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营养盐浓度分布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亚楠 陈法锦 +2 位作者 赵辉 曾珍 陈建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316,共7页
通过分析2012年12月南海西北部海水中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数据,讨论了南海西北部海域冬季营养盐分布与结构状况.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冬季A区(粤西沿岸)表层营养盐浓度受到冲淡水和沿岸流的影响较大,表层水的N/P、Si/N和Si/P比值均略高... 通过分析2012年12月南海西北部海水中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数据,讨论了南海西北部海域冬季营养盐分布与结构状况.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冬季A区(粤西沿岸)表层营养盐浓度受到冲淡水和沿岸流的影响较大,表层水的N/P、Si/N和Si/P比值均略高于Redfield比值.而B区(琼东海域)和C区(外海海域)营养盐浓度较少受到河流输入的影响.B区表层水的N/P、Si/N和Si/P比值均低于Redfield比值;B区较低的N/P比值可能与海水中的脱氮作用有关.而C区N/P比值则是Redfield比值的2倍,这可能与该区真光层(75 m以浅)固氮生物的固氮作用有关;C区也存在缺硅现象,尤其是在C区的真光层(75 m以浅)缺硅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营养盐 叶绿素A 营养盐结构 分布特征 南海西北部
下载PDF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总砷含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金民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根据 1998年的南海调查资料,对南海表层沉积物总砷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南海表层沉积物总砷含量介于 (0. 8 ~19. 0)×10-6 (m/m,干重,下同 )之间,变异系数(为 0. 52)较大.近岸海域沉积物总砷含量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在... 本文根据 1998年的南海调查资料,对南海表层沉积物总砷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南海表层沉积物总砷含量介于 (0. 8 ~19. 0)×10-6 (m/m,干重,下同 )之间,变异系数(为 0. 52)较大.近岸海域沉积物总砷含量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在中部远离大陆的海域,沉积物的类型和组分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大陆坡两侧,沉积物总砷含量与粒度之间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南海东北部和中部海区沉积物总砷含量在过去的 20a中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且东北部的含量总体上高于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总砷含量 分布特征 表层沉积物 南海
下载PDF
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水两种粒级颗粒物和颗粒氮含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裴志超 刘广山 +1 位作者 彭安国 门武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7,共8页
测定了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水0.7~53.0μm和〉53.0μm这2种悬浮颗粒物(SPM)、颗粒氮(PN)的含量.其结果表明,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水0.7~53.0μm粒级的SPM、PN平均含量分别为4.68 mg/dm3、18.50μg/dm3;而〉53.0μm粒级的SPM、PN平均含量分... 测定了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水0.7~53.0μm和〉53.0μm这2种悬浮颗粒物(SPM)、颗粒氮(PN)的含量.其结果表明,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水0.7~53.0μm粒级的SPM、PN平均含量分别为4.68 mg/dm3、18.50μg/dm3;而〉53.0μm粒级的SPM、PN平均含量分别为0.20 mg/dm3、2.65μg/dm3.0.7~53.0μm和〉53.0μm粒级的PN/SPM含量平均比值分别为0.78%、1.41%(m/m),后者约是前者的2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这2种粒级的SPM、PN含量和PN/SPM含量比值的范围较大,但约80%的数据集中在较小范围内,即0.7~53.0μm和〉53.0μm粒级SPM含量分别集中在0.37~3.68、0.02~0.29 mg/dm3的范围内;0.7~53.0μm和〉53.0μm粒级PN含量分别集中在2.54~18.90、0.40~2.69μg/dm3的范围内;0.7~53.0μm和〉53.0μm粒级的PN/SPM含量比值分别集中在0.14%~1.00%和0.15%~1.95%之间.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0.7~53.0μm粒级SPM、PN含量有2个高值区,分别位于近岸海区和东海东北部海区.〉53.0μm粒级SPM、PN含量的分布分为2个部分:南黄海表层水SPM、PN含量分布呈从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而东海表层水SPM、PN含量分布呈断面中间高,并分别向近岸和外海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悬浮颗粒物 颗粒氮 粒级 分布特征 南黄海 东海
下载PDF
中国砖孢发属地衣研究
4
作者 陈健斌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简短回顾了砖孢发属地衣研究概况。在已知的8种亚洲砖孢发属地衣中,中国有七种,其中两种为台湾特有。根据150余份标本的形态与化学特征,承认中国大陆砖孢发属地衣5种,指出了个别异名,发现亚洲砖孢发(Okpogon asiaticus)存在两个化学型,... 简短回顾了砖孢发属地衣研究概况。在已知的8种亚洲砖孢发属地衣中,中国有七种,其中两种为台湾特有。根据150余份标本的形态与化学特征,承认中国大陆砖孢发属地衣5种,指出了个别异名,发现亚洲砖孢发(Okpogon asiaticus)存在两个化学型,提供了中国5种砖孢发地衣分布的新资料。研究结果表明,5种砖孢发地衣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和西藏东部。作者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是砖孢发属地衣在亚洲的一个分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砖孢发属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