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7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History,Key Topics,and Outlook:A Cite Space-based Bibliometric Analysis
1
作者 Wang Linmei Yang Huiru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6期75-96,共22页
In the speech delivered at the centenary celeb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Xi Jinping,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entral Committee,made important remarks on the“Chinese path ... In the speech delivered at the centenary celeb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Xi Jinping,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entral Committee,made important remarks on the“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This term represent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China has scored in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It has set the course as China embarks on a new journey of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count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Drawing on CiteSpace,we conducted a visualized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by searching the CNKI database using subject terms such as“Chinese modernization,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The findings reveal that:(a)Research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initial establishment,pioneering exploration,and comprehensive in-depth development.(b)Existing literature has covered the four key topics associated with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namely its essence,goal,methodology,and pioneering achievements.(c)Future research may focus on building up China’s strength in agriculture,developing the digital economy,modernizing China’s system and capacity for governance,and establishing a unique socialist discourse system for Chinese moder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history key topics OUTLOOK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ve Path of History Teaching from an Artistic Perspective
2
作者 Jiahui Yuan Shushu Tian Fengshuo Zh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5期218-222,共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way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depth fro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art.By analyzing how artistic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enrich teaching means and contents,it reveals the important v...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way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depth fro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art.By analyzing how artistic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enrich teaching means and contents,it reveal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art in history teach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literacy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ole of art in promot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article also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practice,such as the lack of artistic qualities among teachers,the difficulties in integrating art and history,and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acceptance.To cope with these challenges,the article propose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ified art resources,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story teaching and further stimulate students’potential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teaching Artistic perspectiv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Xi Jinping's Discussion of Civilization History and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oad
3
作者 Sun Daiyao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The significance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in the civilization discussion of Xi Jinping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e 500-year history of world socialism and the 5000-year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Xi Jinping&... The significance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in the civilization discussion of Xi Jinping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e 500-year history of world socialism and the 5000-year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Xi Jinping' s stud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 produ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great contribution to world civilization progress a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which has been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in Chinese discourse structure since the 18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s the conscious construction of epistemology, it has given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to China' s road and opened the new theory space for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r the academic expression of China' s 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URSE Construction XI Jinping CIVILIZATION history China' s ROAD
下载PDF
Diabetes:A Transcultural History of a Disease Concept in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4
作者 MIAO Pe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3年第3期247-257,共11页
In the past few years,the medic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a West-East direction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scholarly attention from European and American historians,whereas studies on such“knowledge travels”conducted in ... In the past few years,the medic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a West-East direction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scholarly attention from European and American historians,whereas studies on such“knowledge travels”conducted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 focus mainly on political and socio-cultural concepts.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travel of Western medicine to Chinese soil,a case study on“diabetes”is conducted,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transcultural conceptual history.”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tandardization,popularization,politicization,and derivatization of“diabetes,”calling for further attention to transcultural histories of medical concepts in mod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Conceptual history Modern China TRANSLATION XIAO
下载PDF
A Gift to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Liberation of Qamdo─On "Qamdo of Tibet: History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5
作者 LOBSANG JIGMEI 《China's Tibet》 2000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On Qamdo of Tibet A Gift to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Liberation of Qamdo history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下载PDF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6
作者 李松 陈国伟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0,159,160,共1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美学范式 文学史谱系
下载PDF
“现代人”思想·长篇小说诗学·美学和历史视野——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1922—1949年)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陈思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描述与定位,即在主潮中透视,在诗学中辨析,在审美中感悟,在时代中把握,进而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得失。通过对现代长篇小说诗学艺术的深入揭示,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与问题加以理论的探讨与提升,深化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研究的问题意识,构建并拓宽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审美认知谱系,是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的一个有效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 1922—1949年 “现代人”思想 长篇小说诗学 美学和历史视野
下载PDF
文明的求索:晚清民国思想史中的现代化理论
8
作者 高力克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8,156,共17页
现代化是晚清民国思想史的主旋律。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华农业文明遭遇发轫于西欧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在文明冲突中通过文化传播而采纳融合现代文明。面对现代文明转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代代民族精英对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晚清民国思想史的主旋律。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华农业文明遭遇发轫于西欧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在文明冲突中通过文化传播而采纳融合现代文明。面对现代文明转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代代民族精英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改革实践和思想探索。“洋务”、“富强”、“维新”、“新民”、“革命”、“文明”、“新文化”、“西化”和“现代化”这些新观念的递嬗,呈现了晚清民国思想史上早期中国现代化理论形态的曲折演进。从晚清“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潮,到20世纪30年代思想界对“文明”与“文化”、“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分辨,表征着中国早期现代化理论形态的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文明 思想史 洋务 西方化
下载PDF
建构现代学术与重勘中华文明——20世纪以来《楚辞》神话研究概述及反思
9
作者 谭佳 王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5,共11页
有别于传统经史范式,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建立是《楚辞》神话研究的基本前提。在异质文化冲击和现代学术建构的驱力下,20世纪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成为时人理解中华文化、重勘中华文明的途径。20世纪前期形成的四条基本路径影响至今:诉... 有别于传统经史范式,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建立是《楚辞》神话研究的基本前提。在异质文化冲击和现代学术建构的驱力下,20世纪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成为时人理解中华文化、重勘中华文明的途径。20世纪前期形成的四条基本路径影响至今:诉诸信史的实证研究、文学艺术的系统研究、跨文明比较研究、人类学和民族学阐释。经20世纪中期过渡,80年代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走向繁荣和学科自觉。同时,随着中国神话学界的前沿反思与范式推进,《楚辞》神话与中国文明起源特征、早期经典形成、早期中国思想史等问题成为学界热点。新的学术视野和新的学术使命都昭示着,《楚辞》神话研究必将继续参与到更深入更宽阔的当代学术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神话 现代转型 文明探源 神话历史
下载PDF
回顾与省思:2023年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10
作者 赵晓阳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3-9,共7页
202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其学术热点仍表现为对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日常生活史研究、学术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内容。同时,也形成一... 202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其学术热点仍表现为对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日常生活史研究、学术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内容。同时,也形成一些新的学术增长热点,主要包括新革命生活史,全球史视野下的本土实践,借鉴社会史、社会经济史研究撰写某行业专业史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史研究理论探索明显滞后、研究“同质化“”碎片化”状态仍比较普遍等问题。期待未来社会史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和理论,甚至形成新的研究范式,为历史研究视野和解释能力的深度拓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新革命生活史 全球史 行业史
下载PDF
“资本的洪水期前的条件”——对马克思的“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再考察
11
作者 孙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西方学术界始终逗留于“资本的现代史”视野去谈论解放、主体,一直无法寻找突破资本主义围城的出口,最终徘徊于资本逻辑派与劳动逻辑派两种话语之间。当然,这一困境也影响了汉语学术界的讨论。之所以如此,在于研究者遗忘了对“资本的形... 西方学术界始终逗留于“资本的现代史”视野去谈论解放、主体,一直无法寻找突破资本主义围城的出口,最终徘徊于资本逻辑派与劳动逻辑派两种话语之间。当然,这一困境也影响了汉语学术界的讨论。之所以如此,在于研究者遗忘了对“资本的形成史”的研究。通过厘清“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三重内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资本主义科学认识论起点、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所分析的“资本的形成史”,着重强调了资本主义本质中的“分离”与“颠倒”,以及为如何瓦解资本主义提供出路的方向,这些内涵无疑为摆脱当下资本主义批判仅仅局限于“资本的现代史”的拜物教视野、实现从批判理论提升到解放理论的研究路向提供必要的思想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形成史 资本的现代史
下载PDF
全球化、区域性与现代化:时代大变局下中国新闻舆论史学探索
12
作者 王天根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性呈现,离不开历史语境的清算与经验总结。新闻舆论史学探索侧重文本及其与社会语境的关系,涉及近代报刊的地方意识与全国视野,转向探讨区域性、全国性与世界性乃至全球化的关系。在国家与社会... “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性呈现,离不开历史语境的清算与经验总结。新闻舆论史学探索侧重文本及其与社会语境的关系,涉及近代报刊的地方意识与全国视野,转向探讨区域性、全国性与世界性乃至全球化的关系。在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过程中,传媒重要角色是塑造国家认同,这是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延续。而觉醒与启蒙系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下中国发展的舆论动员重要面相。总体而言,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旧中国到新中国,涉及传媒在国家认同上的重要作用。由此而论,政治议题与媒介议题,政治议程与媒介议程互动,当给建国学理探索更多可以发掘的空间。简言之,近代传媒与现代化的关系是近代史学探索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史 “现代中国” 全球化 区域性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13
作者 赵元斌 熊静 何官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共10页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景式梳理,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整理”及“中国目录学史研究”两个维度,按照“提出问题→梳理史料→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首先,提出中国目录学史重要理论问题,搭建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框架;其次,全面展开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收集,编撰《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最后,根据中国目录学史的历史分期,分阶段开展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 古代目录学 近代目录学 现当代目录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下载PDF
中医史学研究的审视思考
14
作者 刘莹 文愈龙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中医医学史研究的历史理论方面评价,代表成果较为不足。从医学史学理论研究问题导向视角下,史学史的建构先行对于中医学科发展规律揭示与从史学维度认知完善有现实意义,开展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底蕴的史学研究与贯彻中国文化精神个性的史... 中医医学史研究的历史理论方面评价,代表成果较为不足。从医学史学理论研究问题导向视角下,史学史的建构先行对于中医学科发展规律揭示与从史学维度认知完善有现实意义,开展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底蕴的史学研究与贯彻中国文化精神个性的史学史研究评价,有利于对医史研究范式、医学史研究定位等方面探索较为成熟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学史 史学史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四史”视域下再论“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15
作者 吴争春 吴迁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根基。但“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却不时遭到质疑。基于“四史”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根基。但“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却不时遭到质疑。基于“四史”视域,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与物质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等维度,再论“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意义,以历史事实彰显“三大改造”的历史地位,坚定对“三大改造”的历史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改造” “四史”视域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习近平抗战史观对“纲要”抗战史教学的导向引领
16
作者 杨立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6-128,131,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以习近平抗战史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入理解抗战历史的史鉴作用,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抗战精神。抗战史要以史实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以习近平抗战史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入理解抗战历史的史鉴作用,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抗战精神。抗战史要以史实发言,帮助大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抗战历史,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水平和历史辨析能力。习近平抗战史观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抗战史、提升历史素养,以及加强思想政治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导向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抗战史观 纲要课 引领
下载PDF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17
作者 田湘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与中国近现代史契合度高,这给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通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存在相关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难度大、整合利用的资源积累度不够、使用资源的自觉意识不强等现实困难。结合《...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与中国近现代史契合度高,这给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通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存在相关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难度大、整合利用的资源积累度不够、使用资源的自觉意识不强等现实困难。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北京通州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路径,即课程教育理念的强化和通州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切实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通州 历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高校思政教育
下载PDF
梁启超的变局观念与史家自觉——以《李鸿章》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李恭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李鸿章》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付诸实践的成果,也是晚清思想史上的一项重要标本。梁启超根据进化史观,基于“过渡时代”的视角,纵论李鸿章的生平经历和成败得失,揭示了“世界之中国”时代的历史变迁大势。该书体现了一种新型“史识... 《李鸿章》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付诸实践的成果,也是晚清思想史上的一项重要标本。梁启超根据进化史观,基于“过渡时代”的视角,纵论李鸿章的生平经历和成败得失,揭示了“世界之中国”时代的历史变迁大势。该书体现了一种新型“史识”和史家自觉,反映了梁启超对晚清士大夫“变局”观的承接和超越。梁著及相关文本开创了一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贯通论述,对于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术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李鸿章》 “变局” “世界之中国” 中国近代史学术体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农业现代化的历程、特征与经验
19
作者 蒋永穆 李明星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0,共8页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并取得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性的成就。本研究基于对党领导下我国...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并取得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性的成就。本研究基于对党领导下我国百年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梳理,系统归纳其在目标指向、施策逻辑和实现路径上的演进特征,并从“目标遵循、思想底色、关键推力、基本方法、路径策略、价值旨归”等六个维度,总结出以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推进、胸怀天下”等为核心的基本经验,旨在为新时代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深入推进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业现代化 百年历程 演进特征 基本经验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思政课教学的三维契合向度——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审思
20
作者 薛晓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3期101-105,共5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当和创新的高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更要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立德树人作用突出,理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演进理路,积极探释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多重契合向度,从而主动承担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契合向度 思政建设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