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ig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Human Rights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
作者 BAN WENZH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foreign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and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foreign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and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uman rights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s the first university in the mainland to establish the human rights law discipline and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ases, playing an exemplary and leading role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nd foreig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Summaries and analyses of the background, obj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Case study of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下载PDF
LIRR's Project of “Study on Spalling Mechanism Mechanism of Dense Refractory Castables by Rapid Heating-up” Being Obtained the Support from National Natur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1年第3期21-21,共1页
LIRR's Priject of "Research on Spalling Mechanism Due to Rapid Heating-up of Dense Refractory Castables" declared by Wang Zhanmin,vice-president of LIRR,will gain the fund support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 LIRR's Priject of "Research on Spalling Mechanism Due to Rapid Heating-up of Dense Refractory Castables" declared by Wang Zhanmin,vice-president of LIRR,will gain the fund support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RR’s Project of study on spalling Mechanism Mechanism of Dense Refractory Castables by Rapid Heating-up Being Obtained the support from National Natur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
下载PDF
国家责任--中国宪法学新的理论支点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文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9,共6页
不同于违宪责任、政府责任、政党责任等,国家责任是比上述概念含义更广、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概念。国家责任这一概念一开始出现于国际法中,并由国际法的概念转化而来成为我国宪法学的新概念。国家责任的形成具有现实必然性,新时期国际、... 不同于违宪责任、政府责任、政党责任等,国家责任是比上述概念含义更广、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概念。国家责任这一概念一开始出现于国际法中,并由国际法的概念转化而来成为我国宪法学的新概念。国家责任的形成具有现实必然性,新时期国际、国内的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国家责任得以诞生的现实土壤,国际人权法的发展,是国家责任形成的催化剂。国家责任的提出与构建,必将促进中国宪法的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宪法发展的新的理论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责任 中国宪法学 中国宪法 国际法 政党责任
下载PDF
政治学学科研究的学术缺陷与学术本位论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正一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42,共7页
中国政治学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可谓之"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政治学在研究范式、学科主题、指导理念、学科效应、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迫切... 中国政治学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可谓之"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政治学在研究范式、学科主题、指导理念、学科效应、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迫切需要在学术范式上达致应有的自觉,克服学科研究的学术缺陷,确立学科研究的学术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学 学科建设 主要问题 学术本位
下载PDF
引领全国青年工作的理论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九届研讨会记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志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3期6-9,共4页
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央团校的团课教学,引领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究的作用,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央团校的基础上于1985年建立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举办9届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不断强化了这... 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央团校的团课教学,引领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究的作用,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央团校的基础上于1985年建立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举办9届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不断强化了这一引领工作,确立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这一学术领域的引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青年工作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的筹划与实施
6
作者 张柏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7-63,共17页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超过70%的课题由中青年学者承担,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从2004年到2010年,项目成果《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35种、共47册书陆续出版发行。相互包容、通力合作和契约精神是集体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 知识创新工程
下载PDF
美国政治学界的中国研究现状——以师资、课程、刊物为观察点
7
作者 赖静萍 祁玲玲 《中国研究》 2009年第1期184-206,共23页
当前美国政治学界的中国研究状况如何?处于何种地位?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从宏观层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的中国研究进行分阶段的历史性描述,鲜有学者对当前研究状况进行微观层面的细致考察.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大学一流政治学系... 当前美国政治学界的中国研究状况如何?处于何种地位?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从宏观层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的中国研究进行分阶段的历史性描述,鲜有学者对当前研究状况进行微观层面的细致考察.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大学一流政治学系的中国研究师资力量、有关中国的课程以及美国学者在顶级政治学刊物发表的中国研究论文为观察点,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来勾画一幅当前美国政治学界的中国研究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学界 中国研究 政治学系 政治学刊物
下载PDF
读经要读“德赛经”
8
作者 武高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8-31,共4页
有人提倡读儒家古经,我却主张读“德赛”新经。读什么经,应以历史走向、世界大潮作为选择标准。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只有打破以人对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格局,实现人的独立性,才能最终实现以人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 有人提倡读儒家古经,我却主张读“德赛”新经。读什么经,应以历史走向、世界大潮作为选择标准。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只有打破以人对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格局,实现人的独立性,才能最终实现以人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超越农业文明,实现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正是这一历史走向,决定了读经要读“德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经 科学 民主 中国现当代政治
下载PDF
贴近青少年生活关注青少年成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研究”栏目追踪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小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20多年来,已形成鲜明的“贴近青少年生活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特色。其首要栏目“青少年研究”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全面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始终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放在首位;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20多年来,已形成鲜明的“贴近青少年生活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特色。其首要栏目“青少年研究”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全面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始终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放在首位;对青少年政策与青少年弱势群体特别关注。学报现已树立起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的独特学术形象,成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学术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青少年研究” 思想道德 青少年
下载PDF
比较政治“学”?——学术史与学科性的反思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卫华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M0005,共15页
作为美国政治学发展特定进程中形成的、以“外国政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比较政治研究并非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比较政治研究的“演生史”以及中国政治学科重建以来对“比较政治学”的引进过程,从学问、学科、... 作为美国政治学发展特定进程中形成的、以“外国政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比较政治研究并非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比较政治研究的“演生史”以及中国政治学科重建以来对“比较政治学”的引进过程,从学问、学科、科学三重意义上,讨论了19世纪末现代政治学逐步成型以来,美国的比较政治研究从“比较政府”到“比较政治”、从“科学自觉”基础上的“学科自觉”到“方法自觉”的发展历程、知识特性与经验教训,力图澄清比较政治研究的若干模糊认识;同时对照美国比较政治“学科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中国比较政治研究的改善空间与当前任务,即从“学科自觉”迈向“话语自觉”与“知识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政治学 政治学知识论 美国比较政治研究 中国比较政治研究
原文传递
美国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美国帝国、政治制度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召颖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56,共8页
1979年以来美国研究在中国受到学者的青睐,本文认为,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发展的需要,以下三个问题在中国美国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1)美国在冷战后时代国际体系中地位与美国帝国;(2)美国国内政治制度对美国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 1979年以来美国研究在中国受到学者的青睐,本文认为,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发展的需要,以下三个问题在中国美国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1)美国在冷战后时代国际体系中地位与美国帝国;(2)美国国内政治制度对美国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影响;(3)美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共性与差异。这些问题对于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帝国 政治制度 中美关系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亚区域合作 美国研究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法学——理论进步、形象塑造与发展动因(三)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建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2,共9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学在学术发展与理论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和展现出了以自主性、实践自觉、开放格局、为社会与政治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与政治形象。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为中国法学的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学在学术发展与理论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和展现出了以自主性、实践自觉、开放格局、为社会与政治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与政治形象。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为中国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思想支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实践的强大现实需要为中国法学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中国当代法学学者和法律实务专家对中国法学的思想创造使命与法治实践参与责任的自觉践履,成为中国法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性力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各个学科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法学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极其丰盛的思想养料与理论资源;同时,中国法学的发展还得益于中国特有的学术生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法学 学术、社会与政治形象 发展动因
原文传递
从本土生成到比较视野——中国政治学概念生产的策略转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明强 《比较政治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56-83,232-233,共29页
中国政治学研究一直面临西方理论和中国经验之间的冲突,概念连接现实经验和理论体系,成为这一冲突的具体体现。西方学者按照普遍主义原则,通过概念移植或概念调适来解释中国政治问题。90年代起中国学者从特殊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中国政治... 中国政治学研究一直面临西方理论和中国经验之间的冲突,概念连接现实经验和理论体系,成为这一冲突的具体体现。西方学者按照普遍主义原则,通过概念移植或概念调适来解释中国政治问题。90年代起中国学者从特殊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中国政治学概念生产的本土化路径。在新时期论证中国政治体制比较优势的目标下,研究者开始超越本土化路径,纳入比较视野,意图将本土概念普遍化。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国政治学概念生产的策略转变,将其概括为属性调整和统摄性概念转换两种类型。前者承认西方概念,以中国经验为基础,调整既有概念的内涵;后者以中国政治体制的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新的政治学概念。本文认为,两种策略各具保守和激进特征。在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概念生产具有阶段性,属性调整是基础性步骤,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实现统摄性概念转换,最终目标是建构既立足中国本土同时又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学 概念生产 本土生成 比较视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