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 in Innovation Capability,1995-2006 被引量:2
1
作者 Peilei Fan Guanghua Wan Ming Lu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2年第3期16-36,共21页
This paper assesses both inter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innovation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06.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east-central-west inequality has increased over time. whereas the inter-provincial ine... This paper assesses both inter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innovation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06.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east-central-west inequality has increased over time. whereas the inter-provincial inequality showed a V-pattern until 2003; Both inequality measures oscillated from 2004 to 2006. Using a deeomposition framework recently developed by one of the authors, we determined that the major factors driving innovation inequality are popul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R&D, location and openness. The aggravated innovation inequality reflects the growth of China's innovation centers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ir admission into the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 The fact that R&D is a major .factor driving the inequality suggests that, consMer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R&D investment improved in certian regions during the period (1995-2006). Finally,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openness affect innovation inequality primarily through the coupled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first-mover advantages to provinces of the eastern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innovation regional disparity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创新能力及不平等测度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蔼婷 邱可阳 祝瑜晗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4-74,共11页
基于创新内涵契合性与实际测算可行性双重考量,提出更为合理的创新能力量化代理指标——R&D资本,继而根据BEA方法测度省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地,采用集中指数测度与经济水平相匹配的省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程度,并动态分解省域创新能力不... 基于创新内涵契合性与实际测算可行性双重考量,提出更为合理的创新能力量化代理指标——R&D资本,继而根据BEA方法测度省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地,采用集中指数测度与经济水平相匹配的省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程度,并动态分解省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同时伴随显著的区域集聚效应,且地区间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从不平等测度结果看,Gini系数等一维不平等指标在早期呈下降态势,2000年后一直保持高位的稳定状态但近几年又见反弹上升迹象;与经济水平相关的省域创新能力则表现为“亲富”不平等,且自1996年以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省域创新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逐渐提高。从动态分解结果看,地区间经济发展协同度提升有利于降低区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程度,而创新能力的累积效应尤其是创新能力规模效应则进一步加剧区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能力不平等 集中指数 动态分解
下载PDF
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剖解:1993-2005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鞍钢 魏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76,共9页
利用县级行政区数据对1993~2005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现象进行分析,并使用泰尔指数对总体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构成情况进行分解,发现县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在近几年出现与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类似的趋同现象,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明显,... 利用县级行政区数据对1993~2005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现象进行分析,并使用泰尔指数对总体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构成情况进行分解,发现县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在近几年出现与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类似的趋同现象,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明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省内经济发展差距是总体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构成要素。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有必要从较小的行政区划入手,分析和认识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省内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 发展现状 行政区划 地区差距 不平等分解
下载PDF
中国地区HDI指数差异持续下降及影响因素(1982-2015)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鞍钢 石智丹 唐啸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5,共9页
文本计算了1982-2015年期间中国各省人类发展水平数据,分析1982年以来我国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变动情况,并采用方差分解法,对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差距变动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的人类发展水平显著... 文本计算了1982-2015年期间中国各省人类发展水平数据,分析1982年以来我国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变动情况,并采用方差分解法,对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差距变动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的人类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且人类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明显缩小。收入差异是地区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但近年来,教育差异和健康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显著增加。收入差异的减小是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迅速减小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需要同时推动教育协调发展和健康协调发展,形成协调发展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人类发展指数 地区差距 不平等指数 不平等分解
下载PDF
中国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孟晓晨 李捷萍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9-81,共3页
该文从决定知识创新能力的几个主要方面:知识创新的投入、知识产出以及人力资本积累量化地分析了中国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我国各省区的知识创新能力差异大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世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宏... 该文从决定知识创新能力的几个主要方面:知识创新的投入、知识产出以及人力资本积累量化地分析了中国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我国各省区的知识创新能力差异大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世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趋势下,这样的现实会在未来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进一步加大,应引起区域发展战略制定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知识创新 区域差异 人力资本 生产方式
下载PDF
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杰文 张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深入分析空间尺度选择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指标在省、市和县三级空间尺度重复使用的方法和尺度方差分析法,选取人口、GDP和人均GDP 3项指标,分析1990-2007年我国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尺度... 为深入分析空间尺度选择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指标在省、市和县三级空间尺度重复使用的方法和尺度方差分析法,选取人口、GDP和人均GDP 3项指标,分析1990-2007年我国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尺度效应。1)采用同一指标在3个尺度上重复使用的方法分析结果存在很大差别,市、县尺度上区域经济差异都有扩大趋势,但与省尺度上的趋势相异,尤其2003年后市、县尺度上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而在省尺度却呈缩小趋势;2)尺度方差分析也显示市、县尺度上结果较为一致,并在1997年达到低值后均有明显扩大趋势,这与省尺度上的趋势相异,尤为明显的是,2003年后区域经济差异在省尺度呈缩小趋势。尺度方差分解和锡尔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市际和县际差异是造成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省际差异的影响很小。因此,在进行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时应尽量选择较小空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区域经济差异 尺度效应分析法 空间分解法
下载PDF
中国地区差距的分解及其启示 被引量:27
7
作者 邓翔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6,共6页
利用吉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加权变异系数三种新分解方法,分别对中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区域分解、产业分解和城乡分解,寻找出影响地区差距变动的直接因素,为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政策性结论。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吉尼系数 泰尔指数 加权变异系数 中国 区域分解 产业分解 城乡分解 分解方法
下载PDF
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演变和解释——基于面板数据FEM模型和Shapley分解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鹏 于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3-38,共6页
基于2003—2012年面板统计数据,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值及其基尼系数变化,发现期间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差距明显且存在扩大趋势;探讨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选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FEM)建立回归方程,应用截面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CS... 基于2003—2012年面板统计数据,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值及其基尼系数变化,发现期间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差距明显且存在扩大趋势;探讨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选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FEM)建立回归方程,应用截面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CSW-GLS)估计法确定模型参数,基于该模型应用Shapley分解法计算、分析各种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对创新能力差异的贡献度,据此提出缩小省域间创新能力差距宜以增加创新滞后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为重,其次考虑大力推进创新滞后地区市场化程度,其他影响因素的优化为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区域差距 不平等分解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差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春杨 翁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2,共6页
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的度量指标,运用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时空变动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3年间,中国区域创新相对发展率差异较大,省际创新呈... 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的度量指标,运用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时空变动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3年间,中国区域创新相对发展率差异较大,省际创新呈现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的省际创新差距持续增大,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先增大后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距以2007年为分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的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持续增加,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却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各地区不同的科技资源投入、区域创新环境以及知识溢出和地理集聚所引发的创新在空间层面的报酬递增是影响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差距 THEIL指数 影响因素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及分解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0-66,共7页
地区间的财力差异是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反映,在一定范围有其合理性,但财力差异过大就会影响到政府职能实现的程度,进而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本文分别采用系数和分项收入分解方法从财力的空间层面和构成层面对财力进行了地区分... 地区间的财力差异是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反映,在一定范围有其合理性,但财力差异过大就会影响到政府职能实现的程度,进而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本文分别采用系数和分项收入分解方法从财力的空间层面和构成层面对财力进行了地区分解和结构分解,在这两个层面分别对造成地方财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区间财力差异 地区分解 结构分解
下载PDF
中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基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解释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金启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4,共12页
本文利用改革以来的中国省级农村居民收入数据,首先通过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个指标的测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总体上持续扩大的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由工资性收入差异所主导,主要体现在东、中、西三大区... 本文利用改革以来的中国省级农村居民收入数据,首先通过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个指标的测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总体上持续扩大的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由工资性收入差异所主导,主要体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而基于收入决定因素的夏普利分解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改革后农村制度变迁的区域不一致所造就的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进程、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等增长因素的分化是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的最主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收入不均等 夏普利值分解 中国农村
下载PDF
腐败对创新能力差距的影响:来自于中国的证据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一平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12期11-17,共7页
腐败对创新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没有受到经济学界足够的关注,但这一问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万广华发展的以回归为基础的分解框架,考察了1993年~2004年地区创新能力的现状,估计了影响创新能力差距的各个因素... 腐败对创新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没有受到经济学界足够的关注,但这一问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万广华发展的以回归为基础的分解框架,考察了1993年~2004年地区创新能力的现状,估计了影响创新能力差距的各个因素对整个差距的贡献率,特别强调了腐败的影响。发现,地区创新能力差距呈现波动的趋势,腐败程度对创新能力差距的贡献率显著为正,并且随着时间而加强;地理位置、科研投入、市场化程度对于创新能力差距具有显著的贡献,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开放度的贡献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创新能力差距 分解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高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红军 王胜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6,共9页
本文以2011~2017年8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方差分解和收敛性检验方法实证考察了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及其收敛模式,并将其与收入的收敛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TFP而非资本投入是国家高新区收入差距的决定力量;... 本文以2011~2017年8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方差分解和收敛性检验方法实证考察了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及其收敛模式,并将其与收入的收敛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TFP而非资本投入是国家高新区收入差距的决定力量;TFP与收入的收敛性质呈现出高度相似的特点,总体、东中部国家高新区均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总体、东部国家高新区TFP的绝对β-收敛速度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总体、东中西与东北部国家高新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且TFP的条件收敛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此外,在四大区域中,只有东部与中部国家高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新区 全要素生产率 收入差距 方差分解 收敛分析 创新链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地区差距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39
14
作者 李永乐 舒帮荣 吴群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泰尔指数分解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系统研究了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三大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各区域增长趋势极为相似,与经济发... 利用GIS空间分析、泰尔指数分解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系统研究了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三大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各区域增长趋势极为相似,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1999—2011年三大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距逐渐减小,呈现出持续收敛的态势。组内差距成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差距变动的主导因素,组间差距的贡献度从52.37%下降到26.19%;③可流动要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不可流动要素(土地)的现行利用方式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④从全国来看,耕地稀缺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但区域间存在差异。因此,在继续执行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同时,应该开始关注区域内部不同省份间的差距,向纵深方向推进;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改变现行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可以通过外部约束(如耕地保护)来倒逼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泰尔指数 地区差距 因素分解 中国
原文传递
西部省区经济差距的发展动态与波动机制——基于EMD方法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文爱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964,共14页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西部12省区1952-2009年经济差距的发展动态进行多尺度分析,并从三次产业发展的角度剖析经济差距波动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省区经济差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显著:在整个样本研究期间呈现出明...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西部12省区1952-2009年经济差距的发展动态进行多尺度分析,并从三次产业发展的角度剖析经济差距波动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省区经济差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显著:在整个样本研究期间呈现出明显的"N;;型曲线特征,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则表现为"U"型曲线;区域经济差距的波动分别以准周期约为60年的长期趋势、准周期约为25年的中期尺度分量和9.5年的短期尺度分量为主,近期区域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三次产业的地区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经济差距波动的重要动因。据此文章从产业驱动、区域协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经验模态分解 加权变异系数 西部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