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Hui~1, LI Xiu-bin~1, Guenther Fischer~2, SUN Lai-xiang~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 Analysis, A-2361 Laxenburg, Austri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 are measured based on Ricardian model. By using county-level cross-sectional data on agricultural net revenue, climate, and other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data...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 are measured based on Ricardian model. By using county-level cross-sectional data on agricultural net revenue, climate, and other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1275 agriculture-dominated counties in the period of 1985-1991, we find that both higher temperature and more precipitation will have overall positive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e. However, the impacts vary seasonally and regionally. Higher temperature in all seasons except spring increases agricultural net revenue while more precipitation is beneficial in winter but is harmful in summer. Applying the model to five climate scenarios in the 2020s and 2050s shows that the North, the Northeast, the Northwest, a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ould always benefit from climate change while the South and the Southwest may be negatively affected. For the East and the Central China, most scenarios show that they may benefit from climate change. In conclusion, climate change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whole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Ricardian model china's agriculture
下载PDF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Eco-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Development in Baise City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2
作者 李英策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8期68-71,75,共5页
The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in Baise City shows a sound foundation and outstanding advantages as well as a rapid growth tren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to be settled, such a... The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in Baise City shows a sound foundation and outstanding advantages as well as a rapid growth tren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to be settled, such as shortage of talents, insufficient planning,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limited products and lack of competitive products. In view of such a condition, development concepts should be reformed first, competitive and special products made, marketing and propaganda enhanc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coordinated and ordered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in Baise City,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agriculture SIGHTSEEinG TOUR strength WEAKNESS Strategy
下载PDF
Strength,porosity,and chloride resistance of mortar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wo kinds of pozzolanic materials
3
作者 Sumrerng Rukzon Prinya Chindaprasi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808-814,共7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corrosion, porosity, and strength of mortar containing fine fly ash (FA), ground rice husk-bark ash (RB), and ground bagasse ash (BA). Or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corrosion, porosity, and strength of mortar containing fine fly ash (FA), ground rice husk-bark ash (RB), and ground bagasse ash (BA).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CT) was blended with a single pozzolan and two pozzolans. Strength, porosity, rapid chloride penetration, immersion, and corro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tar.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ternary blends of CT, FA, and RB or BA decreased the porosity of the mortar, as compared with binary blended mortar containing CT and RB or BA.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the mortar improved substantially with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T with FA, RB, and BA. The use of ternary blends of CT, FA and RB or BA produced the mortar with good strength and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was higher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replacement level due to the reduced calcium hydrox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TAR pozzolanic materials strength POROSITY chloride penetration agricultural wastes
下载PDF
Effect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OPC) with Ghanaian Rice Husk Ash (RHA)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4
作者 Derrick Nii-Laryea Botchway Russell Owusu Afrifa Charles Yeboah Henaku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0年第4期353-363,共11页
The cost of cement has made concrete production expensive such that the housing defici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on the rise despite all the efforts by government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o produce affordable housin... The cost of cement has made concrete production expensive such that the housing defici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on the rise despite all the efforts by government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o produce affordable housing units for the populace. Ash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rice husk, known as mineral admixtures may have pozzolan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to the hous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strength gain and economy than being pollutants to the environment. Rice Husk Ash (RHA), because of its finely divided form and very high silica content and amorphousness, proved to be useful for strength gain of Rice Husk Ash Concrete (RHAC). Rice husk ash was manufactured by uncontrolled burning, ground, sieved and replaced with cement at 0%, 5%, 10%, 15%, 20% and 25% in mass for the mixes C20, C25, C30 and C35 where their compressive strengths were verified at 3, 7, 14, 21, 28, 56, 90 and 180 days.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list indicated amorphous as well as diffused peak of about 8000 counts of SiO</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representing crystalline structures identified as cristobalite. A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HA showed very fine appearance, grey color and specific gravity of 2.06. The chemical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oxide content to be 55.8% representing 0.78% of Fe</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3</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54% of SiO</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1.06% of Al</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3</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representing 20.23% lower than the minimum value of 70% required for pozzolans. Generally,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values decreased as the RHA content in the mixes increased but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concrete the optimum replacement percentage of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OPC) with RHA at 5% showed an increase above the control concrete for C20 mix. The increase in the RHA in the mixes resulted in the high demand for water in all the mi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Husk Ash Agricultural Waste Mineral Admixture Pozzolanic Activ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下载PDF
Agriculture in China——A Goal for Sustainability
5
作者 徐瑛 Michael Smith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4期3-5,共3页
Chin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is a reflection of China social development. Nowadays, China has goneglobal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ducation. However, China's agriculture ... Chin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is a reflection of China social development. Nowadays, China has goneglobal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ducation. However, China's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long per-ceived as a legend to outside world for unbelievable facts created after China launched its opening-up policy in 1978 and the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HCRS)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nationwide in 1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land REFORM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下载PDF
农业强国背景下新农科建设内涵与路径的再认识 被引量:5
6
作者 林万龙 金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涉农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创新路径。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对新农科的认识和理解必须跳出对农业、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认识的传统思维框架,从新农业和大农科这两个维度重新认识新农科的内涵。同时,新农...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涉农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创新路径。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对新农科的认识和理解必须跳出对农业、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认识的传统思维框架,从新农业和大农科这两个维度重新认识新农科的内涵。同时,新农科建设需要确立对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狠抓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强化前沿交叉课程体系建设,彻底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高等农林教育 农业强国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发展重点、面临制约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40
7
作者 姜长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共17页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文章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发展要求,揭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和战略重点,分析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制约,提出要面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文章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发展要求,揭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和战略重点,分析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制约,提出要面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需求,科学处理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传统生产力、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农业新质生产力特殊性与新质生产力一般性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建议。如实施若干重大工程或计划,完善激励机制,设立未来农业专项,加强和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体系,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农业强国建设 现代农业
下载PDF
加快形成赋能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劲 潘信然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共9页
论文主要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对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加强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旨在提升中国农业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关键,能显著提高生产... 论文主要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对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加强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旨在提升中国农业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关键,能显著提高生产力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借鉴了美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国在农业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方面的成功经验,指出政府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法律制度完善及有效金融支持是农业科技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强大的研发体系、推进政策支持、实施合作社模式和专业化经营等策略,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转型和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关键,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和体系。中国需精准定位,借鉴国际经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强化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建议通过优化政策、创新保险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 农业强国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主要特征与培育路径
9
作者 孔祥智 谢东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0,共12页
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是准确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着力点的前提。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产业特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维度展开,高素质的新农科人才是其第一要... 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是准确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着力点的前提。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产业特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维度展开,高素质的新农科人才是其第一要素,创新所带来的高技术含量生产资料是其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动态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其发展壮大的过程,正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为此,应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涉农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和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 现代农业 农业强国
下载PDF
和美乡村视域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与难点突破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边秀 陈明华 +1 位作者 李倩 谢琳霄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4,共12页
和美乡村建设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文章利用熵值法、Kernel密度估计法以及Markov链分析方法,评价了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高质高效发... 和美乡村建设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文章利用熵值法、Kernel密度估计法以及Markov链分析方法,评价了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奋力推进,农村宜居宜业建设接续完善,农民富裕富足生活加快实现。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进程中农业生产经营质效偏低、农村宜居环境整治偏弱、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亟待增强等难点问题,中国应从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建设农村宜居环境“质”“量”协同、打造农民“增收致富”新格局等方面重点发力,协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强国 和美乡村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11
作者 赵娟 辛红霞 +2 位作者 袁爱萍 凡燕 罗兵前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91-94,共4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要带头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着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要带头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着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强大创新动力,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和动力支撑。文章阐述了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梳理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建设、学习教育、阵地建设、典型选树和服务“三农”等的探索与实践,并总结了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科技自立自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基于WOS、ESI、InCites的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实力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凤侠 潘香岑 刘婷婷 《图书馆研究》 2019年第3期8-13,共6页
以Web of science、ESI和Incites三大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数量、质量角度,对国内18所农业院校2008-2018年的科研论文数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ESI学科、ESI潜势学科及区域合作开展分析,客观评价18所农业院校的科研水... 以Web of science、ESI和Incites三大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数量、质量角度,对国内18所农业院校2008-2018年的科研论文数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ESI学科、ESI潜势学科及区域合作开展分析,客观评价18所农业院校的科研水平与科研实力,为提高农业院校的科研竞争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学科分析 科研实力
下载PDF
为强农兴农贡献青春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充分肯定了科技小院探索形成的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指明了科技小院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高...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充分肯定了科技小院探索形成的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指明了科技小院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了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人生追求和道路选择,为新时代青年运动和青年发展指明了光明未来和正确方向,极大地鼓舞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以“自找苦吃”的精神气质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强农兴农 青春力量
下载PDF
农业生产托管与金融支农惠农强农机制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芦千文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42,共15页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聚焦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创新金融支农惠农强农机制,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严格意义和规范发展的农业生产托管通过内生的服务规模经营机制,克服了小农户分散化经营、随意性生产、零碎...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聚焦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创新金融支农惠农强农机制,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严格意义和规范发展的农业生产托管通过内生的服务规模经营机制,克服了小农户分散化经营、随意性生产、零碎化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弊端,为现代金融服务嵌入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过程创造了基本条件。其机理是综合发挥降险增效、信息集成、过程监督作用,形成现代金融服务导入的中介载体、平台支撑和渠道机制,精准匹配契约结构转换激发的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金融服务需求,解决了抵押缺失、担保不灵、信用不足对小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限制,也实现了信贷资金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封闭运行。实践中,农业生产托管已经催生了“托管险”“托管贷”及组合式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推动了赋能小农户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为构建金融驱动农业强国机制提供了可行路径。深化农业金融服务体制改革,要继续聚焦小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围绕推广和优化“托管险”“托管贷”及组合式创新形式,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机制,开创现代金融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农业金融服务 托管险 托管贷 农业强国
下载PDF
收入渴望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来自整村苹果种植户追踪数据的证据
15
作者 尤亮 申洲尧 田祥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4,共15页
将收入渴望引入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分析框架中,有助于从内生动力视角解析农户行为决策所面临的内在约束。以陕西富县两个整村苹果种植户的追踪调查数据为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收入渴望如何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的研究发... 将收入渴望引入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分析框架中,有助于从内生动力视角解析农户行为决策所面临的内在约束。以陕西富县两个整村苹果种植户的追踪调查数据为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收入渴望如何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的研究发现,收入渴望不仅能够激励农户增加物质投入,也能提升农户人工投入,且该研究结论是稳健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决策者年龄越大,收入渴望对农户人工投入的激励作用越小;家庭外出务工比例越高,收入渴望对农户物质投入的激励作用越小。在不同的物质投入分位点上,由于农户的劳动力比例和家庭资产不同,导致收入渴望对农户物质投入的影响存在着异质性,而该现象并未在收入渴望对农户人工投入的影响中出现。进一步分析表明,收入渴望并非越高越好,当收入渴望脱离现实收入状况时会抑制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因此,政策制定不仅要考虑通过外援助推式政策缓解农民外部约束,还应重视通过内源式发展政策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物质投入 人工投入 收入渴望 农业强国
下载PDF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国际比较、中国特色与道路选择
16
作者 芦千文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10期5-19,共15页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要求。农业强国的经营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形成了多元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机制、要素集约投入市场配置机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共赢机制以及战...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要求。农业强国的经营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形成了多元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机制、要素集约投入市场配置机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共赢机制以及战略企业支撑的产业安全保障机制。中国构建了以基本经营制度为根基的立体式复合型动态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呈现了多元主体共同发展、多元机制相互转化、多元路径区域交织、战略企业加速生成的特征。深化巩固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统筹产业功能和兜底保障功能,处理好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的辩证关系,形成在更大范围探索适度规模经营、要素集约配置、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制度性成本,为未来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出了新议题。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适应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人口资源分离格局变化、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业强国要求,调整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战略和资源要素集约配置机制,创新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培育战略引领型企业集团。对此,本文提出了沿着凸显“强”的方向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实践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强国 新型农业生产关系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大农业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逻辑思路与改革路径
17
作者 高强 程长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共14页
推动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加快推进生产关系变革,形成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文章在厘清农业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推动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加快推进生产关系变革,形成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文章在厘清农业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并提出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破除阻碍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研究认为,以新型生产关系塑造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人与地、人与技、人与业和人与村的关系,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业产业体系改革、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和农村人才体制改革,塑造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农业强国 农业科技创新 农村改革
下载PDF
废弃物替代河砂制备水泥砖的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高风兰 路根柱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在水泥砖生产中,农业废弃物的使用可减少环境污染。为研究农业废弃物替代河砂制备水泥砖的可行性,本文使用农业废弃物部分替代砂来制备水泥砖,并测试水泥砖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农业废弃物制备的水泥砖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较弱,... 在水泥砖生产中,农业废弃物的使用可减少环境污染。为研究农业废弃物替代河砂制备水泥砖的可行性,本文使用农业废弃物部分替代砂来制备水泥砖,并测试水泥砖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农业废弃物制备的水泥砖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较弱,但经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秸秆水泥砖满足强度要求。研究结果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吸水率 耐久性
下载PDF
广西财政支持加快推进农业强区建设的现状、挑战与路径
19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10期124-144,共21页
本文首先对广西建设农业强区的重要性、典型特征及财政支持建设农业强区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一般分析。其次,总结广西农业发展及财政支持建设农业强区的一般经验。最后,在借鉴其他农业强省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区情,提出来有针对性且... 本文首先对广西建设农业强区的重要性、典型特征及财政支持建设农业强区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一般分析。其次,总结广西农业发展及财政支持建设农业强区的一般经验。最后,在借鉴其他农业强省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区情,提出来有针对性且扎实的完善农业强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持农业 农业强区 广西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大食物观:理念、指向与实践
20
作者 汪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大食物观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是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提升粮食供给质量的战略安排。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生成的大食物观是传统粮食观念的延伸与拓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和推进... 大食物观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是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提升粮食供给质量的战略安排。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生成的大食物观是传统粮食观念的延伸与拓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食物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义具有内在一致性,旨在保障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征程上践行大食物观,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激活内生动力,强化科技领域创新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以完善农业生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大食物观 粮食安全 农业强国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