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权势格局的当今变动与相关的理论、历史和现实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时殷弘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5-89,共5页
主要出于几方面的基本原因,“ 9·11”事件以来美国的权势有了最新的更进一步增长,其霸权性优势的支配或严重影响范围出现了新的跃进式扩展,无论就地理范围还是就问题领域来说都是如此。这一事态以差不多空前的尖锐程度,提出了一个... 主要出于几方面的基本原因,“ 9·11”事件以来美国的权势有了最新的更进一步增长,其霸权性优势的支配或严重影响范围出现了新的跃进式扩展,无论就地理范围还是就问题领域来说都是如此。这一事态以差不多空前的尖锐程度,提出了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可以明确预见的一个未来时期里,能否在世界政治总体及其各主要局部上真正成功地制衡美国的过大优势和强权政治?历史实例考察和理论分析都提示,答案是否定的。在此情况下,中国不要“当头”,不要冒失,而需要认真考虑、试验、采纳和优化总体制衡以外的大战略选择。与此同时,中国必须发展改革,加强国力,后一方面特别包括下决心全面和大幅度地改善和建设军事力量。我们在这两方面需要做的一切,除了其他根本性的目的以外,是为了准备迎接在较长远的未来必定会到来的总体制衡的大历史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权势格局 美国 权势 拿破仑法国 中国大战略选择 “9·11”事件 世界政治
下载PDF
中国红色政权照搬俄国苏维埃政权模式的教训 被引量:3
2
作者 杜菊辉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照搬俄国苏难埃政权模式,培中国的苏堆埃政权建设留下了一些沉痛的教训.如效仿苏联设立国家政治保卫局,导致苏区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照搬苏联的政党制度.造成苏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严重后果;照搬苏联联邦制固家结构... 照搬俄国苏难埃政权模式,培中国的苏堆埃政权建设留下了一些沉痛的教训.如效仿苏联设立国家政治保卫局,导致苏区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照搬苏联的政党制度.造成苏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严重后果;照搬苏联联邦制固家结构形式,有可能加剧民族分裂活动照搬俄国苏堆埃政权的阶级关系模式,使民族责产阶级以覆富农在很长时期被当作革命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园红色政权 苏维埃政权模式 教训
下载PDF
中国视角下软实力理论的重构——基于对软实力理论西方话语权的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8,共6页
"软实力"一词源于西方政治学,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将其同全球化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使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软实力理论,其间经历了直接移植、间接嫁接和隐性影响三个阶段,但总... "软实力"一词源于西方政治学,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将其同全球化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使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软实力理论,其间经历了直接移植、间接嫁接和隐性影响三个阶段,但总归在实质上三阶段都属于被动的继受,未能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的更新。这导致了中国当前的软实力理论存在逻辑起点模糊、理论着力点偏离、与价值目标相悖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从提升对软实力规律的自觉认知、增强对软实力研究的自信建设、实现软实力发展的自强道路三个方面,重构中国软实力理论,是摆脱软实力理论的西方话语权,完善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奈 软实力 政治价值观 中国软实力
下载PDF
中国政治宪法学的几个基本逻辑
4
作者 王少俊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政治宪法学是当前中国宪法学界出现的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它将政治作为宪法的本质,强调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并将制宪权作为宪法学的知识界碑。中国政治宪法学力求从历史和民族的政治统一体去理解中国现行宪法,提出了对中国宪法的另一种解... 政治宪法学是当前中国宪法学界出现的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它将政治作为宪法的本质,强调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并将制宪权作为宪法学的知识界碑。中国政治宪法学力求从历史和民族的政治统一体去理解中国现行宪法,提出了对中国宪法的另一种解释与期待。通过对中国政治宪法学相关概念和观点的归纳与整理,可以勾勒出中国政治宪法学的几个基本逻辑,而对此逻辑的理解和把握必将深化对中国宪政的认识,并对中国宪法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宪法学 制宪权 非常政治与日常政治 基本逻辑
下载PDF
中美两国在东亚区域的影响力——受众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朱云汉 肖唐镖 黄旻华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0,126,共13页
对东亚14个国家或地区的多数民众而言,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若考虑到对未来十年发展的预期,东亚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同则更强。大多数东亚民众倾向于对中美两国都给予正面评价,并认为中美在东亚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互惠... 对东亚14个国家或地区的多数民众而言,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若考虑到对未来十年发展的预期,东亚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同则更强。大多数东亚民众倾向于对中美两国都给予正面评价,并认为中美在东亚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互惠的基础,而非对立或零和关系。对东亚民众而言,经济优势在个体与总体层面均是中国在亚洲软实力的重要助力,而美国则具有中国所不具备的现状优势。制度差异在个体和总体层面都显示出"同类相近"的现象,但中美并未被东亚民众视为对立关系。文化解释在个体上具有解释力,其影响方向并不因评价对象是中国或美国而有所不同;在总体层次上则表现为,与中国文化价值越近似的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影响力评价就越正面,反之则更倾向于正面评价美国。来自东亚社会的调查资料印证了"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的论断,表明中美两国在东亚合作共赢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中国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方面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发展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中国崛起 大国政治 竞合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与村官政治 被引量:16
6
作者 陆益龙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9,共9页
考察乡村政治的意义在于把握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以及其中的各种权力怎样治理乡村社会。经历革命、改造、改革和转型四次重大历史变迁的后乡土中国,乡村政治的基本性质已从"无为政治"转变为"村官政治",村官代理着... 考察乡村政治的意义在于把握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以及其中的各种权力怎样治理乡村社会。经历革命、改造、改革和转型四次重大历史变迁的后乡土中国,乡村政治的基本性质已从"无为政治"转变为"村官政治",村官代理着国家权力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国乡村政治转型并未出现由现代政治体系替代传统权力结构,而是表现为基层权威趋于官僚化,这是国家基层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互动的一种结果。村官政治糅合了国家治理和乡村自治,有机地将国家利益、基层精英利益和村民利益整合起来,在功能上向发展与施惠型政治转变,从而达到了乡村政治在总体上的良性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乡土中国 权力结构 村官政治 村民自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