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osmopriming and hydropriming on vigour and germination of China aster(Callistephus chinensis(L.) Nees.) seed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Yu-jie Hanna DORNA +1 位作者 GUO Su-juan ZHAI Ming-pu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2期111-117,共7页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osmopriming and different hydropriming treatments on the vigour and germination of China aster (Callistephus chinensis) seeds. Seed vigour and germination test...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osmopriming and different hydropriming treatments on the vigour and germination of China aster (Callistephus chinensis) seeds. Seed vigour and germin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10, 20 and 30℃ in darkness for untreated, osmoprimed and hydroprimed seeds.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and categories of seeds and seedlings were evaluated: the mean germination time (MGT), T10, T50, U75-25, U90-10, the percentage of germinating seeds (Gmax), germination capacity, percentage of abnormal seedlings and dead see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smopriming accelerated seed germination to the largest extent and improved the uniformity of germination at 10 and 30℃. Among the hydropriming treatments the highest speed of germination was observed for seeds hydrated in 500 μL of water per 1 g of seeds for 48 h at 15℃. This treatment accelerated seed germination at 1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Osmopriming increased seed germination capacity at 30℃. None of the applied hydropriming treatments improved this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mopriming hydropriming VIGOUR GERMINATION china aster (Callistephus chinensis)
下载PDF
Evaluating the suitability of different terrains for sustaining human sett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elevation range in China using the ASTER GDEM 被引量:8
2
作者 XIAO Chi-wei FENG Zhi-ming +2 位作者 LI Peng YOU Zhen TENG Jia-k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2期2741-2751,共11页
The topographical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SAHS) creat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elevation range(L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 The topographical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SAHS) creat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elevation range(L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different terrains for sustaining human settlements. However, current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based LER products suffer from some challenges typically because of their subjectively selected neighborhood scales and coarser spatial resolution. In this study, we initially determined the optimal statistical window and then calculated the appropriate LER with the finer resolution data of the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EM(ASTER GDEM) products for China. Then, the appropriate LER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opographical SAHS and its correlations with the national gridde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1 km × 1 km) in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statistical window for calculating a 1 arc-second(about 30 m) resolution GDEM LER for China can be determined using a 51 × 51 grid unit(width × height) within a rectangular neighborhood, corresponding to an area of about 2.34 km^2. Secondly, the LER values in the southern and western China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north and east, showing a trend which consistently reflects the general spatial features of landforms.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EM LER and population density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R^2 value of 0.81. It showed that 85.22%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as located in areas where the LER is lower than 500 m. The topographically suitable area within China decreased from the southeastern coastal zone towards the northwestern inland areas due to transition from plains and basins to plateaus and mountains. The total area of moderate to high suitable level was 423.84 × 10~4 km^2, or 44.15% of the total land area, with 88.17% of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appropriate LER in evaluating the topographical SAHS as well as its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SETTLEMENTS Topographical SUITABILITY LOCAL ELEVATION RANGE (LER)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EM (aster GDEM) china
下载PDF
利用ASTER卫星立体像对提取喀斯特数字地形模型——以广西大化高峰丛深洼地喀斯特地貌为例(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粱福源 石玉若 George A.Brook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ASTER卫星立体像对已经被成功地用于提取全球数字地形模型(DEM),其有效性已经在不同类型的非喀斯特地貌区域得到验证。和一般地貌相比,喀斯特地形,特别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能否从ASTER影像中精确地提取喀斯特地貌... ASTER卫星立体像对已经被成功地用于提取全球数字地形模型(DEM),其有效性已经在不同类型的非喀斯特地貌区域得到验证。和一般地貌相比,喀斯特地形,特别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能否从ASTER影像中精确地提取喀斯特地貌DEM目前尚未见到有任何报道。本文利用ASTER影像成功地提取了广西大化地区高峰丛深洼地的喀斯特地貌DEM,并且将提取结果与同一地区1∶5万地形图控制点的高程和4个剖面的高程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区域是喀斯特地貌,但在其西北部有一舌状砂岩地貌分布,从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喀斯特和非喀斯特地貌DEM精度对比的机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ASTER影像提取出来的砂岩地貌的DEM均方根误差要小于喀斯特地区,表明从ASTER影像中能更有效地提取非喀斯特地貌的DEM。相比之下,提取得到的喀斯特DEM精确度则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研究区内独特的高峰丛深洼地地形形态。由于峰丛地形的阴影在构成立体像对的两幅影像(nadir-looking和aft-loo-king)上的大小和形态差异很大,导致了DEM生产过程中两幅影像不能精确配准,从而产生比较大的误差。相比之下,砂岩地区地貌相对比较平坦,地形阴影大小和形态在两幅影像上差别不大,故而能得到精度比较高的数字地形模型。本文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适当增加地面控制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提取出来的喀斯特地貌DEM的精度。尽管提取的数字地形模型精度稍低,其均方根误差仍然远远小于该地区峰丛和洼地个体体量。因此本研究认为从ASTER立体像对提取的数字地形模型可广泛用于喀斯特地貌形态特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DEM 精度验证 喀斯特 地形阴影 中国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翠菊幼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侯建伟 董礼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75-2776,共2页
用蛭石、珍珠岩、草炭、腐熟鸡粪、腐熟猪粪配制育苗基质,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其对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L.)Nees]幼苗质量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翠菊苗在处理3(草炭∶蛭石∶珍珠岩∶腐熟鸡粪为3∶3∶2∶2)基质上生长最好。苗... 用蛭石、珍珠岩、草炭、腐熟鸡粪、腐熟猪粪配制育苗基质,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其对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L.)Nees]幼苗质量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翠菊苗在处理3(草炭∶蛭石∶珍珠岩∶腐熟鸡粪为3∶3∶2∶2)基质上生长最好。苗期指标显示,生长在处理3基质配方上的苗全株干重为1 440.21mg、地下干重为406.56 mg、茎粗为0.37 cm、株高为7.22 cm、壮苗指数为1 367.43、叶绿素含量为2.82mg.dm-2、光合速率达到5.39μmolCO2.m-2.s-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菊 育苗基质 幼苗质量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灾害发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克让 张豪禧 尹思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31,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中国沿海地区灾害发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特别讨论了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和地貌因素对灾害的影响。制定了孕灾环境区划,全区按地貌类型划分为北部平原和南部低山丘陵孕灾区以及10个易灾亚区。分析了灾害发生的社会经济背... 本文研究了中国沿海地区灾害发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特别讨论了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和地貌因素对灾害的影响。制定了孕灾环境区划,全区按地貌类型划分为北部平原和南部低山丘陵孕灾区以及10个易灾亚区。分析了灾害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区域承灾能力和人类活动对灾害的影响。最后根据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外部强迫因子对灾害发生的影响,讨论了一般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灾害 环境 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背景
下载PDF
“吉农大蓝翠菊”选育报告
6
作者 侯建伟 赵春丽 侯铁梅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对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进行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选出翠菊新品种"吉农大蓝翠菊"。在3年的田间对比试验中,植株高度比对照降低61.63%,花序直径和花序数分别比对照增加14.91%和26.93%。该品种适宜吉林省各地区在... 对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进行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选出翠菊新品种"吉农大蓝翠菊"。在3年的田间对比试验中,植株高度比对照降低61.63%,花序直径和花序数分别比对照增加14.91%和26.93%。该品种适宜吉林省各地区在无霜期露地栽培或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菊 吉农大蓝翠菊 选育
下载PDF
“吉农大粉”翠菊选育报告
7
作者 赵春莉 王永红 +1 位作者 孙桂杰 侯建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55-157,共3页
"吉农大粉"翠菊是对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进行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和连续多年的品比与栽培试验,选出的翠菊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35cm、平均花朵数量47.67个、平均花朵直径6.86cm、舌状花粉色(RGB值为255、182、... "吉农大粉"翠菊是对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进行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和连续多年的品比与栽培试验,选出的翠菊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35cm、平均花朵数量47.67个、平均花朵直径6.86cm、舌状花粉色(RGB值为255、182、255)、色泽鲜艳、初花期平均提前3.5d、终花期平均延后6.5d、观赏期增加了10d。适宜吉林省各地区在无霜期露地栽培或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菊 “吉农大粉”翠菊 选育
下载PDF
“吉农大红翠菊”选育报告
8
作者 侯建伟 金研铭 聂竖颖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8-199,共2页
"吉农大红翠菊"是由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经过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而成。在3年的田间对比试验中,植株高度比对照降低103.66%,花序直径和花序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4.70%和41.04%。适宜吉林省各地区在无霜期露地栽培... "吉农大红翠菊"是由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经过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而成。在3年的田间对比试验中,植株高度比对照降低103.66%,花序直径和花序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4.70%和41.04%。适宜吉林省各地区在无霜期露地栽培或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菊 吉农大红翠菊 选育
下载PDF
发现于普陀山的植物区系新资料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丹丹 金水虎 +2 位作者 胡军飞 欧丹燕 李根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普陀山的5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海岸卫矛Euonymus tanakae Maxim.(中国大陆新记录)、毛果甘薯Ipomoea cordatotriloba Dennst.(中国归化新记录)、滨海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var.maritima(Koidz.)Hara(中...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普陀山的5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海岸卫矛Euonymus tanakae Maxim.(中国大陆新记录)、毛果甘薯Ipomoea cordatotriloba Dennst.(中国归化新记录)、滨海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var.maritima(Koidz.)Hara(中国大陆新记录);夏威夷紫菀Aster sandwicensis(A.Gray)Hieron.(中国大陆归化新记录)和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浙江归化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卫矛 滨海鸡屎藤 夏威夷紫菀 毛果甘薯 硬雀麦 分布新记录 浙江普陀山
下载PDF
腐熟玉米秸秆基质在翠菊育苗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永红 侯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175-16176,共2页
[目的]探索新型的花卉育苗基质。[方法]用腐熟玉米秸秆配制育苗基质,设5种基质配比,3次重复,随机区组,研究其对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L.)Nees)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翠菊幼苗在处理③(腐熟玉米秸秆∶含10%腐熟鸡粪的园土=1∶3)... [目的]探索新型的花卉育苗基质。[方法]用腐熟玉米秸秆配制育苗基质,设5种基质配比,3次重复,随机区组,研究其对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L.)Nees)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翠菊幼苗在处理③(腐熟玉米秸秆∶含10%腐熟鸡粪的园土=1∶3)基质上生长最好,苗期指标与其他处理比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即叶片数为19.1片,株高为6.32cm,茎粗为3.48mm,地上干重为0.81mg,地下干重为0.41mg。[结论]腐熟玉米秸秆完全可以替代草炭作为育苗基质的组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菊 腐熟玉米秸秆 育苗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氮素对翠菊幼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红 侯建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1,共2页
以硝酸钙为氮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5个氮素浓度,研究氮肥对翠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钙用量为125 mg/kg基质时,翠菊幼苗的干重与其它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硝酸钙用量在1001、25 mg/kg基质水平时,翠菊幼苗的茎粗达... 以硝酸钙为氮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5个氮素浓度,研究氮肥对翠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钙用量为125 mg/kg基质时,翠菊幼苗的干重与其它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硝酸钙用量在1001、25 mg/kg基质水平时,翠菊幼苗的茎粗达到最大值;硝酸钙用量水平为125 mg/kg基质的处理壮苗指数达到最大;氮素用量对翠菊幼苗植株高度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菊 氮素 幼苗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确定 被引量:27
12
作者 钟静 卢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5-181,186,共8页
[目的]确定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并进行地形分级,明确区域地形结构特点并进行地貌结构划分。[方法]以ASTER GDEMv2数据为基础,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提取西南地区各典型地貌以及整个区域n×n(n=2,3,4... [目的]确定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并进行地形分级,明确区域地形结构特点并进行地貌结构划分。[方法]以ASTER GDEMv2数据为基础,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提取西南地区各典型地貌以及整个区域n×n(n=2,3,4,…,181,182,183)窗口下的平均地形起伏度,进而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统计窗口。[结果](1)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为2.43km^2;(2)区域地形起伏度以中小起伏为主,其中小起伏(200~500m)占38.68%,中起伏(500~1 000m)占23.58%;(3)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地区的地形起伏度呈现中部高,东南部次之,西北部和东北部较低的特征。[结论]以2.43km^2为最佳统计窗口提取的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符合区域地形起伏特征,同时较好地兼顾了各地貌类型的起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asterGDEMv2 最佳统计单元 西南地区
下载PDF
我国翠菊病害—新纪录—翠菊霜霉病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菊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25-27,共3页
本文报道了采自玛纳斯清水河翠菊上的一种新病害——翠菊霜霉病。经过对标本的症状和病原菌的观察研究,确定本菌为紫菀单轴霜霉菌翠菊专化型(Plasmopara asterea Novot,f.callisttephi Novot)。文中还讨论了本菌与近似种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中国 翠菊 霜霉病
下载PDF
匙叶紫菀,中国菊科一未详知种的补充描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又生 陈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6,共4页
报道中国菊科紫菀属一未详知种:匙叶紫菀(Aster spathulifolius Maxim.),发现于我国东海的舟山群岛,位于浙江嵊泗县的两个岛上,生于海滨岩石上,并提供特征描述和图片。该种与普陀狗娃花[Aster arenarius(Kitam.)Nemoto]比较近缘,提供了... 报道中国菊科紫菀属一未详知种:匙叶紫菀(Aster spathulifolius Maxim.),发现于我国东海的舟山群岛,位于浙江嵊泗县的两个岛上,生于海滨岩石上,并提供特征描述和图片。该种与普陀狗娃花[Aster arenarius(Kitam.)Nemoto]比较近缘,提供了这2种的详细形态区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菊科 未详知种 匙叶紫菀 形态
下载PDF
翠菊新品种‘吉农大蓝翠菊’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建伟 赵春莉 侯铁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4-934,共1页
‘吉农大蓝翠菊’是经过对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进行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翠菊新品种。植株高度35cm左右,地上部多分枝,头状花序蓝色单生于枝顶,花朵直径8cm左右。
关键词 翠菊 品种
原文传递
静电场对翠菊和矮牵牛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焦美俊 刘彦琴 胡瑞谦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3-47,共5页
用场强为140kv/m的静电场对于不同贮藏年代的翠菊和矮牵牛种子处理15min,然后使其萌发,并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988~1990年3年不同年代收获贮藏的翠菊... 用场强为140kv/m的静电场对于不同贮藏年代的翠菊和矮牵牛种子处理15min,然后使其萌发,并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988~1990年3年不同年代收获贮藏的翠菊种子,随着贮藏年代增加,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下降,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增加。经静电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都有较大增加,比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同时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则降低。1986~1990年采收贮藏的矮牵牛种子也是随着贮藏年代的增加,发芽率和种子活力随之下降,外渗液电导率增加。同样,经静电场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有较大增加,与对照相比,1988和1989年的种子都达到极显著水平。1990和1987年的种子达到显著水平。另外电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菊 矮牵牛 静电场处理 发芽率 电导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