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Business Culture
1
《ChinAfrica》 2018年第10期63-63,共1页
China's traditional business cultureConfucian thought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ay Chinese people do business. For example, "etiquette," the basic element of Confucianism, originated from the ritual wors... China's traditional business cultureConfucian thought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ay Chinese people do business. For example, "etiquette," the basic element of Confucianism, originated from the ritual worship of, and sacrifice to, the ancestors. Later it developed into a set of moral rules based On kinship and hierarchy, and has been weaved into fi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ose between ruler and subject, father and son, husband and wife, brothers and friends. Not only did it play a role in solidifying patriarchal-feudal relationship, but it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living habits and customs of today and has become a force which regulates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behavior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principle that "an even temper brings wealth" has been an essential part of Confuci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Business culture
下载PDF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clusive Culture
2
作者 Zhang Zhancang Mou Hong +2 位作者 Lin Siying Liu Xiaolong Xu Qingtong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4期136-155,共20页
Inclusive culture is a dynamic patter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formed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and man and others. Chinese culture is among the sources of... Inclusive culture is a dynamic patter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formed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and man and others. Chinese culture is among the sources of inclusive culture. Being inheritable, open, assimilative, innovative and self–driven, this inclusive cultur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China's ideological evolution, ethnic integration, religious development, economic openness, literature and art prosperity, as well as political wisdom in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nclusiveness is key to the last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During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e CPC's leadership over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must be strengthened; a strong cultural confidence must always be maintained;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further enhanced; the sustainable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promoted; people's need for an enriched cultural life must be satisfied; and more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light of China's inclusive culture illuminate the future of glob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lusive culture china’s inclusive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innovation
下载PDF
China's Legal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3
作者 lixiaodo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6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In china’s legal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4
作者 宋才发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著称于世。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改革和转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良法善治彰显了中华民族建构法治秩序的理性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司法审判中具有价值引导功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行为规范作用,建成法治国家则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价值目标。这就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律文化 创造性转化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
作者 李林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28-41,共14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先进性和文明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符合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共同价值和科学理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先进性和文明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符合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共同价值和科学理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法系以及域外法律文化转化融合经验的比较研究,走出一条“借鉴”与“双创”相结合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之路;应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医法学”与“西医法学”有机融合,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法治文明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文明 中华法系 “中医法学” “西医法学”
下载PDF
马克思精神生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6
作者 梅岚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时代优秀精神产品的总和,体现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蕴含的规律性原则,体现着马克思精神生产活动的历史使命。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首先要对伟大精神生产成果进行谱系化传承,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引导力,在党的自我革命的推进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与学习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穿透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党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野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7
作者 刘诗怡 唐明彦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在“两个结合”视野下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旨在为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更加完善提供参考。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在“两个结合”视野下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旨在为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更加完善提供参考。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坚持“两个结合”可不断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华法系”辨正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小红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3年第6期1-16,共16页
“中华法系”是近代比较法研究中出现的概念,其最初是近代学者对中国古代法的一种阐释,清末变法修律后,中华法系瓦解。民国时期,学界在对中华法系的研究中见仁见智,未能形成共识,致使一些学者力倡的“复兴中华法系”“建树新中国法系”... “中华法系”是近代比较法研究中出现的概念,其最初是近代学者对中国古代法的一种阐释,清末变法修律后,中华法系瓦解。民国时期,学界在对中华法系的研究中见仁见智,未能形成共识,致使一些学者力倡的“复兴中华法系”“建树新中国法系”的主张不了了之。20世纪50年代后,有关中华法系的研究多回归学术,对中华法系去芜存菁,继承其优秀成分成为现实法治建设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法族 法系 清末民国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论中华法系的伟大复兴 被引量:11
9
作者 施伟东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6,共12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法学法律界担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在法治文化领域,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着力推动中华法系的复兴。中华法系的复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法学法律界担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在法治文化领域,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着力推动中华法系的复兴。中华法系的复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着辐射东亚、影响世界等方面的历史价值,更在于文明影响力的挖掘、制度投射力的实现以及时代引领力的形成。重构法系定义,需要考虑以下要素:一是有满足文明史考察的充分时间长度,二是有能从传统“母法国”覆盖转换成先进制度影响力、投射力覆盖的现实空间广度,三是有重要法律文献作为法系标志性起点的制度先进性高度。应当校正对中华法系内涵、本质、价值等基本问题的认知,赋予中华法系新发展理念,在法理上重构中华法系新时代内涵,结合法治中国的当代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法系的复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法治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概念重构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论血缘文化的锁定及其突破——中国传统伦理的近现代转换 被引量:5
10
作者 颜琳 刘宝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4,共4页
血缘是中国文化的最本质要素,它建构、锁定了以家庭为核心,以"家国一体"为主要构架的中国伦理;在承载几千年的历史使命之后,在遭遇西方文明的碰撞之时,血缘文化及其建构的中国伦理在合法性上遭受了质疑;从过去的封建小农经济... 血缘是中国文化的最本质要素,它建构、锁定了以家庭为核心,以"家国一体"为主要构架的中国伦理;在承载几千年的历史使命之后,在遭遇西方文明的碰撞之时,血缘文化及其建构的中国伦理在合法性上遭受了质疑;从过去的封建小农经济到今天的大工业社会,中国伦理的失范与重建成为一代代学人所共同关注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 伦理实践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对我国当代诉讼制度的价值反思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丽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7,共6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要对当代诉讼制度进行价值反思,从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否定之否定”中,寻求可资借鉴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法文化 和谐 价值 无讼
下载PDF
中国西部法律文化变革的现代性取向及其代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应激型法治变革 ,使中国西部法治进程中出现独特的“时空错位”现象 ,进而导致西部法律文化现代化变革的成本增大 ;对西部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变革进行成本 -效益分析 ,同时保...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应激型法治变革 ,使中国西部法治进程中出现独特的“时空错位”现象 ,进而导致西部法律文化现代化变革的成本增大 ;对西部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变革进行成本 -效益分析 ,同时保证未来西部法律文化模式的开放性生成 ,不但对顺利推进西部开发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形成自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法律文化 现代性 "时空错位" 成本 "边缘化"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中国的法律传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承华 胡少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文章分别从儒家语言、儒家的人性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等视阈研究儒家文化对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认为中国的法律传统存在礼法合治、重公法轻私法、重义务轻个人权利等特点,提出中国立法一方面要对中国优秀的法律传统进行继受,另一方面... 文章分别从儒家语言、儒家的人性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等视阈研究儒家文化对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认为中国的法律传统存在礼法合治、重公法轻私法、重义务轻个人权利等特点,提出中国立法一方面要对中国优秀的法律传统进行继受,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中国法律传统中重公法轻私法、重义务轻个人权利,忽视对个人财产权的尊重等内在缺陷,吸收西方国家重视个人权利、私法以及尊重财产权等现代法治理念,从而在我国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实现向现代法治国家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中国 法律传统
下载PDF
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樊海燕 白晨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西方强势文化主导着全球风尚的今天,受染于时代浮躁文化的中国设计在"拿来"的沾沾自喜中逐渐疏离了它本应特有的传统内涵.本文从中国传统纹样鲜活的生命力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阐明了... 在经济全球化、西方强势文化主导着全球风尚的今天,受染于时代浮躁文化的中国设计在"拿来"的沾沾自喜中逐渐疏离了它本应特有的传统内涵.本文从中国传统纹样鲜活的生命力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阐明了传统文化之"根"对于现代中国设计的意义.我们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刻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吸取外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意味的视觉设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纹样 现代设计 本土语言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3
15
作者 班秀萍 高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对现代化的中国法律制度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为实现依法治国,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思想观念和法律制度两方面入手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价值体系 转换
下载PDF
中华传统海洋文化“走出去”之语言进路探索——以上海城市近代发展为视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碧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140,共8页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中华传统海洋文化如何"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效传播,重塑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文化形象,意义重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近代历史上,在世界融合发展的大潮面前,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失语...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中华传统海洋文化如何"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效传播,重塑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文化形象,意义重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近代历史上,在世界融合发展的大潮面前,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失语,西方海洋文化主导天下,上海这座城市却能变劣势为优势,以语言为媒介,探索出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独特路径,即,利用西方强国海洋文化——变通他国语言(创造洋泾浜英语)——实现强城强国之路。这给予我们一个启示:现阶段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可以借助"汉语热"这一有利形势,让我国传统海洋文化以某种汉语语言形式为载体,走出国门,进入英语世界,享有它应有的一席之地。我国传统海洋文化通向英语世界的语言进路,应该成为学术界一个亟待研究和突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世纪 中华传统海洋文化 海洋强国文化形象 汉语热 语言进路
下载PDF
中原传统男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智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立足于传承地方文化,振兴地方民族产业,应用调研法、文献法、实践验证法等对中原传统男装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它的概念范畴、思想特征与着装特征,并联系现代男装消费现状与趋势推敲其在男装成衣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想,从现代男装... 立足于传承地方文化,振兴地方民族产业,应用调研法、文献法、实践验证法等对中原传统男装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它的概念范畴、思想特征与着装特征,并联系现代男装消费现状与趋势推敲其在男装成衣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想,从现代男装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基本的可供产业借鉴的传承、创新的3点措施:弱其形而强其意,轻其构而重其色,去其范而承其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传统男装文化 现代成衣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刍议 被引量:10
18
作者 石开玉 张传恩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34-136,139,共4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必要性,在于这是适应党中央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高校的使命,更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的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现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必要性,在于这是适应党中央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高校的使命,更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的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外还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路径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历史阶段划分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国亮 刘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2,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德育 历史阶段特征 新中国成立70年
下载PDF
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百年对外学习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光礼 刘献君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9-32,共4页
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对外学习的过程。通过考察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的历史演变 ,指出由于两种接受活动——继承传统文化与接受外来影响——的尖锐冲突 ,造成了整个社会和人们思想中的中西并存、新旧抵牾的复杂情况 ;认为近... 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对外学习的过程。通过考察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的历史演变 ,指出由于两种接受活动——继承传统文化与接受外来影响——的尖锐冲突 ,造成了整个社会和人们思想中的中西并存、新旧抵牾的复杂情况 ;认为近百年对外学习不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视为平等的交往关系。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对外学习 西学东渐运动 中国 文化 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