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建设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远征 徐超 +1 位作者 唐世林 李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2,共9页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海洋科...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海洋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整合和共享了1985年以来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地质等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一方面为南海海洋学各学科的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完整和可靠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及邻近海区 科学数据中心 资源建设 科学数据库 海洋科学数据
下载PDF
中国社会早期海洋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传统中国以农业立国,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的依附决定了这一国家的内陆属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中国是与海洋绝缘的国家,相反,它背靠大陆、面向海洋的地理格局决定了其价值选择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往复摆荡的特性,也决定了走向海洋是其... 传统中国以农业立国,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的依附决定了这一国家的内陆属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中国是与海洋绝缘的国家,相反,它背靠大陆、面向海洋的地理格局决定了其价值选择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往复摆荡的特性,也决定了走向海洋是其重要的取向。从历史看,中国社会早期对海洋的认知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主要源自"面向大陆"和"面向海洋"两种文明体系的交汇,这使中国文化在其初成时期即包蕴了深厚的海洋基因;第二,中国社会早期对海洋的发现,基本遵循了黄河→渤海→东海→南海逐步放大的路径,并最终形成陆海并济的国家地理观念;第三,海洋空间的深广和无限,对中国人的海洋认知和想象构成考验,所谓陆海并济的天下观,主要表现为从陆地经验向海洋想象的挪移和展开;第四,农耕文明对水或河流价值的体认,最终导致了在哲学层面对海洋价值的极端肯定。大海被视为众流的归宿和水的本源,这使传统的陆地中心观念有了向海洋中心发生反转的可能性。从史籍看,这种反转完成于魏晋时期,重要的表现是海洋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中国传统的道论、元气论至此蜕变为一种"以水为本"的海洋宇宙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洋观念 陆地中心 海洋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