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中7种ICH控制元素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张悦 郑金凤 +3 位作者 刘雁鸣 石蓉 谢莹莹 李娟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8期2170-2172,共3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中钒(V)、钴(Co)、镍(Ni)、砷(As)、镉(Cd)、铅(Pb)、汞(Hg)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按拟订的仪器工作条件,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并通过在线加入内标元素...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中钒(V)、钴(Co)、镍(Ni)、砷(As)、镉(Cd)、铅(Pb)、汞(Hg)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按拟订的仪器工作条件,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并通过在线加入内标元素来校正测量结果。结果各元素在1~50 ng·mL^(-1)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r在0.998~0.999);回收率均在80.7%~105.8%(n=6)。结论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中多种元素杂质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乙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元素杂质 ich Q3D 药用辅料 定量分析
下载PDF
How can technology and efficiency alleviate the dilemma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 A metafrontier decoupling decomposition analysis
2
作者 Miao Wang Chao Fe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15-1428,共14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and its drivers between industrial economic increase and energy-related CO_(2) emissions(ICE). Firstly,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was evaluated by Tapio i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and its drivers between industrial economic increase and energy-related CO_(2) emissions(ICE). Firstly,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was evaluated by Tapio index. Then, based on the DEA meta-frontier theory framework whic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gional and industrial heterogeneity and index decomposition metho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decoupling process were explored mainly from the view of technology and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2000-2019, weak decoupling was the primary state. Investment scale expansion was the largest reason hindering decoupl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 increase from ICE. Both energy saving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chieved significant progress, which facilitated the decoupling process. Simultaneously, the energy technology gap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gap among regions have been narrowed, and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decoupling process. On the contrary, both scale economy efficiency an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have inhibiting effects on decoupling process. The former indicates that the scale economy of China's industry was not conducive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while the latter indicates that resource misallocation problem may exist in both energy market and product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Decoupling process Meta-frontier DEA Index decomposition method Driving factors
下载PDF
China's Maritime Governance:Practical Evolution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3
作者 Cui Y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4年第4期26-48,共23页
Increasingly engaged in maritime governance,China has developed its distinct vision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surrounding it.In terms of discourse,China has proposed a collection of conce... Increasingly engaged in maritime governance,China has developed its distinct vision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surrounding it.In terms of discourse,China has proposed a collection of concepts and ideas including a maritim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the 2l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Blue Partnerships,and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 terms of connotations,China champions such values as lasting peace,common prosperity,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and cleanness and beautifulness.Exteriorly and interiorly,we can observe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China's vision concerning maritime governance,which will continue to upgrade and bear fruit in future practices,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itime governance theories,multilateral maritime cooperation,and ocean-related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Guided by its vision,China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more to global maritime security and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vision of maritime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anc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ritim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下载PDF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and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LUCC in China's Coastal Zone Based on Coupled SD-FLUS Model
4
作者 HOU Xiyong SONG Baiyuan +2 位作者 ZHANG Xueying WANG Xiaoli LI D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579-598,共20页
Increased human activities in China's coastal zone have resulted in the depletion of ecological land resources.Thus,conducting current and future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research 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 Increased human activities in China's coastal zone have resulted in the depletion of ecological land resources.Thus,conducting current and future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research 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is crucial for guid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zones.System dynamic(SD)-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FLUS)model,a coupled simulation model,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land use dynamics in China's coastal zone.This model encompasses five scenarios,namely,SSP1-RCP2.6(A),SSP2-RCP4.5(B),SSP3-RCP4.5(C),SSP4-RCP4.5(D),and SSP5-RCP8.5(E).The SD model simulates land use demand on an annual basis up to the year 2100.Subsequently,the FLUS model determin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for the near term(2035),medium term(2050),and long term(2100).Results reveal a slowing trend in land use changes in China's coastal zone from 2000–2020.Among these changes,the expansion rate of construction land was the highest and exhibited an annual decrease.By 2100,land use predictions exhibit high accuracy,and notable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in trends across scenarios.In summary,the expansion of production,living,and ecological spaces toward the sea remains prominent.Scenario A emphasizes reduced land resource dependence,benefiting ecological land protection.Scenario B witnesses an intensified expansion of artificial wetlands.Scenario C sees substantial land needs for living and production,while Scenario D shows coastal forest and grassland shrinkage.Lastly,in Scenario E,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s and land intensifies.This study presents pertin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utilization,and management of coastal areas in China.The research contributes valuabl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informed,long-term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within coastal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system dynamic-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SD-FLUS)model SSP-RCP scenarios model coupling china's coastal zone
下载PDF
ICH Q12对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启示
5
作者 房静 孙冠男 +4 位作者 邱子涵 左金梁 于飞 原嫄 颜久兴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7期723-727,共5页
药品批准后药品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CMC)变更是实现药品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方式,也是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对CMC变更实施科学监管是各国家和地区药品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ICH Q12《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和监管考虑指南》提... 药品批准后药品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CMC)变更是实现药品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方式,也是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对CMC变更实施科学监管是各国家和地区药品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ICH Q12《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和监管考虑指南》提出了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通过建立一种系统性方法,优化变更控制,降低变更后潜在的质量风险,以便于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以更可预测和有效的方式管理批准后的CMC变更。我国药品批准后的CMC变更管理主要基于风险管理原则,当前法律规范较完善,旨在发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的主体责任作用。相较于ICH Q12药品批准后的CMC变更管理规定,我国CMC变更管理存在理念不够先进,管理工具尚存不足,变更程序不够完善,审评与检查的沟通不够通畅等差距;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实施过程中,更加强调风险管理,CMC变更快捷便利程度不够。有必要借鉴Q12的理念和管理工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我国的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本研究在梳理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分类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当前CMC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我国与ICH Q12对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比较,提出了借鉴ICH Q12的理念和管理工具,优化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目标、任务、理念,结合我国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批准后CMC变更 ich Q12 管理理念 管理工具 比较
下载PDF
ICH-E14指导下QT间期测量的方法学
6
作者 曹春歌 王红宇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43-247,共5页
QT间期显著延长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在新药研发中应高度重视对QT间期延长的评估。ICH-E14指南作为新药研发的指导原则,以行业规范的形式规定了非抗心律失常新药上市前必须经过致QT/QTc间期延长作用的评估。这就意味着心电监测将在此类... QT间期显著延长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在新药研发中应高度重视对QT间期延长的评估。ICH-E14指南作为新药研发的指导原则,以行业规范的形式规定了非抗心律失常新药上市前必须经过致QT/QTc间期延长作用的评估。这就意味着心电监测将在此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心电数据的采集与QT/QTc间期的全面分析,本文从QT间期测量时对仪器和人员的要求、测量导联的选择、QT间期起点与终点的确定、特殊情况下QT间期的测量、不同的QT间期校正方法及数据测量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QT/QTc间期测量的方法学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h-E14指南 QT间期 致心律失常作用 新药研发 药物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Cenozoic giant coal-bearing basin belt discovered in China's se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被引量:1
7
作者 Gongcheng Zhang Ying Chen +1 位作者 Dongdong Wang Zengxue L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Sea area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ina's sea area mainly consists of coal type oil and gas,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al-bearing series source rocks has become... Sea area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ina's sea area mainly consists of coal type oil and gas,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al-bearing series source rock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here.Through years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s sea area,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it has undergone multiple occurrences of tectonic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s in varying degrees in the Paleogene,forming 26 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s of various types,such as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transitional continental margin and drift rift basins.In the present study,it i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coal type source rock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14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s in China's sea area,revealing that a very large C-shaped coal-bearing basin group developed there in the Cenozoic.Next,based on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paleoclimate,paleobotany,paleogeography and paleostructure,it is observed that there are five coal-forming periods in China's sea area,namely the Paleocene,Eocene,early Oligocene,late Oligocene and Miocene-Pliocene,and the coal-forming age is gradually new from north to south.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coal seams in the sea area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ree coal-forming environments in Cenozoic,namely delta,fan delta and tidal flat-lagoon.The coal seam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in thickness,many layers and poor stability.However,the coal-bearing series source rocks in China's sea area have a wide distribution range,very high thickness and large amount,thus forming a materi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rich coal type oil and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earing basin belt coal-forming period coal-forming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hina's sea area
下载PDF
超急性期血肿扩大与成人ICH患者临床预后关系研究
8
作者 乔路宽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血肿扩大危险因素与成人原发性脑出血(ICH)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成人ICH患者共234例,其中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UHG)≤4.7mL/h为120例设为扩大速率慢组,>4.7mL/h为114例设为扩大速...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血肿扩大危险因素与成人原发性脑出血(ICH)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成人ICH患者共234例,其中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UHG)≤4.7mL/h为120例设为扩大速率慢组,>4.7mL/h为114例设为扩大速率快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临床预后相关指标,观察血肿体积和血肿扩大速率与发病至行首次头颅CT时间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UHG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NIHSS评分、血压、发病至行首次头颅CT时间、血肿体积及UHG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扩大速率快组90 d和随访1年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扩大速率慢组(P<0.05);发病至行首次头颅CT时间<2h内患者UHG和血肿扩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发病至行首次头颅CT时间延长患者UHG和血肿扩大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合并血肿扩大、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90d及随访1年预后不良成人ICH患者UHG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UHG>4.7ml/h是成人ICH随访随访1年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UHG>4.7ml/h能够提高基线血肿体积>10ml患者在随访随访1年预后不良预测方面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结论UHG与成人ICH患者临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针对UHG加快者应给予密切病情监测和积极有效干预以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ich UHG 预后
下载PDF
生理盐水中ICH Q3D要求的24种元素含量测定
9
作者 朱燕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氯化钠注射液中关于ICH Q3D要求的24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混酸溶液作为溶剂体系,根据产品日服用最大剂量和元素每日允许暴露量(PDE),建立用ICP-MS测定氯化钠注射液中Cd、Pb、A...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氯化钠注射液中关于ICH Q3D要求的24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混酸溶液作为溶剂体系,根据产品日服用最大剂量和元素每日允许暴露量(PDE),建立用ICP-MS测定氯化钠注射液中Cd、Pb、As、Hg、Co、V、Ni、Tl、Au、Pd、Ir、Os、Rh、Ru、Se、Ag、Pt、Li、Sb、Ba、Mo、Cu、Sn、Cr等元素杂质的检测方法。结果: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72.0%~118.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经方法学验证能够满足氯化钠注射液中多种元素含量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盐水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ich Q3D 氯化钠
下载PDF
中国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军 段慧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评估方法以及高水平应用型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 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ICH Q9指南的口服溶液仿制药研发项目风险控制研究
11
作者 庞海参 《价值工程》 2023年第19期41-45,共5页
药品研发阶段高质量风险管理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关键。本文基于ICH Q9质量风险管理指南,开展口服溶液仿制药研发项目风险控制研究,旨在实现该指南在特定项目研发阶段中的最佳实践。首先,通过流程图法和头脑风暴法识别药... 药品研发阶段高质量风险管理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关键。本文基于ICH Q9质量风险管理指南,开展口服溶液仿制药研发项目风险控制研究,旨在实现该指南在特定项目研发阶段中的最佳实践。首先,通过流程图法和头脑风暴法识别药学研究不同阶段的各类风险;其次,采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法(HACCP)和专家评分法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最后,根据风险级别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溶液仿制药研发项目应重点关注项目市场价值、专利可行性、技术开发与转移以及注册法规等高风险指标。提前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及时就风险事件进行监控、记录和处理。通过该研究,可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口服溶液仿制药研发项目药学研究中的主要风险,实现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最终实现项目高效率成功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制药研发项目 风险控制 ich Q9质量风险管理指南
下载PDF
CT联合Hcy、Ca^(2+)对ICH预后效果评估分析
12
作者 陈振雄 周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ICH)患者Hcy、Ca^(2+)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联系,提高对ICH患者临床预后评估效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ICH患者合计240例,收录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影像学检测、入院时Hcy、Ca^(2+)水平。根据患者... 目的探究脑出血(ICH)患者Hcy、Ca^(2+)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联系,提高对ICH患者临床预后评估效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ICH患者合计240例,收录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影像学检测、入院时Hcy、Ca^(2+)水平。根据患者预后将所有ICH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观察患者以上指标表达并建立联合评估模型。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肿体积高于预后良好组,血肿形状不规则、混合征、黑(空)洞征、卫星小血肿检出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Hcy高于预后良好组,Ca^(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血肿体积、Hcy水平升高,Ca^(2+)降低及混合征、卫星小血肿是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整合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预后评估,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更优效能,曲线下AUC为0.865,高于单独应用影像学检测或单独指标评估。结论Hcy、Ca^(2+)水平表达及CT表现与ICH患者预后均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患者Hcy、Ca^(2+)水平监测及CT表现观察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ich HCY CA^(2+)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基于选择性收集安全性数据理念的ICH E19指导原则简介
13
作者 王涛 王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4-827,共4页
该文从安全性数据选择性收集的概念、起草制定背景、制定工作进展及主要内容等方面系统介绍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E19:在特定的上市前后期或上市后临床试验中选择性收集安全性数据》,以期为其在中国转化实施提供参考。E19... 该文从安全性数据选择性收集的概念、起草制定背景、制定工作进展及主要内容等方面系统介绍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E19:在特定的上市前后期或上市后临床试验中选择性收集安全性数据》,以期为其在中国转化实施提供参考。E19指导原则通过在临床试验中减少收集某些类型的安全性数据收集,从而提高临床试验效率,并有助于减轻申办者和患者负担;但在未来我国落地实施过程中,由于对E19指导原则理解和掌握不充分,可能存在盲目简化数据收集或对安全性数据进行不恰当分析等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用药安全或后续药品安全性数据分析和解释等问题,建议设置指导原则实施的过渡期,做好相关各方培训工作,临床试验申办方在使用安全性数据选择性收集方法前应与监管部门沟通并征得其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 指导原则 临床试验 安全性数据 选择性收集
下载PDF
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雷山县三个苗族村落为例
14
作者 吕宛青 杨俊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6,155,共12页
探索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有综合利益、... 探索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有综合利益、社会力量、理性权衡、情感联结、道德规范、政策支持和感知行为控制。综合利益、社会力量通过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的理性权衡和情感联结间接影响其非遗责任行为,社会力量还通过道德规范间接作用于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的非遗责任行为;政策支持是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强化因素,影响前置因素与非遗责任行为之间关系的方向和强度;感知行为控制直接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实施。研究结论不仅为旅游情境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民族旅游地区引导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非遗责任行为 扎根理论 苗族村落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数字化实践
15
作者 卫才华 徐照智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8,共7页
数字化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深化。在信息化时代,非遗数据具有文化资源存储功能上的优势,有助于非遗保护实践的具体实施。数据存储与输出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数据能够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提供海量信... 数字化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深化。在信息化时代,非遗数据具有文化资源存储功能上的优势,有助于非遗保护实践的具体实施。数据存储与输出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数据能够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提供海量信息分析的视角;另一方面,层级化保护的数字化实践中,不同数据主体存在着交互性联系。数据的利用需要统筹信息存储的科学性,更要注重潜在的文化逻辑,保持自身独有的“数据”特征和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实践 非遗数据 系统性保护
下载PDF
沿黄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
16
作者 贾艳艳 马琳 张芳源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探究沿黄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沿黄省区890项国家级非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黄省区非遗的区域、省域数量差异明显,非遗类型的数量结构不均匀;非遗的分布呈... 为探究沿黄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沿黄省区890项国家级非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黄省区非遗的区域、省域数量差异明显,非遗类型的数量结构不均匀;非遗的分布呈凝聚型、空间分布不均衡,但各类非遗的空间集聚度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上游“青-团型”、中下游“晋陕豫鲁-斜N字型”的高密度区;社会经济因素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强于自然地理因素,以公路密度、传统村落核密度、人口密度、河流密度尤为突出,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非遗分布呈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协同效应。研究成果对沿黄省区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空间分异 地理探测器 沿黄省区
下载PDF
科技赋能非遗转化与发展路径研究
17
作者 王伟 许鑫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年第1期58-70,共13页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研究,强调现代科技赋能对非遗转化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对非遗“双创”内涵进行解读、非遗“双创”重要贡献分析以及科技在非遗...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研究,强调现代科技赋能对非遗转化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对非遗“双创”内涵进行解读、非遗“双创”重要贡献分析以及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分类别场景分析,探讨科技赋能非遗“双创”的6类共性关键技术和3层框架体系。结合非遗传统技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具体实例,展示现代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促进作用和对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要深入思考和防范现代科技对非遗项目的潜在风险和挑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赋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人工智能 大数据 虚拟现实
下载PDF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译研究
18
作者 吕雯霞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译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收录的河南非遗英译名录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的翻译方法和实现的翻译效果。认为音译加...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译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收录的河南非遗英译名录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的翻译方法和实现的翻译效果。认为音译加直译、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和音译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翻译方法,旨在保留非遗文化的异质性,为非遗名称英译统一术语、争取非遗名录英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最后,基于《试行》的翻译经验,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提出非遗名录英译应遵循的三原则: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促进生态系统整体平衡以及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生态系统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英译 方法 生态翻译学 原则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探讨——基于政策主导性与文化自觉性的视角
19
作者 王克岭 段玲 黄姝菡 《科学决策》 2024年第8期144-154,共1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见证,对其开展系统保护和有效传承,不仅有助于提升非遗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自觉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基于扎根理论,从政府政策主导性及民众文化自觉性两方面,以截至2023年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见证,对其开展系统保护和有效传承,不仅有助于提升非遗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自觉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基于扎根理论,从政府政策主导性及民众文化自觉性两方面,以截至2023年11月中央政府及各部委颁布的非遗保护传承相关政策文本及访谈资料为样本,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得到279个初始概念,并归集为60个初始范畴及9个主范畴,形成以“行为层非遗保护传承路径”“意识层非遗保护传承路径”为核心的完整故事线。结果显示:顶层设计、工作机制、组织实施、支持体系、监督、评估及奖惩是非遗保护传承行为实践的主要影响因素;非遗本体认知、文化主体意识、观念理念、文化自觉是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强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行为与意识相统一的非遗保护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路径 政策主导 文化自觉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我国临床试验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与国际ICH E9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姚晨 黄钦 杨志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 Statistical Principles Clinical Trails E9》与《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的差别,为后者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以ICH E9为基础,逐个条目对比两指导... 目的通过对比《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 Statistical Principles Clinical Trails E9》与《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的差别,为后者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以ICH E9为基础,逐个条目对比两指导原则差别,并分析对国内指导原则的修改方向及必要性。结果两指导原则在总体上对于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问题处理意见相同,在细节上,ICH E9中描述的内容更为全面和具体,国内指导原则应有所借鉴。结论国内指导原则的修订中,可考虑参照ICH E9充实内容,从而提高其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充分强调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对统计学问题的考虑;增加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动态随机化等内容,促进国内临床试验水平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 ich E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