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w Does China Impact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 Conceptual Reflections of the "China Model" in Light of China's Fragmented Polity 被引量:1
1
作者 Tim Ruhli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6年第1期48-59,共12页
This article ties in with the research on an emerging "China model"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ceptions of political order introduced and promoted by the "West". While the term "China model" will remain of enormous... This article ties in with the research on an emerging "China model"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ceptions of political order introduced and promoted by the "West". While the term "China model" will remain of enormous political importance and is in need of further research, the emergence of a "one size fits all" model of Chinese policy making is rather unlikely. Instead of searching for such a model,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should analyze whether and how the fragmented Chinese polity is being impacted by such unitary "ideas" of a Chinese political order and vice ve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china model Beijing Consensu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 GLOBALIZATION FRAGMENTATION
下载PDF
国际秩序建构路径中的共有观念:中国与美俄国际秩序观的差异分析
2
作者 柯研 毕洪业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国际秩序是国际问题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自国际关系学科形成以来便备受关注。历史上每一次国际秩序的更迭都是以权力平衡为主要路径,然而权力平衡并非国际秩序建构的唯一路径,共有观念建构也是国际秩序建构的重要路径。在中美俄互动中,基... 国际秩序是国际问题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自国际关系学科形成以来便备受关注。历史上每一次国际秩序的更迭都是以权力平衡为主要路径,然而权力平衡并非国际秩序建构的唯一路径,共有观念建构也是国际秩序建构的重要路径。在中美俄互动中,基于对国际秩序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国际秩序观。较于美俄的权力平衡,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国际秩序观,突出强调了共有观念的作用。共有观念在国际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包容性共有观念建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有观念 国际秩序 中美俄互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政治社会学
下载PDF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新时代的中国
3
作者 傅梦孜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3年第3期74-96,共23页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As the changes are accelerating,their impact is intensifying.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experiencing a return to realism,and the rise of hegemonic power is a...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As the changes are accelerating,their impact is intensifying.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experiencing a return to realism,and the rise of hegemonic power is antagonizing global relations.Globalization has encountered setbacks,and world economic growth is contracting.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s tumbling and is facing reconstruction.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have become more diverse.Great power conflicts are looming large.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drawn a magnificent blueprint for construct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China,a responsible power in its historic rise,will be a stabilizing force in a turbulent world and a constructive force for global transformation.China provides stability,positive energy,great global peace,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period of turbulence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order power politics GLOBALIZATION china opportunity
下载PDF
中国“天下观”与西方“国际观”——兼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观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光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24,共20页
中国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系列倡议,意味着中国的角色从“国家”转变为“全球”,那么“谁是中国”这个根本性问题就需要得到回答。历史政治学有助于解释中国身份问题。比较文明发现,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最高政治目标是“人”... 中国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系列倡议,意味着中国的角色从“国家”转变为“全球”,那么“谁是中国”这个根本性问题就需要得到回答。历史政治学有助于解释中国身份问题。比较文明发现,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最高政治目标是“人”,在起点性结构上是形成于轴心文明时期的天下主义大一统对“万邦”的伦理论,在过程性结构上是“华夏”对“四夷”的以文化人而化成天下,在结果性结构上追求治平论。与此相对,西方国际观虽然有希腊-罗马的历史背景,但其城邦国家-帝国-神权政体-封建政体-绝对主义国家-民族国家的多重巨变,决定了其国际观主要形成于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民族论是其起点性结构,在对外关系中信奉实力政治,结果性结构必然是帝国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避免不了两种文明观之间的纠缠,文明之间不存在替代论,但中国天下观应该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观 国际观 世界秩序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历史政治学
下载PDF
规则挑战还是体系建设?——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欧美学界认知与解析
5
作者 冯存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对全球治理的议程和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欧美学界从角色界定、行为认知、政策因应等维度对中国全球治理观展开了深入分析。一方面,欧美学界认为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规则的挑战者,以选择性的... 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对全球治理的议程和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欧美学界从角色界定、行为认知、政策因应等维度对中国全球治理观展开了深入分析。一方面,欧美学界认为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规则的挑战者,以选择性的方式从国际社会受益并拓展话语权;另一方面,作为国际格局中的新型角色,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但同时中国自身也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并不会对现行国际秩序形成冲击。总体来看,欧美学界对中国全球治理观的认知既充斥着负面评价,也蕴含着理性分析,更有服务于欧美对华竞争的价值导向。积极应对欧美学界对中国全球治理观的认知,是未来中国提升外交影响力、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中国外交 国际关系 国际秩序 大国政治
下载PDF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新时代的中国
6
作者 傅梦孜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28-44,共17页
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影响进一步深化。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回潮,霸权国家对抗性倾向加强;全球化遭遇挫折,世界经济发展趋缓;国际秩序风雨飘摇,面临解构与重塑;非传统安全威胁更为多元;大国战争的阴影再现。党的二... 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影响进一步深化。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回潮,霸权国家对抗性倾向加强;全球化遭遇挫折,世界经济发展趋缓;国际秩序风雨飘摇,面临解构与重塑;非传统安全威胁更为多元;大国战争的阴影再现。党的二十大绘就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个处于崛起历史方位、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将是动荡世界的稳定力量,是世界变革的建设性力量,正为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提供稳定性、正能量和大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荡变革期 国际秩序 强权政治 全球化 中国机遇
下载PDF
印度的国际秩序观——从“边缘领导”到“全球协同领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梅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6,157,158,共19页
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加速国际体系演变,国际秩序面临调整。印度已逐步崛起为国际体系中的关键力量之一,正更加积极、主动地塑造国际秩序。印度国际秩序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继承性体现在大国意识持续影响印度... 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加速国际体系演变,国际秩序面临调整。印度已逐步崛起为国际体系中的关键力量之一,正更加积极、主动地塑造国际秩序。印度国际秩序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继承性体现在大国意识持续影响印度对国际秩序的看法,莫迪政府利用“全球南方”概念重塑印度作为第三世界“利益代表”的形象。发展性体现在印度对国际地位的追求经历了从“边缘领导”—对国际体系“有限改良”—“全球协同领导”的过程,亦即从“改制”到“创制”的过程,从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合作的理想国际秩序到建立以印度为一极的多极化国际秩序的过程。影响印度国际秩序观变化的因素包括物质性力量的增长、塑造国际机制能力的提升、领导人个性与能力以及国际战略环境等。印度全球领导力的提升对中国的影响是双重的。中国既要扩大两国合作共识,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并坚持战略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外交 边缘领导 全球协同领导 国际秩序观 中印关系
下载PDF
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再思考:一种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24
8
作者 蒲晓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6,共14页
借鉴政治社会学有关"抗争艺术"的理论模式,作者尝试对中国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的战略行为和思维做了新的理论概括。中国在单极体系下的抗争艺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作为战略行为在现有秩序中的"依法抗争"以及作为... 借鉴政治社会学有关"抗争艺术"的理论模式,作者尝试对中国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的战略行为和思维做了新的理论概括。中国在单极体系下的抗争艺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作为战略行为在现有秩序中的"依法抗争"以及作为战略思维对现有秩序进行反思的"日常抗争"。重新思考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应该超越维持现状和修正主义二分法。中国学习和接受既有国际规范只是社会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如何影响国际规范的演变则是社会化过程中尚待理论化的另一方面。中国正积极探索未来国际秩序的若干模式,其中,"协商秩序"作为一种国际秩序的理想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秩序 抗争艺术 协商秩序
原文传递
深化大国成长的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郭树勇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6-39,共4页
大国成长既有特殊性要求,也有普遍性要求,后者要求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国成长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这是因为国际社会是大国成长的基本社会背景,大国本身就是国际社会互动的产物,国际社会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部分地扮演着国际社会的组织... 大国成长既有特殊性要求,也有普遍性要求,后者要求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国成长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这是因为国际社会是大国成长的基本社会背景,大国本身就是国际社会互动的产物,国际社会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部分地扮演着国际社会的组织者角色,此外,大国必须具备较好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的规范与道德的基本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成长 中国崛起 国际政治社会学 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崛起的政治文化变迁与启示--基于逻辑机理、发展进程视角的分析与阐释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雷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55,160,共29页
作者运用政治文化变量对中国崛起的性质、内涵、演进动力、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重点探讨了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及其变迁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宏观演进逻辑以及政治文化变迁内在的运作机理。通过对应的哲理思... 作者运用政治文化变量对中国崛起的性质、内涵、演进动力、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重点探讨了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及其变迁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宏观演进逻辑以及政治文化变迁内在的运作机理。通过对应的哲理思考和历史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在宏观层面的互动为彼此的演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崛起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们在应对内外挑战、摆脱困境时所做的一种努力。进化主义、变革主义、民族主义、特殊主义四种基本价值取向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内在核心线索。政治文化崛起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要追求一种文化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依据这一标准,当前的中国崛起很大程度还是一种不平衡的崛起。中国应积极培育政治文化建设的几项关键要素,对内要着力打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外要坚定不移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推动国际文化秩序的多极化和民主化。除此之外,中国还要持之以恒地处理好文化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两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政治文化 文化精神独立 国际政治文化秩序
原文传递
社会力量、世界秩序和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滨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9-136,共18页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中国消极地适应着世界秩序的影响,这形成了中国社会新的阶级结构,引发了各阶级阶层新的冲突和矛盾,同时也与世界秩序产生了新的利益关系与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改...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中国消极地适应着世界秩序的影响,这形成了中国社会新的阶级结构,引发了各阶级阶层新的冲突和矛盾,同时也与世界秩序产生了新的利益关系与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仍是中国长期的唯一选择,回到过去或发展成极端自由主义都不可能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但继续的改革开放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它应侧重公平、社会进步和自主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世界秩序 中国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学 考克斯主义
原文传递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基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庆龙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9,共16页
当前,全球化使国际关系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中美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两个大国,其国家行为更会受到国际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 当前,全球化使国际关系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中美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两个大国,其国家行为更会受到国际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美关系既有矛盾冲突的非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合作共处的社会性的一面,但总的来说社会性的一面仍占主导地位,走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两国的必然选择。因为在当前的国际体系结构中,美国学习和内化新型大国关系规范的意愿和内在动力不足,而且国际社会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外部教化力给美国施加足够大的社会压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的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国际政治社会学 国际政治社会化
原文传递
宪法宣誓、人民主权与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国旺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5,共13页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则会得出下述认识:第一,宪法宣誓制度包含着政治过程、法律过程和社会动员过程三个维度,政治过程是动因,法律过程是形式,社会动员过程是本质;因而它不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而是示范某种特定情感的社会仪式。第二,宪法宣誓既包含"向宪法宣誓",也包含"通过宪法来宣誓",宪法宣誓的聆听者不再只是宪法,而更多的是借由宪法而在场的"人民";宣誓者既是向结构化的人民宣誓,也是通过已结构化的人民向"人民本身"宣誓。第三,宪法宣誓的主体不仅代表其个人,而且也代表执政党向人民重申自身的政治伦理。第四,执政党政治伦理的激活必须直面宪法、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在的多重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宣誓 宪法实施 社会动员性 人民 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原文传递
金砖国家的合作潜力与文化文明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卢涅夫 刘锟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目前,金砖三国(俄、印、中)、四国(巴、俄、印、中)、五国(巴、俄、印、中、南非)各成员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内涵尚不明确,其合作规模、交往范围和活动指向都不明朗。然而,框架内国家走向本质接触已经具备一些十分重要的前提,其中首先是他... 目前,金砖三国(俄、印、中)、四国(巴、俄、印、中)、五国(巴、俄、印、中、南非)各成员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内涵尚不明确,其合作规模、交往范围和活动指向都不明朗。然而,框架内国家走向本质接触已经具备一些十分重要的前提,其中首先是他们都反对建立单极世界。金砖国家框架可能成为其成员国巩固自身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实现其具体目标的重要保证。俄、中、印这个三角框架之间的经济关系尤其应该引起特别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三国在欧亚大陆地理位置上的毗邻。文化亚系统的全面发展也同样重要,首先是教育领域内的合作(大量吸收医学和自然科学方向的中国和印度学生赴俄留学;加深高校间和科学领域的联系)。同时应该大大拓展文化宣传活动。俄、中、印三国间的经济、政治、军事联系将赋予金砖国家之间的交往以新的内涵,并可以此动摇北方发达国家的单极局势。金砖国家成员国无意于破坏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而是要巩固本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俄中印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文化文明因素 合作潜力
原文传递
国际规范政治传播的关系类型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琮蕊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105,共31页
当前学界对不同层面上规范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影响规范传播的因素,如权力、文化、国内制度和国家利益等,然而这些研究在本质上都局限于探讨规范传播者和规范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并未能将规范传播置于一个更大的关系网中进行考察,因而... 当前学界对不同层面上规范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影响规范传播的因素,如权力、文化、国内制度和国家利益等,然而这些研究在本质上都局限于探讨规范传播者和规范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并未能将规范传播置于一个更大的关系网中进行考察,因而在其考察规范传播时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规范接受者的主动选择性。本文利用关系理论对规范传播进行考察,以关系类型作为自变量,探究不同的关系类型对规范传播结果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明清两代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的关系类型、2012–2019年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关系类型、中美建交后两国间的关系类型以及相关规范传播情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本文认为全方位关系类型和主动型关系类型更加有利于规范的传播,且主动型特点越明显,其规范传播的效果就越佳。这一特点对于今天中国向外推广自身支持的规范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规范传播 关系类型 关系理论 中国学派 国际政治社会学
原文传递
Appraisal of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An Introduction 被引量:4
16
作者 濮实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SCIE 2017年第4期452-453,共2页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a decade. It is driven by the need to improve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Wen, 2016). It is also motivated by the ...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a decade. It is driven by the need to improve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Wen, 2016). It is also motivated by the aspir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other similar pedagogical contexts outside China. A volume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by Wen Qiufang and her research team, to formulate the theory of POA and to test its effectiveness in classroom pedagogy (e.g. Wen, 2016, 2015; Yang, 2015; Zhang, 2015). At the moment, the POA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ory building and almost all empirical research is don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is theory and to make it intelligi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a one-day symposium was held i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on May 15, 2017. The symposium was entitle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innovativ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Appraisal of the POA'. In the forum, leading exper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were invited to discus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POA and the direc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symposium was the first attempt for the POA research team to discuss its latest work with international scholars. This Viewpoint section collects the responses of four exper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ymposium,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Th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covers three topics related to the POA: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its use for teacher training, and its research. Alister Cumming is Professor Emeritus and the former Head of the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Languages and Literac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His article focuses primarily on POA research as an exemplary case of design-based research. Rod Ellis is Research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t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He discusses POA in terms of pedagogy, teacher training and research, with both critiques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Paul Kei Matsuda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Director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he writed states. He responds to PO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expert researcher and teacher of L2 writing. Charlene Polio is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 Germanic, Slavic, Asian & African Languages at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he writed states. She conceptualises POA as a useful method to address some issues in pre-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Overall, the articles in this section are insightful and reader-friendly. They are not only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A in particular, but may also be valuable to a broad range of researchers as they touch upon pertaining issues, as well as emerging topic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We therefore find it necessary to make them accessible to a wide reader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a decade. It is driven by the need to improve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Wen 2016). It is also motivated by the aspir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other similar pedagogical contexts outside china. A volume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by Wen Qiufang and her research team to formulate the theory of POA and to test its effectiveness in classroom pedagogy (e.g. Wen 2016 2015 Yang 2015 Zhang 2015). At the moment the POA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ory building and almost all empirical research is don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is theory and to make it intelligi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a one-day symposium was held i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on May 15 2017. The symposium was entitle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innovativ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Appraisal of the POA'. In the forum leading exper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were invited to discus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POA and the direc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symposium was the first attempt for the POA research team to discuss its latest work with international scholars. This Viewpoint section collects the responses of four exper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ymposium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Th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covers three topics related to the POA: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its use for teacher training and its research. Alister Cumming is Professor Emeritus and the former Head of the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Languages and Literac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His article focuses primarily on POA research as an exemplary case of design-based research. Rod Ellis is Research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t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He discusses POA in terms of pedagogy teacher training and research with both critiques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Paul Kei Matsuda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Director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he writed states. He responds to PO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expert researcher and teacher of L2 writing. Charlene Polio is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Germanic Slavic Asian African Languages at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he writed states. She conceptualises POA as a useful method to address some issues in pre-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Overall the articles in this section are insightful and reader-friendly. They are not only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A in particular but may also be valuable to a broad range of researchers as they touch upon pertaining issues as well as emerging topic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We therefore find it necessary to make them accessible to a wide readers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