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Tech Revolution The rise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1
作者 Ge Lijun 《ChinAfrica》 2018年第12期22-23,共2页
The announcer on the giant screen greeted visitors to the Wuzhen International lnternet Exhibition Center with a cheery voice.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will be your news anchor for today," said the male voice. But ... The announcer on the giant screen greeted visitors to the Wuzhen International lnternet Exhibition Center with a cheery voice.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will be your news anchor for today," said the male voice. But this was no ordinary announcer: his voice and appearance have been entirely genera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Hi-Tech revolution The rise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orld HsR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China's CO_2 emission peaking target and pathways 被引量:15
2
作者 HE Jian-Ku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4期155-161,共7页
China has set the goal for its CO2 emissions to peak around 2030, which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decision coordinating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ut also an overarching targe... China has set the goal for its CO2 emissions to peak around 2030, which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decision coordinating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ut also an overarching target and a key point of action for China's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if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CO2 emission reduction to avoid climate change. The development stage where China maps out the CO2 emission peak target i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a necessity that the non-fossil energy supplies be able to meet all the increased energy demand for achieving CO2 emission peaking. Given that China's potential GDP annual increasing rate will be more than 4%, and China's total energy deman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by approximately 1.0%--1.5% annually around 2030, new and renewable energies will need to increase by 6%-8% annually to meet the desired CO2 emission peak. The share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ies in China's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will be approximately 20% by 2030. At that tim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will decrease to around 0.3, and the annual decrease in the rate of CO2 intensity will also be higher than 4%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growth of GDE To achieve the CO2 emission peaking target and substantially promote the low-carbon deve!opment transformation, China needs to actively promote an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volution, the innovation of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the reform of the energy regulatory system and pricing mechanism, and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cap and trad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emission peak Energy revolution Climate change chinas carbon emission mitigation target
下载PD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3
作者 Hu Ang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年第4期9-15,共7页
For China, 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duc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poses not only the greatest challenge, but also the greatest opportun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especi... For China, 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duc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poses not only the greatest challenge, but also the greatest opportun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especially its natural conditions,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path of choi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2050 is green modernization, taking the three-step strategy towards China's own green developmen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12 th Five Year Plan, its innovative positioning is "green development pl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climate change 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green modern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plan
下载PDF
中国红十字会“京会”辛亥革命救援行动述论
4
作者 池子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6-94,共9页
在辛亥革命人道救护中,中国红十字会“京会”依托协和医学堂,组织四个救护医队,“分往战地,救济军人”。同时与所属天津分会采取联合行动,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整体而言,尽管“京会”不比“沪会”那么成绩卓著,且京沪两会各行其是... 在辛亥革命人道救护中,中国红十字会“京会”依托协和医学堂,组织四个救护医队,“分往战地,救济军人”。同时与所属天津分会采取联合行动,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整体而言,尽管“京会”不比“沪会”那么成绩卓著,且京沪两会各行其是,没能形成“合力”,影响救护效能的全面释放,但“京会”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十字会 辛亥革命 人道救援 “京会”
下载PDF
Lu Xun's Classical-Style Poetry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Jon Eugene von Kowallis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2年第3期317-336,共20页
The extent of Lu Xun'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ause of the revolutionists who worked to bring about the 1911 Revolu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among scholars ever since the year after his death when his brot... The extent of Lu Xun'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ause of the revolutionists who worked to bring about the 1911 Revolu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among scholars ever since the year after his death when his brother Zhou Zuoren emphatically denied his membership in the Guangfu Hui. The scholars who think he did joi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at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rely on attributions to Lu Xun by third parties who conversed with him late in his life, but Lu Xun never actually addressed this question in his written or published works and, despite his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with Zhang Taiyan (and therefore by inference the Tokyo and Zhejiang branches of the Guangfu Hui), no one has ever brought forth archiv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claim of his membership. Here I will examine the classical-style poetry Lu Xun wrote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in order to gauge through first-hand evidence his disposition toward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 transition it signaled for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Xun Lu Xun's classical-style poetry Guangfu Hui TongmengHui 1911 revolution Zhang Taiyan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与地方政局:以民初皖督更迭为视角(1911—1912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1期51-60,95,共11页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政治局势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带来地方政局的重新洗牌,政治生态被重新塑造,各方围绕己方政治诉求展开互动,最终帝制复活,民主共和让位于专制独裁,这极大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安徽一隅,表现为地方立...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政治局势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带来地方政局的重新洗牌,政治生态被重新塑造,各方围绕己方政治诉求展开互动,最终帝制复活,民主共和让位于专制独裁,这极大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安徽一隅,表现为地方立宪派借助革命做大,利用法律等手段,压制行政长官。革命所带来地方军权的膨胀,地方分裂的趋势加剧。相关政治精英自身不仅无力弥合此种分裂,调和各方矛盾,进而稳定时局。相反,其自身政治活动不断逾越民主运行程序,难于切实解决皖省的实际困难,以自身利益与政党见解为最终诉求。各方矛盾的加剧,大大加速政局的崩坏。这一过程在安徽临时议会与孙毓筠都督的互动中充分体现,既展现了北洋集团与南方革命阵营间的博弈斗争,又反映出南方革命集团内部及其与民间政治精英间的互动过程,同时更折射出民初政局所暗藏的多重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安徽都督 孙毓筠 柏文蔚 安徽临时省议会 民初安徽政局
下载PDF
A Short Essay on the Leftspeak during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7
作者 Wang Zongyan Zhongshan University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19,共4页
This paper tries to show in what ways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affected the u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t will quote expressions and catch-phrases of the time and dissect them from the lexical, semantic and prag... This paper tries to show in what ways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affected the u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t will quote expressions and catch-phrases of the time and dissect them from the lexical, semantic and pragmatic points of view, always bearing in mind the c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short Essay on the Leftspeak during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后陕西首任都督张凤翙与民初陕西社会发展
8
作者 张华腾 范珂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1,共9页
张凤翙是辛亥革命后陕西军政府首任都督,他领导了西安新军起义并捍卫陕西辛亥革命的成果,在陕西摧毁旧秩序、创建民主共和的事业中,立下不少功绩。辛亥革命后的短短几年,张凤翙本着和平、统一、建设的三大宗旨,弹压会党与兵变,致力于地... 张凤翙是辛亥革命后陕西军政府首任都督,他领导了西安新军起义并捍卫陕西辛亥革命的成果,在陕西摧毁旧秩序、创建民主共和的事业中,立下不少功绩。辛亥革命后的短短几年,张凤翙本着和平、统一、建设的三大宗旨,弹压会党与兵变,致力于地方社会秩序恢复,尤其注重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陕西迈入现代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凤翙 陕西 辛亥革命 首任都督 民初社会发展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政策引领与现实启示
9
作者 王敏洁 史春林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文章聚焦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从理论依据、政策引领及现实启示三个逻辑维度展开研究。这一时期,党根据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是妇女解...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文章聚焦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从理论依据、政策引领及现实启示三个逻辑维度展开研究。这一时期,党根据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的理论依据,制定出了明确中国共产党对妇女事业的领导策略、坚持工农妇女群体为核心的运动策略、联合各阶层妇女统一作战的组织策略及创办妇女专属刊物与口号的宣传策略。在坚持党的根本领导、加强女性自身教育、推进妇女组织发展、重视宣传工作方面,为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妇女运动 妇女解放 中国共产党 现实启示
下载PDF
土地革命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建军思想的探索——以红四军新泉整训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杨心妍 江俊伟 《闽江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4-64,共11页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党军关系经历了由“先党后军”到“以党领军”的转变过程。以红四军为例,建军初期,军内出现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倾向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了党军关系。毛泽东等人经过调查研究,决定从政治建设和纪律建...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党军关系经历了由“先党后军”到“以党领军”的转变过程。以红四军为例,建军初期,军内出现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倾向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了党军关系。毛泽东等人经过调查研究,决定从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两方面进行整训,并通过《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解决了红四军内部关于民主与集中关系问题的认识分歧。这标志着中共完成了从“先党后军”到“以党领军”的认识发展过程,而新泉整训在该转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独特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军思想 土地革命早期 新泉整训 以党领军 红四军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福环 苗健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42,共8页
辛亥革命前后 2 0年间是中国边患问题最严峻的时期。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由直接侵占演变为物色、培养民族分裂势力 ,策划“独立”分裂中国。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应变政策以图自救 ,但实效甚微。第三次边疆危机为... 辛亥革命前后 2 0年间是中国边患问题最严峻的时期。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由直接侵占演变为物色、培养民族分裂势力 ,策划“独立”分裂中国。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应变政策以图自救 ,但实效甚微。第三次边疆危机为后来留下许多边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 边疆危机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家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79,共12页
文章就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为题进行研究,意在从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杜会,认为没有教育的近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近代化,而没有辛亥革命又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政治的变革。进而证明在近代... 文章就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为题进行研究,意在从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杜会,认为没有教育的近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近代化,而没有辛亥革命又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政治的变革。进而证明在近代中国旧有革命化,才能近代化”论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教育近代化 政治 社会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毅武 吴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5,共6页
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与中国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市场导向改革基本相一致的理论发展与创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体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与中国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市场导向改革基本相一致的理论发展与创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体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文化大革命"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推动下,实现了一系列飞跃,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孕育并催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新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
下载PDF
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 被引量:55
14
作者 郭朝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50-59,共10页
工业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这是因为工业是技术创新的第一源泉和核心领域,是国民经济效率提升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工业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这是因为工业是技术创新的第一源泉和核心领域,是国民经济效率提升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当前要特别警惕"去工业化""逆库兹涅茨化"现象的发展,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之际,抓住机会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前,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要素成本上升,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国际竞争中面临"双端挤压",经贸摩擦加剧。中国工业发展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推进高质量发展,认为应从产业政策转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促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 高质量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 制造强国
下载PDF
辛亥革命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宪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
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折点 ,它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应该说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必须肯定其历史地位和贡献。辛亥革命后一个相当时期 ,是中国社会的转... 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折点 ,它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应该说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必须肯定其历史地位和贡献。辛亥革命后一个相当时期 ,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 ,保守与发展并存是历史的必然 ,它有一个消长、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 民主共同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中立 杨正喜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5-169,共5页
该文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延续的原因、表现和基本特征。在分别论述了经学经世、史学经世、经世文编等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表现之后,综合分析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层次性、融合性、复杂性等基本特征,并指出它的原典精神及其体现... 该文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延续的原因、表现和基本特征。在分别论述了经学经世、史学经世、经世文编等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表现之后,综合分析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层次性、融合性、复杂性等基本特征,并指出它的原典精神及其体现出来的某些人文精神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经世致用 经学 史学 经世文编 人文精神 原典精神
下载PDF
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变迁及其未来走势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树彬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9-203,共5页
追溯历史,从辛亥革命至今,我国的服饰文化发展可以划分为革命领袖创导、时代主潮引领、思想意识践行、社会风尚变迁和传统与现代交炽这样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近百年来的服饰文化发展历程表明:它的变迁,是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特定服饰群... 追溯历史,从辛亥革命至今,我国的服饰文化发展可以划分为革命领袖创导、时代主潮引领、思想意识践行、社会风尚变迁和传统与现代交炽这样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近百年来的服饰文化发展历程表明:它的变迁,是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特定服饰群体观念更新的结果;它的流行,是得到了特定服饰群体的普遍认同;它的变化速率之快,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展望未来,我国的服饰文化走势为:张扬个性与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趋于统一;经典服饰与新款服饰竞相媲美。同时,新款服饰要经过市场淘汰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辛亥革命 中山装 服饰群体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后的音乐观念 被引量:3
18
作者 项筱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3,共7页
值此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文章试图从"新/新音乐"、"音乐教育"、"军歌/军乐队"与"学堂乐歌"、"中西关系"四个方面,去重温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知识界在音乐观念领域的历史轨迹,以期客... 值此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文章试图从"新/新音乐"、"音乐教育"、"军歌/军乐队"与"学堂乐歌"、"中西关系"四个方面,去重温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知识界在音乐观念领域的历史轨迹,以期客观地认识百年前中国音乐先驱者们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五四 民国 音乐观念
下载PDF
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学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辛亥革命已百年,对其研究,宜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开拓新视野。它"以革命求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第一次创立了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中华民族此重兴"的历史进程。孙... 辛亥革命已百年,对其研究,宜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开拓新视野。它"以革命求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第一次创立了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中华民族此重兴"的历史进程。孙中山是"新中国运动"的开创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位具有"百年发展思想"的革命实行家和思想家。他的洋溢着"实践之科学思维"的"行易知难"说,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务实进取思想,具有"学问革命"和解放思想的意义,值得当今海峡两岸中华人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新中国运动 行易知难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回族文化运动 被引量:3
20
作者 答振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6-141,共6页
本文论述了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作者指出,民国时期回族文化运动,推动了回族伊斯兰学术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增强了回族人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在化解回汉隔阂,促进民族团结,... 本文论述了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作者指出,民国时期回族文化运动,推动了回族伊斯兰学术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增强了回族人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在化解回汉隔阂,促进民族团结,培养造就一批回族人才和提高回族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教育 发展 辛亥革命 民国时期 文化运动 民族团结 伊斯兰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