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博弈:近昔和当今及对中国战略的意涵
1
作者 时殷弘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5,I0002,共18页
过去15年里,中美关系的首要特征是博弈而非协调。两国博弈先在战略阵线开启,继而在战略、经贸、高技术和意识形态四条主要阵线展开。就中美博弈总体而言,美国处于“防守型”战略态势,美国认为它长时期拥有的重大优势地位一个又一个地丧... 过去15年里,中美关系的首要特征是博弈而非协调。两国博弈先在战略阵线开启,继而在战略、经贸、高技术和意识形态四条主要阵线展开。就中美博弈总体而言,美国处于“防守型”战略态势,美国认为它长时期拥有的重大优势地位一个又一个地丧失或被侵蚀,首要动能在中国一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急剧腾升的强国。大为增强的国力,使中国更加坚定了自信和抱负。中国内外发力,争取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全球治理的某些问题领域参与引领甚或单独引领,实现在亚洲大陆以及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和外交优势,大致取得在西太平洋的对美战略和军事优势,进一步地,对第一至第二岛链之间的战略空间的控扼能力愈益被视为必要。回顾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三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势和政策,对未来中美关系应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的疾风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博弈 战略博弈 中国战略 亚太地区 南海
下载PDF
试析百年变局背景下中日在东亚地区博弈新态势
2
作者 刘哲 庞彦 《区域国别学刊》 2024年第1期12-22,154,共12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周边环境复杂,面临重要战略难题。中日关系成为中国周边安全高度关注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自岸田文雄上任,日本对华关系有了新的态势:频繁提及“中国台湾问题”和“东海划界问题”;挑动南海问题;出台“...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周边环境复杂,面临重要战略难题。中日关系成为中国周边安全高度关注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自岸田文雄上任,日本对华关系有了新的态势:频繁提及“中国台湾问题”和“东海划界问题”;挑动南海问题;出台“新安保三文件”,视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加强日美同盟关系,牵制中国发展等。日本在东亚地区与中国博弈有诸多深层目的:通过与中国加紧博弈,以赢得国内右翼保守势力的支持;视中国为“海洋地缘政治对手”,以海洋地缘政治牵制中国成为海洋强国;以“中国台湾问题”来延缓中国崛起的速度;在强化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彰显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然而,日本与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博弈也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博弈 中日关系 地缘政治 日美同盟
下载PDF
中美中东石油关系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舒先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5期27-33,共7页
作为居世界前两位的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中美都离不开中东石油。中美在中东必然因石油而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重性——事实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中东石油领域,如果两国展开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双方可能走向"零和"或两... 作为居世界前两位的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中美都离不开中东石油。中美在中东必然因石油而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重性——事实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中东石油领域,如果两国展开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双方可能走向"零和"或两败俱伤的"负数"结局;如果两国开展对话、合作或实现竞争下的合作,则完全可以在中东石油甚至其他能源领域实现互利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石油 中美博弈 国际竞争 能源合作 中美关系
下载PDF
东盟版“印太”愿景:对地区秩序变化的认知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洁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共13页
现阶段的中美博弈主要围绕地区秩序的调整与重构展开,即“中国方案”与美国“印太”战略的较量。美国“印太”战略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同时力图通过承认东盟的中心地位,获取东盟国家的支持。面对中美博弈,印尼提出了东盟版的“印太”愿... 现阶段的中美博弈主要围绕地区秩序的调整与重构展开,即“中国方案”与美国“印太”战略的较量。美国“印太”战略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同时力图通过承认东盟的中心地位,获取东盟国家的支持。面对中美博弈,印尼提出了东盟版的“印太”愿景,强调地区包容性,协调中美方案的对接与共存,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东盟的统一性与中心地位。目前,印尼正在推动东盟国家就“印太”愿景达成共识,并争取获得大国的认可。鉴于此态势,中国应坚持包容、开放的地区合作理念,与美国形成有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有选择地回应东盟版“印太”愿景,同时积极开展与日本、印度等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引导地区秩序朝对话而非对抗、互利而非“零和”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愿景 中美博弈 东盟认知 地区秩序
下载PDF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继永 牛笑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新冠肺炎大流行与中美竞争对朝鲜半岛造成双重冲击。新环境、旧难题的冲撞将带来新的变数,也进一步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朝鲜面临防疫、经济恢复和民生3个方面的问题,其对于朝鲜半岛问题与美国的态度与措施也在变化。韩国在外交上面临... 新冠肺炎大流行与中美竞争对朝鲜半岛造成双重冲击。新环境、旧难题的冲撞将带来新的变数,也进一步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朝鲜面临防疫、经济恢复和民生3个方面的问题,其对于朝鲜半岛问题与美国的态度与措施也在变化。韩国在外交上面临着多个方向的夹击。朝鲜半岛各方的博弈将出现新的平台。新冠疫情与中美竞争作为朝鲜半岛最大的两个外部因素与新引入变量,其影响已经远大于常规性背景变量,即中美日俄等传统地缘力量。围绕这一双重冲击,朝鲜与韩国的应对与互动将会左右未来朝鲜半岛新的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大流行 中美竞争 双重冲击 朝鲜半岛博弈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中美经济博弈”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炼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也不会与TPP针锋相对。中美两国提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方案:美国主导TPP、TTIP是"排他性的",是为了巩固其在全球的经济霸权,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 "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也不会与TPP针锋相对。中美两国提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方案:美国主导TPP、TTIP是"排他性的",是为了巩固其在全球的经济霸权,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商、共建、共享,是包容、开放的方案,欢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和国际组织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合作中来。"中美经济博弈"围绕地缘政治、国际规则制定权的话语权、TPP与RCEP竞争等领域展开。与TPP不同,"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了意识形态、宗教信仰、语言文化、政治制度和民族界限,中国以比美国大四倍的国内市场和经济潜力寻求全球的发展与合作。同时,"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地缘政治风险、传统安全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法律与道德风险、债务风险、中国公司自身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的风险。为克服上述风险,本文提出"三两"政策建议,即"两容",强调"包容性";"两分",强调"共享性";"两轨",强调"共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风险 中美经济博弈
下载PDF
美国重返亚太及中国的战略应对--基于南海海上战略通道的视角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甲瑞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共10页
美国二战后一直控制着南海的战略咽喉,中国战略利益的延伸威胁到了美国在南海长期形成的控制地位,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目的在于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并防范来自中国的挑战,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本文从南海海上战略通道的... 美国二战后一直控制着南海的战略咽喉,中国战略利益的延伸威胁到了美国在南海长期形成的控制地位,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目的在于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并防范来自中国的挑战,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本文从南海海上战略通道的视角去研究美国为何重返亚太。研究发现,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是基于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内在动因是美国的大战略决定了必然要控制海上战略通道以及美国欲把南海变成其全球第17条海上战略通道;外在动因是中国在南海的活动挤压了美国的海上战略通道空间。对中国来说,在不影响国家大战略以及海洋战略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规划战略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上战略通道 中美关系 大国博弈
下载PDF
南海局势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青 王姗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21-24,96,共5页
2016年7月,随着菲律宾单方面提出南海仲裁案结果的公布以及美国航母编队进入南海,南海局势陡然紧张。南海问题已由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议,蜕变成中美在亚太进行地缘战略博弈的焦点。面对美国联手西方发动的这场政... 2016年7月,随着菲律宾单方面提出南海仲裁案结果的公布以及美国航母编队进入南海,南海局势陡然紧张。南海问题已由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议,蜕变成中美在亚太进行地缘战略博弈的焦点。面对美国联手西方发动的这场政治和外交攻势,中国在法律、外交、舆论和军事方面推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初步化解了这场危机。中国在南海开展的岛礁建设,不仅改变了南海地缘政治格局,使中国在南海博弈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为中国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更好地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合作提供了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仲裁案 南海局势 中美博弈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博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田宇涵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9,共13页
文章在探索中国和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如何博弈的前提下,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博弈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博弈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在不考虑生产成本因素下,上下游企业的利润与垄断优势、关税有关。文章... 文章在探索中国和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如何博弈的前提下,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博弈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博弈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在不考虑生产成本因素下,上下游企业的利润与垄断优势、关税有关。文章同时在实证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美技术差距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技术水平、资本报酬的影响系数均为正,需求、中美贸易摩擦、就业人员数量、总产出价格水平对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系数为负。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重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注重产品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品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上下游博弈 中美贸易摩擦
下载PDF
全球疫情与中美博弈视阈下高校国家安全问题
10
作者 杜清华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全球疫情与中美博弈加剧对高校国家安全造成了深远影响,当前中国高校国家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师生涉及宗教、民族以及“三股势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隐患、西方利用国内民众对疫情的讨论煽动群体对立等方面。而疫情全球扩散与中美博弈... 全球疫情与中美博弈加剧对高校国家安全造成了深远影响,当前中国高校国家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师生涉及宗教、民族以及“三股势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隐患、西方利用国内民众对疫情的讨论煽动群体对立等方面。而疫情全球扩散与中美博弈导致西方对中方的打压会传递到高等教育领域,反华势力也会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寻求新的代理人,同时,非政府组织会以学术面孔进行信息收集以危害国家安全。这些都根源于美方及西方国家的冷战思维、高校师生国家安全意识缺失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的盛行与反智主义的出现。高校要在国家安全教育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国家安全意识与教育能力培养、高校与国家安全机关联动以及校园硬件建设方面加强工作,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疫情 中美博弈 高校 国家安全
下载PDF
中美日大国博弈框架下的中日关系--兼论国际关系中的敌友转换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全胜 《日本研究》 2022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试图把中日关系在不同时期中的转变放在中美日大国博弈的动态框架下进行梳理,以大国战略制定为基本出发点,以内政与外交连接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关注国际关系中敌友转换的五个动态因素,即国家利益、力量对比变化、... 本文试图把中日关系在不同时期中的转变放在中美日大国博弈的动态框架下进行梳理,以大国战略制定为基本出发点,以内政与外交连接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关注国际关系中敌友转换的五个动态因素,即国家利益、力量对比变化、盟友关系、领导人决策、内政外交互动五种变量。文中选择近两个世纪以来三国之间互动中具有方向性的重大事件作为节点,总结为八个转折点。之后对中美博弈下的中日关系进行了分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审视中美日在过去两个世纪的互动对我们今天研究中日关系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敌友转换 中美日大国博弈 日本外交政策辩论 日美同盟
下载PDF
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运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宁 秦利娜 张璇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年第11期11-13,共3页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高校奥运场馆之一,其赛前运作、赛中运营与赛后利用具有典型性,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赛时将承办摔跤比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实地考察、场馆特点分析和国内外相关奥运场馆对比等,深入分析其赛前...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高校奥运场馆之一,其赛前运作、赛中运营与赛后利用具有典型性,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赛时将承办摔跤比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实地考察、场馆特点分析和国内外相关奥运场馆对比等,深入分析其赛前运作模式与赛后运营体系,旨在使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利用,并希望能为高校奥运场馆运营提供可供参考的成功运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大体育馆 高校奥运场馆 赛后利用
下载PDF
认知视阈下的中美博弈及其策略选择
13
作者 李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中美关系是有着不同国家利益又有着共同全球利益的博弈,这种博弈共生关系在不同的认知视域下,对目标策略有着不同选择。变化中的中美关系的实质是大国博弈,中国在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和目标不在于单方面的妥协和让步,不在于持续对抗,而在... 中美关系是有着不同国家利益又有着共同全球利益的博弈,这种博弈共生关系在不同的认知视域下,对目标策略有着不同选择。变化中的中美关系的实质是大国博弈,中国在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和目标不在于单方面的妥协和让步,不在于持续对抗,而在于以消耗和持久战略有限的目标对抗发展周边外交和地缘政治经济,拉拢更多的周边国家进入国际体系的建构中来,在合理范围内分配利益维系共生。这场基于利益与秩序的博弈,只有通过"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选择,利用缓冲地带维护国家利益避免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认知 周边外交、地缘政治 博弈 策略选择
下载PDF
中美日东北亚地区的权力结构冲突与地区安全博弈——基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分析
14
作者 程桂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东北亚地区是亚太政治的核心,是亚太安全稳定的重要载体。中美日作为该区域最重要的三国,在长期的交往互动中构建了良好的关系,但政治互信的缺失、经济失衡的加剧、国际体系的变迁等都阻碍了三边关系的进一步推进。从进攻性现实主义看,... 东北亚地区是亚太政治的核心,是亚太安全稳定的重要载体。中美日作为该区域最重要的三国,在长期的交往互动中构建了良好的关系,但政治互信的缺失、经济失衡的加剧、国际体系的变迁等都阻碍了三边关系的进一步推进。从进攻性现实主义看,域内外因素的综合交织凸显了东北亚地区的权力结构冲突与地区安全博弈,中美日之间的力量关系总体上呈现出三边力量均衡、两边力量均衡和三边力量失衡三种形态。今后20年东北亚地区形态很可能会围绕其中一种进行演变,并使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权力政治的中心,为此中国有必要在战略对话机制、大国协调机制、安全合作机制等方面加强对美日的研究力度,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积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日 东北亚 冲突 博弈 进攻性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中国原创网游的语言变异与英译
15
作者 张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52-157,共6页
在中国原创网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长之际,原创网游的翻译却一直未能引起网游开发企业的足够重视,成为影响与制约这些原创网游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不利因素。本文欲从语言变异入手,剖析和探究这种网络语言在语音、词汇、语义... 在中国原创网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长之际,原创网游的翻译却一直未能引起网游开发企业的足够重视,成为影响与制约这些原创网游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不利因素。本文欲从语言变异入手,剖析和探究这种网络语言在语音、词汇、语义和句法四个方面的语言变异现象,提出语言变异的英译原则和策略,以期为中国原创网游的英译实践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创网游 语言变异 英译 《剑侠情缘3》 《冒险王》 《武侠Q传》 《晴空物语》
下载PDF
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国参与湄公河水治理的行为逻辑及可适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屠酥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9,共23页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湄公河次区域战略地位上升。奥巴马以来的三届美国政府均将水作为介入湄公河次区域事务的关键切入口,且在水治理议程设置、水治理网络构建、“可持续基础设施”倡议实施和“公私合作”等方面逐步推进,显示出美国政府...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湄公河次区域战略地位上升。奥巴马以来的三届美国政府均将水作为介入湄公河次区域事务的关键切入口,且在水治理议程设置、水治理网络构建、“可持续基础设施”倡议实施和“公私合作”等方面逐步推进,显示出美国政府在湄公河水资源问题上的政策连贯性,亦使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和湄公河国家水资源合作的重要因素。美国参与湄公河水治理对接了湄公河国家制衡中国和增强流域水安全风险管理能力的需求,但是美国的参与着力于“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对湄公河国家亟需的“硬”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美国参与湄公河水治理起源于“软制衡”理论和全球治理中的“霸权主导”思想,致使其从“美国优先”考虑出发,并在治理中嵌入美国制度和价值观,不仅没有充分考虑湄公河国家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需求,也与东盟目前主导的治理范式存在不一致性,面临湄公河国家政治信任不足、私营企业参与意愿薄弱、“湄公河之友”伙伴关系难以有效协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湄公河水治理 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 中美博弈
下载PDF
中美知识产权博弈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哲 隆云滔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9-29,共11页
本文从知识产权的大国战略博弈出发,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对全球经济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及变迁内因进行比较研究和历史事件分析。研究发现,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历史中,知识产权成为先发国家保护个体创造动力、激发... 本文从知识产权的大国战略博弈出发,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对全球经济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及变迁内因进行比较研究和历史事件分析。研究发现,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历史中,知识产权成为先发国家保护个体创造动力、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助力科技企业发展的国内公共政策工具;而当代知识产权的制度属性发生了异化,即从国内政策演化为国际政治安排,逐步融入相关国家维系技术霸权、打造贸易壁垒、维系长期竞争力的大国战略之中。新时期全球战略格局的高度不平衡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将使知识产权制度更深刻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基于知识产权的相互依存将会成为实现两国战略安全平衡的重要基石。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立足点,提出新时期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制度 中美关系 博弈 全球治理 比较研究 历史事件分析
下载PDF
“印太”:概念阐释、实施的局限性与战略走势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翠萍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8年第5期1-16,138,共17页
无论"印太"是停留在概念还是构想层面,抑或已经是战略,美国以"印太"概念为抓手试图构建美印日澳四国联盟所引发的中美印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博弈必将持续。美国虽然不是"印太"战略的唯一推手,但毫无疑问是决... 无论"印太"是停留在概念还是构想层面,抑或已经是战略,美国以"印太"概念为抓手试图构建美印日澳四国联盟所引发的中美印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博弈必将持续。美国虽然不是"印太"战略的唯一推手,但毫无疑问是决定"印太"战略未来走势的首要国家。当前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大国战略博弈之下双边与多边关系走向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印太"战略的摩擦力;第二,"印太"战略下美印日澳追求各自利益导致相互依赖具有松散性,这是"印太"战略实施的制约力;第三,美印日澳四国战略互动与合作存在"集体行动困境",这是"印太"战略的阻力;第四,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考量存在可变性与可塑性,这是"印太"战略中的最大变量。因此,中国既需要在中美博弈中保持战略定力,也需要探索未来中印相处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 战略博弈 中美关系 中印关系
下载PDF
中美俄博弈模式分析:决策层级、动机及过程
19
作者 陆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12,共10页
以中美俄博弈的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列举中美和中俄两个具有合作性质的博弈案例,进而深入分析中美俄博弈的决策角色、决策动机和决策过程,指出决策角色可分为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和辅助层级,而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决策动机。为了追... 以中美俄博弈的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列举中美和中俄两个具有合作性质的博弈案例,进而深入分析中美俄博弈的决策角色、决策动机和决策过程,指出决策角色可分为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和辅助层级,而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决策动机。为了追求决策效率,三国决策者紧密控制决策过程,防止其他权力部门分享决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俄 博弈模式 决策层级 国家利益
下载PDF
中美印“战略三角”新变化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建山 《学术探索》 2020年第2期79-88,共10页
在中美印旧三角关系中,由于美国实力远超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都尽力维护自己与美国的关系,而美国也会让中印两国相互竞争相互抵制而获取最大利益。但是,由于美国在印太地区影响力的日益下降,中国与印度等亚洲大国实力差距的逐渐拉开,... 在中美印旧三角关系中,由于美国实力远超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都尽力维护自己与美国的关系,而美国也会让中印两国相互竞争相互抵制而获取最大利益。但是,由于美国在印太地区影响力的日益下降,中国与印度等亚洲大国实力差距的逐渐拉开,美国认为印太地区的"均势"局面已被打破。所以,美国积极拉拢印度等中国的亚洲邻国共同遏制中国。中国为了对美国遏制进行反制,也为了稳定西南大后方,也尽力改善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中美全方位博弈的背景下,中美印三角关系出现新变化,三角的枢轴国家由原来的美国转变为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博弈 印太 均势 新中美印“战略三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