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希腊城邦的体育自由思想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结春 刘欣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30,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古希腊城邦的体育自由思想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自由思想在古希腊体育实践中的哲学意义和历史价值。体育不仅是古希腊城邦自由意识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古希腊人实现自由的文化途径。在古希腊,城邦成为产生自由思想...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古希腊城邦的体育自由思想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自由思想在古希腊体育实践中的哲学意义和历史价值。体育不仅是古希腊城邦自由意识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古希腊人实现自由的文化途径。在古希腊,城邦成为产生自由思想的源头,自由的理想和幸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自由成为体育所寻求的目标,同时自由为体育的实现创造着独立发展的空间。体育本身就是人对于自由的实现过程,城邦为体育的自由提供了保护,使体育最大限度的发挥着自由的思想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城邦体育 自由 思想 文化 历史 哲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春云 龚蛟腾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8,共8页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孕育于先秦、形成于西汉、兴盛于两宋并一路传承,至民国初期转型为近代图书馆学。它既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重要的理论源泉,也是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研究领域。在图书馆学人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下,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学...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孕育于先秦、形成于西汉、兴盛于两宋并一路传承,至民国初期转型为近代图书馆学。它既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重要的理论源泉,也是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研究领域。在图书馆学人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下,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逐渐明晰、内容旨趣不断拓展、学史发展日渐清晰、学人思想逐步发掘、现代价值日益彰显,但其既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推进学术范式的建立,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坚持自我的本土化视角,完成中国的图书馆学建设;秉承开放的世界化理念,加强中外图书馆学的比较研究;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开创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史 古代图书馆学思想
下载PDF
古希腊教育史中的体育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彩平 刘欣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7,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古希腊的教育史中,探讨体育产生、形成和存在的思想原因。从历史起源和神话线索中,发现体育是伴随希腊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承接着传统文化,并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体育不仅是希腊人的文化习惯,而且承载着希腊精...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古希腊的教育史中,探讨体育产生、形成和存在的思想原因。从历史起源和神话线索中,发现体育是伴随希腊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承接着传统文化,并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体育不仅是希腊人的文化习惯,而且承载着希腊精神的同一性,所以对民族在文化上的统一起到重要作用。旨在从希腊文化中,寻找体育存在的传统因素,透过教育的历史背景,发掘体育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教育史 体育 民族精神 思想
下载PDF
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 被引量:18
4
作者 文旭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0,共6页
语用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但其思想史却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 ,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 ,语用学思想就相当丰富 ,如《易经》,诸子百家的“辩学”、“名学”、“表达和释义理论”以及“谬误论”等中都具有丰富的语用学思想。欧洲的原始... 语用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但其思想史却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 ,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 ,语用学思想就相当丰富 ,如《易经》,诸子百家的“辩学”、“名学”、“表达和释义理论”以及“谬误论”等中都具有丰富的语用学思想。欧洲的原始语用学也是语用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突出地体现在洛克、康德、洪堡特、维特根斯坦等哲人的思想中。美国哲学中的实用主义运动是催生语用学的主要因素 ;皮尔斯、詹姆士、杜威、莫里斯等哲学家的思想中都孕育着语用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思想史 中国古代语用学 欧洲原始语用学 美国实用主义
下载PDF
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82,共10页
公私观念 ,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活力的思想因子之一 ;公私之辨 ,是古今一以贯之的思想母题。春秋战国诸子争鸣 ,已提出崇公抑私的命题 ,至于秦汉之际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基本成型。其后 ,“公”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传统思维... 公私观念 ,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活力的思想因子之一 ;公私之辨 ,是古今一以贯之的思想母题。春秋战国诸子争鸣 ,已提出崇公抑私的命题 ,至于秦汉之际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基本成型。其后 ,“公”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传统思维主流 ,其中间或有“私”本位观念萌动、抬头 ,但一直是思想界的弱势群体。至于近现代 ,“公天下”观念仍是发动一次次社会改革与革命的强大思想引擎。百年来 ,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每一重要阶段 ,无一不伴随着公私观念的激烈争论。公私难分 ,剪不断 ,理还乱 ;公私纠缠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自先秦始 ,这一领域积淀了大量的思想遗产。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多元、分层的研究。目前 ,这些成果尚呈弥散状态 ,对它们按照不同专题进行一番清理 ,将为进一步的深度研究提供一条大致准确的起跑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公私观念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文明的滥觞:古希腊荷马时代的体育思想溯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欣然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年第1期1-6,99,共6页
荷马时代是古希腊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折射出古希腊人对于自然、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军事和体育方面的思考,是古希腊一切理性与思想的开端。从荷马时代这一视角去探寻古希腊体育思想的根源,追溯曾经辉煌的文明带给人... 荷马时代是古希腊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折射出古希腊人对于自然、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军事和体育方面的思考,是古希腊一切理性与思想的开端。从荷马时代这一视角去探寻古希腊体育思想的根源,追溯曾经辉煌的文明带给人类的体育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荷马时代 体育思想 历史 文化
下载PDF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被引量:44
7
作者 刘泽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72,95,共11页
中国古代的公私观念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期 ,“公”、“私”概念由人称指谓向社会形态拓展。“公”的价值意义与其所表达的社会公共事物与公共关系相联系 ,把国家、君主、社会与个人贯通为一体。此期又是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的... 中国古代的公私观念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期 ,“公”、“私”概念由人称指谓向社会形态拓展。“公”的价值意义与其所表达的社会公共事物与公共关系相联系 ,把国家、君主、社会与个人贯通为一体。此期又是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的时代 ,社会关系以私为纽带进行了空前改组 ,然而 ,先哲们却把“私”视为万恶之源 ,进行了猛烈抨击。“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意识 ,取消了“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形成了君主、国家与民间社会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尖锐对立 ,使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公”、“私”悖论。“立公灭私”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共理性的高度概括和总体特征 ,它与君主制度互为表里 ,为专制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控制分配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立公灭私 社会整合 古代思想史
下载PDF
贾谊政治思想的再发现 被引量:5
8
作者 邵金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王朝制定的“治安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政治思想家 西汉 中国 古代 政治思想史
下载PDF
文献整理学术传统对古籍数字化的参照价值(之一)——以“会通观”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明杰 卢彤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作为一种通变适用的哲学思想,会通观源于先秦学者对礼制的考察,其后渗透到史学、文学及文献学等领域。在漫长的历史研究和史料编纂整理实践中,会通观形成了综合性通史、典制体通史和类书三大编纂成果。对于当今的古籍数字化而言,会通观... 作为一种通变适用的哲学思想,会通观源于先秦学者对礼制的考察,其后渗透到史学、文学及文献学等领域。在漫长的历史研究和史料编纂整理实践中,会通观形成了综合性通史、典制体通史和类书三大编纂成果。对于当今的古籍数字化而言,会通观既有认识论价值,亦有方法论价值。根据会通的思想,文章重新阐释了古籍数字化价值的本质,指出会通观对于当前古籍数字化实践的参照价值有三:一是整合各类古籍数字资源;二是系统集成储存、阅览、检索和研究支持功能;三是加强古籍知识的深度开发和增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整理 学术传统 古籍数字化 会通 文献学史
下载PDF
史实描述和价值揭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史研究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荣贤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
图书馆学史以历史上具体存在的图书馆为对象,而图书馆学思想史致力于反思对象背后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旨趣。研究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史,既要从史实描述的角度客观地揭示历史上的主要图书馆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又要从价值揭... 图书馆学史以历史上具体存在的图书馆为对象,而图书馆学思想史致力于反思对象背后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旨趣。研究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史,既要从史实描述的角度客观地揭示历史上的主要图书馆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又要从价值揭示的角度分析"过去"的思想对"当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从而将"死了"的思想传统转变为"活着"的智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 思想史 史实 价值 文献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 被引量:12
11
作者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 199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本文讨论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分析了古人对空间观念的定义以及他们关于空间的有限与否、空间取向的绝对性等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科学思想史 中国 古代 空间观念
下载PDF
孔子“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德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4-89,共6页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多民族融合统一的、礼乐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封建君主制度。孔子的"德治"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形成体系,至董仲舒、司马迁臻于成熟,成为封建王朝奉行的治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孔子 仁礼学说
下载PDF
儒家政治秩序运行的基础矢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儒家政治思想是一个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政治设计学说。为了实现其基本的价值主张,儒家设计了一系列用以维系其政治秩序运作的基础矢量,包括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其中均平是经济基础的范畴,德治、礼治、仁政、三纲则... 儒家政治思想是一个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政治设计学说。为了实现其基本的价值主张,儒家设计了一系列用以维系其政治秩序运作的基础矢量,包括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其中均平是经济基础的范畴,德治、礼治、仁政、三纲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德治、礼治表征着五常,三纲表征着主从分明的等级结构体系,而仁政则是三纲五常规范体系发生作用后对执政者权力运作方式的必然要求,它们合在一起从经济和政治的方向,为儒家政治秩序的运行提供了动力,保证了其基本价值维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治思想 政治秩序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下载PDF
私人藏书楼中的资源共享思想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方 荆孝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楼自身发展中早已存在的资源共享意识,随着历代藏书楼的浮沉,已渐被更多有识的藏书家所接受,在古文献的利用、递藏、流传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图书馆学中文献资源公共、公开、共享思想中不容忽视的...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楼自身发展中早已存在的资源共享意识,随着历代藏书楼的浮沉,已渐被更多有识的藏书家所接受,在古文献的利用、递藏、流传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图书馆学中文献资源公共、公开、共享思想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藏书楼 资源共享思想 中国图书馆学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基本框架、作用机制与智慧汲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瑞 李尧远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2年第2期67-82,259,共17页
真正打通历史与管理,是从学术角度写出有分量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的关键。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先要弄清一般的古代思想,这一点可以从汉字思维、家国伦理、三教信仰、五行体系、天下华夷、国家治理等六个角度展开。从影响社会行为的... 真正打通历史与管理,是从学术角度写出有分量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的关键。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先要弄清一般的古代思想,这一点可以从汉字思维、家国伦理、三教信仰、五行体系、天下华夷、国家治理等六个角度展开。从影响社会行为的角度看,人性假设、协作机制和组织原理、角色体系和人事关系、动力机制和激励途径、价值选择和决策、权威和领导、控制和监督构成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大体框架。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不同思想的殊途同归、互相砥砺的左右互搏、行为路径上的内圣外王、作用方式上的教化领先、目标设定上的有限追求、实施方法上的有经有权等六个方面。中国管理智慧的发掘,应在吸收西方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扬弃传统文化,再造民族本位,这需要管理学界在中西关系、古今关系上达成共识,以谦逊的姿态去承继传统文明,以理性的思考去接纳西方科学,两相参照,砥砺切磋,重建中国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理性与情感的渗透,用中国话语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管理思想 传统文化 管理智慧 思想史
下载PDF
清代思想史上的诸子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检秋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6,共12页
清代学者对子书的校勘、注释不完全排除义理,而对诸子地位的尊贬、诸子学说的阐发,更是思想史的重要内容。从清初相对于理学的异端,到少数乾嘉学者超越以子证经,进而在晚清经世致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彰显价值,发展为"古学复兴&qu... 清代学者对子书的校勘、注释不完全排除义理,而对诸子地位的尊贬、诸子学说的阐发,更是思想史的重要内容。从清初相对于理学的异端,到少数乾嘉学者超越以子证经,进而在晚清经世致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彰显价值,发展为"古学复兴"的主体,清代诸子学始终关联时代思潮,成为培育新思想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思想史 诸子学 经子关系 古学复兴
下载PDF
冯友兰政治法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有关法律思想的解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宇培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6,共8页
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冯友兰对中国思想史上相关人物的法律思想作了相当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法家先驱、前期法家、韩非等中国古代大家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解释。这些解释作为“三史释今古”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中国法律... 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冯友兰对中国思想史上相关人物的法律思想作了相当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法家先驱、前期法家、韩非等中国古代大家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解释。这些解释作为“三史释今古”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法律思想 《中国哲学史新编》 “三史释今古”
下载PDF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新版序 被引量:1
18
作者 仓修良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95,共5页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新版五卷本,是在1990年版三卷本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这次修订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原有86部史学名著的评介文章,进行校刊修改;二是补写了古代和近代14部史学名著,又新增了与史学有关的22部著作,包括笔记、目录...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新版五卷本,是在1990年版三卷本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这次修订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原有86部史学名著的评介文章,进行校刊修改;二是补写了古代和近代14部史学名著,又新增了与史学有关的22部著作,包括笔记、目录、史学工具书、类书、丛书等;三是增补现代部分史学名著70部,遍布于史学研究各领域,分成四、五两卷。选入书目,主要考虑该书在史学界的地位、影响,或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必要的史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 中国古代史学 史学思想 史学理论
下载PDF
关于高校世界古代史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俊明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年第5期84-88,共5页
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史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材料、新成果。在高校世界史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应该跟上时代步伐,用这些新材料、新成果完善和发展马克斯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某些结论,回应西方学者某些偏颇的错误观点,纠正目前大... 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史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材料、新成果。在高校世界史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应该跟上时代步伐,用这些新材料、新成果完善和发展马克斯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某些结论,回应西方学者某些偏颇的错误观点,纠正目前大学通用教材中的某些明显错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古代史 课堂教学 思考
下载PDF
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峰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7,共11页
时下学界对“疑古”思潮的反思,仍大多局限在“疑古”派的某些早期的观点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破坏上。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疑古”思潮,只是它的一个层面。本文认为,从《古史辨》第一册到第二册之间,面对考古发现和新材料不断涌现的... 时下学界对“疑古”思潮的反思,仍大多局限在“疑古”派的某些早期的观点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破坏上。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疑古”思潮,只是它的一个层面。本文认为,从《古史辨》第一册到第二册之间,面对考古发现和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挑战,“疑古”思潮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向,即从意识形态的思想冲击到学术典范的建立,从而把它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人们观念中的“上古”。《古史辨》第三册反映了顾颉刚“疑古”方法论的逐步完善,回到文献考订后,“层累造成古史”理论得到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古” “层累造成古史说”殷墟发掘 “科学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