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Quaternary climate records of coral reef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
1
作者 HUANG Zhenquo ZHANG Weiq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oxygen isotopes, carbon isotopes, geochemistry and the growth belt of reef coral etc. for some profiles of coral reef show that the basic pattern of climatic fluctuation during the Quaternary p...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oxygen isotopes, carbon isotopes, geochemistry and the growth belt of reef coral etc. for some profiles of coral reef show that the basic pattern of climatic fluctuation during the Quaternary period can be reflected by coral reef. The trend of climate change was from cooling to warming during the Early Pleistocene with at least four cycles, and from warming to cooling with at least seven cycles during the Middle Pleistocene. The late Pleistocene is a period of the Quaternary which shows the most frequent variation of climate but generally two main cycles of warming-cooling can be seen. During the Holocene the climate went through a process of warming-rise in temperature-drop in temperature.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re were four cycles of cooling-warming at 1700 a BE During the last 200 years climate change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stages; a positive deviation in the former 100 years, and a negative deviation in the latter 100 years with general warming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al reef CLIMATE chinas tropics
下载PDF
Tropical Hainan——China’s Hawaii
2
作者 BILL BROWN 《China Today》 2016年第10期68-69,共2页
BEFORE moving to China,my favorite hideaway was Hawaii,so I was delighted to learn China has its own Hawaii–southernmost Hainan Province.A Han Dynasty(206 BC-AD 220)emperor established a military garrison on Hainan I... BEFORE moving to China,my favorite hideaway was Hawaii,so I was delighted to learn China has its own Hawaii–southernmost Hainan Province.A Han Dynasty(206 BC-AD 220)emperor established a military garrison on Hainan Island,the largest island of Hainan Province,in 110 BC.Sun Yatsen recommen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vince in the region in 1906,but this did not happen until 1988,the year we moved to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 海南省 中国 热带 海南岛 sUN
下载PDF
中国岛礁区热带气旋不同空间分辨率风场模拟比较研究
3
作者 胡晓 方伟华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15,共15页
中国岛礁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受热带气旋灾害影响大。高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风场模拟有助于表达风速空间异质性,对面积相对较小的岛礁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热带气旋路径、岛礁分布、土地覆盖以及数字高程数据,按照1... 中国岛礁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受热带气旋灾害影响大。高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风场模拟有助于表达风速空间异质性,对面积相对较小的岛礁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热带气旋路径、岛礁分布、土地覆盖以及数字高程数据,按照1000、90和30 m分辨率风场模型模拟了中国岛礁区历史热带气旋风速,分地形类型对比分析了各分辨率下岛礁模拟风速大小的差异性,并比较了不同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100 a一遇风速的差异。结果表明:1)30 m空间分辨率风速模拟准确率更高,模拟风速与8个站点实测风速的均方根误差为4.28 m/s,比90和1000 m模拟结果误差分别降低了0.08和1.04 m/s;2)不同空间分辨率模拟风速误差与地形类型相关,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90和1000 m模拟风速与30 m模拟风速的对比表明,平均风速模拟差异比例在山峰地形下分别为6.57%和7.61%,山谷地形下分别为21.28%和17.35%,峭壁地形下分别为22.85%和23.37%,且30 m模拟风速对于迎风坡与背风坡地形转换更敏感;3)对于100 a一遇热带气旋风速,30 m模拟风速会出现最大的风速值且空间差异更大。以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为例,1000、90、30 m分辨率下的模拟风速最大值分别为71.13、73.18和79.97 m/s,标准差分别为3.88、3.72和7.1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风场 空间分辨率 复杂地形 岛礁区 中国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反“S”型构造带的提出及其在新生代晚期地质演化中的作用
4
作者 钟建强 黄慈流 詹文欢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通过地震剖面、地形-地貌、断裂构造、地壳结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第四纪地质特征等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滨岸岛键、陆坡北缘和陆坡南缘三条反“S”型构造带。它们形成于晚第三纪,较“新华夏系”和“南海系”晚。反“S”型构... 通过地震剖面、地形-地貌、断裂构造、地壳结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第四纪地质特征等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滨岸岛键、陆坡北缘和陆坡南缘三条反“S”型构造带。它们形成于晚第三纪,较“新华夏系”和“南海系”晚。反“S”型构造带新生代晚期的活动方式,对南海北部陆缘的地质演化影响显著,同时控制了这一区域的灾害性地质因素的活动方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带 南海 北部陆缘 地质演化 新生代
下载PDF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s for elimination of tropical diseases: summary of a thematic seri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被引量:12
5
作者 Xia Zhou Peiling Yap +3 位作者 Marcel Tanner Robert Bergquist Jürg Utzinger Xiao-Nong Zhou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6年第1期417-423,共7页
The peer-reviewed journal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to engage with,and disseminate in an open-access format,science outside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boundaries.The current piece reviews a ... The peer-reviewed journal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to engage with,and disseminate in an open-access format,science outside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boundaries.The current piece reviews a thematic series on surveillance-response systems for elimination of tropical diseases.Overall,22 contributions covering a broad array of diseases are featured–i.e.clonorchiasis,dengue,hepatiti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H7N9 avian influenza,lymphatic filariasis,malaria,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rabies,schistosomiasis and tuberculosis(TB).There are five scoping reviews,a commentary,a letter to the editor,an opinion piece and an editorial pertaining to the theme“Elimination of tropical disease through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The remaining 13 articles are original contributions mainly covering(i)drug resistance;(ii)innovation and validation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al modelling;(iii)elimin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and(iv)social media reports on disease outbreak notifications released by national health authorities.Analysis of the authors’affiliations reveals that scientist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hina)are prominently represented.Possible explanations include the fact that the 2012 and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pertaining to surveillance-response mechanisms were both host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NIPD)in Shanghai,coupled with P.R.China’s growing importance with regard to the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Within 4 to 22 months of publication,three of the 22 contributions were viewed more than 10000 times each.With sustained efforts focusing on relevant and strategic information towards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has become a leading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bey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ctious diseases tropical diseases Health systems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s ELIMINAT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原文传递
Impacts of tropical cyclones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n marine vanadium: A unique perspective from high resolution Porites coral record 被引量:1
6
作者 Wei JIANG Xingyuan WU +7 位作者 Kefu YU Haodan YANG Shendong XU Ning WANG Yangyang YONG Yinan SUN Chaoshuai WEI Yinghui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285-2296,共12页
As a typical contaminant in fossil fuels,vanadium has undergone dramatically increase due to the impacts from human activities.The excessive anthropogenic vanadium emissions have altered natural geochemical processes.... As a typical contaminant in fossil fuels,vanadium has undergone dramatically increase due to the impacts from human activities.The excessive anthropogenic vanadium emissions have altered natural geochemical processes.However,research on vanadium geochemistry in the ocean,which is the major sink for vanadium mobilized on land,has lagged much behind relative to those of other contaminants.Here we reconstruct historical patterns of vanadium in surface seawater utilizing a high-resolution temporal record(1984–2015 CE)of geochemical proxies(vanadium/calcium(V/Ca),δ^(18)O,δ^(13)C,etc.)in a Porites coral colony from an offshore non-estuarine islan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S).We find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winds and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coral V/Ca ratios,revealing great potential for documenting prehistoric changes in tropical cyclones.Moreover,the coral V/Ca record remarkably captured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offering a valuable and novel tool for testing the efficacy of specific legislation on pollution prevention.Combined with the other reported coral vanadium data,we recovere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vanadium emissions in the northern SCS and identified that changing industrial practice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s in anthropogenic vanadium emissions at each stage.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ral V/Ca ratio at a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has great potential as a new and direct geochemical proxy for tropical cyclones after removing artificial disturbances in the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CORAL tropical Cyclones Oil spill Weizhou island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_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3
7
作者 吴仲民 曾庆波 +4 位作者 李意德 周光益 陈步峰 杜志鹄 林明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6-423,共8页
本文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林区主要森林土壤的有机C储量、热带山地雨林和半落叶季雨林凋落物的C储量和林地CO2的排放量、以及“刀耕火种”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对土壤C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认识热带... 本文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林区主要森林土壤的有机C储量、热带山地雨林和半落叶季雨林凋落物的C储量和林地CO2的排放量、以及“刀耕火种”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对土壤C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认识热带林的生态功能,弄清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正确评价中国森林在全球生物圈C平衡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森土壤 CO2排放量 C储量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热带林土壤动物群落——群落的组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55
8
作者 廖崇惠 李健雄 +1 位作者 杨悦屏 张振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866-1872,共7页
以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为标准样地 ,研究热带土壤动物在原始生境中的群落结构。样地设 5个固定取样点 ,每月固定时间用 3种方法 ,对原生动物、线虫和其它大、中型土壤动物分别取样。调查结果显示 :(1 )以风干土培养法获得... 以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为标准样地 ,研究热带土壤动物在原始生境中的群落结构。样地设 5个固定取样点 ,每月固定时间用 3种方法 ,对原生动物、线虫和其它大、中型土壤动物分别取样。调查结果显示 :(1 )以风干土培养法获得的原生动物共有 1 8目 72种 ,种类以纤毛虫类为主 ,数量则以肉足虫类为主。本调查点与以北各地带相比 ,其分布的种类较少 ,这与热带林枯枝落叶层薄有关。 (2 )以湿漏斗法获得的线虫有 7目 76种 ,为国内各地带之首。其中矛线目种类及个体数量均占多数。 (3 )以手拣和大、小干漏斗法获得的土壤动物共有 3 2个类群 (以目为主 ) ,其多样性指数(H′)高于本区以北各地带调查点。类群的重要性 ,按平均数量及其稳定性来排序 ,排在最前的几个类群有蚂蚁、鞘翅目、蚯蚓、及等翅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尖峰岭 热带山地雨林 土壤动物群落 群落组成
下载PDF
近35年来热带风暴对我国南海岛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超 刘永学 +2 位作者 李满春 陈振杰 赵赛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南海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为维护南海领海主权与国家利益,需要加强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理与经营。南海海域热带风暴频发,热带风暴带来的灾害严重危害岛礁的经营建设和人民生命安全。以1977—2012年热带风暴数据为基础,通过缓冲区... 南海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为维护南海领海主权与国家利益,需要加强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理与经营。南海海域热带风暴频发,热带风暴带来的灾害严重危害岛礁的经营建设和人民生命安全。以1977—2012年热带风暴数据为基础,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空间拓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海海域及其岛礁近35 a来受热带风暴影响的状况及规律,以期为国家在经营管理南海诸岛时规避热带风暴灾害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东沙群岛至中沙群岛一带洋面(18°N^21°N,116°E^122°E)是南海海域受热带风暴影响最频繁的地区;2热带风暴对南海岛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1月);3在南海诸岛中,东沙群岛受热带风暴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中沙和西沙群岛,而南沙群岛受热带风暴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岛礁 热带风暴 缓冲区分析 空间拓扑分析
下载PDF
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中珊瑚礁生境与资源的修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晖 张浴阳 刘骋跃 《科技促进发展》 CSCD 2020年第2期225-230,共6页
我国南海的离岸岛礁以珊瑚礁生境为主。珊瑚礁在提升海洋生态资源和维护我国海洋国土权益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南海珊瑚礁生境和资源严重退化,威胁着渔业资源、海洋环境以及国土安全。... 我国南海的离岸岛礁以珊瑚礁生境为主。珊瑚礁在提升海洋生态资源和维护我国海洋国土权益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南海珊瑚礁生境和资源严重退化,威胁着渔业资源、海洋环境以及国土安全。现代化的海洋牧场被认为是实现南海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模式。珊瑚礁生境与资源的修复则是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基于此,本文整理了珊瑚礁生境与资源修复的技术方法,详细介绍了珊瑚礁生境构建框架生物造礁石珊瑚的有性繁殖、断枝培育、底播移植等技术方法以及珊瑚礁其他特色生物资源人工放流技术,并提出了在珊瑚礁生境与资源修复中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 珊瑚礁生境与资源 造礁石珊瑚 修复
下载PDF
基于全球比较的中国热带海洋性岛屿综合旅游环境容量指数测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游长江 何鑫 +4 位作者 田良 陈海鹰 张珊 李欣达 刘锦霖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中国热带海洋性岛屿作为小型海岛,由于其旅游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致其在适用国家标准按"岛区"分区段制定的旅游环境容量指数时面临困扰。因此,探索科学地测度小型海岛综合旅游环境容量指数的途径及方法既具有理论意... 中国热带海洋性岛屿作为小型海岛,由于其旅游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致其在适用国家标准按"岛区"分区段制定的旅游环境容量指数时面临困扰。因此,探索科学地测度小型海岛综合旅游环境容量指数的途径及方法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该文从经验-类比-预测的比较研究的思路出发,遵循归纳分类-统计分析-对照适用的技术路径和方法,以全球资源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旅游海岛的平均实际控制容量系数作为南海岛屿旅游环境容量指数测度的标杆。(1)全球海岛旅游可归纳为住岛型休闲度假和不住岛型"邮轮+海岛观光体验"两种模式,分别统计计算其平均实际控制容量系数,它们便可作为中国热带海洋性岛屿不同旅游开发模式的旅游环境容量指数的参照;(2)将两种海岛旅游模式的实际控制容量系数进行简单划分聚类筛分,又可分别区分出高集约典型性和低集约一般性两个开发程度类群,它们分别解说了全球不同海岛旅游模式实际控制容量系数分布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因此它们也是中国热带海洋性岛屿不同旅游开发模式旅游环境容量指数阈限的参照;(3)结果显示,中国热带海洋性岛屿住岛型休闲度假模式综合旅游环境容量指数的预期适宜区间为2~18人/hm2,或4977~557 m2/人,理想取值参照为9人/hm2,或1140 m2/人;不住岛型邮轮+海岛观光体验模式综合旅游环境容量指数的预期适宜区间为7~43人/hm2,或1449~231 m2/人,理想取值参照为为18人/hm2,或557 m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热带海洋性岛屿 海岛旅游 综合环境容量指数 测度 全球比较
下载PDF
冷战初期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渊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7期35-43,共9页
冷战初期,尽管美苏两大阵营主要角逐的地区在中东与东欧一带,但美国从来没有把虎视的目光从南中国海移开,早已纳入其海权影响的范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南海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其形成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立场、政策... 冷战初期,尽管美苏两大阵营主要角逐的地区在中东与东欧一带,但美国从来没有把虎视的目光从南中国海移开,早已纳入其海权影响的范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南海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其形成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立场、政策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对南中国海战略地位的认知,侵扰中国南海疆域的行为,以及对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的"模糊"立场,不能不对南海局势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南海诸岛 政策
下载PDF
中国热带晚第四纪冷波动的地带性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8,共6页
分析孢粉、氧碳同位素、硅藻、沉积、史籍记载等约70个实例,表明中国热带末次冰期晚期(MIS2)以来有12期主要的冷波动。冷波动的地区分布具有热带南部和北部的纬度地带性,冷波动分布和降温程度的经度地带性表现在西区、中区、东区、... 分析孢粉、氧碳同位素、硅藻、沉积、史籍记载等约70个实例,表明中国热带末次冰期晚期(MIS2)以来有12期主要的冷波动。冷波动的地区分布具有热带南部和北部的纬度地带性,冷波动分布和降温程度的经度地带性表现在西区、中区、东区、台湾岛4个区的分异。西区位于热带西部,属南亚季风区,冷波动少,降温幅度小;中区、东区、台湾岛位于热带东部,属东亚季风区,冬季风的强度有东西向的交替变化,中区的冷波动最明显。各期冷波动的降温幅度大多为0.5~2℃,少数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波动 地带性 中国热带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磊夫 余雪标 +2 位作者 黄金城 王珠娜 陈仁利 《热带林业》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海南岛热带林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阐述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研究进展,介绍海南岛热带林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特点,结合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提出了...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海南岛热带林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阐述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研究进展,介绍海南岛热带林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特点,结合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热带森林 海南岛 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中国珊瑚菌一新记录属——扁枝瑚菌属 (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平 杨祝良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3-665,共3页
报道了中国热带珊瑚菌类的一新纪录属——扁枝瑚菌属Scytinopogon。目前该属在我国仅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采到两种,即扁枝瑚菌S. pallescen和刺孢扁枝瑚菌S. echinosporus。文中对这两个种进行了描述,并附有插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 报道了中国热带珊瑚菌类的一新纪录属——扁枝瑚菌属Scytinopogon。目前该属在我国仅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采到两种,即扁枝瑚菌S. pallescen和刺孢扁枝瑚菌S. echinosporus。文中对这两个种进行了描述,并附有插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室(HK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热带 扁枝瑚菌 刺孢扁枝瑚菌
下载PDF
环礁潟湖沉积物重建南沙群岛小冰期以来的热带气旋活动
16
作者 杨红强 谭飞 +3 位作者 徐辉龙 张喜洋 施祺 陶士臣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182,共12页
热带气旋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风暴潮和强降雨对南海及周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构成巨大威胁。对器测记录之前全新世热带气旋的研究有助于准确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趋势。本文利用南沙群岛安乐礁潟湖沉积物重建了小冰期以来... 热带气旋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风暴潮和强降雨对南海及周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构成巨大威胁。对器测记录之前全新世热带气旋的研究有助于准确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趋势。本文利用南沙群岛安乐礁潟湖沉积物重建了小冰期以来准年分辨率的热带气旋活动,共识别28个风暴事件层。研究表明,小冰期以来,南沙群岛安乐礁热带气旋活动在年代际到百年尺度上频繁变化,发育两个主要的风暴活跃期。在小冰期早期(AD1471—1620)经历了最为强烈的风暴活跃期,另一个风暴活跃期位于现代暖期的AD 1930—1960,风暴活动虽有所加强,但明显低于小冰期早期。与同期永暑礁重建结果的对比表明,热带气旋活动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更多来自相近区域的高分辨率风暴记录可有效降低古风暴活动重建的不确定性,提高重建记录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小冰期 潟湖沉积 古风暴 南沙群岛 南海
下载PDF
日本的右倾化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晓松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0-86,共7页
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成因。国内保守势力要求"正常国家化",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国内因素。东亚权力格局变动,日本恐惧中国崛起,要求发挥军事作用,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外部环境因素。随着美国实力... 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成因。国内保守势力要求"正常国家化",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国内因素。东亚权力格局变动,日本恐惧中国崛起,要求发挥军事作用,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外部环境因素。随着美国实力衰弱,日本不相信美国保护,开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此次钓鱼岛争端,中国准备不足,威慑不够,造成中国处于被动的局面。打破僵局需要中国制定合理的周边外交战略,以此构筑新型中日关系。日本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东亚安全格局需要日本积极参与。但日本的右倾化尤其是安倍的反华路线损害了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困局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当前要维护战略机遇期,面对日本挑衅,要做好两手准备,首先是军事准备,其次是各领域的深入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治右倾化 中日关系 钓鱼岛 日本战略 中国的对策
下载PDF
中国热带第四纪气候波动的海陆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年第5期1-7,13,共8页
古气候分析典型实例的对比,表明中国热带第四纪的气候波动,海域与陆域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早、中更新世及末次盛冰期,而晚更新世以来直至历史时期,海陆的气候波动基本同步。中国热带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既受地球轨道参数的驱动,亦受季风环... 古气候分析典型实例的对比,表明中国热带第四纪的气候波动,海域与陆域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早、中更新世及末次盛冰期,而晚更新世以来直至历史时期,海陆的气候波动基本同步。中国热带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既受地球轨道参数的驱动,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千年和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太阳常数本身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热带 第四纪 气候波动
下载PDF
论“南海仲裁案”实体裁决中有关“岩礁”解释的语义起点、逻辑与理据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杰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9年第5期86-98,共13页
在“南海仲裁案”实体裁决中,仲裁庭有关“岩礁”定义的裁决是该部分裁决的内容起点。仲裁庭在此部分并没有将“岩礁”的通常意义和自然意义作为解释的起点,而是对定义进行了“剪辑”;在解释的逻辑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 在“南海仲裁案”实体裁决中,仲裁庭有关“岩礁”定义的裁决是该部分裁决的内容起点。仲裁庭在此部分并没有将“岩礁”的通常意义和自然意义作为解释的起点,而是对定义进行了“剪辑”;在解释的逻辑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遵循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但仲裁庭罔顾这一逻辑,相反,其遵循的是“特殊一般化”的逻辑;在解释的理据上,仲裁庭既“有意”忽略了《牛津英语词典》关于岩礁定义中最重要的第一句话,也曲解了国际法院的相关裁决。仲裁庭的解释实践,就是将岛屿岩礁化,岩礁去功能化,从而导致其所得出的“岩礁”定义明显不合理,结论也显得荒谬。中国有必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坚持自身实践,并在岛屿和岩礁的界定上更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岩礁定义 岛屿岩礁化 岩礁去功能化 中国实践
下载PDF
评大西广《关于钓鱼岛主权之争的思考》
20
作者 陈多友 邓宇阳 《战略决策研究》 2012年第6期3-7,共5页
钓鱼岛领土争议在中日两国引发起民族主义的惊天骇浪,两国知识界也被卷进这场国权之争,双方学者各执一词,剑拔弩张。但是,在日本,也能够听到一些有历史洞见力和远见卓识的学者,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所发表的具有良知和良识的声音。京都大学... 钓鱼岛领土争议在中日两国引发起民族主义的惊天骇浪,两国知识界也被卷进这场国权之争,双方学者各执一词,剑拔弩张。但是,在日本,也能够听到一些有历史洞见力和远见卓识的学者,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所发表的具有良知和良识的声音。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日本著名经济外交研究专家大西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今年8月27日,他在由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经济研究通讯《京大东亚中心新闻简报(第432号)》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关于钓鱼岛主权之争的思考》。在该文中,作者客观公允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以下,笔者就其主要观点略作评述,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领土争议 国际法 历史学 中国主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