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旅美作家与1950-197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美国形象”建构之异同 |
向忆秋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2
|
跨越世纪的伤痛与抗争——美国华裔作品中排华政策的文学表达 |
石雨晨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24 |
0 |
|
3
|
美国华裔小说中的中国民俗阐释与“家”的书写——以《喜福会》为例 |
吴端明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 |
张龙海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5
|
族裔认同为基 追寻真实为本——对华裔作家张纯如书写的解读 |
袁文卓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7 |
4
|
|
6
|
讲述“想象的母国”之故事——中华传统文化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再现与嬗变 |
王晓丹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9 |
5
|
|
7
|
必要性与奢侈性:新移民知识分子在美生存经验的文学再现——以哈金的《自由生活》为例 |
唐书哲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9 |
2
|
|
8
|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
杨洁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9
|
拼贴、戏仿与互文手法在汤亭亭作品中的应用 |
李明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0
|
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方式——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的语言追求 |
黄万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美国华裔文苑两生花——水仙花与任碧莲比较 |
马慧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2
|
华裔美国作家英语小说的文本特征及汉译新问题 |
章艳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
2014 |
1
|
|
13
|
荣耀背后的文化僵局——美籍华裔女作家构建女性主体意识所遭遇的尴尬 |
杨洁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7 |
1
|
|
14
|
谭恩美小说研究现状综述及其问题 |
盛周丽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5
|
从本土到跨国:国内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述评 |
唐书哲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6
|
漂泊大洋彼岸的“中国红”——美国第一个华裔左翼作家蒋希曾的沉浮 |
冒键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7
|
谭恩美在美籍华裔女性文学家研究中的地位 |
刘冰
|
《皖西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8
|
美国华裔作家成长经历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 |
毛新耕
赵明
|
《云梦学刊》
|
2012 |
0 |
|
19
|
中美作家笔下的死亡和自然 |
潘利锋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20
|
从《蝴蝶君》看20世纪后半叶美籍华裔作家的东方视阈 |
郑泽宁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