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旋律语调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钟红丽 王江波 +1 位作者 蔡琛 杜振峰 《中国康复》 2023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旋律语调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24例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患者...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旋律语调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24例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LF-rTMS治疗,观察组给予LF-rTMS联合旋律语调疗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失语商(AQ)及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评估治疗前后2组患者语言功能及失语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评估脑组织高级思维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WAB中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及听理解4项及CRRCAE中动作说明和画面说明2项、AQ、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ERP-P300的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ERP-P300的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LF-rTMS联合旋律语调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其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旋律语调疗法 脑卒中恢复期 非流畅性失语 语言功能
下载PDF
通隧补肾解语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磊 焦静 +4 位作者 丁玉洁 隋晓琳 张孟 岳林 赵希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6期129-132,共4页
目的研究通隧补肾解语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人(实际进入对照组57人,试验组58人)。2组均给予西药及语言康复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 目的研究通隧补肾解语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人(实际进入对照组57人,试验组58人)。2组均给予西药及语言康复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隧补肾解语汤,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的语言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NIHS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4周和8周的语言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较治疗4周更显优势(P<0.05)。结论通隧补肾解语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隧补肾解语汤 缺血性脑卒中 失语症 语言功能 中西医结合法
下载PDF
英语专业教育中中国文化的导入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2
3
作者 郭焕平 任泉清 《吕梁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0-82,共3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承载、传播和建构文化的功能,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在英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针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中中国文化的严重缺失的现状,有必要通过三个途径加以改善: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调整课程设置,导入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承载、传播和建构文化的功能,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在英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针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中中国文化的严重缺失的现状,有必要通过三个途径加以改善: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调整课程设置,导入中国文化;有意识地在课外活动中导入中国文化。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导入中国文化,建立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参照,能够使学生客观地、理性地认识中西方文化,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教育 中国文化缺失 文化认同 导入途径
下载PDF
针刺四冲穴联合圣愈汤治疗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振风 洪帅 +1 位作者 郭二凤 韩冰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冲穴联合圣愈汤对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语言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圣愈汤口服,观察组... 目的:观察针刺四冲穴联合圣愈汤对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语言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圣愈汤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四冲穴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语言功能、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昏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自发谈话、复述、理解、命名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T-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冲穴联合圣愈汤治疗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能改善语言功能、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调节CGRP、ET-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症 针刺 四冲穴 圣愈汤 语言功能 神经功能 中医证候评分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损伤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华 吴海强 +1 位作者 马桂英 杨颖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2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脑...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2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丁苯酞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失语指数(AQ)、曰常生活交流能力(CADL)及语言功能评分的水乎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7%vs74.51%)(χ^2=9.220,P=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AQ、CADL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AQ、C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语言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语言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语言康复 急性脑梗死 运动失语性 神经功能:语言损伤恢复
下载PDF
中医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认识和治疗特征 被引量:26
6
作者 容国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通过文献检索,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6个方面选取近10年与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符合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适合非手术治疗。排除标准:重复的同一研究或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8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2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86篇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对剩余22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资料综合:中医学认为小儿脑性瘫痪主要由于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受寒,阴气不运,肌肤失其温煦所致。辨证分型施治是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特点之一,中医治疗脑性瘫痪方法很多,如中药、推拿按摩、针灸等,目前多采用2种以上方法综合应用。现代康复在抑制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功能恢复具有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是国内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发展趋势。结论:中药、推拿按摩、针灸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具有显著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预后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也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①脑性瘫痪的中医分型、诊断、疗效没有统一标准,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疗效比较。②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实验室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中医疗法 综述文献 儿童 治疗特征
下载PDF
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艳君 马志辉 +4 位作者 刘兢 刘俞册 郑贺英 宋兆瑛 刘俊双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Schuell语言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辨证取穴;治疗组给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1... 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Schuell语言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辨证取穴;治疗组给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1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语言功能总积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失语程度分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ACAP)、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P)、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PCAP)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脑动脉的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八脉交会穴 缺血性脑卒中 失语症 Schuell语言训练 语言功能总积分 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 辨证取穴
下载PDF
中医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后失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8
作者 戴晓瑛 钟寅燕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1期146-151,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后失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梗后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中医头针治疗。观察2... 目的:观察中医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后失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梗后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中医头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动脉平均流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内皮素(ET)、简化版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评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CFCP)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脑动脉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DNF、CGRP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hs-CRP、IL-8、ET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BDNF、CGRP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IL-8、ET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RCAE评分中谈话、复述、听理解、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CRRCA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FCP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CFCP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中医头针治疗脑梗死后失语可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失语 康复训练 中医头针 语言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命名障碍与语言恢复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付光斌 毛善平 +4 位作者 高小平 张真 张乾 赵华 翟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口语命名障碍与语言功能恢复的关系,探讨非流利型失语症语言功能损伤的环节。为预测失语症的语言功能恢复和失语症的亚分类提供有益的方法。方法选出16例口语图形命名得分相近的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分别... 目的通过对比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口语命名障碍与语言功能恢复的关系,探讨非流利型失语症语言功能损伤的环节。为预测失语症的语言功能恢复和失语症的亚分类提供有益的方法。方法选出16例口语图形命名得分相近的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分别进行图形写名、听觉词/图匹配、视觉词/图匹配、听觉图/词核证、视觉图/词核证各项任务检测。2月后根据语言自然恢复程度的不同分为无明显好转组和好转组,比较无明显好转组及好转组上述各项语言命名任务间正确得分有无差异,分析影响语言恢复的机制。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检验两项任务间的得分差异用Wilcoxon分析方法,患者间及多项任务间得分差异比较应用Kruskal-Wallis分析方法。结果语言功能恢复较差的11名患者是源于中心语义系统受损严重,另外4名语言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源于语音输出系统受,两组在听觉词/图匹配、视觉词/图匹配、听觉图/词核证、视觉图/词核证各项任务上得分差异性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损伤环节可能不同:中心语义系统受损者比语音输出系统受损者,语言功能恢复要差,因为语义层高于语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失语症 命名障碍 语言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卒中后失语Meta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幸 孔乔 +4 位作者 周雨帆 曹云 李晓琳 徐敏杰 常静玲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212-217,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药治疗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PS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语言功能的改善。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库至2019年8月期间的中药治疗PSA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药治疗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PS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语言功能的改善。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库至2019年8月期间的中药治疗PSA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且临床观察PSA有效率及语言功能。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筛选、提取文献资料并评价纳入的研究偏倚风险,数据分析运用Rev Man 5.3软件。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6个RCT,共1167例PS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PSA临床有效率,语言功能的失语指数、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言语、表达谈话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语言功能的阅读、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PSA患者疗效较好,能改善其语言症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卒中 失语 语言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益髓醒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馨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4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益髓醒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髓醒神”针刺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益髓醒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髓醒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口语表达、阅读、听力理解、书写)及中医症候(肢体麻木、眩晕、咽干口燥及舌质红)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语言功能、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语表达、阅读、听力理解、书写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8.32±5.18)分vs(24.47±4.59)分、(52.81±8.49)分vs(34.54±6.27)分、(46.72±6.25)分vs(39.54±6.43)分、(26.27±6.27)分vs(15.01±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麻木、眩晕、咽干口燥及舌质红积分均低于对照组[(1.21±0.78)分vs(3.37±1.12)分、(1.62±0.75)分vs(3.54±0.89)分、(1.42±0.28)分vs(2.79±0.36)分、(1.57±0.24)分vs(3.24±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醒神”针刺法能够提高中风后失语患者的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疗效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髓醒神”针刺法 中风后失语 语言功能 中医症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