秀节目 成人化 同质化
下载PDF
读《童年的消逝》——对当前我国儿童电视节目成人化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懿凡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8期204-206,共3页
《童年的消逝》由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于1982年写作出版。作者认为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模糊了童年和成年之间的界线,最终导致童年的消逝。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成人化倾向... 《童年的消逝》由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于1982年写作出版。作者认为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模糊了童年和成年之间的界线,最终导致童年的消逝。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对儿童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呼吁全社会应采取措施,遏制儿童电视节目成人化倾向,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童年的消逝 儿童电视节目 成人化 建议
下载PDF
中国当下童年的消逝——读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47-50,共4页
如今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多利益及便利,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娱乐享受的同时,它的娱乐性也在不断影响甚至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用尼尔·波兹曼在《童年... 如今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多利益及便利,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娱乐享受的同时,它的娱乐性也在不断影响甚至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用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所描述的现象来反观中国当下,会发现童年正在消逝。分析当下中国童年消逝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更好地阻止这一现象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下 电子媒介 童年的消逝
下载PDF
童年的召回——基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的思考
13
作者 郑聪聪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9期67-67,69,共2页
童年是人发展的关键期,是人一生最美妙的阶段。但是由于童年时间的缩短、童年空间活动范围的缩小以及童年性质的扭曲导致童年的消逝。成人应该尊重儿童,保证儿童的自由,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还儿童以健康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 童年 童年的消逝 召回
下载PDF
基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观点的思考
14
作者 王金芳 《科教导刊》 2011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尼尔·波兹曼提出中世纪以前是没有童年的概念;印刷术时代书籍和阅读将儿童隔离在成人世界之外:现代社会的电子媒介则打开了儿童通向成人生活后台的视窗,导致了童年的消逝。本文通过探究“童年”概念的演变历程,对童年“消进”... 尼尔·波兹曼提出中世纪以前是没有童年的概念;印刷术时代书籍和阅读将儿童隔离在成人世界之外:现代社会的电子媒介则打开了儿童通向成人生活后台的视窗,导致了童年的消逝。本文通过探究“童年”概念的演变历程,对童年“消进”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童年的“消逝”
下载PDF
数字生活中儿童“童年消逝”的隐忧与应对
15
作者 代苗雪 戴兰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童年对于儿童个体成长意义重大。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正阻碍着儿童完满童年的实现,使得许多儿童陷于“童年消逝”的隐忧当中,具体表现为:“过度操作”的网络媒介侵蚀着儿童的时间价值,“饶有趣味”的虚拟世界催使着儿童的精神沉溺,“纷繁... 童年对于儿童个体成长意义重大。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正阻碍着儿童完满童年的实现,使得许多儿童陷于“童年消逝”的隐忧当中,具体表现为:“过度操作”的网络媒介侵蚀着儿童的时间价值,“饶有趣味”的虚拟世界催使着儿童的精神沉溺,“纷繁莠杂”的网络讯息加剧了儿童的童真迷失。对此,基于现实的考量,厘定“童年消逝”的网络责任,应从网络媒介环境、外部监督、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回归“自然”生活等角度提出相应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儿童 童年消逝 隐忧
下载PDF
童年的消逝与现代文化的危机——新媒介环境下当代童年文化问题的再反思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霞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14,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社会首先兴起的童年消逝学说,既是对童年文化当代命运的一种富于洞察力的论断,也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揭示了作为童年文化母体的现代文化自身所面临的某种内在危机。以尼尔·波兹曼为代表的童年消逝学说在其童年文化...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社会首先兴起的童年消逝学说,既是对童年文化当代命运的一种富于洞察力的论断,也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揭示了作为童年文化母体的现代文化自身所面临的某种内在危机。以尼尔·波兹曼为代表的童年消逝学说在其童年文化形态批判的表象之下,实际上直指对于新媒介环境下现代文化自身精神危机的批判。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一种媒介乐观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一富于批判深意的童年文化观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随着有关童年文化的危机意识在高速运行的新媒介生活中被日渐淡忘,重新反思童年消逝说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重新召回这一思想所内含的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童年文化乃至整个现代文化的命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的消逝 文化危机 新媒介 尼尔·波兹曼
原文传递
童年的消逝与回归:追逐打闹游戏的教育意蕴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慧慧 左瑞勇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7年第7期33-35,共3页
本研究从游戏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追逐打闹游戏。这是一种回归童年本真的游戏样态,具有原生态、自发性和自主性等游戏特征。研究者认为,成人应舟立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做好儿童追逐打闹游戏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注重支持性游戏环境... 本研究从游戏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追逐打闹游戏。这是一种回归童年本真的游戏样态,具有原生态、自发性和自主性等游戏特征。研究者认为,成人应舟立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做好儿童追逐打闹游戏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注重支持性游戏环境的创设,以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消逝 回归童年 追逐打闹游戏 环境创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