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hip: Australian Public Opinion on China
1
作者 Cao Me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08,共11页
The latest released Lowy Poll 2019 shows Australia’s public opinion towards China has some negative shifts again.What does this mean for yet-to-be-repaired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hip?Does Australian public opinion ... The latest released Lowy Poll 2019 shows Australia’s public opinion towards China has some negative shifts again.What does this mean for yet-to-be-repaired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hip?Does Australian public opinion have an impact on its foreign policy?This article took an analysis of this issue.We found public opinion does have an influence on Australia’s China policy formation through influencing the“popular narrative”on China issue.Nevertheless,the economic ties with China are still fundamental.In the field of foreign policy,the government has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freedom for direction leading.These facts make the prospect of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hip more dependent on the will of current government.While taking care of public opinion is always a first task for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hip public opinion foreign policy SECURITY NARRATIVE
下载PDF
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在1930年代中国的舆论传播效应
2
作者 阎书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1930年代,中国社会形成了以苏联经济建设为榜样的思潮。这源于苏联一五、二五计划建设成就在中国的舆论传播效应。苏联经济建设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涉及社会各方面人员,但国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信息有其特定的时代视角、倾向与国别语境,... 1930年代,中国社会形成了以苏联经济建设为榜样的思潮。这源于苏联一五、二五计划建设成就在中国的舆论传播效应。苏联经济建设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涉及社会各方面人员,但国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信息有其特定的时代视角、倾向与国别语境,因而苏联经济建设信息在各类社会人员中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反应。在日本侵华造成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期望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精神,加快中国的经济建设。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国人传播的苏联经济建设信息不免存在相当的片面性。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成功之路由此进入中国建设工业化国家发展轨道的预盼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之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0年代 苏联经济建设 中国舆论传播
下载PDF
全球化、区域性与现代化:时代大变局下中国新闻舆论史学探索
3
作者 王天根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性呈现,离不开历史语境的清算与经验总结。新闻舆论史学探索侧重文本及其与社会语境的关系,涉及近代报刊的地方意识与全国视野,转向探讨区域性、全国性与世界性乃至全球化的关系。在国家与社会... “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性呈现,离不开历史语境的清算与经验总结。新闻舆论史学探索侧重文本及其与社会语境的关系,涉及近代报刊的地方意识与全国视野,转向探讨区域性、全国性与世界性乃至全球化的关系。在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过程中,传媒重要角色是塑造国家认同,这是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延续。而觉醒与启蒙系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下中国发展的舆论动员重要面相。总体而言,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旧中国到新中国,涉及传媒在国家认同上的重要作用。由此而论,政治议题与媒介议题,政治议程与媒介议程互动,当给建国学理探索更多可以发掘的空间。简言之,近代传媒与现代化的关系是近代史学探索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史 “现代中国” 全球化 区域性 现代化
下载PDF
论新时代台湾地区民情研究的形势、任务和路径
4
作者 王英津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新时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变化向涉台研究界提出了研究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形势主要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国对抗中国,竭力阻挠两岸统一;岛内政局蜕变,两岸统一的社会基础亟待补强;民进党当局构筑“拒... 新时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变化向涉台研究界提出了研究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形势主要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国对抗中国,竭力阻挠两岸统一;岛内政局蜕变,两岸统一的社会基础亟待补强;民进党当局构筑“拒统”藩篱,阻断两岸互动交流。主要任务有:探讨如何争取台湾地区民心,携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探讨如何争取岛内民众的支持,共同反对“台独”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内地涉台研究界在台湾地区民情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新时代向涉台研究界提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本质研究、合理开展调查研究等十个基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民情 新时代 国家统一 两岸关系
下载PDF
国际舆论引导力视域中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内容为例
5
作者 向志强 吴彦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6,共8页
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信任,从而有助于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从理论基础、建构方法和传播实践三方面积极寻找突破口。具体来说,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必须在加强国际舆... 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信任,从而有助于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从理论基础、建构方法和传播实践三方面积极寻找突破口。具体来说,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必须在加强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基础上深化与世界的交流融通;形塑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要凝练具有舆论引导力的权威叙事品牌;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不能简单将国际受众视为一个整体,而应根据受众特征采取分众化与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舆论引导 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建构
下载PDF
中国环境新闻宣传性与专业性的统一——以《中国环境报》为例
6
作者 高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6期50-54,共5页
中国环境新闻传播媒体需要坚持宣传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又要坚持科学报道。宣传性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专业性则是对环境新闻工作者特殊技能的要求。优秀的环境新闻工作者应当做到环境新闻报道宣传性与专业性... 中国环境新闻传播媒体需要坚持宣传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又要坚持科学报道。宣传性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专业性则是对环境新闻工作者特殊技能的要求。优秀的环境新闻工作者应当做到环境新闻报道宣传性与专业性的统一。一方面,提高新闻的宣传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党性修己,把握好宣传话语权;另一方面,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对环境问题做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报道。立足环境问题,找到突破口,从环保生态的角度做好舆论引导。环境新闻宣传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是出产优秀新闻作品的前提,研究和探索如何出产优质的新闻作品,并在现代传播体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传播功能,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新闻 宣传性 专业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舆论引导 美丽中国
下载PDF
新冠疫情跨国扩散背景下的西方对华污名化 被引量:29
7
作者 曾向红 李琳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35,159,160,共21页
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以来,西方借机对华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污名化浪潮。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多点暴发,对华污名化经历了从道德性指责到政治性攻击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动机政治化、内容复杂化等特征。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 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以来,西方借机对华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污名化浪潮。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多点暴发,对华污名化经历了从道德性指责到政治性攻击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动机政治化、内容复杂化等特征。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借助文化霸权和话语权力,妄图通过对华污名化将中国塑造为疫情的“罪魁祸首”,以此争取国内外支持,达到对华打压与遏制的政治目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疫情面前,针对中国的污名化运动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世界各地的亚裔成为种族主义者的攻击对象;中美两国关系愈加趋向紧张;中国的外交处境更加艰难。对此,中国应从污名生成的机制入手,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应对舆论危机的能力与韧性,在去污名化过程中做到有情、有理、有力、有节,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与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污名与污名化 西方对华舆论 国际舆论环境 应对策略
下载PDF
2012国际自媒体涉华舆情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相德宝 张人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34,44,共5页
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7种国际自媒体网站2012全年涉华舆情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国际涉华舆论事件和国内重大事件是国际自媒体涉华舆论焦点;中国高层政治人物及异见人士关注度高;一线城市与民族地区舆情指数高;社会民生、... 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7种国际自媒体网站2012全年涉华舆情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国际涉华舆论事件和国内重大事件是国际自媒体涉华舆论焦点;中国高层政治人物及异见人士关注度高;一线城市与民族地区舆情指数高;社会民生、政治、经济和外交/国际关系是国际自媒体关注的主题;中性报道是国际自媒体涉华舆情的主要态度;英美发达国家传统主流媒体依然是国际自媒体主要信息源;国际自媒体涉华舆情用户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自媒体 涉华舆情 舆情指数 关注度
下载PDF
多维度透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舆论支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宁 刘国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4,共6页
大众舆论在与高校招生制度、高校体制结构、高校毕业生就业三个维度的改革互动时,受利益获得惯性、网络表达方式、直观认知逻辑的影响,其支持的改革主体、改革方向、改革节奏、改革结果各不相同。国家主导的前瞻性改革不能过度受制于大... 大众舆论在与高校招生制度、高校体制结构、高校毕业生就业三个维度的改革互动时,受利益获得惯性、网络表达方式、直观认知逻辑的影响,其支持的改革主体、改革方向、改革节奏、改革结果各不相同。国家主导的前瞻性改革不能过度受制于大众舆论,而应通过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将我国高等教育三个环节上的权力和责任逐步下放给高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舆论支持 高等教育改革主体
下载PDF
从制造舆论到引导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柏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2,共8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舆论思想中,"制造舆论"论曾经占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此思想指导下,党的舆论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与时俱进地发展为由"引导舆论"论占据主导地位,确保了党的舆论...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舆论思想中,"制造舆论"论曾经占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此思想指导下,党的舆论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与时俱进地发展为由"引导舆论"论占据主导地位,确保了党的舆论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成效。由制造舆论到引导舆论的历史转折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90年代初及以后,引导舆论成为党的舆论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主动设置新闻舆论议题,是舆论引导达到高境界的表现。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引导舆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发展。从制造舆论到引导舆论的演进有其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舆论思想 制造舆论 引导舆论 新时代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境外反华媒体的最新态势、运作模式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锋 李耀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1,54,共7页
[目的/意义]境外反华媒体是由境外特殊政治势力扶植、在境外创办运营的专门从事反华舆论宣传的媒体。深入研究境外反华媒体带来的非传统安全挑战,是破解西方反华舆论围剿的有效路径。[方法/过程]采取实地调研和互联网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 [目的/意义]境外反华媒体是由境外特殊政治势力扶植、在境外创办运营的专门从事反华舆论宣传的媒体。深入研究境外反华媒体带来的非传统安全挑战,是破解西方反华舆论围剿的有效路径。[方法/过程]采取实地调研和互联网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经过1年的跟踪观察,获得了丰富的原始资料。[结果/结论]境外反华媒体的存在有极为复杂的社会根源,主要由境外政府、分裂势力或邪教组织主办,在华人等相关群体内的影响较大,已成为中外舆论博弈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们不仅危害中国境内社会安全、信息安全和舆论安全,而且对我国国家形象和外交活动也造成消极影响。相关部门须加强监测,完善境外中文舆论宣传体系建设,建立境外反华媒体运营监测体系、构建境外舆论宣传引导体系、构建应对反华媒体的整合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媒体 反华媒体 舆论构建 反情报
下载PDF
2005-2009年国内网络舆情文献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占雷 许鑫 赵路平 《现代情报》 CSSCI 2010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网络舆情研究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十分活跃;同时随着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发展及扩散的不断深化,网络舆情研究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概括,以反映这些变... 网络舆情研究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十分活跃;同时随着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发展及扩散的不断深化,网络舆情研究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概括,以反映这些变化;然后结合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现阶段网络舆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文献计量 信息分析 中国
下载PDF
涉华舆情研究述评——对2008-2017年间国内文献的分析与反思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宏俐 闫开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意义]进行涉华舆情研究有利于探析他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宣工作。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细致梳理,能找出现今不足,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最终助力国家对外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过程]使用中国知网"中国期... [目的/意义]进行涉华舆情研究有利于探析他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宣工作。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细致梳理,能找出现今不足,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最终助力国家对外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过程]使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涉华舆情""涉华舆论"或"涉华报道"为主题,检索2008年至2017年间发表的文献;在系统检索结果的基础上,经过人工筛选获得有效样本;从宏观层面系统梳理涉华舆情研究概况,微观层面按理论、实证及综述等不同研究性质分类介绍国内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构建系统的涉华舆情研究框架。[结果/结论]通过文献梳理与解读,发现理论研究亟待加强,舆情对象和信息源有待扩展,研究内容有待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华舆情 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下载PDF
污名化中国在中亚地区的舆情成因与化解路径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4,共20页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和沿线国家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然而有西方大国再启"中国威胁论",污名化中国形象,并以"C5+1"为互动模...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和沿线国家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然而有西方大国再启"中国威胁论",污名化中国形象,并以"C5+1"为互动模式,提出"美国中亚新战略",在"一带一路"关键支点——中亚地区,藉助本土媒体传播共振,以"舆论强势""舆情他塑"和虚拟信息情境或失实舆论导向,塑造中亚民众的对华认知错位;在当地呈现出域外媒体与本土社交平台对接、多源性网络言论偏差、非理性情绪宣泄的社会舆情格局,影响了中亚国家的社会稳定,恶化了中国周边环境。新时期污名化中国在中亚弥散的突出特点是,内外因素相互交织,舆论环境错综复杂,社会成因呈多重维度,利用从众心理,以信息操纵为途径,通过"发射性控制"的负面累积效应来反制"一带一路",构成基础设施项目在地化建设的难点和风险。这事关"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我国海外利益安全,值得关注研究并提出化解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地区 中国形象 全球舆情
下载PDF
国际虚拟网络社区涉华舆论特征及引导策略——基于国际虚拟网络社区2013涉华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相德宝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2,110,共7页
网络虚拟社区成为国际社会涉华舆论的新型场域。通过对实证研究方法讨论国际虚拟网络社区涉华舆论特征。研究发现国际虚拟网络社区高度关注涉华议题,社会民生、经济、政治、外交/国际关系和环境问题是国际虚拟网络社区最为关注的涉华议... 网络虚拟社区成为国际社会涉华舆论的新型场域。通过对实证研究方法讨论国际虚拟网络社区涉华舆论特征。研究发现国际虚拟网络社区高度关注涉华议题,社会民生、经济、政治、外交/国际关系和环境问题是国际虚拟网络社区最为关注的涉华议题;美英信息强国垄断国际网络虚拟社区涉华舆论信息流,转载英美信息强国传统主流媒体是国际网络虚拟社区涉华舆情主要信息来源;国际网络虚拟社区涉华报道态度以中性为主,负面舆论主要集中在政治、社会民生、环境等议题;美国、中国和英国网民是国际网络虚拟社区涉华舆论的主要塑造者,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国际虚拟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虚拟网络社区涉华舆论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虚拟网络社区 涉华舆论 舆论特征 舆情研究
下载PDF
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基于《纽约时报》的涉华舆情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程瑾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0-86,146,共8页
[研究目的]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与立场的重要渠道之一,亦是观察美媒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研究方法]该文采用福柯的话语、知识与权力的理论,借助费尔克劳夫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 [研究目的]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与立场的重要渠道之一,亦是观察美媒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研究方法]该文采用福柯的话语、知识与权力的理论,借助费尔克劳夫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对《纽约时报》2017-2019年涉华报道中的180篇抽样文本进行分析,揭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美国媒体在新闻语篇中通过新闻标题、构词法、话语类型、互文、隐喻等方面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建构,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该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和正确认识外媒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报道,提高读者对话语操纵的敏感度,从而实现国家形象的积极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媒体 国家形象 批评话语分析 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 《纽约时报》 涉华舆情
下载PDF
转型时期司法中的民意现状与策略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日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8,共10页
中国转型时期,法官对司法中的民意采取了比较模糊的回应手法,缺乏对民意精细化和程序化的分析与运用,导致了司法公信力的缺失。因此,法官需要对民意进行灵活的识别,有针对性地回应。民意的回应策略需要坚持论辩主义精神,建立在程序主义... 中国转型时期,法官对司法中的民意采取了比较模糊的回应手法,缺乏对民意精细化和程序化的分析与运用,导致了司法公信力的缺失。因此,法官需要对民意进行灵活的识别,有针对性地回应。民意的回应策略需要坚持论辩主义精神,建立在程序主义基础之上。对法律方面的民意须保持警惕,并充分地解释;运用事实方面的民意还原事实真相,节约司法成本;思考结论性民意背后的推理逻辑,但不直接采纳结论性的意见;将制度建设的民意作为日后司法改革的参考资料。建立科学合理的媒体交流平台,需要媒体在民意与司法之间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与姿态,避免媒体的不当报道加剧司法与民意的矛盾。改善司法的运作模式和法官选任机制,降低日后回应民意的司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民意 识别 回应
下载PDF
北京奥运媒介舆论引导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晴 王宏江 +1 位作者 苏林森 刘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7,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民对北京奥运的认知、态度、参与行为及其对媒介北京奥运报道的评价,分析北京奥运媒介舆论引导的效果。研究结论:1)大众媒介对北京奥运的宣传促进了公众对北京奥运的了解;2)多种因素构成影响大众媒介对北京奥运...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民对北京奥运的认知、态度、参与行为及其对媒介北京奥运报道的评价,分析北京奥运媒介舆论引导的效果。研究结论:1)大众媒介对北京奥运的宣传促进了公众对北京奥运的了解;2)多种因素构成影响大众媒介对北京奥运舆论引导效果的缓冲器;3)报纸表现出正向引导效果,网络表现出负向引导效果。为提高舆论引导的效果,提出了4条建议:1)突破影响舆论引导效果的缓冲器的限制,发挥组织传播舆论引导的针对性;2)发挥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3)应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劳动者、下岗、待岗人员及科教文卫人员这3大群体进行舆论引导;4)媒介需要设置奥运议题以外的其他议题来分散舆论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9届 奥运会 媒介 舆论 引导 效果 中国 北京
下载PDF
联合国涉华“微传播”的舆论倾向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华 熊伟强 +1 位作者 王雅蕾 谢宏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共6页
以联合国新浪官方微博为例,抽取其涉华微博文本作为样本,总结其涉华"微传播"特征,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通过粉丝转发、评论、回复的状况,考察其关注重点与舆论倾向。研究发现,其关注重点与热点时事的关联性强,粉丝... 以联合国新浪官方微博为例,抽取其涉华微博文本作为样本,总结其涉华"微传播"特征,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通过粉丝转发、评论、回复的状况,考察其关注重点与舆论倾向。研究发现,其关注重点与热点时事的关联性强,粉丝评论的衍生效应明显,官方微博与粉丝评论存在较大的态度反差,友好互动会引发反向认知并造成刻板印象。另外,肯定态度的官方微博对粉丝评论的积极回应有一定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涉华微博 微传播 舆论倾向 内容分析
下载PDF
喧哗与躁动:南海争端事件中的网络社会心态研究——基于南海仲裁案的网络舆情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志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10,共8页
[目的/意义]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事件虽然已过去一年,但该事件中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网络社会心态依然值得反思。[方法/过程]基于南海仲裁案国内网络舆情和网民阅读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对南海仲裁案舆情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判国内主流媒体... [目的/意义]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事件虽然已过去一年,但该事件中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网络社会心态依然值得反思。[方法/过程]基于南海仲裁案国内网络舆情和网民阅读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对南海仲裁案舆情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判国内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分析南海争端事件中不同社会心态在互联网上的表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网民面对南海争端事件,受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影响显著,其网络行为及社会心态呈现集群化、戏谑化、自我强化的特征。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心态受到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基于事件过程中网民话语和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转型社会中网络社会心态的多元复杂。在类似的民族主义网络舆情事件中,网络空间"众声喧哗"的背后,隐藏着不同思潮暗潮涌动的躁动不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网络舆情 网络社会心态 民族主义 民粹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