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 COR413蛋白基因(Cpcor413pm1)的分子特性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华 眭顺照 +2 位作者 李名扬 雷兴华 余国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7-552,共6页
为研究蜡梅冬季开花过程的抗寒分子机理,在构建蜡梅花cDNA文库及ES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随机克隆测序,克隆了1个蜡梅COR413蛋白的cDNA基因,命名为Cpcor413pm1.Cpcor413pm1cDNA长946bp,推测的编码蛋白CpCOR413PM1包含201个氨基酸.CpCOR413... 为研究蜡梅冬季开花过程的抗寒分子机理,在构建蜡梅花cDNA文库及ES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随机克隆测序,克隆了1个蜡梅COR413蛋白的cDNA基因,命名为Cpcor413pm1.Cpcor413pm1cDNA长946bp,推测的编码蛋白CpCOR413PM1包含201个氨基酸.CpCOR413PM1蛋白N端保守性差,没有信号肽,具有5个保守的跨膜区,1个潜在的GPI锚点,具有可能对蛋白结构或活性十分重要的位置保守的7个Pro、1个Cys,1个被富Gly区一分为二的α螺旋区域,以及Tyr、Thr、Ser磷酸化位点各1个.序列比较分析表明,Cpcor413pm1是首次从蜡梅中克隆到的COR413蛋白基因.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蜡梅的萌动期、蕾期、露瓣期、初开期、盛开期、衰老期均有表达,但在初开期和盛开期表达丰度更高,推测Cpcor413pm1与蜡梅花的抗冻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COR413蛋白 Cpcor413pm1基因 抗寒
下载PDF
蜡梅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冰 张启翔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7,共5页
利用简易CTAB法、改良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成熟叶和嫩叶的基因组,并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更适合蜡梅基因组DNA的提取,蜡梅叶片的年龄并不影响蜡梅基因组DNA的提取;同时利用AFLP分... 利用简易CTAB法、改良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成熟叶和嫩叶的基因组,并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更适合蜡梅基因组DNA的提取,蜡梅叶片的年龄并不影响蜡梅基因组DNA的提取;同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MseI-EcoR I酶切组合,从168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高且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分别为:M23E46、M24E46、M25E46、M23E47、M24E47、M41E47、M41E94、M64E94、M64E66和M24E75,并确定了适用于蜡梅AFLP反应的最佳酶切连接、预扩和选扩体系,从而为今后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蜡梅的品种分类和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品种 DNA提取 AFlP反应体系
下载PDF
腊梅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UH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夏玮 古丽加玛丽.阿比斯 +3 位作者 潘晨 张文清 居胜 杜永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45-2349,共5页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HPLC/QTOF-MS对腊梅花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HPLC/QTOF-MS对腊梅花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通过二级质谱裂解分析以及参考文献,从腊梅花中鉴定出了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3-O-半乳糖苷、紫云英苷、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等1个多酚类和9个黄酮类化合物。结论本法为腊梅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快速和准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花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河南省鄢陵县190个蜡梅品种(品系)花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4
作者 赵彦贝 王秀军 +3 位作者 王静 张纪堂 周丹 李庆卫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0,共11页
通过连续调查分析,整理出河南省鄢陵县具有代表性的190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品种(品系,下同),对其16个花表型性状(包括10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对19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 通过连续调查分析,整理出河南省鄢陵县具有代表性的190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品种(品系,下同),对其16个花表型性状(包括10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对19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以期为鄢陵县蜡梅分类、资源库建立以及新优品种研发、鉴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鄢陵县蜡梅花型以喇叭型和碗型为主,中被片主要为黄色、椭圆形、先端钝且直伸或外曲、边缘平展,内被片斑晕主要为晕心,爪和花蕾的颜色主要为黄色;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44.80%~174.00%,其中,花蕾颜色的CV值最大,中被片先端形状的CV值最小;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86~1.65,其中,花型的H′值最大,中被片先端形状的H′值最小。6个数量性状的CV值为10.99%~30.67%,其中,花径的CV值最大,花被片数的CV值最小;6个数量性状的H′值为1.37~1.98,其中,花被片数的H′值最大,雄蕊数的H′值最小。总体上看,质量性状的CV值明显大于数量性状,H′值小于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数量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少部分质量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0个蜡梅品种聚为3组,分别包含85、40和65个蜡梅品种;各组均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组。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蜡梅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花径、中被片颜色、着花量和花香作为蜡梅花表型性状评价的重要指标。‘鄢国晴雪’(‘Yanguo Qingxue’)、‘紫气东来’(‘Ziqi Donglai’)、‘白雪公主’(‘Baixue Gongzhu’)、‘卷帘新韵’(‘Juanlian Xinyun’)、‘大花冬绿’(‘Dahua Donglü’)等60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名靠前、观赏价值较高。综上所述,鄢陵县190个蜡梅品种的变异程度高,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鄢国晴雪’等品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花表型多样性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蜡梅‘美人醉’花色变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燕 贺英 +2 位作者 周宁智 颜玉娟 黄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1-617,共7页
该研究以成年乔种蜡梅‘美人醉’[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Meirenzui’]5个时期(蕾期、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花瓣内被片为材料,考察开花过程中花瓣色度值、花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超氧化物... 该研究以成年乔种蜡梅‘美人醉’[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Meirenzui’]5个时期(蕾期、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花瓣内被片为材料,考察开花过程中花瓣色度值、花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揭示蜡梅花色变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美人醉’花瓣的色度值从蕾期到末花期,花瓣红度a^(*)值急剧减小,亮度L^(*)值、黄度b^(*)值和彩度C^(*)值、色相角h°值逐渐增大。(2)在‘美人醉’开花过程中,花瓣类黄酮、花色苷、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3)‘美人醉’花瓣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萌动期和盛花期显著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在初花期降到最低值。(4)‘美人醉’花瓣PAL活性随着开花进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SOD活性先显著上升,后保持平稳。(5)‘美人醉’花瓣色度值与其类黄酮、叶绿素、花色苷、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AL活性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蜡梅‘美人醉’花色变化是花色苷、类黄酮、叶绿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起着最直接的作用;花瓣可溶性蛋白、SOD、PAL通过一定的生理代谢途径对花色变化起着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美人醉’ 花瓣 花色 色度值 生理生化
下载PDF
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正国 刘明春 +3 位作者 邓伟 王心宇 王国民 杨迎伍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5-988,992,共5页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从素心蜡梅挥发油中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214%;红心蜡梅中鉴定出42种化学成...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从素心蜡梅挥发油中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214%;红心蜡梅中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3.689%。素心蜡梅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是z-木罗烯(18.128%)、z-榄香烯(13.640%)、L-乙酸龙脑酯(8.577%)、tau-杜松醇(7.771%)、β-荜澄茄烯(6.588%)等;红心蜡梅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是榄香醇(16.171%)、z-榄香烯(12.758%)、β-荜澄茄烯(11.501%)、tau-杜松醇(4.649%)、石竹烯(3.94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心蜡梅 红心蜡梅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蜡梅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赵冰 雒新艳 张启翔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7-954,共8页
在对蜡梅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其形态特征对调查到的62个蜡梅品种进行命名,把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蜡梅62个品种的分类,并对2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内被片颜色应作为蜡梅... 在对蜡梅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其形态特征对调查到的62个蜡梅品种进行命名,把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蜡梅62个品种的分类,并对2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内被片颜色应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晕心、乔种和红心不易分别单独作为分类标准,应将晕心归并到素心中,乔种和红心归并到紫心当中,由此将蜡梅品种按照内被片颜色分为素心、紫心和绿心三大类;此外,聚类分析还表明中被片的形状即其长宽比在蜡梅品种分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其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揭示了24个性状特征对进化具有独立作用;主成分分析表明:24个性状可综合为9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7.3%,根据前9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6个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品种 数量分类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蜡梅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赵浩如 戢群芳 +2 位作者 王明时 赵守训 王幼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6-77,共2页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根为民间草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从该药材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甾体化合物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2个生物碱d-洋蜡梅碱和dl-蜡梅碱以及2个香豆素化合物东莨菪素和东莨菪甙。
关键词 蜡梅 d-洋蜡梅碱 dl-蜡梅碱
下载PDF
蜡梅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9
9
作者 曾静 眭顺照 +2 位作者 余国武 雷兴华 李名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以蜡梅种子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以改良MS和MS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合,筛选出诱导蜡梅愈伤组织产生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建立蜡梅的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MS+6-BA 1.0 mg/L+NAA0.5 mg/L+KT 0.5 mg/L+IBA 0.2 mg/L+2.4-D 0... 以蜡梅种子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以改良MS和MS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合,筛选出诱导蜡梅愈伤组织产生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建立蜡梅的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MS+6-BA 1.0 mg/L+NAA0.5 mg/L+KT 0.5 mg/L+IBA 0.2 mg/L+2.4-D 0.2 mg/L能诱导蜡梅愈伤组织的产生和分化,再生植株在改良MS+6-BA 1.0 mg/L+NAA 0.1 mg/上增殖系数最高,能达到2.7.1/2 MS+NAA 0.1 mg/L能有效促进蜡梅生根,生根率在70%以上,而在未添加NAA的1/2 MS中生根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子叶 再生 增殖 离体培养
下载PDF
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继荣 郑凯英 +2 位作者 狄英杰 春晓娅 倪德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3-398,共6页
采用感官审评、色差分析、SDE法结合GC/MS分析,以及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素坯→一窨→二窨→三窨→提花)感官品质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除三窨茶样的感官审评总分略低于二窨外,其他工序... 采用感官审评、色差分析、SDE法结合GC/MS分析,以及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素坯→一窨→二窨→三窨→提花)感官品质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除三窨茶样的感官审评总分略低于二窨外,其他工序的茶样感官审评总分随加工进程逐步增加;三窨后色相角显著变小(P<0.05)。蜡梅花茶主要香气物质是乙酸苄酯、2-氨基苯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酯、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芳樟醇、别罗勒烯、萘、α-紫罗酮;加工过程中,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先增后减,二窨最高(P<0.01);酮类变化不明显;提花后萜烯类显著增加(P<0.05)。与素坯相比,三窨后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窨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无明显变化。蜡梅花茶宜采用2次连续窨花1次提花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蜡梅花茶 加工 品质
下载PDF
蜡梅切花内源激素动态及衰老有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盛爱武 郭维明 孙智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8-53,共6页
GC及ETP处理证实,蜡梅内源乙烯匮乏,且对外源乙烯不敏感,是非乙烯跃变及乙烯不敏感切花.衰老期间IAA及ABA显著增加,是主要促衰因子.iPA呈单峰曲线,绽开期最高.SOD及MDA的动态表明了与衰老过程的规律性反相... GC及ETP处理证实,蜡梅内源乙烯匮乏,且对外源乙烯不敏感,是非乙烯跃变及乙烯不敏感切花.衰老期间IAA及ABA显著增加,是主要促衰因子.iPA呈单峰曲线,绽开期最高.SOD及MDA的动态表明了与衰老过程的规律性反相关.经鉴定,具邻二酚羟基的黄酮醇———槲皮素为蜡梅花瓣主要色素之一,并测定了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切花 衰老 内源激素 SOD MDA 花色素
下载PDF
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功锡 龚双姣 李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906-1912,共7页
本文从群落分布与群落环境,区系组成、外貌和结构,种群结构及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综述了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现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若干重点领域和方向.
关键词 蜡梅 群落 群落生态学
下载PDF
腊梅花不同开放状态的精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文清 宋洁琼 +3 位作者 夏玮 杜永芹 程勤贤 田晓龙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4-777,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腊梅花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花蕾、初展、全展3种不同开放状态腊梅花中精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不同状态的腊梅花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其中,芳樟醇含量随着开...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腊梅花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花蕾、初展、全展3种不同开放状态腊梅花中精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不同状态的腊梅花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其中,芳樟醇含量随着开放度的增大,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并在初展状态达到峰值,质量分数为11.72%,其他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花 精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蜡梅科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鲁涤非 陈龙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该文综合了蜡梅科植物1985~1995年10a期间的研究成果,从种质资源、形态分类、微观形态及细胞学、化学成分研究以及蜡梅的园林用途、繁殖、切花保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木本花卉 蜡梅科 蜡梅
下载PDF
腊梅释香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谢超 王建晖 龚正礼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2-288,共7页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腊梅精油,采用GC、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开发度的腊梅香气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腊梅在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的数量和香气成分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在腊梅花苞、初展、开放、盛放四个阶段,分别检测出26、37、4...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腊梅精油,采用GC、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开发度的腊梅香气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腊梅在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的数量和香气成分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在腊梅花苞、初展、开放、盛放四个阶段,分别检测出26、37、43和49个香气组分。随着腊梅花开放度的增大,与未开放的花苞相比,其烷烃类物质含量依次增加了0.590、7.152、13.820倍,烯烃类增加了0.424、1.078、4.286倍,醇类增加了0.895、3.324、5.091倍,酯类增加了1.071、2.182、15.101倍,其中酮类物质在开放后期才出现,盛放阶段含量急剧升高,为开放阶段的12.3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腊梅花蕾香气淡薄,且含有一定的青草气,初展时才释放出其特有的香气,且随着开放度的增大,香气浓度由低至高。感官审评结果与GC、GC/MS测定的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 香气 释香 分析
下载PDF
腊梅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初探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莹 张媛 王喆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2-625,共4页
目的研究腊梅花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的方法分离和鉴定腊梅花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通过β-胡萝卜素/亚油酸漂白体系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评价其抗氧化活性,... 目的研究腊梅花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的方法分离和鉴定腊梅花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通过β-胡萝卜素/亚油酸漂白体系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滤纸片法检测其对常见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共鉴定出31种成分,主要为β-石竹烯(16.06%),Elixene(14.65%),β-榄香烯(9.26%)和β-荜澄茄油烯(6.42%);腊梅花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物的能力(反应180 min后对亚油酸氧化的抑制率仍为52.08%),但是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一般(反应18 h后清除率仅为16.38%);抑菌实验显示其对常见的6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腊梅花挥发油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中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铭 余林 +4 位作者 江道冠 梁志坚 梁绍鉴 陈润升 黎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734-10736,共3页
[目的]对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平行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原料0.500 g的腊梅花粉末,以7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剂的用量为1∶60(g/ml),微波功率为288 W,... [目的]对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平行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原料0.500 g的腊梅花粉末,以7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剂的用量为1∶60(g/ml),微波功率为288 W,在提取时间为450 s下提取次数3为最佳工艺。确定AB-8为腊梅花总黄酮的吸附树脂。其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吸附时间3 h;最佳动态解吸工艺条件为:流速2.6 ml/min,上样液pH值4.3,30 ml 70%乙醇洗脱。与溶剂浸提法相比,采用微波法提取腊梅花总黄酮提取时间由20 h缩短为450 s,提取率从79.86%提高到92.23%,而且AB-8分离腊梅花总黄酮分离效果明显,成本低。[结论]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可工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提取 腊梅花 大孔树脂 总黄酮
下载PDF
蜡梅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振利 曹艳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1-524,共4页
阐述了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的生态习性和品种特性,并介绍了其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蜡梅繁殖、栽培及水肥管理、修剪整形和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 繁殖 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建伟 黄燕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4-206,T001,共4页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赵建伟,黄燕文(华中农业大学基础课部,武汉430070)STUDIESONTHEMEGASPOREGENESISANDTHEFORMATIONOFFEMALEGAMETOPHYTEI...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赵建伟,黄燕文(华中农业大学基础课部,武汉430070)STUDIESONTHEMEGASPOREGENESISANDTHEFORMATIONOFFEMALEGAMETOPHYTEINCHIMONANTHUSPR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大孢子 胚囊 雌配子体
下载PDF
蜡梅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建伟 黄燕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通过对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k.)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蜡梅幼小花药中的多列孢原细胞经造孢细胞发育为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排列,同时观察了小孢子在... 通过对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k.)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蜡梅幼小花药中的多列孢原细胞经造孢细胞发育为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排列,同时观察了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液泡的动态变化。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花药壁的发育为双子叶型。花药壁由5─6层细胞组成,腺质绒毡层。花粉具有异型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小孢子 花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