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晓菲 尹胜健 +2 位作者 周娇娇 吴元贞 陈旭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416-422,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ious,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连续入组方式,将2020年9月20日至12月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6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是否存在NSSI,分...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ious,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连续入组方式,将2020年9月20日至12月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6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是否存在NSSI,分为NSSI组(n=44)和非NSSI组(n=23)。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自责、退避、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等维度进行评估。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SSI组和非NSSI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SI组患者的应对方式问卷中退避、自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儿童期创伤问卷中的性虐待,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的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得分均高于非NS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避(OR=19.647,95%CI:1.022~377.838,P=0.048),学习压力因子(OR=2.906,95%CI:1.126~7.502,P=0.027)以及母亲过度保护(OR=2.996,95%CI:1.122~8.000,P=0.029)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伴有NSSI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伴有较高的NSSI发生率,退避的应对方式、学习压力大以及母亲过度保护者更容易发生NS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影响因素 应对方式问卷 儿童期创伤问卷
下载PDF
基于复杂度的抑郁障碍患者作答童年创伤问卷的面部运动特征分析
2
作者 杨志伟 李晨曦 +2 位作者 曾令伟 刘旭峰 苗丹民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923-929,共7页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在作答童年创伤问卷过程中的特异性面部运动特征。方法编制常识判断题目作为自然语料对照测验,招募47名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及5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别作答常识判断测验及童年创伤问卷,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被试2...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在作答童年创伤问卷过程中的特异性面部运动特征。方法编制常识判断题目作为自然语料对照测验,招募47名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及5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别作答常识判断测验及童年创伤问卷,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被试20个面部运动单元(AU)或组合的识别数据。结果患者组及对照组在童年创伤的五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AU复杂度的模型检验报告患者组有6个AU的复杂度在童年创伤测验中与对照测验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5个小于对照测验,1个大于对照测验;对照组有13个AU的复杂度在童年创伤测验中与对照测验中存在显著差异,全部小于对照测验。童年创伤测验中,8个AU的复杂度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照测验中,两组受试者不存在组间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回答童年创伤问卷过程中,比健康人群表现出更为显著的面部运动反应,为抑郁障碍多质融合检测中应用面部运动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童年创伤问卷 面部运动单元 复杂度
下载PDF
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 被引量:96
3
作者 赵幸福 张亚林 李龙飞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 :调查中国儿童的儿童期虐待情况。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对 4 35名儿童测评。结果 :在被调查的 4 35名儿童中 ,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发生率分别为 4 5 .1%、32 .4 %、2 5 .5 %和 99.5 %。在儿童期虐待... 目的 :调查中国儿童的儿童期虐待情况。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对 4 35名儿童测评。结果 :在被调查的 4 35名儿童中 ,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发生率分别为 4 5 .1%、32 .4 %、2 5 .5 %和 99.5 %。在儿童期虐待严重程度方面 ,除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有更严重的性虐待和儿童期虐待总分 (分别为 5 .92± 2 .2 2和 30 .2 7± 6 .8;5 .5 5± 1.34和 2 8.87± 6 .0 7)外 ,余两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显示儿童期虐待通常是数种虐待类型同时存在。结论 :在本研究样本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儿童期虐待 问卷调查 家庭暴力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储召学 董毅 +1 位作者 朱道民 李慧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关系。方法将59例强迫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抽取57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动思维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合并样本显示,被试童年创伤问...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关系。方法将59例强迫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抽取57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动思维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合并样本显示,被试童年创伤问卷总分与自动思维问卷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方式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动思维问卷评分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发现,童年创伤通过负性自动思维间接影响积极应对方式(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在童年创伤与积极的应对方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童年创伤 应对方式 自动思维 中介效应 童年创伤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自动思维问卷
下载PDF
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在精神障碍患者中信度、效度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雪云 施星明 +1 位作者 赵玲慧 李业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4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儿童期创伤问卷的信度、效度,为探索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工具。方法:在芜湖市某一精神科医院,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由病区医生协助研究者组织患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运用儿童期创... 目的:研究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儿童期创伤问卷的信度、效度,为探索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工具。方法:在芜湖市某一精神科医院,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由病区医生协助研究者组织患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运用儿童期创伤问卷对病区患者进行测评。选择芜湖市某一大专,由辅导老师组织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施测。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的录入,采用SPSS 17.0中的检验对两组被试的人口学变量进行分析,用可靠性检验问卷的信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问卷的区分效度,用相关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采用AMOS 22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在精神障碍患者组中,儿童期创伤问卷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4,分半信度为0.812,除躯体忽视这一维度的信度不理想(Cronbachα=0.556,split-half=0.562)外,其余4个维度的信度均在0.7以上。儿童期创伤问卷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587-0.862,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在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中,CMIN/DF〈3,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可接受,GFI、IFI、CFI均接近于0.9,RMSEA〈0.08,表示模型可勉强接受。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中,CMIN/DF〈2,优于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GFI、FI、CFI、RMSEA各项指标均优于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结论: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可以应用于对精神障碍患者童年经历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创伤问卷 精神障碍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犯罪行为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愫 韩丽娟 +3 位作者 郑立谦 王金亮 张晓莉 罗湖萍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9例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暴力组,同期31例无暴力冲动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非暴力组;对两...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9例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暴力组,同期31例无暴力冲动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非暴力组;对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监护情况、童年创伤问卷(CTQ-SF)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暴力组中的间断治疗、监管不到位比率明显高于非暴力组(P<0.05,P<0.001);CTQ-SF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10.34±4.49)分比(7.32±2.84)分,(6.72±3.36)分比(5.19±2.15)分](t=-3.13,-2.11;均P<0.05);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2.13±0.51)分比(0.58±0.39)分],(t=-13.13,P<0.001);文化水平对CTQ-SF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得分均有影响;监护情况及婚姻状况分别对SCSQ中的积极应对得分及消极应对得分有影响。结论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监管不到位,治疗不规律,存在情感虐待及躯体虐待等童年创伤,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 男(雄)性 问卷调查 童年创伤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家庭暴力循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幸福 张亚林 +3 位作者 付文青 周云飞 李鹤展 袁国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1-632,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循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名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以及儿童期虐待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家庭躯体暴力施暴者与对照组比较,教育水...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循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名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以及儿童期虐待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家庭躯体暴力施暴者与对照组比较,教育水平较低和有较多的儿童期性虐待(P<0.05),其他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支持家庭暴力的循环学说。成年后是否出现家庭暴力,与其他综合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男性施暴者 儿童期虐待 暴力循环
下载PDF
356名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 被引量:27
8
作者 黄群明 赵幸福 +4 位作者 林汉民 刘永忠 尹祚平 周云飞 李龙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调查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情况。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对356名高中生测评。结果在被调查的356名高中生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发生率分别为77.0%,33.4%,23.3%和98.5%,其中男性高中生不同程度性虐待发生率... 目的调查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情况。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对356名高中生测评。结果在被调查的356名高中生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发生率分别为77.0%,33.4%,23.3%和98.5%,其中男性高中生不同程度性虐待发生率与女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5.2%,3.8%)。在儿童期虐待严重程度方面,除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有更严重的性虐待(5.76±1.83和5.25±0.82)外,余两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显示高中生儿童期虐待通常是数种虐待类型同时存在。结论儿童期虐待在高中生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家庭暴力 儿童期虐待 儿童期虐待问卷
下载PDF
生命意义感在童年虐待经历与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于洪苏 段刚 +1 位作者 张广清 万雪良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群体中生命意义对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TQ-SF)、人生意义问卷(MLQ)、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187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中的情感虐待... 目的:探究大学生群体中生命意义对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TQ-SF)、人生意义问卷(MLQ)、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187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维度和抑郁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情感虐待得分高于男生(P=0.001),男生躯体虐待得分高于女生(P<0.001),女生抑郁得分高于男生(P=0.001)。(2)不同抑郁程度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人生意义的各个维度及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儿童期创伤与抑郁得分均呈正相关(r=0.157,P<0.01),与人生意义得分呈负相关(r=-0.48,P<0.05);人生意义得分与抑郁呈负相关(r=-0.342,P<0.01)。(4)人生意义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显著,占总效应的10.24%。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其抑郁关系密切,人生意义感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 人生意义 抑郁 大学生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童年创伤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述情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琪 刘勇 董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2-65,78,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童年创伤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4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亲属组)及48名健康者...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童年创伤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4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亲属组)及48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3组3个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患者组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显著高于亲属组( P<0.05或0.01),亲属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患者组童年创伤问卷总分显著高于亲属组和对照组(P<0.01),亲属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与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总分及童年创伤问卷总分呈两两显著相关性(P<0.01)。回归分析发现,功能失调态度可以直接预测述情障碍,在童年创伤和述情障碍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及述情障碍水平均高于一级亲属及健康者,而一级亲属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及述情障碍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功能失调性态度是影响述情障碍的主要因素,童年创伤通过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完全中介效应对述情障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童年创伤 功能失调性态度 述情障碍 童年创伤问卷 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下载PD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ait Anger Level of Juvenile Offenders in Hubei Province: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11
作者 唐丽娜 叶小舟 +5 位作者 颜秋歌 常红娟 马玉巧 刘德斌 李枝艮 余毅震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The risk factors of high trait anger of juvenile offenders were explor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tudy in a youth correctional facility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A total of 1090 juvenile offenders in Hubei province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high trait anger of juvenile offenders were explor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tudy in a youth correctional facility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A total of 1090 juvenile offenders in Hu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compiled social-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 and 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Ⅱ(STAXI-Ⅱ). The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SPSS 19.0. A total of 1082 copies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High trait anger group(n=316) was defined as those who scored in the upper 27 th percentile of STAXI-Ⅱ trait anger scale(TAS), and the rest were defined as low trait anger group(n=766).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gh level of trait anger included: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childhood sexual abuse, step family, frequent drug abuse, and frequent internet using(P〈0.05 or P〈0.01). Birth sequence, number of sibling, ranking in the family, identity of the main care-taker, the education level of care-taker, educational style of care-taker, family inc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social atmosphere of local area, frequent drinking, and frequent smoking did not predict to high level of trait anger(P〉0.05). It was suggested that traumatic experience in childhood and unhealthy life style ma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evel of trait anger in adulthood. The risk factors of high trait anger and their eff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er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t anger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juvenile offenders binary-logistic regression
下载PDF
Early Life Stress as Factor for Use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Integrative Review
12
作者 Larissa Bessani Hidalgo Gimenez Renata Cristina de Campos Pereira Silveira +1 位作者 Danilo Caetano Albino da Silva Edilaine Cristina da Silva Gherardi-Donato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6年第11期921-936,共17页
Purpose: To identify, analyze and synthetize the scientific evidences that support Early Life Stress (ELS) diagnosis using the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since it assumes the use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 Purpose: To identify, analyze and synthetize the scientific evidences that support Early Life Stress (ELS) diagnosis using the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since it assumes the use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later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Individuals that experienced some form of childhood stress may present, in adulthood, consequences that manifest into mental disorders such as problematic use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Methods: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in the databases: PubMed, Web of Science, LILACS and Psycinfo, regards studies that have been indexed in the last ten years (2003-2014). Combination of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factors in the use and abuse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CTQ and ELS adapted to each database. Findings: The alcohol was the most used drug by the participating subjects of these research;mostly, the use of psychoactive drugs, started when they were still in adolescence;ELS and the later use of psychoactive drugs can be found more frequently in female;the lack of internal resources for dealing with stress in adulthood after ELS occurrence may have as a consequence the use of psychoactive drugs as a coping mechanism. Conclusions: It was possible to identify scientific evidences that support the ELS diagnosis, measured by the CTQ, as a determining factor for the use and abuse of alcohol and/or other psychoactive drugs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Implications: Investigate the ELS as a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project of patients in nursing care, which will be built based on scientific evidence, so it can be mor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Early Life Stres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Substance Abuse
下载PDF
童年创伤问卷简版在大学生中的纵向等值性
13
作者 熊港琴 苗正淼 +4 位作者 蔡晓晴 刘苏瑶 陈奇虹 程明 钟明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检验童年创伤问卷简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CTQ-SF)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纵向测量等值性。方法:583名大学生间隔1个月两次完成CTQ-SF、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1)CTQ-SF的... 目的:检验童年创伤问卷简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CTQ-SF)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纵向测量等值性。方法:583名大学生间隔1个月两次完成CTQ-SF、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1)CTQ-SF的五因子模型在前测(T1)、后测(T2)两个样本数据中均拟合良好,且两个时间点上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严格等值模型以及潜均值等值模型均成立。(2)CTQ-SF前后测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83和0.88,McDonald’s omega分别为0.88和0.91,前后测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62。(3)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1、T2的CTQ-SF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且T1、T2的CTQ-SF得分均与同时间点的CES-D、SA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5~0.730, P<0.01)。结论:CTQ-SF五因子结构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纵向测量等值性,支持CTQSF可用于评估成年个体的童年创伤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问卷 测量等值性 纵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