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urn of the Tide:Explaining China’s Growing Assertivenes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
作者 Jaebeom Kw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9年第2期49-65,共17页
Before the late 2000s,China employed a diplomatic“next generation”approach to its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Beginning in the late 2000s,however,China has assumed threatening attitudes,and take... Before the late 2000s,China employed a diplomatic“next generation”approach to its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Beginning in the late 2000s,however,China has assumed threatening attitudes,and taken a strong stand against other disputants.Why has China recently shown its assertiveness when dealing with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This study argues that two factors-China’s growing naval capabilities and the growing presence of China’s strategic rival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led China to adopt a more assertive policy regarding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ise of china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sino-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china’s AssERTIVENEss
下载PDF
A Decadal Shift of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Northeast Asia around the Mid-1990s 被引量:17
2
作者 CHEN Wei LU Riy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35-742,共8页
This study identifies a decadal shift of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over Northeast Asia,including southeastern parts of Russia,Mongolia and northern China,around the mid-1990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 This study identifies a decadal shift of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over Northeast Asia,including southeastern parts of Russia,Mongolia and northern China,around the mid-1990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AT over the Northeast Asia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warming after 1994 relative to that before 1993.This decadal shift also extends to northern China,and leads to a warmer summer over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after the mid-1990s.The decadal warming over Northeast Asia is found to concur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South China rainfall around the mid-1990s.On the one hand,both the Northeast Asian SAT and South China rainfall exhibit this mid-1990s decadal shift only in summer,but not in other seasons.On the other hand,both the Northeast Asian SAT and South China rainfall exhibit this mid-1990s decadal shift not only in the summer seasonal mean,but also in each month of summer (June,July and August).Furthermore,the decadal warming is found to result from an anticyclonic anomaly over Northeast Asia,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response to th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China,according to previous numerical results.Thus,we conclude that the warming shift of summer Northeast Asian SAT around the mid-1990s was a remote response to th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Northeast asia decadal shift mid-1990s south china rainfall
下载PDF
The Architecture and Trend of Competi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Major Powers in Asia-Pacific and China’s Diplomacy
3
作者 Cai Penghong 《Peace》 2013年第2期38-48,共11页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strategic readjust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talyzes major changes with four new features for the Asia-Pacific geo-space. A, the Asia-Pacific geo-economic map witnesses a double competitive...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strategic readjust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talyzes major changes with four new features for the Asia-Pacific geo-space. A, the Asia-Pacific geo-economic map witnesses a double competitive pattern. B, geo-security space shows a Sino-U.S. competitive and low-cooperative trend. C,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model competition. D, the high-tech becomes the new driving force for the Asia-Pacific geo-environment changes.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concerns with the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he Asia-Pacific geo-environment focus on a debates between a resistant and confrontational architecture and a competitive cooperation tren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the resistant and confrontational pattern are no longer in existence and the regional pattern should be promoted in a direction of competitive co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rchitecture and Trend of Competi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Major Powers in asia-Pacific and china’s diplomacy asia
原文传递
对美国南海政策的地缘安全解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方晓志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7期44-52,共9页
美国的南海政策是美国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各时期的南海政策是其长期奉行的地缘战略构想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在亚太地区海权逐步调整、延伸和扩展的必然结果。美国出于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挑拨中国与东... 美国的南海政策是美国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各时期的南海政策是其长期奉行的地缘战略构想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在亚太地区海权逐步调整、延伸和扩展的必然结果。美国出于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南海地区制造紧张局势;并通过军售、军援、联合军演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方式增强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美国的南海政策对南海地区的地缘格局以及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安全 美国 南海政策 东南亚
下载PDF
美国重返亚太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4
5
作者 仇发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5-22,共8页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势紧张之下,中国应该根据局势发展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从中美关系入手,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与邻国外交为重点,以公共外交为辅助,从各方面消除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维持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重返亚太 中国周边外交
下载PDF
中国南亚战略中的克什米尔问题
6
作者 师学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49-54,共6页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关系的核心问题。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它与大国,尤其是中国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中国在实施南亚战略过程中给予该问题以密切关注。以历史分析法阐释历史时期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政策演化,阐述了中国在实施...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关系的核心问题。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它与大国,尤其是中国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中国在实施南亚战略过程中给予该问题以密切关注。以历史分析法阐释历史时期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政策演化,阐述了中国在实施南亚战略过程中如何对该问题进行考量,并对中国的克什米尔政策给予了简要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战略 中国外交 克什米尔政策
下载PDF
从融入到共同体建设:中国亚太战略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吴莼思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6年第2期9-23,共15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亚太外交经历了一个重新融入地区一体化建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亚国家不仅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逐渐对以和平发展合作塑造地区安全环境达成了共识。然而,自2010年美国大力推行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亚太外交经历了一个重新融入地区一体化建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亚国家不仅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逐渐对以和平发展合作塑造地区安全环境达成了共识。然而,自2010年美国大力推行再平衡战略以来,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与东亚主要力量的关系不约而同地受到磨损,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陷入停滞。在此情况下,中国不得不超越以往的地区融入战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动地区共同体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重新以发展合作来界定地区议程,强化本地区的利益融合和共享机制,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推动亚太地区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亚洲特点的新型观念意识,比如多元共生意识、亚洲主体意识、同享共担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安全 中国外交 命运共同体 亚太再平衡
下载PDF
中国与南亚国家体育合作与交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姚儒兴 程传银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4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与南亚国家体育合作与交流的历程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至今三个阶段。目前,中国与南亚国家体育合作与交流的组织形式、内容、模式等方...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与南亚国家体育合作与交流的历程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至今三个阶段。目前,中国与南亚国家体育合作与交流的组织形式、内容、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建议:以经济领域合作与交流为基础进行体育合作与交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体育旅游产业合作与交流;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体育文化合作与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外交 体育文化 一带一路 中国 南亚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洪 杜莹(翻译整理) 熊灵(校对)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9年第1期25-37,共13页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旨在推动中国国内经济全面发展,更是强调优先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关系。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种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东南亚有何影响?东南亚国家(东盟)如何参与"一带一路&qu...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旨在推动中国国内经济全面发展,更是强调优先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关系。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种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东南亚有何影响?东南亚国家(东盟)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与东南亚区域发展愿景相对接?对比中国与东南亚学者的不同观点、探讨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南亚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增进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极具潜力,但合作过程需要良性互动、审慎推进,才能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东盟经济共同体 东南亚 周边外交 中国-东盟关系
下载PDF
中国外交中的南海“航行自由”话语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冕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4期40-55,123,共16页
"航行自由"本是国际海洋法的一项基本准则,然而近年来"航行自由"却成为美国精心包装下用以渲染南海地区"中国威胁"并借机在周边海域实施军事寻衅的政治话语,沦为美国借以防范中国海上力量崛起、实现海洋... "航行自由"本是国际海洋法的一项基本准则,然而近年来"航行自由"却成为美国精心包装下用以渲染南海地区"中国威胁"并借机在周边海域实施军事寻衅的政治话语,沦为美国借以防范中国海上力量崛起、实现海洋霸权护持的舆论工具。美国对南海"航行自由"的恶意炒作,不仅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及南海地区安全造成损害,由此凸显的中美关于南海"航行自由"的论争也成为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症结。在美国幕后台前都推动南海局势升温的过程中,中国在现实困境的倒逼下逐步形成了对"航行自由"话语较系统的认知理解,对从西方传来的"航行自由"话语经历了由谨慎怀疑到逐渐接纳的态度转变,在话语使用上也从被动反应开始向主动应对的姿态变化,体现出中国政府在话语表达上走向自信与成熟。中美关于南海"航行自由"的论争表面上是话语的比拼,其背后是海权和利益的角逐,中国应保持和加强与美国在各个层次上的战略对话以管控双方分歧,就"航行自由"话语拓展共识和寻求合作。中国或可考虑通过对"航行自由"话语内涵的再建构推动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构建并体现大国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航行自由 中国外交 话语分析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人文交流与合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温智宏 《新丝路学刊》 2019年第2期107-134,共28页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除了增加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外,很重要的就是推动人文交流。围绕中国与东南亚“孔子学院”、“友好城市”、旅游合作三个案例展开研究后发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古代海上...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除了增加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外,很重要的就是推动人文交流。围绕中国与东南亚“孔子学院”、“友好城市”、旅游合作三个案例展开研究后发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加深了我们的友谊。中国与东南亚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成功经验,不仅奠定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实“民心相通”举措提供了借鉴意义,更为中国人文外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动力与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 孔子学院 友好城市 旅游合作 “一带一路” 人文外交
下载PDF
日本的“印太”战略能否成功?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清秀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4,128,共12页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及印度和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重要性的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缘战略概念受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倡导。日本对"印太"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海洋中心倾向,并且包含有牵制中国的内...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及印度和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重要性的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缘战略概念受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倡导。日本对"印太"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海洋中心倾向,并且包含有牵制中国的内涵。在上述认知的影响下,日本强化西南防卫,介入南海争端,联合美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牵制和制衡中国。然而日本无法正确评估印度及中国在"印太"中的影响,同时也无法给"印太"建构合理的内容,日本牵制、制衡中国的"印太"战略是不会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 南海争端 亚太地区 海洋安全 日美同盟 价值观外交
原文传递
非正式合作机制建设与中国南亚外交的新取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琳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56,共18页
双边外交一直是中国南亚外交的主要方式。新冠疫情暴发和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为中国引入非正式合作制度工具和谋求从双边到多边的地区外交升级提供了机遇,以新时代南亚地区合作框架建设为重点、政治信任为前提、“一带一路”倡议与非... 双边外交一直是中国南亚外交的主要方式。新冠疫情暴发和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为中国引入非正式合作制度工具和谋求从双边到多边的地区外交升级提供了机遇,以新时代南亚地区合作框架建设为重点、政治信任为前提、“一带一路”倡议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互嵌、和平解决争端和发展安全为主导规范、地区公共产品新平台为补充的非正式合作制度网络初步建立。这标志着中国南亚外交正出现两大新取向:一是增添安全新内涵,统筹安全与发展之间关系,发挥毗邻大国的独特作用;二是补充地区新层次,建立地区合作新框架,培育多边共识和引导地区认同。疫情、大国博弈与阿富汗变局是导致中国南亚外交升级的主要外部动力,而适应“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议程变化和传统秩序观的价值回归则是内生动力来源。中国南亚外交的多边实践为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奠定了良好开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亚外交 非正式机制 南亚安全 地区合作框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