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ural Symbols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1
作者 汪景峰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2期188-189,共2页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have been widely transplanted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Those symbols bear different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t authors’works o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which,in essence,reflect Chine...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have been widely transplanted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Those symbols bear different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t authors’works o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which,in essence,reflect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difficult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and construct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CULTURAL
下载PDF
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
作者 郭英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美国亚裔文学在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历经“沉默”“觉醒”,走向“发声”,见证了美国亚裔族群的沉浮兴衰,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学界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基于此,应... 美国亚裔文学在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历经“沉默”“觉醒”,走向“发声”,见证了美国亚裔族群的沉浮兴衰,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学界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基于此,应在界定美国亚裔文学的基础上,阐明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特别是在中国语境下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的必要性,进而梳理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展望其光明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亚裔文学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美国华裔文学 历史 现状 未来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美文学课程的路径
3
作者 曹晓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5,共4页
在国际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英美文学课... 在国际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开展中西方文化比较互鉴,引入批判性思维,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学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在中西方文化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中秉持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美文学课程 课程思政 学生文化自信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翱翔于现实与梦想之中——吕红博士访谈
4
作者 王冠含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吕红博士作为海外华文作家,在主编文学刊物《红杉林》、小说和散文创作及文学研究上多有建树,访谈即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吕红回顾了主办文学刊物的艰辛历程,并首次发布《红杉林》将在明年举办学术活动的重要信息;文中概述了其长篇小说《... 吕红博士作为海外华文作家,在主编文学刊物《红杉林》、小说和散文创作及文学研究上多有建树,访谈即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吕红回顾了主办文学刊物的艰辛历程,并首次发布《红杉林》将在明年举办学术活动的重要信息;文中概述了其长篇小说《美国情人》和《午夜兰桂坊》等中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叙事特征和艺术特色,并梳理了《女人的白宫》等散文作品的内容和主要特色;访谈也深入总结了其学术论著《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的跨文化视野和女性文学研究这两大特征及其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红 《红杉林》 《美国情人》 《女人的白宫》 《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
下载PDF
中国文化融入英美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5
作者 曹晓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在国际经济文化加速融合、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英美文学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在... 在国际经济文化加速融合、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英美文学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在将中国文化融入英美文学教育时,要坚持文化自信、提高文化思辨能力并探索构建中西互文双向教育模式,培养既具有中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英美文学教育 文化自信 文化思辨
下载PDF
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启示
6
作者 余美 赵永健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55-64,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已经成为美国儿童文学和华裔文学中的重要文化景观。美国华裔儿童文学萌芽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下崛起,在21世纪勃兴,涌现出一大批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符合当下青少年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已经成为美国儿童文学和华裔文学中的重要文化景观。美国华裔儿童文学萌芽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下崛起,在21世纪勃兴,涌现出一大批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符合当下青少年阅读品位的优秀作品,具有较高文学水准和审美价值。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成功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启示:中国作家应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将中华文化的内涵发扬光大;同时应关注当下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兼顾主题与风格的多样化,以人类共通的情感特质和精神需求为钥匙,将中国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反映当代儿童现实生活、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儿童文学 历史嬗变 文化启示
下载PDF
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华文化自信建构——以《中国佬》《接骨师之女》为个案
7
作者 雷馥源 易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9期16-20,共5页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接受和信任。海外华裔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着无法抹去的中华文化烙印,展示着传承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美国华裔文学既有西方文化的元素,更...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接受和信任。海外华裔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着无法抹去的中华文化烙印,展示着传承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美国华裔文学既有西方文化的元素,更有中华文化的显现,其中所反映的中华传统文化无疑是海外华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追求和在异域文化下对自身中华文化的自信、坚守和传承。该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出发,关注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以文本细读的方式研究《中国佬》和《接骨师之女》两部著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从戏仿的写作方式和“小历史”的叙事手法入手,聚焦文本中的华裔历史重构和中华文化传承,以此建构中华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文化自信 互文性 历史重构 《中国佬》 《接骨师之女》
下载PDF
跨文化背景下美国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重构——以《喜福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邵韵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9期1-4,共4页
小说《喜福会》中,作家谭恩美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中国母亲们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在主流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以及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之下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揭示了她们在异质文化融合、交汇中复杂矛盾的心态,作品呈... 小说《喜福会》中,作家谭恩美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中国母亲们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在主流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以及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之下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揭示了她们在异质文化融合、交汇中复杂矛盾的心态,作品呈现出深刻而现实的意义。在融入他者文化的过程中,身份认同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该文以《喜福会》为例,着重研究在复杂、特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华裔女性自我形象变化、自我认知改变的心路历程,剖析他们所面临的身份危机和困惑,研究华裔女性在族裔身份寻求过程中,其自我归属的重新认知与定位、身份的觉醒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喜福会》 跨文化 美国华裔女性 文化身份 身份重构
下载PDF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文化空间共同体——唐人街
9
作者 刘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0期18-22,共5页
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170多年的中美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也记录了华裔移民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奋斗历史。作为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中的少数族裔文学之一,华裔文学走过了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目前地占据一席之地的发展转变。纵观其... 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170多年的中美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也记录了华裔移民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奋斗历史。作为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中的少数族裔文学之一,华裔文学走过了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目前地占据一席之地的发展转变。纵观其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华裔群体的共同文化空间,即唐人街,一直是华裔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书写要素。文章梳理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及唐人街的形成历史,细读具有代表性的华裔文学作品中的唐人街书写现象,以此解读华裔群体的共同文化空间——唐人街及其文化情结。唐人街是华裔移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展现的是一种区别于美国主流社会的不同生活方式。它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各种外在表征,是浓缩在异域地理空间里的中国文化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街 共同体 文化空间 文化情结 文化景观 华裔美国文学
下载PDF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书写与传播
10
作者 刘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4期165-169,共5页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涌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以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体验再现中国形象,以文学作品为工具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涌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以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体验再现中国形象,以文学作品为工具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较早方式,也是华裔作家们参与国际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之举。该文从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的维度分析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有利于探究华裔作家自信的文化书写态度和传播中华优良文化的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文化 文化书写与传播
下载PDF
Behind the Real and the Fake:Examining the Chinese Elements and American Values in Frank Chi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
11
作者 Wenshu Zhao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17年第1期62-70,共9页
The Chineseness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s often assumed to be an unquestionable premise,but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are in fact ambivalent toward Chinese culture.By revisiting Frank Chin’s persistent accusat... The Chineseness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s often assumed to be an unquestionable premise,but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are in fact ambivalent toward Chinese culture.By revisiting Frank Chin’s persistent accusation of other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faking”of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anging attitudes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toward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quintessential Americanness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ings.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texts of Frank Chi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it is argued that the kind of culture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s an indigenous American product with a Chinesesounding name invented to survive America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properly called(Chinese)American culture.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the Chinese elements are employed instrumentally as empowering ethnic markers to fortify the American cultural values at the core of this ethnic American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chinese american culture cultural authenticity Frank Chin Maxine Hong Kingston
原文传递
“骨”之意象解读——对伍慧明小说《骨》的主题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建平 金烁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伍慧明是美国文坛上近几年出现的后起之秀,她的处女作《骨》深刻描述了美国华裔生活的新经历,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小说中她将“骨”这一简单意象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以简洁的文字深入探讨了华裔美国人的多元文...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伍慧明是美国文坛上近几年出现的后起之秀,她的处女作《骨》深刻描述了美国华裔生活的新经历,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小说中她将“骨”这一简单意象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以简洁的文字深入探讨了华裔美国人的多元文化属性问题,以多重对话的方式使个人、家庭历史得以再现,向以白人为主导的强势文化及父权中心发起挑战,同时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撞予以反思,从而表现出美国华裔移民在双重文化环境中寻找文化认同、确定文化属性的艰辛及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 美国华裔文学 文化属性
下载PDF
论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呈现的中国文化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爱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4,共4页
赛义德将东方主义发展的轨迹和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学者与作家们在建构与强化东方主义中做出了“贡献”。在今天,某些西方人一方面仍然抱着他们亘古以来的偏见东方人是不讲科学、迷信、非理性的、愚昧、幼稚;另一方面... 赛义德将东方主义发展的轨迹和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学者与作家们在建构与强化东方主义中做出了“贡献”。在今天,某些西方人一方面仍然抱着他们亘古以来的偏见东方人是不讲科学、迷信、非理性的、愚昧、幼稚;另一方面还利用媒体和其他手段来强化东方文化的“他者”形象。一些华裔作家不自觉地步入了这个行列。本文通过对三个华裔女作家文学文本的分析,从祖先崇拜、阴阳五行说、风水术等方面来剖析她们是如何向西方读者呈现中国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中国文化 呈现
下载PDF
华裔美国的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 被引量:36
14
作者 赵文书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5,共7页
本文从华裔美国文学论战中的真伪论入手 ,分析了华美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华裔作家在其创作中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是为了保持中国文化传统的真实性 ,而是以美国价值尺度为标准 ,改编甚至篡改其祖先文化传统 。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文化 文化民族主义 赵健秀 汤亭亭
下载PDF
离散视角与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化翻译创作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曦 王心洁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90,共6页
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热点通常集中在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冲突方面,但对华裔作品本身的文化翻译属性论述不多。本文以三位华裔美国文学领军人物的代表作为例,通过将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理论与文化理论中的离散视角相结... 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热点通常集中在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冲突方面,但对华裔作品本身的文化翻译属性论述不多。本文以三位华裔美国文学领军人物的代表作为例,通过将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理论与文化理论中的离散视角相结合,深入探讨华裔美国作家进行离散书写时展现的"杂合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文化翻译 离散视角 杂合性
下载PDF
命名·主题·认同——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郭英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论述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是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译名及其界定;二是现有研究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主题的定位问题;三是现有研究对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认同感的定位问题。
关键词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华裔文学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命名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探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关春梅 王思懿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3-55,共3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作为"冒现的文学",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开辟出了自己的新领域。少数族裔妇女认为,不仅性别,而且种族、文化、阶级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女性主体建构。当代美国华裔女性写作研... 20世纪70年代,随着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作为"冒现的文学",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开辟出了自己的新领域。少数族裔妇女认为,不仅性别,而且种族、文化、阶级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女性主体建构。当代美国华裔女性写作研究以多元视角丰富了我们对女性的认知方式,并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美国华裔文学及亚裔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现状与影响
下载PDF
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被引量:20
18
作者 曾理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9-15,共7页
尽管美国学术界已对一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了特定的关注 ,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能成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大多数美国读者还是把这些作品视为“局外人”或“另类人”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审视海外华文文学的角度 ,对这批... 尽管美国学术界已对一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了特定的关注 ,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能成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大多数美国读者还是把这些作品视为“局外人”或“另类人”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审视海外华文文学的角度 ,对这批作品中的两篇著名小说做一些探讨。本文所讨论的两篇作品分别是谭恩美的长篇小说《喜福会》和汤婷婷的长篇小说《顽猴爷的赝书》。在讨论中 ,本文将专注于两篇小说所反映的一个海外华人共有的问题 ,即“文化认同”问题。作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 ,谭恩美和汤婷婷都在其小说中着重表现了中国移民的母体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对峙 ,居美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冲突 ,以及居美华人自身男女之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的矛盾。“文化认同”的问题就存在或产生于这类对峙、冲突和矛盾中。本文认为 ,两篇小说不仅揭示了以上种种的矛盾和冲突 ,而且还都努力为居美华人走出“文化认同”的危机指出了方向 ,当然两位作者所采用的视点和处理手法很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华裔文学 华人 文化认同 《喜福会》 《顽猴爷的赝书》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渊源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洪中 陈红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5-170,共6页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已慢慢进入美国文学主流。但是,美国华裔文学割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神灵精神、家族精神、群体精神和奋斗精神。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精神 神灵精神 家族精神 群体精神 奋斗精神
下载PDF
文化政治化——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身份思考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颖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162-166,共5页
族裔身份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文化在华裔的族裔身份定位中有必不可少的作用。社会环境、经济形势和政治动机等因素 。
关键词 文化政治化 美国 华裔文学 中国文化 美籍华人 美国化 社会环境 经济形势 政治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