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nteraction to China?Impact of the U.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on China’s Development Finance
1
作者 ZHOU Yiwen NIU Xinyi +1 位作者 NI Xintong XU Yu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3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The United States passed the Better Utilization of Investment Leading to Development(BUILD Act),as a counterweight to China’s overseas development activities.Under the Act,the US established a new federal agency,the ... The United States passed the Better Utilization of Investment Leading to Development(BUILD Act),as a counterweight to China’s overseas development activities.Under the Act,the US established a new federal agency,the U.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DFC),to enhance U.S.development financing capabilities.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DFC on China’s development finan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FC’s purpose,functions,structure,and funding.Then it focuses on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the DFC,providi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motivation for its establishment.It also compares the China Development Bank(CDB)and the DFC based on their focused sectors.Finally,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financial frictions in China-U.S.relations,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DFC competes with China’s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ing activities in the context of broader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china Development Bank china’s development fina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U.s.-china relations
下载PDF
CHINA'S NEW ATTEMPTS IN BUILDING A NEW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HINA-CEE COOPERATION
2
作者 LIU ZUOKUI 《Contemporary World》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Propos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China and 16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CEE)countries jointly launched the framework of 16+1 cooperation in 2012.China has actively practiced the concept of openness,inclusiveness and... Propos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China and 16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CEE)countries jointly launched the framework of 16+1 cooperation in 2012.China has actively practiced the concept of openness,inclusiveness and win-win cooperation,putting it into the framework of 16+1 cooperation and making new attempts in constructing a new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ver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NEW ATTEMPTs IN BUILDING A NEW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U
下载PDF
Hajj and Its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NIU Song Rawya Gamil METWALLY 《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2016年第4期39-65,共27页
Hajj(Islamic pilgrimage)is not only the world’s largest transnational religious movement,but also the only one in the world explicitly listed as one of the religious pillars of the Islamic faith.Viewing hajj within t... Hajj(Islamic pilgrimage)is not only the world’s largest transnational religious movement,but also the only one in the world explicitly listed as one of the religious pillars of the Islamic faith.Viewing hajj within the context of Islam’s continued global territorial expansion of the fai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of great benefit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slam and it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total institution of hajj is composed of basic institution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management institutions.The two holy cities are the cornerstones in Saudi Arabia’s construction of an Islamic international system.Hajj also has impacts on many specific area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the long run,realizing the interaction of hajj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LAM HAJJ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ystem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原文传递
Relig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4
作者 XU Yihua 《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2012年第4期19-50,共32页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and the return of religion from the so-called“Westphalia Exile”to the central stage of international religions have significantly transformed the viewpoints of both media and academ...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and the return of religion from the so-called“Westphalia Exile”to the central stage of international religions have significantly transformed the viewpoints of both media and academia toward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R),and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religion to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often described as entirely subversive.The author argues that as a second-tier factor in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most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religion and religious movements could neither shake the dominant role of“norm-setting”sovereign sta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nor serve as a basis to“rebuild”IR theory.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implications of religion’s growing influence in IR for China,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and the feasibility of religion being developed as a resource for China’s public as well as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Relig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turn from Exile china’s Foreign Policy
原文传递
论中国涉外法治体系的构建
5
作者 刘晓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涉外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作为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桥梁与纽带,其立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更关系到国际法治的稳定与发展。涉外法治体系涵摄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 涉外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作为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桥梁与纽带,其立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更关系到国际法治的稳定与发展。涉外法治体系涵摄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健全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和开放的涉外法治融通体系,体现涉外法治工作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基本特征。构建涉外法治体系更需有效的保障机制,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构建以国际法为支撑的自主知识和话语体系,是构建并完善涉外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国际法治 法治中国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的涉外法治之维
6
作者 冯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4,共12页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借助修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并打造国际仲裁中心和一流仲裁机构是亟须关注的问题。相较于《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和《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借助修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并打造国际仲裁中心和一流仲裁机构是亟须关注的问题。相较于《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和《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仍在仲裁地、临时仲裁等方面存在制度短板,对仲裁机构的定位不清更阻碍中国仲裁制度的完善,临时措施和司法审查标准的不确定也弱化了中国仲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既要对标国际加快制度补缺,也要明确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并为其发展进行松绑,更要立足中国实际,在分轨制下完善仲裁临时措施和裁决执行的审查标准,助力涉外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涉外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国际仲裁
下载PDF
美国视中国为“主要威胁”的思想溯源和理论依据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洁勉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53,共24页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美国根深蒂固的...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美国根深蒂固的“天命论”和“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及对丛林法则的信奉,导致其形成了唯美国独尊的历史观,建立了固执己见的当代史观和自恋式的未来史观。美国从零和博弈和二元对立思维出发,形成了偏执地树立假想敌的政治安全观和“重利薄义”的对外关系理念。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本质上服务于美国的霸权,并在当前的背景下加速了其自身的衰落,将中美关系推向竞争甚至对抗。中美关系影响世界的未来走向,和平共处应是中美两国基本的相处之道。中国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全方位、综合性地应对和塑造中美关系,在物质和精神、实践和理论、战略和政策等多层面与美国进行建设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历史观 世界观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威胁
下载PDF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国际法学人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永平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1-17,共1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涉外法治”“国际法”写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要求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发挥国际法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法治与安全所...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涉外法治”“国际法”写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要求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发挥国际法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法治与安全所作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加强国际法的运用与塑造。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中国国际法学人三大历史使命:一是构建国际法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因此需要尽快恢复国际法本科教育,形成国际法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构中国自主国际法知识体系,因此需要设立国际法一级学科。三是提高国际传播与斗争能力,因此需要打通国际法理论生产与话语传播,通过理论性话语生产、时事性话语斗争、规则性话语输出、沟通性话语调适来提高国际传播与斗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涉外法治 国际法治 国内法治
下载PDF
“中国威胁论”成因探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琦 彭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威胁论"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造成了干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威胁论"的形成原因非常复...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威胁论"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造成了干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威胁论"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西方"人心恶"观念、地缘政治因素、美国霸权利益、中外文化差异、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中国威胁论"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 人性恶 地缘政治 霸权主义 文化差异 国际关系理论
下载PDF
三论“国家-民族”关系——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继焦 尉建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4,共6页
十九大报告关于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论述,为"国家—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世界上现存的对立、融合、并存、连接等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民族—国家关系和民族—民族关... 十九大报告关于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论述,为"国家—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世界上现存的对立、融合、并存、连接等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民族—国家关系和民族—民族关系的实质和潜在危险。"民族-国家"关系理论本质上是一族一国的狭隘的民族国家关系,容易导致极端的民族分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理念是当今世界民族国家关系发展的趋势所向,但是,必须警惕民族同化、民族"大熔炉"、民族"大拼盘"等思想。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必须找回"国家"在民族国家关系中的主导角色,将"国家"置于"民族"之上,在历史新常态下对国家-民族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民族理论 国家治理 国际视野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中国崛起、对外关系法与法院的功能再造 被引量:61
11
作者 蔡从燕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43,共14页
中国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新近实施了一系列可以被认为是蕴含着新的重大司法政策的措施,即中国法院试图通过强化参与对外关系助力中国的和平崛起,从而实现中国法院的功能再造。对外关系法框架不仅为中国的这些最新司法实践提供了整体性的... 中国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新近实施了一系列可以被认为是蕴含着新的重大司法政策的措施,即中国法院试图通过强化参与对外关系助力中国的和平崛起,从而实现中国法院的功能再造。对外关系法框架不仅为中国的这些最新司法实践提供了整体性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为推动中国法院进一步参与对外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比较法借鉴。中国特殊的对外关系法角色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法院参与对外关系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使中国的法院发挥许多其他国家的法院所不具备的功能。不过,强化中国法院参与对外关系还需要观念、制度与机制等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对外关系法 中国法院 司法实践 国际法
下载PDF
中国参与北极航运治理的国际法依据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尧 夏立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61,共11页
北冰洋海冰消融使得北极航道得以开通,而北极航道的利用也带来了相应的治理需求。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在北极享有航行、航行中的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以及航行中的搜寻和救助权利义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国际准... 北冰洋海冰消融使得北极航道得以开通,而北极航道的利用也带来了相应的治理需求。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在北极享有航行、航行中的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以及航行中的搜寻和救助权利义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国际准则》等国际法律制度为中国参与北极航运治理提供了国际法依据。现有国际法依据主要围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展开,同时它们还显现出了从软法向硬法过渡以及全球性条约区域化的特征。基于此,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北极国家合作以及提升本国履约能力等方式,充分利用相关国际法依据,积极参与北极航运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极 国际法依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下载PDF
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海盗治理与合作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琪 唐丽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9-15,共7页
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对南海的航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国际法对海盗治理形成了一些规范,但这些国际法的规范有的不具法律拘束力,有的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够具体,有的目前不能适用于南海。而南海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南海的航行安全关乎到... 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对南海的航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国际法对海盗治理形成了一些规范,但这些国际法的规范有的不具法律拘束力,有的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够具体,有的目前不能适用于南海。而南海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南海的航行安全关乎到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中国应当在南海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海盗治理问题上,应采取"搁置争议、加强合作"方略。具体应遵从四个步骤:完善国内的刑事立法;积极开展海盗治理、保障南海航行安全的双边合作;推动南海反海盗合作新的多边协议的达成;积极参加国际上打击南海海盗犯罪的联合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盗 治理与合作 国际法 中国对策
下载PDF
论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的三次联结及其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志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4,共8页
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 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一度疏远,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制理论的兴起才重新拾起这种联结纽带,并为国际法晚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性基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实现了两个学科的第三次联结,并对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法学 国际机制 建构主义
下载PDF
国际法研究的建构主义路径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志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2,78,共9页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在晚近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建构主义理论与国际法学研究形成了有机互动。一方面,...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在晚近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建构主义理论与国际法学研究形成了有机互动。一方面,在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中,来自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给予了重要启发;另一方面,立足于反思主义认识论的建构主义理论思路,又从本体论与方法论等方面为国际法研究打开了一条全新的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学 国际关系理论 建构主义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研究的互动方式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志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2,共8页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相互依托、互相促进,两个领域的合作互动具有巨大的潜力。一方面,国际关系理论可以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不同层次给予国际法的发展提供解释,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法学的理论...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相互依托、互相促进,两个领域的合作互动具有巨大的潜力。一方面,国际关系理论可以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不同层次给予国际法的发展提供解释,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法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成为某些国际关系学说的理论源泉和现实支持。在国内,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之间仍然处于割裂状态,促进二者研究的互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学 国际关系理论 跨学科研究 互动方式
下载PDF
国际法发展进程中的“观念”及其影响途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志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5-153,共9页
在国际法的发展进程中,"观念"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在国际法的研究中,以理性主义为认识论的主流学派,并没有对此做出过系统性分析。这正是主流国际法学本身的一个重大缺漏。研究表明,诸如"... 在国际法的发展进程中,"观念"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在国际法的研究中,以理性主义为认识论的主流学派,并没有对此做出过系统性分析。这正是主流国际法学本身的一个重大缺漏。研究表明,诸如"世界观"、"原则化观念"以及"因果信念"等在国际法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路线图"、"黏合剂",以及"制度化"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关系理论 观念 影响途径
下载PDF
冲突法之本位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崇利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61,共11页
从冲突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法律冲突的解决可归纳为以“私人”、“政府”和“社会”为本位三种情形。无疑,仅从法律逻辑上将无法对冲突法之本位的取舍做出完整的评估,就此,需要广泛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其中,依国际关系理论对这三种... 从冲突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法律冲突的解决可归纳为以“私人”、“政府”和“社会”为本位三种情形。无疑,仅从法律逻辑上将无法对冲突法之本位的取舍做出完整的评估,就此,需要广泛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其中,依国际关系理论对这三种本位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私人本位制”应成为各国冲突法立法的普遍选择;然而,以“私人”为本位的冲突法体系也应在有限的范围内或有限的程度上,以各种途径和方式有机地整合“政府本位制”和“社会本位制”的因素。同时,这也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冲突法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冲突 本位 国际关系理论
下载PDF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对话和源流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枭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3,共6页
2020年正值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提出40周年。借此之际,阐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背景、运用法则和适用范围,廓清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交流对话的议题、焦点、立场和观点,辨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源流,意义特殊而重大。这一方面有... 2020年正值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提出40周年。借此之际,阐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背景、运用法则和适用范围,廓清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交流对话的议题、焦点、立场和观点,辨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源流,意义特殊而重大。这一方面有助于客观把握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来龙去脉和系统论证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根基、增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助推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高等教育 理论源流 理论根基 理论自信 理论体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与行政法国际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泰 赵学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150,共9页
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传统上属于国内公法的行政法也呈现向域外扩张的趋势,行政法国际化已经不再仅仅流于纯粹理论上的探讨,而是在实践中已经有某些迹象可循。行政法国际化分为两种实现方式,其最终结果就是作为相对独立意义上的国际行... 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传统上属于国内公法的行政法也呈现向域外扩张的趋势,行政法国际化已经不再仅仅流于纯粹理论上的探讨,而是在实践中已经有某些迹象可循。行政法国际化分为两种实现方式,其最终结果就是作为相对独立意义上的国际行政法体系的产生。因为私人主体一方的参与,新兴的国际行政法体系是对传统国际、国内二元对立结构的颠覆。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到行政法国际化的进程中去,避免在其中话语权的旁落。新兴的国际行政法必然会催生我国的国际行政法学科产生,至少首先会在行政法学领域产生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国学界应当对此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行政法国际化 国际行政法 中国应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