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Integration of Aboveground Space and Underground Spac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Land Spatial Planning
1
作者 Yiyang Li Luyang Tao 《Journal of Smart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22年第1期40-50,共11页
Urban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has a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its surrounding urban aboveground functions or facilities,which reflects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underground functions and urban functions.The research ... Urban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has a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its surrounding urban aboveground functions or facilities,which reflects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underground functions and urban functions.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urban aboveground space and underground space in China.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paper will give different evaluation criteria to public transport and public spac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ace integration.The indicators of public transport include the number of subway lines and underground parking spaces.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public space is the area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the number of floors of underground space.The subway entrance and exits are select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for the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transition space.Through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7 selected cases,it provides arguments for the research.The average rent in the case is taken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Through the regression model,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gration of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space are determined.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gration of aboveground space and underground space,and how to optimize the integration of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land spatial planning spatial integration Underground space
下载PDF
国土空间无标度网络治理:数字生态文明时代CSPON应用场景
2
作者 侯静轩 张恩嘉 《城乡规划》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国土空间承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要素呈现无标度网络的特征,虽然提升了社会生产与物流效率,但也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认识和治理国土空间无标度网络,是统筹国土空间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国土空间多尺度和多层... 国土空间承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要素呈现无标度网络的特征,虽然提升了社会生产与物流效率,但也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认识和治理国土空间无标度网络,是统筹国土空间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国土空间多尺度和多层级的网络特征视角,分析“纵向贯通”与“横向互联”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在数字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治理新机遇;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别展望从低频到高频、跨大尺度与小尺度的国土空间无标度网络治理场景,以期为国土空间研究和治理提供新的认识和实践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无标度网络 国土空间治理 数字生态文明
下载PDF
Land-use planning in China:Past,present,and future
3
作者 CHEN Wanxu PAN Sipei YE Xinyue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3年第7期1527-1552,共26页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vilisation,the formulation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TSP) and improvement of spatial governance system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vilisation,the formulation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TSP) and improvement of spatial governance system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land-use planning(LUP) has experienced profound changes,and tremendous research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at field.However,systematic studies on LUP history are scarce.To bridge the existing gap,this study traced back to the emergence of LUP,described its practice stages,and analysed the evolution of its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Further,the three rounds of general LUP practice and the current TSP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have been discussed.The evolution of LUP was f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uld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The development of land-use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slow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l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The development of LUP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before and after 1978.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China has successively conducted three rounds of general LUP under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backgrounds.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aim to innovate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SP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e the study of village plan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SP systems to achieve rural revitalis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use planning land-use policy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原文传递
论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中国方案
4
作者 梅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0-53,共14页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以新型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海洋公园制度接替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度,与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衔接,并将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我国新时代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类型之一。分类分区管控基于陆海统筹战略提出分区差异化管控、精细化建设的中国方案,并通过完善立法保障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地 分类分区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功能保护区 中国方案
下载PDF
数字化治理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罗亚 吴洪涛 +1 位作者 张耘逸 余铁桥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面向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新要求,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具体内涵进行解析,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基本立足点是整体治理,关键聚焦点是动态反馈,重要驱动力是数字赋能,核心价值观是共建共治共享。在此基础上,提出“1234... 面向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新要求,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具体内涵进行解析,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基本立足点是整体治理,关键聚焦点是动态反馈,重要驱动力是数字赋能,核心价值观是共建共治共享。在此基础上,提出“12345”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总体框架,并围绕业务牵引、场景驱动、数字赋能探讨面向数字化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路径,以期加快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智慧规划 数字化治理 国土空间治理
下载PDF
基于“V”模型业务重构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研究
6
作者 胡光耀 邓琳 +2 位作者 刘晓瑜 郭欢欢 唐娟 《城乡规划》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背景,文章剖析“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网络建设监测的对象,探讨规划业务实施监测的数字化拆解方法,并提出升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指标体系计算能力、互联互通的软硬件支撑能力和面向公众的服...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背景,文章剖析“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网络建设监测的对象,探讨规划业务实施监测的数字化拆解方法,并提出升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指标体系计算能力、互联互通的软硬件支撑能力和面向公众的服务能力的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下载PDF
农林院校国土空间规划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改革——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7
作者 杨文越 陈娅妮 +1 位作者 王凌 叶昌东 《广东园林》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理念为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课程改革是农林院校相关专业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在梳理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其现有课程...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理念为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课程改革是农林院校相关专业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在梳理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其现有课程设置与发展困境。并立足农林院校本身特点,从发展理念更新、核心课程强化两方面探讨主干学科城乡规划的适应性改革目标与方向,以期为农林院校构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多学科 农林院校 教学改革 华南农业大学
下载PDF
全国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孟晖 李春燕 +2 位作者 张若琳 刘可 李瑞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59,共9页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依据。在综合研究中国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土地荒漠化敏感性、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背景等地质环境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环境分区,构建了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依据。在综合研究中国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土地荒漠化敏感性、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背景等地质环境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环境分区,构建了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的图层叠置法,开展全国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15.44%、22.43%、26.13%、11.34%、24.66%。揭示了区域地质环境限制性因素及其限制程度的差异。评价成果表明,地质环境承载能力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平原、华中地区、四川盆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质环境 承载能力 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中国国土全局空间统计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作权 宋敦江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6-60,共5页
利用全局空间统计方法,估计中国国土在地球球面空间上的整体特征。提出基于空间格局的全局空间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数字高程模型(DEM,1:400万)数据进行抽样,分别估计了中国国土的地形曲面和几何轮廓的空间格局参数,其中包括重心、方位... 利用全局空间统计方法,估计中国国土在地球球面空间上的整体特征。提出基于空间格局的全局空间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数字高程模型(DEM,1:400万)数据进行抽样,分别估计了中国国土的地形曲面和几何轮廓的空间格局参数,其中包括重心、方位、地理范围和空间密集性等。结果表明,中国地形和几何轮廓具有不同的重心、方位、地理范围和空间密集性,揭示了中国国土空间格局的复杂性;中国国土空间格局参数的估计误差很小,反映了全局空间随机抽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空间统计 空间抽样 中国国土 地形 几何轮廓
下载PDF
变革中的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改革探索——以深圳为例
10
作者 牛雄 田长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7-17,共11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不仅是一定历史时期空间政策的集中体现,还是技术体系向治理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本质是统筹解决空间布局的矛...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不仅是一定历史时期空间政策的集中体现,还是技术体系向治理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本质是统筹解决空间布局的矛盾和冲突。空间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国土空间规划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以深圳市为例,总结深圳特区在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探索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为深圳空间治理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超过以往的新挑战。深圳要巩固既有的空间规划编制与空间用途管理创新成果,探索“深圳方案”,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 治理改革 深圳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载PDF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江宜 任文珍 孙雅静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0-236,共7页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中国知网为平台,通过梳理文献关键词,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研究领域方面,单项要素承载能力...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中国知网为平台,通过梳理文献关键词,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研究领域方面,单项要素承载能力评价研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主,近年来逐渐从单一要素评价转变为对综合资源环境要素的评价;在研究方法方面,多数研究采用指标体系评价、3S技术、生态足迹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并且逐步从单一评价指标向多元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从静态评价向动态监测预警转变;在研究展望方面,提出应以自然资源为依托进行多要素承载能力评价,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以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布局为导向,加强对海域和乡村等特殊地理区域的旅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应用多学科方法开展"双评价"研究,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 双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
下载PDF
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实践——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继龙 林丰增 +7 位作者 彭博 曾剑威 武彬 张艺武 林韶恺 孙作勇 张振国 于俊杰 《华东地质》 2022年第4期490-502,共13页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以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具有代表性的福建省宁德市为例,基于“双评价”指南构建了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对城镇建设的适宜性及...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以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具有代表性的福建省宁德市为例,基于“双评价”指南构建了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对城镇建设的适宜性及潜力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及格局提出建议。宁德市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2682.88 km^(2),占全区陆地面积的19.98%;城镇建设不适宜区面积5979.06 km^(2),占全区陆地面积的44.53%。火山岩区受典型地貌影响,城镇建设适宜区连片性较差,分布相对零散,花岗岩区城镇建设适宜区连片度较好。适宜区展布特征及连片度整体受不同岩性区地形地貌控制,各县(区、市)差异较明显,潜力区内生态功能用地类型偏多,农村宅基地、茶园及果园地等具备城市扩展建设供给潜力。建议加强“沿东发展,向西推进”的发展方向,形成“一核-三轴-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达成山海协调发展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适宜性 建设潜力 国土空间规划 福建省宁德市 东南沿海火山岩区
下载PDF
基于SCGE的国土空间规划模拟框架CTSPM及其在国土空间安全模拟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体雁 温璐歌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20-2334,共15页
土地利用指标的区域配置与部门配置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问题。如何在贯彻落实国家意志和中央战略的前提下,根据我国不同类型自然地理区划和经济社会区划的发展实际,特别是根据城镇化格局定型区、发展型城镇化地区和收缩型城镇... 土地利用指标的区域配置与部门配置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问题。如何在贯彻落实国家意志和中央战略的前提下,根据我国不同类型自然地理区划和经济社会区划的发展实际,特别是根据城镇化格局定型区、发展型城镇化地区和收缩型城镇化地区等三类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实际,充分顾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意愿,优化配置各类用地指标,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的首要的基本任务。基于此,建立一个基于空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CGE)的多尺度、多区域、多情景国土空间规划模拟分析框架(CTSPM),提出该框架在国土空间安全模拟仿真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以支持多种国家发展情景和土地指标分配方案下国土空间格局模拟分析,及其经济社会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土地指标"博弈"提供"辩论"平台,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及深度理解国土空间安全的跨区域影响提供分析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安全 土地利用指标分配 空间均衡模型(sCGE) 国土空间规划模拟模型框架(CTsPM)
原文传递
人口收缩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及分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臻 陈浩 王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5,共15页
【目的】收缩型中小城市普遍存在人口收缩-建设用地扩张的矛盾现象,解析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是深入理解其机理的基础。【方法】使用中国土地市场网交易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遴选对照城市,解析71个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相对于增长型... 【目的】收缩型中小城市普遍存在人口收缩-建设用地扩张的矛盾现象,解析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是深入理解其机理的基础。【方法】使用中国土地市场网交易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遴选对照城市,解析71个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相对于增长型中小城市样本的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组间差异);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探讨收缩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差异特征(组内差异);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和组内供地差异形成的关键主导因素。【结果】①相比对照城市,收缩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特征为规模降低,价格增长明显放缓,以划拨等非市场化方式供地的比重、交通和公共设施等非经营性和非产业供地比重有较快扩大的趋势。其中,东北地区还表现为供地规模较大但价格普遍较低的区域性特征。②依据建设用地供应特征,71个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可降维并归纳为“低水平供给型”“供给退化型”“弱增长供给型”3种类型。其中,“低水平供给型”城市多为传统农业型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供给退化型”城市多为重工业衰退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呈衰退态势;“弱增长供给型”城市多为增长区域内的人口外流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稳定发展但存在衰退风险。③组间供地差异主要与人口和产业发展等需求因素相关,组内供地差异则主要与政府供给因素和工业发展水平相关。【结论】收缩型中小城市的建设用地供应显示出群体性特征和内部差异。尽管收缩城市的建设用地供应可以被地方政府短期改变,但往往会在长时期的波动中回归到人口和产业等发展条件决定的真实水平,因此人-地增长悖论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所纠正。据此,对收缩型中小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等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建设用地供应 区域差异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更新 倾向得分匹配 中国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区域间土地资源配置:现实挑战及解决方法
15
作者 温璐歌 沈体雁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100,共14页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当前我国存在土地要素配置不当的问题,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探索如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协助地方政府实现预期规划目标,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中国土...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当前我国存在土地要素配置不当的问题,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探索如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协助地方政府实现预期规划目标,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脉络,并阐述了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模式的独特性。进一步地,本文整理了目前在土地资源配置研究中使用的理论及模型,并构建了具有经济学机理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模拟模型(CTSPM),从供需平衡的视角提出区域间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研究发现:当前以土地指标体系为核心的中国土地资源分配模式存在无法准确衡量用地需求的问题;通过应用CTSPM模型并进行情景模拟,能够实现对各地的用地需求合理预测;在自然发展情境下,至2035年,中国整体耕地面积将下降2.8%,绿色生态用地面积将下降7.6%,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将上涨14.5%;快速发展将会降低发展落后地区耕地需求量并扩大城乡用地的需求量,而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资源配置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CTsPM模型
原文传递
以碳增汇为导向的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研究——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为例
16
作者 张謦文 杨颖 +2 位作者 袁艺 韩静怡 李迪华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3期10-35,共26页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亟需将“双碳”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目前,以碳增汇为导向,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县域的生态修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为例,从碳吸收能力与碳储量两方面综合评估温宿县碳...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亟需将“双碳”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目前,以碳增汇为导向,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县域的生态修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为例,从碳吸收能力与碳储量两方面综合评估温宿县碳汇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识别温宿县碳汇空间格局,探索以碳增汇为导向的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途径。现状评估结果表明,温宿县的碳汇重要性在不同地理区域呈现出较大差异。在研究区域内识别出一处碳汇腹地、两处碳汇重要区,以及总面积达2259.81km^(2)的碳汇潜力带,进而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提炼出8种土地利用典型空间模型,并拟定了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有助于促进“双碳”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落实,对中国西北干旱区域碳汇管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并可为地理条件相似的地区提供固碳增汇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增汇 碳吸收 碳储量 县域 西北干旱区 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规划
原文传递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我国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与基本导向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永春 张薇 +1 位作者 曹宛鹏 穆焱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64-2280,共17页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自上而下试图从宏观层面尽可能解决或缓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约束、人地关系冲突、多头管理、规划权威性等关键问题。我国国土规划的体系、架构和技术条例等迄今已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自上而下试图从宏观层面尽可能解决或缓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约束、人地关系冲突、多头管理、规划权威性等关键问题。我国国土规划的体系、架构和技术条例等迄今已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共性"规范,但在战略层面讨论面向未来国家安全背景下的地域"个性"问题仍较缺乏。面对国家需求和西部特殊情境,应考虑建立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的跨省区、跨流域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在战略层面,为保障国家安全,此规划应着重考虑:(1)理论上,基于国家安全视角应建立跨省区、跨流域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实践中,建议制定西部空间尺度的以生态区、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安全"专项规划,以边境线、支撑线为规划脉络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存安全"专项规划(或在规划中明确"国防安全细则"),依托主要交通线以城镇体系为组织脉络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活安全"专项规划(或在规划中明确"西部和谐社会建设细则"),遵循主体功能区且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群等为中心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产安全"专项规划(或"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重构生态空间、生存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3)特别建议强化边疆城镇/村寨建设,设立新时代"大三线建设"——西部"环青藏高原重点建设带",以应对后疫情时期有限全球化和"双循环"现实的可能的国家安全需求。整体上,西部情境特殊,其国土空间规划与东中部应有差异,切忌一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国土空间规划 跨省区理念 四大空间 差异化需求 中国西部地区
原文传递
“外引”与“内消”——国际经验对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冰 林坚 刘诗毅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6,共6页
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引进借鉴国外规划理念,并与中国特色土地管理制度和本土规划实践相互交融,发展演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工作也不无例外地走上“苏... 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引进借鉴国外规划理念,并与中国特色土地管理制度和本土规划实践相互交融,发展演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工作也不无例外地走上“苏联模式”道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共同推动下,其他国家的规划思想和理论不断涌入,大大突破了原先单一向苏联学习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发展。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发展阶段,国际理念和经验的引介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的影响,并阐释相关规划在演进过程中借鉴与独创相互交融,逐步形成适应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规划体系。最后尝试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提出启示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 规划 演进 国际视角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