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二双斑唇瓢虫对矢尖蚧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任顺祥
郭振中
熊继文
何永福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02-160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0 0 0 0 1 9)
-
文摘
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 (Chilocorusbijugus Mulsant)对矢尖蚧 (Unaspisyanonensis Kuwana)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 ,瓢虫雌成虫对矢尖蚧各虫态的功能反应呈 Holling II型。瓢虫对矢尖蚧的捕食效应随捕食者个体间干扰作用的增加而下降 ,捕食作用率 (E)随着瓢虫数增加呈幂函数下降曲线。温度对瓢虫的捕食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 ,寻找效率 (a)和处置时间 (Th)与温度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猎物密度对瓢虫生殖力的影响呈 logistic曲线。
-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矢尖蚧
功能反应
干扰反应
数值反应
柑桔害虫
捕食作用
-
Keywords
chilocorus bijugus
unaspis yanonensis
functional response
mutual interference
numerical response
-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6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矢尖蚧的重要天敌二双斑唇瓢虫的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任顺祥
郭振中
熊继文
何永福
-
机构
贵州农学院植保系
-
出处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0年第2期71-73,共3页
-
文摘
二双斑唇瓢虫是多种果树蚧类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该虫在贵阳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单雌产卵量平均为94.41粒,最多465粒。成虫寿命平均为124.71天,最多222天。该虫与矢尖蚧的发生期较为一致,能在柑桔园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种群,对矢尖蚧种群有较大的控制作用,田间对矢尖蚧的捕食率以8,9月间为最高,可达48.85%。
-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天敌
矢尖蚧
-
Keywords
chilocorus bijugus unaspis yanonensis citrus pests
-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贵州省柑桔矢尖蚧天敌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任顺祥
郭振中
熊继文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室
贵州农学院植保系
-
出处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1年第4期157-159,共3页
-
文摘
1985~1988年在贵州省各柑桔产区调查矢尖蚧的天敌种类,经鉴定,捕食性天敌12种,寄生性天敌5种,病原微生物2种。矢尖蚧蚜小蜂为优势种天敌,不同柑桔园的天敌优势种有差异。南街柑桔园以矢尖蚧蚜小蜂的种群数量为最高,10月高峰期,每叶可达10头;二双斑唇瓢虫的虫口较多,8月高峰期每枝有3.4头。小山的蚜小蜂每叶为2.5头。两处桔园还有湖北红点唇瓢虫及日本方头甲,每枝均在0.5头以下。
-
关键词
柑桔
矢尖蚧
天敌
种群动态
-
Keywords
unaspis yanonensis Aphytis yanonensis chilocorus bijugus chilocorus hupehanus Cybccephalus nipponicus citrus pest
-
分类号
S436.6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矢尖蚧幼蚧爬行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代武
陈邦强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
出处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2期76-78,共3页
-
文摘
矢尖蚧全天均可孵出,白天孵出虫数占69.77~76.98%。90.59%的蚧虫白天爬上柑桔叶片。在光照条件下,雄幼蚧爬行平均15.7小时,雌蚧17.6小时。黑暗能缩短爬行期,提早定居。幼蚧对多种光源均有正趋性,其中黑光灯的诱虫效果优于日光灯。黑光灯加寄主植物诱虫效果优于单独用黑光灯。成熟南瓜是繁殖该蚧的适宜寄主植物。在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上成活率均在90%以上。试验提示,在室内培育矢尖蚧时,通过控制光照诱集,使之直接爬上南瓜,可以减少幼蚧的失散和死亡。
-
关键词
矢尖蚧
幼蚧
爬行行为
观察
-
Keywords
unaspis yanonensis mass rearing behavior citrus pest
-
分类号
S436.6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