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传播与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悦 金圣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指引着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全球交往视域审思人类文明进程、以传播动能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球文明视野提升中国形象海外能见度,形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指引着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全球交往视域审思人类文明进程、以传播动能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球文明视野提升中国形象海外能见度,形塑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多元动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文化自信自强内蕴、追求文化间“重叠共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话语精髓。中国共产党形象正向度建构、话语场域的多维契合性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话语内核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的生成要素。多层次的结构性力量、系统性力量、过程性力量相结合,成为有效赋能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动力结构。发掘“复兴中华文化话语权”资源、注重“世界文化共通性”阐释力、回应“中国特色、世界共性议题”的关切,有望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建构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立场 国际认同
下载PDF
从文化立场到人的立场:解析非遗保护中人的问题
2
作者 常国毅 马知遥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2,155,共10页
非遗保护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人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非遗保护研究的视域有助于非遗保护从单纯的文化立场过渡到基于人的立场的多维展开。在新时代的语境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指向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现代转... 非遗保护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人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非遗保护研究的视域有助于非遗保护从单纯的文化立场过渡到基于人的立场的多维展开。在新时代的语境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指向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现代转变,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指向人的现代化。文化的表征凸显的是深层次的人的问题,立足于人的问题才能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非遗保护的全新思维和全局性变革。从人的问题重新审视非遗保护,把文化精神的抽象性、理论性问题安置在人的实践性问题中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人学在这一求索过程中与非遗保护的深层互嵌既是历史传承之必然,也是时代发展之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文化立场 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
下载PDF
20 世纪上半期正讹类小说批评的兴起及其学术内蕴
3
作者 朱泽宝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6,共9页
正讹类小说批评指更正小说讹误的小说批评文字,明清时期开始零星出现,至20世纪上半期蔚为大观。在此背景下,《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小说第一次被全面系统地指讹摘误。其批评主要从时间舛讹、知识谬误、细节疏漏、情理... 正讹类小说批评指更正小说讹误的小说批评文字,明清时期开始零星出现,至20世纪上半期蔚为大观。在此背景下,《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小说第一次被全面系统地指讹摘误。其批评主要从时间舛讹、知识谬误、细节疏漏、情理不合四个方面着眼,大多允洽确当,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失察之处。民国学者对正讹类小说批评的态度分歧,折射出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正讹类小说批评被赋予了反击索隐、正本清源的文化使命,其求实尚真的学术品格深受当时盛行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在重文法、审美与功用等批评倾向外展示出另外一条批评路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批评 正讹误 文化立场 范式革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和儒家文化的未来
4
作者 李元旭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近代以来,对于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文化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适应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需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儒家文化本身蕴含着现代性基因,只有继承乃至“复兴”儒家文化才能解决中... 近代以来,对于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文化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适应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需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儒家文化本身蕴含着现代性基因,只有继承乃至“复兴”儒家文化才能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问题。而当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理论和实践分野以后,也出现了“儒家资本主义”和“儒家社会主义”的分歧。与儒家资本主义相比,儒家社会主义肯定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的契合和结合,但是儒家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儒家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对儒家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未来,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但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以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兴盛和繁荣,而不可能是单纯的儒家文化“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儒家文化 儒家资本主义 儒家社会主义 中华文化立场
下载PDF
外语教学中文化立场构建的困境及其对策
5
作者 吴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43-146,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中,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被广泛地运用到多元化社会的跨文化交际中,以媒介的方式解决多元化文化及社会问题。因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象征与符号,传播着多彩的文化,故英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以适应多元社会的... 在全球化背景中,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被广泛地运用到多元化社会的跨文化交际中,以媒介的方式解决多元化文化及社会问题。因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象征与符号,传播着多彩的文化,故英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以适应多元社会的稳健发展。在多元的环境中,不同族群间的互动愈发频繁,导致了文化竞争的加剧,这需要我们在新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外语文教的内容。因此,在外语教育中确定正确的文化定位成为当前跨文化教育的核心任务。基于此,该文认为现代的外语学习应当立足于文化观点,通过多元文化视野来探讨其文化定位及其实际状况,旨在推动多种文化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立场 跨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 文化多元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适应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要义与实践
6
作者 林细莲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63-71,96,共10页
话语是文化主体传输思想意识、精神品格、实践指向的载体。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旨归表达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经历了兴起、转向、兴盛等三个历史阶段。人民性的话... 话语是文化主体传输思想意识、精神品格、实践指向的载体。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旨归表达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经历了兴起、转向、兴盛等三个历史阶段。人民性的话语立场、中国特色的话语风格以及守正创新的实践品格,共同构建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外显和实践。在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坚守教育宗旨、推动话语创造创新、确保话语自觉实践转化成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实践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教育 话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立场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中央文献日译的译者立场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日文翻译为例
7
作者 齐珂 胡蓓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4期47-50,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中央文献的外译是为党和政府立言发声,译者立场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译文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语码转换的结果,而是译者与原文、译文与读者之间深刻互动的结果。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中央文献的外译是为党和政府立言发声,译者立场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译文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语码转换的结果,而是译者与原文、译文与读者之间深刻互动的结果。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立场会对译文产生深刻影响。译者在具有极高政治站位的中央政治文献外译策略选择上,通过语气和词汇、附加外来语文注、解释性翻译,梳理与调整逻辑关系,体现译者对所译内容的高度认同,展示译者的文化自信和人际立场。该文以期为政治文献外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文献 译者立场 日文翻译 政治性 文化自信 语码转换
下载PDF
冀鲁边区—渤海区的文化建设述论
8
作者 张立胜 王瑞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0-85,共6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区与渤海区在开展对敌军事斗争的同时,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开展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冀鲁边区—渤海区的文化建设,提高了边区干部与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思想觉悟,鼓舞了边区军民的士气,是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区与渤海区在开展对敌军事斗争的同时,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开展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冀鲁边区—渤海区的文化建设,提高了边区干部与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思想觉悟,鼓舞了边区军民的士气,是践行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个案尝试,为渡过困难时期、争取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文化内涵建设不够系统等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鲁边区 渤海区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文化建设
下载PDF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写作的言说困境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写作处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包围中,这种困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社会转型之际消费社会种种异化景观,作家写作提供了现代都市社会欲望化文本,显现了现代人在金钱与权力包围中的变形与破碎。论文不仅肯定新生代女作...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写作处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包围中,这种困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社会转型之际消费社会种种异化景观,作家写作提供了现代都市社会欲望化文本,显现了现代人在金钱与权力包围中的变形与破碎。论文不仅肯定新生代女作家新锐的个人化立场对生命的体验方式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女性身体写作文化立场凸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身体写作 性别 个人化立场 文化立场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文军 薛伟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7-69,136,共4页
中外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从文化平等的角度探讨文学和学术问题。但是随着文化翻译观的提出,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冲突及随之而来的翻译问题接踵而来。在文学翻译理论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探讨基本都是围绕"怎么译"... 中外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从文化平等的角度探讨文学和学术问题。但是随着文化翻译观的提出,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冲突及随之而来的翻译问题接踵而来。在文学翻译理论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探讨基本都是围绕"怎么译"的问题,而很少触及"为什么"的问题。本文提出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对文化态势分析和把握是译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并进而采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达到最佳译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的能动性 文化态势 翻译策略 文化自信
下载PDF
麦金太尔美德伦理思想的文化传统和生活实践叙事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上世纪70年代,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研究立场发生了转变,宣告了现代普遍理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失败。他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的研究框架,以历史叙事的方法,转向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传统;进而提出道德文化传统多样性问... 上世纪70年代,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研究立场发生了转变,宣告了现代普遍理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失败。他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的研究框架,以历史叙事的方法,转向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传统;进而提出道德文化传统多样性问题,指出道德探究传统各有其合理性,其合理性是在解决自身道德困境、应对道德挑战中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进入新世纪,麦金太尔叙事方法进一步发展,从历史叙事发展为对道德文化传统的理智探究与对个体道德生活的实践探究的辩证统一。麦金太尔叙事探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指出了一条美德伦理探究的新路,为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找到了理论和实践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太尔 研究立场 道德文化传统 生活实践 叙事
下载PDF
赛珍珠与后殖民主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坤领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8-63,共6页
赛珍珠拥有跨文化身份和多元文化观,与后殖民理论家有着诸多异同。她从积极的意义上言说中国,解构殖民话语霸权对它的歪曲和丑化;在与明恩溥的个案比较中可见,她和殖民主义文化立场有着巨大差别。这一切证明赛珍珠有鲜明的后殖民性,对... 赛珍珠拥有跨文化身份和多元文化观,与后殖民理论家有着诸多异同。她从积极的意义上言说中国,解构殖民话语霸权对它的歪曲和丑化;在与明恩溥的个案比较中可见,她和殖民主义文化立场有着巨大差别。这一切证明赛珍珠有鲜明的后殖民性,对她的研究可以和后殖民主义建立起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后殖民主义 跨文化身份 多元文化观
下载PDF
美国文化语境下的评价言语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文 何刚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6期112-115,共4页
评价言语行为是评价主体对客体表达立场和态度的行为,不仅表明个人观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特定文化共同体内社会规范、文化设定的制约。评价主体的站位、评价客体的选择及评价标准等共同构建了美国文化语境下的评价言语行为;评价方式... 评价言语行为是评价主体对客体表达立场和态度的行为,不仅表明个人观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特定文化共同体内社会规范、文化设定的制约。评价主体的站位、评价客体的选择及评价标准等共同构建了美国文化语境下的评价言语行为;评价方式或策略的选择也体现其文化属性;某些评价承担着维护文化优选行为、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等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言语行为 文化语境 站位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网络化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网络为之提供了正负两个方向的力量,并演化成为这两种力量博弈的角力场。在实践中,应该以理论大众化增强认知客体的感染力、以应用合理化提高认知工具的支持力、以监管制度化强化认知情境的... 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网络为之提供了正负两个方向的力量,并演化成为这两种力量博弈的角力场。在实践中,应该以理论大众化增强认知客体的感染力、以应用合理化提高认知工具的支持力、以监管制度化强化认知情境的引导力、以素质现代化促进认知主体的觉察力,不断弘扬网络正向能量,抑制负向能量,使人民群众能够借助网络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知 意识形态 文化建设 网络环境
下载PDF
论近三十年来文学史视域中的文革叙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杏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91-96,共6页
"文革"是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格局中,以"文革"作为题材和叙事对象的小说是创作数量最多和涉及作家最众的一种小说类型。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并不能... "文革"是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格局中,以"文革"作为题材和叙事对象的小说是创作数量最多和涉及作家最众的一种小说类型。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并不能简单视为一般类型的题材小说,而是具有历史反思、社会群体记忆的建构、民族创伤情感的弥合等多重意味的文学命题。本文梳理了近三十年来理论界和批评界对文革题材小说及其叙事的研究,分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不足,同时指出了学术研究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题材小说 文革叙事 知识分子立场
下载PDF
“西部趣味”与文化姿态——解读中国西部电影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春耕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5期141-145,共5页
以《人生》、《黄土地》、《老井》、《美丽的大脚》等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电影,立足于本土生活,以本土观众为诉求对象,注意发掘本土性的文化层面,拓展历史性的文化视野,对西部的地域文化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中国西部电影精湛的艺术... 以《人生》、《黄土地》、《老井》、《美丽的大脚》等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电影,立足于本土生活,以本土观众为诉求对象,注意发掘本土性的文化层面,拓展历史性的文化视野,对西部的地域文化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中国西部电影精湛的艺术表现与对西部人生体验的真诚表述,体现了独特的"西部趣味"。中国西部电影导演从述说转向反思、从本土走向世界、从精英主义转变到世俗主义的文化立场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电影 西部趣味 文化姿态
下载PDF
牟宗三美学思考脉络中的“文化立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海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3,共7页
牟宗三的文化立场与审美理论之间构成因果逻辑关系,文化立场或文化观点对审美理论的结构形式、精神特质产生直接影响。牟宗三的文化立场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高于西方文化,人文生命的价值优于科学逻辑,本体论与工夫论同样重要;... 牟宗三的文化立场与审美理论之间构成因果逻辑关系,文化立场或文化观点对审美理论的结构形式、精神特质产生直接影响。牟宗三的文化立场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高于西方文化,人文生命的价值优于科学逻辑,本体论与工夫论同样重要;由此直接带来审美与道德循环关联论的确立,美的核心要素"闲适愉悦、平静自然"得以形成,工夫论思维模式运用于审美概念的厘定和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立场 人文生命 科学逻辑 本体论 工夫论
下载PDF
顾随的文化立场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鲲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顾随是文论家、诗人,同时也是在禅学、书学、课堂讲授艺术等多方面具有杰出造诣的文化大家。我们只有对顾随的文化立场、文化特性有整体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进入具体的顾随研究。从顾随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顾随的思想、学术所反映出的文... 顾随是文论家、诗人,同时也是在禅学、书学、课堂讲授艺术等多方面具有杰出造诣的文化大家。我们只有对顾随的文化立场、文化特性有整体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进入具体的顾随研究。从顾随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顾随的思想、学术所反映出的文化立场等方面,对顾随的文化立场加以考察,认为顾随是开放的新文化的立场,他更关注文化的永恒价值,因而能超越保守与激进,具有平和高远的文化心态,这在20世纪知识分子中显得颇为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随 文化立场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 学术
下载PDF
论判断文化是否先进的方式——兼论以“社会个体生成论”为判断依据的现实可能性
19
作者 霍桂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3,共6页
究竟应当如何判断一种文化的先进与否,这个问题既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的难题,也显然由于其答案对现实的规范引导性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人们无法对文化的先进性进行确切的判断,主要是由其引用的传统文化定义和其中所隐... 究竟应当如何判断一种文化的先进与否,这个问题既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的难题,也显然由于其答案对现实的规范引导性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人们无法对文化的先进性进行确切的判断,主要是由其引用的传统文化定义和其中所隐含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决定的,因此,只有彻底突破和扬弃这种定义,寻找真正切合实际的文化定义,才有可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科学方式。而社会个体生成论的文化定义则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传统文化观 扬弃 社会个体生成论
下载PDF
杨维祯政治立场辨析——兼论其“高士”身份内涵
20
作者 孙小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8-13,20,共7页
本文考察《明史》褒扬的"高节之士"杨维祯的政治立场,逐一辨析其对大元王朝、张士诚和朱元璋政权的真实态度,证明杨维祯并非"元朝遗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士"。杨维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是元代新兴市镇... 本文考察《明史》褒扬的"高节之士"杨维祯的政治立场,逐一辨析其对大元王朝、张士诚和朱元璋政权的真实态度,证明杨维祯并非"元朝遗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士"。杨维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是元代新兴市镇文化的代表。其自尊自重的主张,劳力与劳心平等的观念,先进程度堪称史无前例。其隐逸逍遥的精神,身兼数艺而自谋衣食的生活方式,与工匠商人相互借重的海派行为及其作品反映的真实情感与现实世界等,引领时代潮流,是其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维祯 政治立场 高士 市镇文化 海派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