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新参数及其在北京国家植物园的应用
1
作者 陈明辉 沈庆华 +4 位作者 闫帅 卢彦磊 孙猛 石青松 温黎彬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种和竞争等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将参数组合,则可以全面描述林分的水平结构多样性。用修正的遗传绝对距离表达林分结构单元类型的均匀性,用林分结构参数组合数与最大类型数的比值表达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构造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指数(FSDN)。以北京国家植物园两个典型林分为分析对象,以同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其他人工林为比较林分,采用FSDN指数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组合类型个数的多少及其占比,评价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多样性。【结果】北京国家植物园内两种典型林分虽然在林分类型、树种多少、林分密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差异,但其水平结构多样性非常相似。同地区的侧柏人工林结构多样性更低,但以等级划分时,其等级和国家植物园两个林分的等级相同,均为中等。【结论】北京国家植物园典型林分类型的水平格局多样性处于中等的水平,这与中国同地区或南方地区的人工林相似。新的水平格局多样性指数由结构种类分布的均匀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两部分组成,可量化林分水平不同方面的多样性,也方便综合描述,并明确阐释多样性高低的原因,以及均匀性和复杂性的贡献程度。这将为森林经营,尤其是致力于提升和优化森林结构多样性的经营目标提供更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家植物园 林分空间结构 结构复杂性 结构多样性
下载PDF
傲雪凌霜学者脊梁——孙筱祥先生对当代公园和植物园建设发展的开创性、前瞻性贡献及深远国际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启翔 罗乐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10-27,共18页
【意义】随着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相继揭牌成立,当代公园和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孙筱祥先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其风景园林作品包括花港观鱼公园、杭州植物园、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植... 【意义】随着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相继揭牌成立,当代公园和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孙筱祥先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其风景园林作品包括花港观鱼公园、杭州植物园、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现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现华南国家植物园)、海南植物园、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云南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纵观这些作品的诞生、演变及创作时代背景,系统性地总结孙先生的理论、实践和职业生涯,对于当代公园和植物园建设发展史的研究至关重要。【评论】孙筱祥先生集教育家、园林家、花卉家、画家、建筑师和大地规划师于一身,他的风景园林作品在时代洪流中脱颖而出,成为永恒的经典和传世之作。通过对孙先生70年风景园林史料的分析和研究,从聚焦时代背景的视角,阐述他为当代建设科学与艺术、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抽象与现实相结合的世界一流公园和植物园开辟了道路、引领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展望】孙筱祥先生的风景园林作品,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不同气候带,他为促进植物多样性物种保存和迁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挥公园和植物园的生态、社会、美学和经济效应,均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理论思想和园林创作艺术将通过他的杰作代代传扬,持续推动中国和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孙筱祥 植物园 花港观鱼公园 杭州植物园 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 仙湖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鞭生长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革 包峥焱 +2 位作者 张袆 李岩 李心竹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对国家植物园引种的6种箬竹属植物的竹鞭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开展了竹鞭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阔叶箬竹和美丽箬竹生长势处于上升阶段,箬叶竹、箬竹和髯毛箬竹生长势处于下降阶段,善变箬竹生长势处于衰弱阶段。对于生长处于下降阶段... 对国家植物园引种的6种箬竹属植物的竹鞭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开展了竹鞭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阔叶箬竹和美丽箬竹生长势处于上升阶段,箬叶竹、箬竹和髯毛箬竹生长势处于下降阶段,善变箬竹生长势处于衰弱阶段。对于生长处于下降阶段或衰弱阶段的竹种,需要尽早进行人工干预,加强抚育管理。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箬竹属植物的栽培管理及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竹属 竹鞭 繁殖 国家植物园
下载PDF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in the Mutualism of Figs and Fig Wasps 被引量:1
4
作者 YaoJin-yan ZhaoNan-xian +3 位作者 ChenYi-zhu JiaXiao-cheng DengYuan YuHui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aries which can either produce one seed or one wasp. From observation on Ficus virens Ait., we showed that female flowers with outer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wall of syconiu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with inner and interval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syconium cavity), in which most seeds and wasps were produced. This meant that fig tree provided the sam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seed and wasps production.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usually only one foundress in syconium at female flower phase and no com- petition pollinators. Measurement of the style length of female flowers and the ovipositor of pollinators indicated that most ovaries could be reached by pollinator’s ovipositor. However, at the male flower phase, production of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wasps including non-pollinating was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ed and pollinating wasp production when without non-pollinating wasps produce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non-pollinating wasps competed ovaries not with seeds but with pollinating wasps for ovipositing. Bagge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ampling fig species was not self-sterile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figs and wasps to survive bad season. Seed production in self-pollinated fi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otal wasps in- cluding non-pollinating ones. This might be related with the weaker competition among wasps since bagged figs were not easy to reach by wasps from out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US Ficus wasp mutualism conflicts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in the Mutualism of Figs and Fig Wasps Yao Jin-yan1 2 Zhao Nan-xian1 Chen Yi-zhu1* Jia Xiao-cheng1 2 Deng Yuan1 2 Yu Hui1 2 1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P. R. china 2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P. R. china ABSTRACT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aries which can either produce one seed or one wasp. From observation on Ficus virens Ait. we showed that female flowers with outer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wall of syconiu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with inner and interval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syconium cavity) in which most seeds and wasps were produced. This meant that fig tree provided the sam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seed and wasps production.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usually only one foundress in syconium at female flower phase and no com- petition pollinators. Measurement of the style length of female flowers and the ovipositor of pollinators indicated that most ovaries could be reached by pollinator’s ovipositor. However at the male flower phase production of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wasps including non-pollinating was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ed and pollinating wasp production when without non-pollinating wasps produce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non-pollinating wasps competed ovaries not with seeds but with pollinating wasps for ovipositing. Bagge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ampling fig species was not self-sterile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figs and wasps to survive bad season. Seed production in self-pollinated fi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otal wasps in- cluding non-pollinating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种形态特征及出笋成竹规律
5
作者 王金革 李心竹 +3 位作者 李岩 张祎 包峥焱 杨涓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6期42-46,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箬竹属植物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的生长习性,科学栽培管理和应用,对阔叶箬竹、善变箬竹、箬竹、髯毛箬竹、箬叶竹和美丽箬竹6个箬竹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出笋成竹规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6个竹种的出笋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 为进一步了解箬竹属植物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的生长习性,科学栽培管理和应用,对阔叶箬竹、善变箬竹、箬竹、髯毛箬竹、箬叶竹和美丽箬竹6个箬竹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出笋成竹规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6个竹种的出笋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其中箬叶竹出笋最晚,为4月中旬;竹种高生长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美丽箬竹分枝时间在7月中旬,其它竹种分枝时间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初;善变箬竹展叶时间最早,为4月下旬,阔叶箬竹展叶时间最晚,为5月下旬。分枝和展叶从植株下部的几节开始,逐节向上,分枝数量和叶片数量因竹种而不同,箬竹的分枝和叶片数量均最大,分枝为9个/株,叶片数量为132片/株,其它竹种的分枝均在5个/株以下、叶片数量均在30片/株以下,而且箬竹的株型与其它5种相比差异较大。在园林应用中,可根据各竹种的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各竹种的形态特征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竹属 生长规律 形态特征 园林应用 国家植物园(北园) 北京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植物文化建设与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飞飞 罗斌圣 +1 位作者 崔夏 龙春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3-1391,共9页
生物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园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处处体现着人类因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形成的植物文化。现代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上虽然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其植物文化的建设稍显滞后。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 生物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园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处处体现着人类因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形成的植物文化。现代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上虽然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其植物文化的建设稍显滞后。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在此背景下,该文探讨了生物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演化的关系,回顾了早期植物园和我国古典园林中植物文化的体现;通过对全球3085个现代植物园主要功能的分析,发现开展了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植物园占比7.36%,开展了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植物园占比11.18%,制定了植物保护计划的占比17.18%,从而揭示了现代植物园保护功能的提升和文化功能的弱化。基于当前植物园植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中对植物文化建设的需求,该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植物园植物文化建设的不足,主要包括:(1)植物物种多样性信息中植物文化信息数据不足;(2)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传统知识惠益分享的考虑欠缺;(3)缺少以文化展现植物多样性的主题园。在此基础上,该文聚焦国家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目标,从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惠益共享、公众参与3个层面对国家植物园体系中的植物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生态文明特色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文化 传统知识 民族植物学 惠益分享 国家植物园
下载PDF
具有季节性客流特征的旅游景区周边交通组织策略研究——以国家植物园地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文成 张鑫 +1 位作者 刘韵 郑猛 《交通工程》 2023年第5期7-13,共7页
具有季节性客流特征的旅游景区在旺季和淡季时巨大的客流差异对周边交通设施的供给与交通组织提出了考验,如何缓解旺季时交通设施紧张以及减少淡季时交通设施空闲关系到景区的发展.为此,分析季节性客流旅游景区交通需求及供给特征,以国... 具有季节性客流特征的旅游景区在旺季和淡季时巨大的客流差异对周边交通设施的供给与交通组织提出了考验,如何缓解旺季时交通设施紧张以及减少淡季时交通设施空闲关系到景区的发展.为此,分析季节性客流旅游景区交通需求及供给特征,以国家植物园地区为例,梳理国家植物园地区现状交通条件和游客规模,剖析该地区交通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基于国家植物园和香山公园的历史游客量,预测该地区旅游高峰期道路需求和停车需求,分析该地区交通供需关系.结果表明,现状和规划条件下,道路和停车均不能满足极高峰交通需求.最终针对国家植物园地区不同客流情况提出交通改善建议,并总结具有季节性客流特征的旅游景区周边交通组织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 季节性客流特征 旅游景区 交通组织策略 国家植物园
下载PDF
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应用
8
作者 仇莉 袁媛 陈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92-98,共7页
通过对过去6年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中71种、隶属于50属的菊科花卉的生活型、原产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园区内花境中菊科花卉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在色彩、立面和质感等方面能够丰富... 通过对过去6年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中71种、隶属于50属的菊科花卉的生活型、原产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园区内花境中菊科花卉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在色彩、立面和质感等方面能够丰富不同季节花境的景观层次,并基于此进行了菊科专类植物花境的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宜增加多年生菊科花卉的应用,营造长效花境景观,一、二年生菊科花卉适当配置,为景观增色;应进一步开发利用菊科野生花卉,筛选更多适生的菊科乡土植物和新优植物,使菊科花卉成为节约型花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花卉 国家植物园(北园) 花境 观赏特性 应用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规划研究——以位于首都的国家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翟鹏 刘晓路 +1 位作者 端木歧 丘荣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目的】国家植物园相关规划方法的研究在中国尚属空白。以位于首都的国家植物园为例,探索可行的规划方法,为后续国家植物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对照国家代表性,识别国家植物园的主要任务。其次,对照行业引领性,分析植物园... 【目的】国家植物园相关规划方法的研究在中国尚属空白。以位于首都的国家植物园为例,探索可行的规划方法,为后续国家植物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对照国家代表性,识别国家植物园的主要任务。其次,对照行业引领性,分析植物园现状差距,提出国家植物园的发展目标和分项建设措施。针对由现状综合性植物园升级建设的国家植物园,采取有机更新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国植物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国家植物园。【结果】从3个方面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规划策略。1)实现国家植物园核心功能,包括打造3个植物收集展示区的28个特色专类园,满足植物迁地保护和展示功能;建设四大重点项目和两大科研设施,保障植物科学研究功能;形成“一馆、八室、一廊、多点”的科普设施布局,策划8类科普活动,满足植物科学传播功能;构建智慧植物园系统,为国家植物园形成国际综合交流分享合作平台提供保障。2)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家植物园南北园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功能设置3个方面的优化调整,实现两园整体统一。3)借助国家植物园位于三山五园地区的优势,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禀赋和中国传统植物文化内涵,形成8条叙事脉络和6项文化策略,将中国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展示。【结论】国家植物园应综合实力突出,兼具艺术的外貌和科学的内涵。国家植物园还应考虑和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关系,重点承担所在区域植物的收集和保护责任。在现状综合植物园升级到国家植物园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尊重原有建设基础,做到科学发展。同时,中国国家植物园应具有鲜明的中国植物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国家植物园 国家植物园体系 植物迁地保护 中国植物文化
下载PDF
艺术的民族特质——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晶 《福建建筑》 2008年第3期11-1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园林艺术观念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蕴涵,来说明中国古典园林的民族特质,并进一步提出艺术的民族特质对其的重要意义——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民族特质 中国传统 哲学思想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五洲温室群改造提升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辉 宋恒 +2 位作者 王伟菡 闫帅 张钰箫 《山西建筑》 2022年第21期172-175,共4页
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4月18日揭牌成立,是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北京市植物园现有的基础上扩容整合而成,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植物研究积累。新生的国家植物园,处于发展提升的新阶段,以其现状陈旧的展览温室群为研究对象,在对现... 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4月18日揭牌成立,是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北京市植物园现有的基础上扩容整合而成,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植物研究积累。新生的国家植物园,处于发展提升的新阶段,以其现状陈旧的展览温室群为研究对象,在对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温室群改造提升的规划目标定位、理念和原则,规划结构为“一心联动三馆、一室支撑全域”。“五洲馆”“中国馆”“生态馆”三馆共规划13个室内展区,收集展示全球五大洲,涵盖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各种气候类型植物。全域规划为展览温室区、科研支撑区、室外景观区三大功能区,实现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园艺展示等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植物园 温室群规划 展览温室
下载PDF
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忠发 朱忠义 +2 位作者 秦凯 段世昌 邢珏蕙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4-38,共5页
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造型奇特、受力复杂,温室内为高温高湿环境,具有一定的工程代表性:采用框架+V柱的结构体系,其中V柱减小了结构跨度,满足了结构受力要求,实现了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地基采用CFG... 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造型奇特、受力复杂,温室内为高温高湿环境,具有一定的工程代表性:采用框架+V柱的结构体系,其中V柱减小了结构跨度,满足了结构受力要求,实现了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有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非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对温室屋顶40m单层网壳的稳定分析,表明结构稳定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设置悬挂在V柱上的不锈钢拉索,以及步道与楼面连接处的抗扭构造措施,保障了旋转步道的结构安全和舒适度;为减轻结构自重,部分屋面板采用轻质钢边框屋面板,经检测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针对温室内钢结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防腐需求,设计了配套的防腐涂层系统,并采用不锈钢拉索保证拉索防腐性能;在建筑四周设置了自屋顶下挂的根须,根须材质根据受力选择铝管和钢管两种,以期为其他植物园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北京世园会 植物馆 膜结构 网壳结构 温室内旋转步道 防腐蚀设计 动力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