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Suicide in China: Nationa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被引量:12
1
作者 GONG-HUAN YANG MICHAEL R. PHILLIPS +3 位作者 MAI-GENG ZHOU LI-JUN WANG YAN-PING ZHANG DONG X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9-389,共11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icides in the four main demographic groups: urban males, urban females, rural males and rural females in order to help clarify the demographic pattern of suicides in Chin...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icides in the four main demographic groups: urban males, urban females, rural males and rural females in order to help clarify the demographic pattern of suicides in China. Methods A detailed psychological autopsy survey instrument was independently administered to 895 suicide victims in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associates from 23 geographically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from around the country. Results Pesticide ingestion accounted for 58% (519) of all suicides and 61% (3181519) of deaths were due to unsuccessful medical resuscitation.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37%) of suicide victims did not have a mental illness. Among the 563 victims with mental illness, only 13% (76/563) received psychiatric treatment. Compared to other demographic groups, young rural females who died from suicide had the highest rate of pesticide ingestion (79%), the lowest prevalence of mental illness (39%), and the highest acute stress from precipitating life events just prior to the suicide. Contusion Many suicides in China are impulsive acts of deliberate self-harm following acute interpersonal crises. Prevention of suicides in China must focus on improving awarenes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roviding alternative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for managing acute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limiting access to pesticides, and improving the resuscitation skills of primary care provi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ICIDE china's Mainland Psychological autopsy Case-control studies Community surveys Risk factors Mentaldisorders DEPRESSION Suicide tool PESTICIDE Negative life event
下载PDF
A quality evalu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in China's Mainland: From 1979 to 2012
2
作者 Wei-Jie Xing Liang Fu +2 位作者 Meng-Xue He Yan Hu Jun 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201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Background: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practice has great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s Mainland,yet the quality of these papers is highly variable.There has been no attempt to ... Background: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practice has great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s Mainland,yet the quality of these papers is highly variable.There has been no attempt to comprehensively estimate the overall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se papers.Objectives:To systematically retrie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published in simplified Chinese from 1979 to 2012,critically appraise their quality,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Methods:All of the papers were retrieved from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database.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retrieved publications was performed prior to conducting a rigorous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remaining publications.10 characteristics would be included in consideration in quality evaluations.Results:69,150 papers were retrieved according to searching strategy.7391 of them were included after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appraised critically.Among the 10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ed in quality evaluations,the lowest ratings were observed for the factors of“utilisation of blind method”(13 articles),“description of loss of follow-up”(499 articles),“appropriate calculation of sample size”(511 articles)and“randomised assignment of patients to treatments”(652 articles).Conclusions:Chinese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practice have increased over time,but improvements remain needed to ensure that thorough studies with high-quality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re being performed.Future nursing researchers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design of their intervention studies but also clearly 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they used,especially in group randomisation,blinded research designs,and estimations of required sample siz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china's Mainland NURSING PUBLICATIONS RESEARCH
下载PDF
民俗学视域下日本女性回娘家习俗述略——以婚礼后首次回娘家及生育前后回娘家习俗为例
3
作者 王蕊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66-169,共4页
女性回娘家,是一种既受到日常习俗的制约又有实践形态的人际交往形式之一。无论在民俗学研究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抑或在亲属关系的维系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女性回娘家习俗的研究在日本女性民俗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以婚礼后首... 女性回娘家,是一种既受到日常习俗的制约又有实践形态的人际交往形式之一。无论在民俗学研究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抑或在亲属关系的维系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女性回娘家习俗的研究在日本女性民俗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以婚礼后首次回娘家及生育前后回娘家习俗为例,研究和探讨日本女性回娘家这一传统习俗,并解读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及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日本文化 回娘家 习俗
下载PDF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图景:辅仁大学集刊《民俗学志》探析
4
作者 岳永逸 曹雅楠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6,共15页
有必要从世界性视野出发,将中国民俗学视为探讨地方性知识、传统的开放体系。重新反思辅仁大学的学术集刊《民俗学志》(1942—1952),或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发。基于“连接东亚与西方之学术桥梁”的自身定位,刊内论作兼采东西众长,科学性... 有必要从世界性视野出发,将中国民俗学视为探讨地方性知识、传统的开放体系。重新反思辅仁大学的学术集刊《民俗学志》(1942—1952),或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发。基于“连接东亚与西方之学术桥梁”的自身定位,刊内论作兼采东西众长,科学性与学术水准颇高。在世界视野下,多国民俗学研究的互鉴共进也有效地开拓了学科的视域。同时,该刊立足于中国本土与中国民俗学,以大量的实证、文献研究呈现出中国民俗图景与社会实态,并通过学科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具体方法的反思探索,自觉地补益了中国民俗学的整体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世界民俗学 《民俗学志》 辅仁大学
下载PDF
民俗学视野中的物质文化研究——以日本的齿木杨枝民俗为例
5
作者 吴珂 角南聪一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齿木,也称杨枝,是世界上一些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洁齿具,也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宗教用具。齿木杨枝及使用其洁齿的口腔清洁法在自印度经由中国、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佛教及佛教文化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齿木杨枝的使用,实... 齿木,也称杨枝,是世界上一些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洁齿具,也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宗教用具。齿木杨枝及使用其洁齿的口腔清洁法在自印度经由中国、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佛教及佛教文化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齿木杨枝的使用,实质上普遍分布于非洲至东亚的广大地域,这透露出齿木杨枝这一外来物质文化在被本地社会所接受的过程中,相较于宗教因素,更重要的是普适性的共同需求这一底层动力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物质文化研究 齿木 杨枝
下载PDF
台湾地区民俗体育研究现状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尹国昌 涂传飞 严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对台湾地区1998年至2005年关于民俗体育议题博硕士论文的研究,分析了台湾地区民俗体育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台湾民俗体育研究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具体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对学校民俗体育的研究已成为台湾民俗体育研究的热点、研究... 通过对台湾地区1998年至2005年关于民俗体育议题博硕士论文的研究,分析了台湾地区民俗体育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台湾民俗体育研究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具体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对学校民俗体育的研究已成为台湾民俗体育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多学科化、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已初具规模等五大特点,同时也指出台湾民俗体育研究缺乏对民俗体育的比较研究、田野调查过程中没有较好地结合周期调查和追踪调查、在民俗体育研究中采用实验法可能不够严谨且难以操作三个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民俗体育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施爱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4,205,共21页
民俗生活中一些隐含的规律,往往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会有所显现,才会暴露出问题,表现为事件。事件民俗学倡导通过具体事件进入民俗研究。民俗事件是日常生活中的非常案例,是平衡被打破之后的非常态关系,是主体间反复博弈的结果。关注... 民俗生活中一些隐含的规律,往往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会有所显现,才会暴露出问题,表现为事件。事件民俗学倡导通过具体事件进入民俗研究。民俗事件是日常生活中的非常案例,是平衡被打破之后的非常态关系,是主体间反复博弈的结果。关注生活中的民俗事件,留心异常现象,是发现问题、寻求学术突破的重要策略。一个合格的民俗学者,除了敏锐的问题意识外,还须具备两项特殊的民俗学技能:一是人情练达的民俗感悟力,二是学术侦探般的勘案能力。学术研究就是一个不断捕捉事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论上说,所有的异常现象(偶然性)都可以找到它的正常解析(必然性)。民俗学不只是社会学,更应该是文学和历史学。以讲故事的方式解析民俗事件,是源自学科创始之初的学术传统,更是一种学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 学术研究 民俗研究 日常生活 微观史学 事件民俗学
下载PDF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特色与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守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6,共6页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部集成志书被誉为中国的文化长城,在新中国60年大庆前夕全部出齐。其中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由钟敬文先生任主编。本文作者作为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成员和湖北省故事集成副主编,联系故事集成这部巨著的成书经过,...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部集成志书被誉为中国的文化长城,在新中国60年大庆前夕全部出齐。其中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由钟敬文先生任主编。本文作者作为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成员和湖北省故事集成副主编,联系故事集成这部巨著的成书经过,评述了故事集成按三性原则编纂所构成的鲜明特色,指出它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家朝向民间文艺学的中国化、本土化,将民间故事的采录选编和学理建构融为一体,以几代学人的精诚合作,将这一新兴人文学科推向成熟的标志,作出了对中华文化建设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民间文艺学 文化长城
下载PDF
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 被引量:17
9
作者 朝戈金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1,18,共3页
对民俗学而言 ,民众长期积累的知识 ,是理解口头表述的前提 ;口述者的记忆 ,现场的心态、听众的反应 ,都影响到口述本身。所以 ,民俗学讲究“深入访谈” ,讲究对研究对象内部知识的了解 ,从而描摹民俗事象背后的传统。
关键词 民俗学 口头表述 民众知识 传统
下载PDF
中国“民俗学”的发现——一个概念史的探求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21,171,共8页
作为民族主义建构过程的"乡土性"承载物,"民俗"与"民俗学"成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化理论,对这两个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反思中国民俗学... 作为民族主义建构过程的"乡土性"承载物,"民俗"与"民俗学"成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化理论,对这两个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反思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问题所在。从国际民俗学发展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民族国家的知识精英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维系民族国族认同的民间文化资源,并以此寻求民族国家振兴的力量源泉;而从中国的民俗学建构过程来看,作为"新国学"的"民俗"也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它并非是什么先验的存在物,并且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民俗"也正在被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乡土 民族主义 想象 共同体
下载PDF
从“一般民俗志”到“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 被引量:5
11
作者 覃琮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6,共7页
近年来,在借鉴人类学反思民族志理论思潮和成果影响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的书写范式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以摆脱民俗学的危机。但只有刘铁梁的"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与实践,彰显了与民族志的区别,具有特别的学理意... 近年来,在借鉴人类学反思民族志理论思潮和成果影响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的书写范式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以摆脱民俗学的危机。但只有刘铁梁的"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与实践,彰显了与民族志的区别,具有特别的学理意义。民俗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民俗志需要作适当的层次划分。在民俗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让"一般民俗志"和"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共生共荣,使民俗知识有更好的机会和渠道与社会契合,实现民俗学的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志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 一般民俗志 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
下载PDF
民俗艺术田野调查与艺术民俗志书写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龙光 《艺术探索》 2017年第2期54-63,共10页
民俗艺术是民俗学研究中涉及艺术审美的特殊研究对象,它具有民间性与生活化、艺术性与实用性等特点。民俗艺术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吸引着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关注,但是学界专门针对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原则、艺术民俗志... 民俗艺术是民俗学研究中涉及艺术审美的特殊研究对象,它具有民间性与生活化、艺术性与实用性等特点。民俗艺术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吸引着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关注,但是学界专门针对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原则、艺术民俗志书写范式的理论探讨较少,这显然与当前民俗艺术研究的热度不一致。展开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应在文化整体观视野下,借鉴表演理论以事件为核心的动态研究范式,全面参与观察,亲身感受民俗艺术展演的全过程。民俗艺术田野调查研究成果——艺术民俗志及其书写,要求我们发挥民俗学一贯擅于对民俗细节精描细刻的学科优势,凸显重外在形式美学特征的艺术本位,由表及里,观照民俗艺术背后自为操弄艺术实践的民俗主体,总结地方或族群深层的精神审美取向,揭示民俗艺术实践的意义世界和文化逻辑,最后对接民俗学、人类学的民俗艺术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田野调查 民俗生活流感受 艺术民俗志书写 艺术本位凸显
下载PDF
柳田国男民俗学与重出立证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乌日古木勒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柳田国男(Yanagida Kunio)是日本民俗学的奠基人,日本民俗学是以柳田国男为中心形成的。日本民俗学界习惯于把柳田国男提倡、指导和实践的民俗学称为柳田民俗学。柳田民俗学的基本立场是试图阐明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文化变迁... 柳田国男(Yanagida Kunio)是日本民俗学的奠基人,日本民俗学是以柳田国男为中心形成的。日本民俗学界习惯于把柳田国男提倡、指导和实践的民俗学称为柳田民俗学。柳田民俗学的基本立场是试图阐明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文化变迁。柳田国男认为民俗学是产生于历史学,并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的学问。柳田民俗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方法,即重出立证法。重出立证法是通过对从全国各地采集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类和比较研究,阐释日本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田国男 民俗学 历史研究方法
下载PDF
论民俗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俊 贺雅琼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6,共2页
文学中的民俗研究现在已成为前沿研究课题,民间故事的主题和民间信仰是如何被写进文学作品的,是出于作者的本能还是他们的深思熟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到文学与民俗的历史渊源、文学家对民间故事的改写和文学中的民俗研究的种类三个... 文学中的民俗研究现在已成为前沿研究课题,民间故事的主题和民间信仰是如何被写进文学作品的,是出于作者的本能还是他们的深思熟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到文学与民俗的历史渊源、文学家对民间故事的改写和文学中的民俗研究的种类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文学研究 改写
下载PDF
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华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是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建立起一个松散的同仁性组织,还在于通过民俗学者,尤其是钟敬文先生的努力,使中国民俗学开始变得成熟和具有现代性,对后来的民俗学研究...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是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建立起一个松散的同仁性组织,还在于通过民俗学者,尤其是钟敬文先生的努力,使中国民俗学开始变得成熟和具有现代性,对后来的民俗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民俗学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民俗学史 历史地位 《民俗学集镌》 学术体系
下载PDF
论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的构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金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6,共5页
本文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察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的构成。所谓纵向维度即时间维度;所谓横向维度即空间维度。从时间维度看,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是由古代民俗文化和当前传承的民俗文化构成;从空间维度看,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本体是由多民... 本文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察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的构成。所谓纵向维度即时间维度;所谓横向维度即空间维度。从时间维度看,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是由古代民俗文化和当前传承的民俗文化构成;从空间维度看,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本体是由多民族民俗文化和多区域民俗文化构成。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呈现出多元化或多样化特色,具有丰富而深广的内涵。任何学科的学科体系中本体研究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它是任何一个学科得以成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民俗学学科本体构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研究本体 纵向维度 横向维度
下载PDF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无赖母题的民俗范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和评论界的不断关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于民俗学和文艺学契合点上,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打通了二者之间的区隔,丰富了文艺学的叙事理论,刷新了研究视角,为当下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二月河 无赖 民俗变异 文艺学
下载PDF
中国民俗学理论的新建树——对“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61,共7页
 钟敬文先生提出的"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学术命题,对于中国民俗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有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依然保留得相当完整。...  钟敬文先生提出的"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学术命题,对于中国民俗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有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依然保留得相当完整。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相互融通,构成多民族的中国民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 中国民俗学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殖民地时代东亚萨满教研究的跨文化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虎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7,共5页
日本的萨满教研究与韩国民族主义者的萨满教研究,二者的分歧最终归因于两国学者各自所接受的历史任务不同,而不是因为材料本身的不同。日本学者把萨满教当作一种仪式活动来研究,而不是作为宗教来对待,从而强调萨满教的原始文化的性质。1... 日本的萨满教研究与韩国民族主义者的萨满教研究,二者的分歧最终归因于两国学者各自所接受的历史任务不同,而不是因为材料本身的不同。日本学者把萨满教当作一种仪式活动来研究,而不是作为宗教来对待,从而强调萨满教的原始文化的性质。1920年代韩国民族主义者的萨满教研究体现了一种二律背反,国家主权乃韩国民族认同意识所系,主权的丧失却导致了人们重新审视民间传统宗教的价值。萨满教话语代表了韩民族的精神,这一观念在韩国很重要的一群民族主义知识人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本文通过对韩国知识人和日本人类学者关于萨满教的研究,重新检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教 比较民俗学 民族主义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蒙古族民俗研究——《蒙古风情》及其价值评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巍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
《蒙古风情》的作者波.少布对散在的大量的蒙古族民俗资料进行了基础性的梳理和钩沉,彰显了他广博的学识素养和研究功力。该书构架与表述清晰,文图结合,形象直观,研究方法多样,突破了以往重风俗事象描述而忽略其赖以存活的环境、演变轨... 《蒙古风情》的作者波.少布对散在的大量的蒙古族民俗资料进行了基础性的梳理和钩沉,彰显了他广博的学识素养和研究功力。该书构架与表述清晰,文图结合,形象直观,研究方法多样,突破了以往重风俗事象描述而忽略其赖以存活的环境、演变轨迹与文化特征的传统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风情》 视野 构架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