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建筑的社会学含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孝良 冯文广 曹俊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12,共6页
目前,国内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颇多,但对古建筑本质概念方面的揭示却不够深刻。运用科学社会学的观念,揭示中国古建筑在其形式背后的"空间-社会结构"模式,以及这种模式下的社会哲理,将会为古建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科学社会学 社会学 儒家学说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之门的文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跃杰 刘长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863-10864,10868,共3页
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门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种类和形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从中探究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门所内含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呼吁现代建筑创作应关注传统。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建筑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皎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和"风水"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文化 礼制 风水
下载PDF
中国古“亭”建筑考源与述流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明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结合历史文献,分析了"亭"的早期字形,比较清晰地还原了中国古"亭"的建筑本相,指出了在中国历史上,"亭"最早是一种军事建筑与政权建筑,是功能明确、结构复杂、体量高大的组合建筑系统。古"亭"... 结合历史文献,分析了"亭"的早期字形,比较清晰地还原了中国古"亭"的建筑本相,指出了在中国历史上,"亭"最早是一种军事建筑与政权建筑,是功能明确、结构复杂、体量高大的组合建筑系统。古"亭"建筑从原始的军政建筑到后世单体建筑小品,在造型、结构、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亭 建筑 本义
下载PDF
我国古代农耕图像及诗文的视觉化情境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纵 李若南 高圣博 《中国园林》 2008年第5期69-75,共7页
我国古代传统农田景观格局的形成及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以农耕文化为构架的自囿、原生的乡土风貌框架中,有着该特质独有的魅力,以解读我国古代农业典籍文献及相关咏农诗文的视角入手,从农耕图像与古代诗文中剖析农耕文化映射下的古代农田... 我国古代传统农田景观格局的形成及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以农耕文化为构架的自囿、原生的乡土风貌框架中,有着该特质独有的魅力,以解读我国古代农业典籍文献及相关咏农诗文的视角入手,从农耕图像与古代诗文中剖析农耕文化映射下的古代农田及村舍景观。试图揭示出传统农田景观的视觉化表征及地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代 农耕图像 诗文 视觉化 情境解读
下载PDF
中国古建筑的防震措施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志中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202,共9页
中国的古建筑早在汉代就基本定型,到唐、宋时期已有明确规制,而梁思成先生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提及到了一些"不守常规"的建筑,本文调查发现它们分别是1303年洪洞8级地震和1695年临汾7?级地震之后重建的产物。进一步分析发... 中国的古建筑早在汉代就基本定型,到唐、宋时期已有明确规制,而梁思成先生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提及到了一些"不守常规"的建筑,本文调查发现它们分别是1303年洪洞8级地震和1695年临汾7?级地震之后重建的产物。进一步分析发现,依现代防震理念,先人"不守常规"的做法其实是按震害经验采取了有效防震措施。这些防震措施虽然使建筑外观不够美观,但却增强了建筑物的防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建筑 防震措施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建筑空间机能的完善对家具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夏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4-97,共4页
中国古代构架式建筑空间的发展对古典家具的演变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建筑空间高度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古典家具的形体从低到高的变化,一些新颖的家具形态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空间里不严密的结构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筑内外... 中国古代构架式建筑空间的发展对古典家具的演变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建筑空间高度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古典家具的形体从低到高的变化,一些新颖的家具形态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空间里不严密的结构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筑内外空间成熟发展也促进了家具功能的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家具设计 空间机能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原始社会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4
8
作者 齐英杰 杨春梅 +1 位作者 赵越 杨成志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年第9期18-20,共3页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回顾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发展概况,指出了中国古代人类采用木结构建筑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发展起来的。建筑的发展是由天然岩洞到穴居、半穴居,然后上升到地面,由简单...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回顾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发展概况,指出了中国古代人类采用木结构建筑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发展起来的。建筑的发展是由天然岩洞到穴居、半穴居,然后上升到地面,由简单的原始木结构建筑逐渐发展为抬梁式(又称梁柱式或叠梁木式)结构建筑。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处于萌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木结构 建筑
下载PDF
南方地区古建筑彩画传统工艺与保护的科学化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伟俊 梁宏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7-19,24,共4页
对南方地区古建筑彩画进行了区域性划分,并凝练其传统工艺之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方地区古建筑彩画传统工艺和保护的科学化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任务和方向.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古建筑彩画 传统工艺 保护 科学化
下载PDF
透析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色彩艺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西娅 尹锷 《中外建筑》 2007年第11期38-41,共4页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建筑 色彩
下载PDF
中国北方传统村落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宏宇 解文龙 +1 位作者 卢端芳 杨波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7期20-24,共5页
传统村落是我国仅存不多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的鲜活载体,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而可持续的生态智慧哲学观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领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在对我国黄土高原、黄淮海、东北、甘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40余个传统村落进行深入调... 传统村落是我国仅存不多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的鲜活载体,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而可持续的生态智慧哲学观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领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在对我国黄土高原、黄淮海、东北、甘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40余个传统村落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三个思考:为什么从北方传统村落视角思考中国古代生态实践智慧?我国北方传统村落中生态实践智慧的核心特点是什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其进行挖掘和研究?并最终提出三个关键启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挖掘应重点关注传统村落;中国古代城乡营建中可持续思想的核心是"低维护成本";中国传统村落的生态实践智慧是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输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生态实践 传统村落 古代营建知识体系 海绵城市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申喆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6-57,66,共3页
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 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美学特征 色彩 韵律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和启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嘉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9X期190-190,共1页
在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古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了世界,还在发展时继保留传统风格又借鉴了西方艺术特色。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 影响
下载PDF
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建筑的世俗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婉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从外域传入的宗教信仰,在其发源地均有风格独特的建筑样式,但传入中国后,随着教义的"中国化",其建筑形式也依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经历了一个"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佛教即是如此。中国文化的强势同化和... 从外域传入的宗教信仰,在其发源地均有风格独特的建筑样式,但传入中国后,随着教义的"中国化",其建筑形式也依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经历了一个"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佛教即是如此。中国文化的强势同化和佛教自身独具的圆融特性,使得佛教教义与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冲突中融合,佛寺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式,采用了中国特色非常明显的大屋顶木结构房屋体系,佛塔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淡化,出现了多样化、伦理化、实用化的种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 中国化 世俗化
下载PDF
略论古代中越建筑艺术交流的特点
15
作者 李未醉 李魁海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6-40,共5页
古代中越两国在建筑技术方面交流密切 ,古代中越建筑技术交流的特点有 :中国建筑技术传入越南 ,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建筑风格 ;中国移民直接参与了越南的建筑工程 ,把先进的建筑技术带到了越南 ;古代中越建筑技术交流与中越佛教交流紧密... 古代中越两国在建筑技术方面交流密切 ,古代中越建筑技术交流的特点有 :中国建筑技术传入越南 ,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建筑风格 ;中国移民直接参与了越南的建筑工程 ,把先进的建筑技术带到了越南 ;古代中越建筑技术交流与中越佛教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 ;阮安参与明初北京城的设计 ,反映了越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 ,是古代越南人民对中国建筑业的贡献。建筑技术的交流是古代中越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中国 越南 建筑技术 文化交流 特点
下载PDF
略论诗性智慧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16
作者 崔勇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37,共2页
文章从中国古人特有的诗性智慧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建筑予以概略的论述,并借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生态与情感及形态三者融合为一整体的意义之所在,旨在给建筑创作与教育者以启迪。
关键词 诗性智慧 中国古代建筑 生态哲学 建筑文化
下载PDF
中西文化中自然观比较(上)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贵祥 《重庆建筑》 2002年第4期54-55,共2页
中西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大相迳庭,西方人视自然为上帝的造物,且从上帝处获得了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力,而中国人则视自然为万物的本原,对自然采了敬畏与呵护的态度。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的城市、建筑与... 中西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大相迳庭,西方人视自然为上帝的造物,且从上帝处获得了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力,而中国人则视自然为万物的本原,对自然采了敬畏与呵护的态度。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的城市、建筑与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传统文化 自然观 中国 古代建筑 西方传统建筑
下载PDF
地方高校中国古建筑模型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
18
作者 朱海珍 鲁伟娜 《职业时空》 2013年第5期34-35,共2页
主要介绍了廊坊师范学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的中国古建筑模型室的建设及在相关课程中的应用。该古建模型实验室为学院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同时让土木类其它相关专业学生了解并亲身感受了到中国古建筑的精妙。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模型实验室 建设与应用
下载PDF
跨越东西的关注:研读梁思成《华北古建调查报告》术语译名上的引号 被引量:2
19
作者 焦洋 《建筑师》 2021年第5期4-14,共11页
为建筑术语的译名加上引号,可以提示读者注意作者对于东西建筑文化间各种关系的权衡思考以及特定的意图,这种跨越东西的关注经由梁思成《华北古建调查报告》一文译名上的引号得以呈现,因而这篇论著在其探索中国建筑术语翻译方法的过程... 为建筑术语的译名加上引号,可以提示读者注意作者对于东西建筑文化间各种关系的权衡思考以及特定的意图,这种跨越东西的关注经由梁思成《华北古建调查报告》一文译名上的引号得以呈现,因而这篇论著在其探索中国建筑术语翻译方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译名上引号的缘起、作用以及后续影响的探析,揭示由译名上的引号所彰显出的梁思成对于东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开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华北古建调查报告 术语 译名 引号
下载PDF
从汉代明器看建筑斗栱的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临安 曹云钢 张旖旎 《建筑师》 2008年第1期81-85,共5页
斗栱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是中国建筑的符号。斗栱的演变特征可以看作是古代木构架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考古发现有大量的汉代明器,其中为数可观的建筑明器都表现有建筑斗栱,样式繁多... 斗栱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是中国建筑的符号。斗栱的演变特征可以看作是古代木构架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考古发现有大量的汉代明器,其中为数可观的建筑明器都表现有建筑斗栱,样式繁多,用途广泛。本文主要从汉代建筑明器论述斗棋的形制特点及其在建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建筑 汉代 明器 斗拱 特征 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