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阿穆尔州乌斯季·伊万诺夫卡遗址发掘纪要 被引量:1
1
作者 包曙光 王赫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11,60,共4页
2016年7—8月,中俄联合考古队对俄罗斯境内的乌斯季·伊万诺夫卡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通过对墓葬形制、葬俗、出土器物等因素综合分析,推断遗址年代为公元8世纪前后,遗址性质为靺鞨时期墓地。在联合搜寻工作中,中方使用独具中国特... 2016年7—8月,中俄联合考古队对俄罗斯境内的乌斯季·伊万诺夫卡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通过对墓葬形制、葬俗、出土器物等因素综合分析,推断遗址年代为公元8世纪前后,遗址性质为靺鞨时期墓地。在联合搜寻工作中,中方使用独具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工具——洛阳铲,对遗址周围的地层分布情况与遗址分布趋势进行探测,使得发掘工作圆满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靺鞨 中俄联合考古 乌斯季·伊万诺夫卡遗址
下载PDF
考古技术在中俄首次联合搜寻二战时期苏军遗骸中的应用与前景
2
作者 王赫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6期133-136,共4页
2015年5月,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队接受俄方邀请,参与"中俄首次联合搜寻在中国境内牺牲的苏军烈士遗骸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古调查、探测与发掘技术在搜寻工作中大放异彩,为搜寻工作提供了便利。文章主要通过... 2015年5月,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队接受俄方邀请,参与"中俄首次联合搜寻在中国境内牺牲的苏军烈士遗骸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古调查、探测与发掘技术在搜寻工作中大放异彩,为搜寻工作提供了便利。文章主要通过对搜寻工作的流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考古发掘调查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比中俄考古技术异同,为考古学科发展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中俄联合搜寻 区域系统调查 探铲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技术在考古发掘现场数字化中的应用
3
作者 姚维琛 谢卫杰 《测绘标准化》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为了更加科学地实现考古发掘现场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展示,更好地进行考古发掘过程记录,以及便于考古成果的应用分析,本文面向元代某壁画墓发掘现场,利用倾斜航空摄影、地面近景摄影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多源数据,并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 为了更加科学地实现考古发掘现场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展示,更好地进行考古发掘过程记录,以及便于考古成果的应用分析,本文面向元代某壁画墓发掘现场,利用倾斜航空摄影、地面近景摄影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多源数据,并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考古发掘现场三维数字化场景建立的技术方案。方案利用激光点云数据创建三维模型,利用影像数据进行模型纹理贴图,实现了考古发掘现场地上地下空间的高精度、高质量的实景模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现场 三维模型 联合建模 空地一体 地上地下空间
下载PDF
中非联合考古的进展与挑战研究
4
作者 沈陈 《非洲研究》 2020年第1期-,共11页
加强中国与非洲的考古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还对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目前主要与肯尼亚、埃及等非洲国家进行联合考古,在技术援助、合作领域、文化挖掘方面取得不少进... 加强中国与非洲的考古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还对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目前主要与肯尼亚、埃及等非洲国家进行联合考古,在技术援助、合作领域、文化挖掘方面取得不少进步,但要想进入世界文明探源的前列,争取世界文明研究话语权,依旧任重道远。针对中非联合考古的现状及存在挑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将中非联合考古纳入中国在非"一带一路"合作重要位置;第二,做好联合考古的模板,与更多非洲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第三,加强中非联合考古人才培养,扩大中非联合考古的社会影响;最后,应深入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并加强多学科研究与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联合考古 文明研究话语权
原文传递
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M189陪葬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立刚 周润山 +12 位作者 聂凡 蓝万里 王娟 任潇 D.Erdenebaatar 郭改委 张如意 魏兴涛 刘斌 邓新波 E.Mijiddorji B.Galbadrakh S.Orgilbayar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4,F0002,F0003,共13页
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境内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基。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 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境内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基。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铁器及金银器等,其中3面铜镜为汉文化遗物,其余均为典型匈奴文化遗物。墓葬的布局特征表明这些死者可能是贵族的殉葬者。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批经过系统发掘的匈奴贵族陪葬墓,与同墓地M1的陪葬墓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联合考古 高勒毛都2号墓地 匈奴 陪葬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