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Well-Logging Identification of Eclogite in the Main Hole of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被引量:2
1
作者 景建恩 魏文博 +2 位作者 金胜 叶高峰 邓明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4期357-365,共9页
Eclogite, one of the important lithologies in the main 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Project, exists above the depth of 3 245 m and has distinctive responses of gamma-ray, compensating d... Eclogite, one of the important lithologies in the main 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Project, exists above the depth of 3 245 m and has distinctive responses of gamma-ray, compensating density and neutron well-logging, and so on.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diversities of mineral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well-logging responses, edogites are classifi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origin, content of oxygen, and sub-mineral. We studied the logging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eclogite sub-classes based on multi-element statistics and reconstructed 11 kinds of eclogite. As a result, eclogites can be divided into 6 types using well logs. In the light of this recognition, the eclogite in the main hole is divided into 20 sec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all sub-classes of eclogite are analyzed, which will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geological research of CC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 ECLOGITE well-logging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下载PDF
Acoustic Borehole Images for Fractur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in Second Pre-pilot Drillhole of CCSD 被引量:6
2
作者 ZouChangchun ShiGe PanLingzhi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关键词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acoustic borehole image FRACTURE analysis.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榴辉岩磷灰石脉体中铁的氧化物、重晶石和独居石出溶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汤倩 孙晓明 +4 位作者 徐莉 翟伟 梁金龙 梁业恒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15-1920,共6页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它们多与石英脉共生,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磷灰石脉体存在大量出溶物,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联合测定显示磷灰石主要为氟磷灰石,其中出溶物主要有四类:A.不规则...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它们多与石英脉共生,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磷灰石脉体存在大量出溶物,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联合测定显示磷灰石主要为氟磷灰石,其中出溶物主要有四类:A.不规则状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B.针状赤铁矿;C.板状到菱型的独居石;D.针状锶重晶石。A类出溶物的延长方向平行于磷灰石的C轴,长度介于10~50μm;B类主要沿磷灰石的C轴方向排列,宽仅为0.5~2μm,多数在1.5μm左右,长度变化较大,为6~50μm;C类独居石出溶体宽约6~10μm,多为6μm,长约50~75μm;D类锶重晶石主要与B类赤铁矿出溶物共生,宽多1.5μm左右,长约60~70μm。其中A,B和D类出溶物是在磷灰石中首次发现。四类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CCSDUHP岩石中氟磷灰石脉体的存在及其铁氧化物、磷酸盐和硫酸盐出溶体的发现,显示UHP岩石在折返的过程中,快速减压曾造成矿物的分解和大量出溶体的形成,伴随脱水和SiO2等硅酸盐熔体的出溶,还存在少量的磷酸盐熔体,同时可能曾经有铁氧化物的熔浆的加入。磷灰石中铁氧化物等出溶物的出溶是在氧逸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榴辉岩 磷灰石脉体 出溶物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莉 孙晓明 +5 位作者 翟伟 梁金龙 梁业恒 沈昆 张泽明 汤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512,共8页
初步的岩相学和冷热台显微测温表明,CCSDHP-UHP岩石中石英脉和后期碳酸盐脉中含有3种流体包裹体:盐水溶液(NaCl-H2O)包裹体(Ⅰ类)、NaCl-CaCl2-H2O(Ⅱ类)和N2-CH4纯气相(Ⅲ类)包裹体,其中Ⅰ类盐水溶液包裹体可进一步分为中高盐度盐水溶... 初步的岩相学和冷热台显微测温表明,CCSDHP-UHP岩石中石英脉和后期碳酸盐脉中含有3种流体包裹体:盐水溶液(NaCl-H2O)包裹体(Ⅰ类)、NaCl-CaCl2-H2O(Ⅱ类)和N2-CH4纯气相(Ⅲ类)包裹体,其中Ⅰ类盐水溶液包裹体可进一步分为中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Ia)、中等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Ib)和低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Ic),而Ⅲ类为CCSD中首次发现;Ia、Ib和Ⅱ型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原生或假次生形式赋存在榴辉岩的石英脉或石英颗粒中,在角闪岩相的片麻岩及其石英脉中均未观察到,显示它们可能主要被捕获于榴辉岩的减压重结晶或退变质阶段,而Ic型包裹体分布广泛,表明其主体可能是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的最晚阶段捕获的;N2-CH4纯气相包裹体均为原生包裹体,主要呈孤立和小群状与Ia和Ib类包裹体分布于榴辉岩中条带状石英脉中,可能主要是在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条件下被捕获的;CCSD榴辉岩中石英脉的主体形成于板块折返有关的减压重结晶和退变质,而片麻岩中石英脉则主要来源于角闪岩相及其后期退变质作用;榴辉岩和片麻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区别,但它们各自相似于其寄主岩石中的石英颗粒中包裹体,说明CCSD中HP-UHP岩石在板块折返过程中释放出的变质流体没有经过大规模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板块折返 石英脉 流体包裹体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中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变形特征及其与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关系: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岩心的证据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意 金振民 +2 位作者 欧新功 金淑燕 徐海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8,共12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区段发育了多个韧性剪切带,带中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片麻岩中的变形石英、面理化榴辉岩中的拉长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应变轴比都表现为X>Y>Z,Flinn系数分别为0.11-0.27、0.22-0.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区段发育了多个韧性剪切带,带中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片麻岩中的变形石英、面理化榴辉岩中的拉长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应变轴比都表现为X>Y>Z,Flinn系数分别为0.11-0.27、0.22-0.23和0.23-0.24。随着糜棱岩化作用的增强,变形石英的C轴组构由Z轴极密逐渐向Y轴极密和叶理面上的大圆环带转变。在常温常压下测试了样品的波速,计算出片麻岩Vp和Vs的各向异性分别为30.17%-60.97%和11.52%-35.79%,榴辉岩Vp和Vs的各向异性分别为0.17%-11.19%和2.41%-6.70%。影响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有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的晶格优选方位(LPO)、形态优选方位(SPO)和定向微裂隙。随着糜棱岩化作用的增强,岩石的P波各向异性逐 渐升高。变形岩石中的黑云母、石英、绿辉石的LPO和SPO是地震波各向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饱水后的片麻岩样品的P波各向异性明显低于干燥片麻岩样品。在东海钻井中的强反射带主要是由于不同岩层之间的波阻抗差异而造成的,榴辉岩/强退变榴辉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之间的接触界面会产生较强的地震深反射。此外,与LPO相关的地震波各向异性会增强地震波的反射,所以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化片麻岩可能是地震反射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片麻岩 超高压榴辉岩 各向异性 地震深反射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UHP岩石石英脉中磷灰石团块独居石出溶物的U-Th-Pb化学定年 被引量:8
6
作者 汤倩 孙晓明 +4 位作者 徐莉 翟伟 梁金龙 梁业恒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27-1932,共6页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石英脉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存在四种出溶物: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赤铁矿、独居石和锶重晶石;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石英脉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存在四种出溶物: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赤铁矿、独居石和锶重晶石;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其中独居石出溶体多为菱形到板状自形晶体,宽约6—10μm,长约50~75μm。运用CHIME化学定年方法对CCSD磷灰石团块中的独居石出溶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Th-Pb等时线年龄为202±28.3Ma,表明磷灰石团块形成于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的重结晶和退变质,时代为晚三叠世。该年龄可能也代表了CCSD中UHP岩石中包裹磷灰石团块的石英脉的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定年 独居石出溶物 磷灰石 石英脉 榴辉岩 板块折返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CCSD 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和东海水晶流体包裹体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指示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晓明 徐莉 +5 位作者 翟伟 汤倩 梁业恒 梁金龙 张泽明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99-2008,共10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岩心中存在大量石英脉和长英质脉体,关于其成因目前存在板块折返过程中的减压和流体释放以及后期流体穿插等不同成因观点。本文利用高真空气相质谱系统分析了CCSD石英脉和东海水晶流体包裹体中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岩心中存在大量石英脉和长英质脉体,关于其成因目前存在板块折返过程中的减压和流体释放以及后期流体穿插等不同成因观点。本文利用高真空气相质谱系统分析了CCSD石英脉和东海水晶流体包裹体中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其He-Ar、Xe和Ne同位素体系均清楚显示它们主要由地壳变质流体和大气饱和水组成,而基本不含深源地幔流体。在CCSD 900—1500m深度的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出现40Ar/36Ar和δ18O同步下降,且与前人对CCSD中HP-UHP岩石的矿物原位δ18O测定结果变化趋势相似,说明该段原岩在板块俯冲前曾与大气降水发生较为充分的水/岩反应,石英脉继承了围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流体包裹体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显示CCSD中石英脉和东海水晶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因,它们均主要形成于HP-UHP岩石在板块折返到地壳中的压力降低和流体释放过程。CCSD HP-UHP岩石及其石英脉中基本不含地幔流体的原因在于本区印支期快速的俯冲和折返过程,被俯冲地壳物质无法与地幔进行充分的同位素交换。此外,退变质作用及其伴生的地壳流体也进一步减弱了HP-UHP岩石中的地幔流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 石英脉 东海水晶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δD-δ^(18)O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莉 孙晓明 +4 位作者 翟伟 梁业恒 汤倩 梁金龙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09-2017,共9页
流体包裹体δD-δ18O同位素测定显示CCSD石英脉具有较稳定的氢同位素(δD=-97‰--69‰)和相对较低且变化较大的氧同位素组成,其矿物δ18O为-1.9‰~9.6‰,相应流体的δ18O为-11.66‰-0.93‰,说明其变质岩围岩在板块俯冲前曾在地表... 流体包裹体δD-δ18O同位素测定显示CCSD石英脉具有较稳定的氢同位素(δD=-97‰--69‰)和相对较低且变化较大的氧同位素组成,其矿物δ18O为-1.9‰~9.6‰,相应流体的δ18O为-11.66‰-0.93‰,说明其变质岩围岩在板块俯冲前曾在地表与大气降水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水/岩反应,而石英脉继承了其各自寄主变质岩的δ18O组成;在CCSD纵向上,石英脉的δ18O同位素组成出现“∑”型变化,分别在900m-1.500m和2700m出现极低值,而在1770m和4000m出现高正值,说明CCSD变质岩原岩在俯冲前与大气降水间的水/岩反应受到局部侵入的岩浆岩带来的高温和构造空间的控制; CCSD中石英脉δ18O在纵向上的变化基本同步于其寄主围岩变质矿物的δ18O组成变化,说明石英脉与其他变质矿物一样,也经历了HP,甚至UHP变质,但其主体应形成于板块折返过程中HP-UHP岩石的减压重结晶及退变质;CCSD石英脉、东海地表石英脉或水晶矿的δD-δ18O同位素值分布的不均一性,说明HP-UHP岩石在板块折返及其后退变质中释放出的流体活动范围有限,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流动或迁移。东海水晶的流体包裹体δD-δ18O组成与CCSD石英脉相似,显示它们的成因基本一致,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板块折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 流体包裹体 UP-UHP变质岩 δD-δ^18O同位素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江苏东海预先导孔(CCSD-PP2)岩心样中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顺生 殷秀兰 许志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0-543,共4页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CCSD-PP2)的11个钻孔岩心样进行了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其中10个样品的结果为79.6~52.0 Ma。经数学处理后,初步可以看出裂变径迹年龄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隆升速度和古地温梯度进行了初步讨论,推...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CCSD-PP2)的11个钻孔岩心样进行了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其中10个样品的结果为79.6~52.0 Ma。经数学处理后,初步可以看出裂变径迹年龄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隆升速度和古地温梯度进行了初步讨论,推算该地块在80.4~52.0 Ma以前的隆升速度约为35.0 m/Ma,当时的古地温梯度约为35.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年龄 预先导孔-PP2 磷灰石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下载PDF
CCSD超高压变质金红石U-Pb定年及其约束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金龙 孙晓明 +3 位作者 徐莉 翟伟 汤倩 梁业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75-3279,共5页
本文尝试性地对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及地表的超高压(UHP)变质榴辉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U-Pb定年研究,初步获得了211±22Ma的等时线年龄,这是苏北地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第一个直接的年龄结果,结合前人在大别山地区获得... 本文尝试性地对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及地表的超高压(UHP)变质榴辉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U-Pb定年研究,初步获得了211±22Ma的等时线年龄,这是苏北地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第一个直接的年龄结果,结合前人在大别山地区获得的首个准确的金红石U-Pb年龄:218Ma及金红石U-Pb体系大约500℃的封闭温度分析,该年龄代表的是UHP变质峰值期后板块折返过程的冷却年龄,峰值期形成的金红石在此时发生了变质重结晶作用。此年龄对整个苏鲁UHP变质地体的俯冲-折返历史及本地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形成过程都有重要的约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U-PB定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100~2000m区间磁化率的变异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涛 刘庆生 +3 位作者 吴耀 金振民 潘和平 牛一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89-2094,共6页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m区间岩心样品磁化率与钻孔原位测井磁化率进行系统时比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岩石磁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岩性和退变质作用,其中蛇纹石化石榴石橄榄岩的磁化率最大,样品平均磁化率为86.277×10-3SI,正...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m区间岩心样品磁化率与钻孔原位测井磁化率进行系统时比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岩石磁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岩性和退变质作用,其中蛇纹石化石榴石橄榄岩的磁化率最大,样品平均磁化率为86.277×10-3SI,正片麻岩,退变质榴辉岩,榴辉岩,副片麻岩次之,角闪岩的磁化率最小,样品平均磁化率为1.698×10-3SI。不同退变质程度榴辉岩的磁化率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强程度退变质榴辉岩由于退变质过程所产生的磁铁矿和钛铁矿-钛磁铁矿,其磁化率最大;随着退变质作用的进一步加剧,这些磁铁矿和钛铁矿-钛磁铁矿被完全分解,导致完全退变质榴辉岩的磁化率最小;新鲜榴辉岩的磁化率介于两者之间。在该深度区间,约70%岩心样品磁化率与测井磁化率的比值小于4.0,其中以<2.0为主,相同岩性岩石(如榴辉岩,退变质榴辉岩和副片麻岩)磁化率的比值随深度变化较小。岩心样品磁化率和测井磁化率之间的欧氏距离位于3.0-6.4范围,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如在100~600m和1500~2000m两个深度范围的欧氏距离分别为3.0-5.2和3.2~5.3,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显示了在此区间深度范围内,地层压力对磁化率的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磁化率 岩心磁化率 退变质 压力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东海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CCSD-PP2)退变榴辉岩中碳硅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戚学祥 杨经绥 +3 位作者 许志琴 白文吉 张仲明 方青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07-3214,共8页
镜下鉴定和拉幔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2)退变榴辉岩中石榴石内存在除绿辉石、磷灰石、锆石、金红石、磷灰石、石英、菱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包裹体外,还存在一种具有重要温压指示意义的碳硅石矿物包裹体... 镜下鉴定和拉幔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2)退变榴辉岩中石榴石内存在除绿辉石、磷灰石、锆石、金红石、磷灰石、石英、菱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包裹体外,还存在一种具有重要温压指示意义的碳硅石矿物包裹体。碳硅石包裹体拉幔光谱峰值稳定,主峰变化于786~789cm^(-1)之间,次峰为966~977cm^(-1),两组弱峰峰值分别为769~781cm^(-1)和915~918cm^(-1)。寄主矿物-石榴石成分的反环带特征及矿物包裹体组合表明CCSD-PP2中退变榴辉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榴辉岩,经降温降压退变质作用形成的,碳硅石等超高压矿物是在榴辉岩峰期变质作用期间形成的。根据碳硅石形成于极度还原环境、压力大于6.0GPa,温度在1000℃以上的特点并结合前人的矿物温压计算结果分析认为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的部分榴辉岩是扬子板块俯冲至200km以下的上地幔下部,经超高压变质作用、形成碳硅石等矿物后快速折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榴辉岩 碳硅石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2)
下载PDF
CCSD 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莉 孙晓明 +4 位作者 汤倩 翟伟 梁业恒 梁金龙 李爱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87-3294,共8页
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了CCSD 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及东海水晶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结果显示其中微量元素总体含量很低,Rb/Sr、Nb/Ta和Zr/Hf变化很大,说明Rb和Sr、Nb和Ta、Zr和Hf之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异,但变质岩未曾发生... 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了CCSD 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及东海水晶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结果显示其中微量元素总体含量很低,Rb/Sr、Nb/Ta和Zr/Hf变化很大,说明Rb和Sr、Nb和Ta、Zr和Hf之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异,但变质岩未曾发生过广泛强烈的水岩反应。部分样品中Rb和Cs含量特别低,显示CCSD中部分石英脉可能曾经历过超高压变质过程.CCSD石英脉和东海水晶均具有LREE富集而HREE明显亏损的特征,显示其来源主要为壳源.CCSD石英脉中正负Ce异常同时出现,显示板块俯冲前,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曾在地表较氧化的环境下经历过强烈的风化作用。对比研究显示,CCSD不同围岩中石英脉、地表石英脉和东海水晶的微量元素N-MORB标准化模式和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与其各自围岩具有一定的对应相似关系,表明大多数石英脉(水晶)来自于围岩,同时显示板块俯冲和折返所释放的流体活动范围较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石英脉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CCSD(0~5158m)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业恒 孙晓明 +4 位作者 徐莉 翟伟 梁金龙 汤倩 李爱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80-3286,共7页
本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0~5158m HP-UHP变质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冷热台与拉曼光谱测定发现其中含有4种流体包裹体:(Ⅰ型)盐水溶液包裹体,并进一步分为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a型)、中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b... 本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0~5158m HP-UHP变质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冷热台与拉曼光谱测定发现其中含有4种流体包裹体:(Ⅰ型)盐水溶液包裹体,并进一步分为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a型)、中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b型)、中等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c型)和低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Ⅱ型)N_2-CH_4纯气相包裹体;(Ⅲ型)含方解石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Ⅳ型)CO_2-NaCl-H_2O包裹体及纯CO_2包裹体。其中Ⅲ和Ⅳ型流体包裹体是CCSD石英脉中首次发现。Ⅰa、Ⅰb型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原生的形式赋存在榴辉岩及片麻岩的石英脉或石英颗粒当中,它们主要是被捕获于折返早期高压变质重结晶阶段;Ⅰc和Ⅰd两类包裹体则主要以次生的形式赋存于榴辉岩及片麻岩的石英脉或石英颗粒当中,说明它们是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的较晚阶段捕获的。以原生形式出现的含方解石子晶及CO_2包裹体,指示部分石英脉及其围岩可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甚至麻粒岩相阶段。CCSD中的石英脉可能主要形成于折返早期高压变质重结晶阶段,其中的HP-UHP岩石在板块折返及其以后退变质过程中释放出的变质流体活动范围有限,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流动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 HP-UHP变质岩 流体包裹体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CCSD HP-UHP变质岩石英脉和东海水晶中有机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莉 孙晓明 +3 位作者 翟伟 梁业恒 汤倩 梁金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4-658,I0002,共6页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光拉曼和显微红外测试,首次在CCSDHP-UHP变质岩石英脉和东海水晶中发现了含有沥青和烃类的有机包裹体,进一步证实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曾经历了快速的俯冲与折返过程,俯冲板块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未能充分地演化和成...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光拉曼和显微红外测试,首次在CCSDHP-UHP变质岩石英脉和东海水晶中发现了含有沥青和烃类的有机包裹体,进一步证实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曾经历了快速的俯冲与折返过程,俯冲板块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未能充分地演化和成熟。俯冲板块在进变质过程中强烈脱水,释放出含烃流体,并被在板块抬升及其伴随的减压重结晶和退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石英脉和水晶体所俘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石英脉 东海水晶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CCSD中HP-UHP岩石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板块折返过程的示踪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晓明 徐莉 +4 位作者 梁金龙 汤倩 梁业恒 翟伟 沈昆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15-1922,共8页
利用高真空气相质谱系统测定了CCSD中HP-UHP变质岩中主要造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得出其3He/4He为(0.004~0.775)×10-6,相应R/Ra为0.003~0.553,40Ar/36Ar变化较大,为316.2~11358.8,高于大气40Ar/36Ar(295.5);20Ne/2... 利用高真空气相质谱系统测定了CCSD中HP-UHP变质岩中主要造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得出其3He/4He为(0.004~0.775)×10-6,相应R/Ra为0.003~0.553,40Ar/36Ar变化较大,为316.2~11358.8,高于大气40Ar/36Ar(295.5);20Ne/22Ne和21Ne/22Ne分别为9.47~12.4和0.026~0.051,而134Xe/132Xe和136Xe/132Xe分别为0.376~0.484和0.324~0.416,均高于其相应大气值。CCSD中HP-UHP岩石主要造岩矿物的He-Ar、Xe和Ne等同位素组成清楚显示其中流体包裹体主要由地壳变质流体和少量大气饱和水组成,而深源地幔流体组分很低,其中He主要来自地壳,Ar主要由壳源放射性成因40Ar*和少量(平均32.6%)大气Ar混合组成,少量Ne和Xe可能来自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 HP-UHP变质岩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CCSD-PP2)榴闪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戚学祥 唐哲民 闫玲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9-550,共12页
预先导孔(CCSD-PP2)位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的北苏鲁超高压变质表壳剪切叠覆岩片中,岩心主要由榴闪岩(包括角闪岩)、花岗片麻岩、副片麻岩和榴辉岩组成.镜下鉴定和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预先导孔(CCSD-PP2)第一段榴闪岩的主要... 预先导孔(CCSD-PP2)位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的北苏鲁超高压变质表壳剪切叠覆岩片中,岩心主要由榴闪岩(包括角闪岩)、花岗片麻岩、副片麻岩和榴辉岩组成.镜下鉴定和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预先导孔(CCSD-PP2)第一段榴闪岩的主要矿物为角闪石、石榴石、黑云母和钠长石,是榴辉岩退变质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榴闪岩的化学成分与正常型榴辉岩相对应,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与主孔榴辉岩基本相似,但微量元素特征及在地球化学判别图解上存在一定差异,说明该段榴闪岩与主孔榴辉岩的原岩虽然都是形成于板内环境玄武岩类,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其差异可能是由原岩性质的多样性及榴辉岩退变质过程中流体组分的加入引起的.榴闪岩及其下部花岗片麻岩内锆石中柯石英、绿辉石等矿物包裹体的发现及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与主孔花岗片麻岩相似的性质,以及在接触面附近榴闪岩中的SiO2含量具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等,说明榴闪岩与花岗片麻岩曾一起俯冲到地下深处,并在折返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物质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 预先导孔(ccsd-PP2) 榴闪岩 退变质作用
下载PDF
根据常规测井曲线重建CCSD主孔榴辉岩井段氧化物剖面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爽 王勤燕 赵继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以榴辉岩为例,探讨了根据常规测井曲线重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氧化物剖面的方法,着重讨论和对比了消除或减小测井曲线中高频噪声的滤波方法,并采用经Lowess和五点平滑滤波后的测井曲线与岩芯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了多元... 以榴辉岩为例,探讨了根据常规测井曲线重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氧化物剖面的方法,着重讨论和对比了消除或减小测井曲线中高频噪声的滤波方法,并采用经Lowess和五点平滑滤波后的测井曲线与岩芯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氧化物测井响应方程,进而重建了CCSD主孔100-1100m井段榴辉岩的氧化物剖面,为高精度岩性剖面的重建打下了基础,并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常规测井曲线 滤波 榴辉岩 氧化物剖面
下载PDF
CCSD主孔3000m岩心构造产状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哲民 陈方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7-532,共6页
对CCSD主孔3000m岩心叶理、具断层擦痕的微断层及断层擦痕产状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了脆、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1)榴辉岩类叶理产状明显较片麻岩类陡,可能与其岩石能干性较强有关,因而在挤压褶皱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不同... 对CCSD主孔3000m岩心叶理、具断层擦痕的微断层及断层擦痕产状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了脆、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1)榴辉岩类叶理产状明显较片麻岩类陡,可能与其岩石能干性较强有关,因而在挤压褶皱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形行为.韧性变形主体表现为顺层剪切,含断层擦痕的微断层最主要的一组产状与叶理面一致或接近一致,部分伴随与之呈共轭关系的另一组微断层.(2)脆、韧性变形以SEE-NWW向剪切为主,部分为近SN向,脆性、韧性变形域断层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但现在所保留下来的构造变形中韧性变形以SEE向NWW的逆冲型剪切为主,部分为近SN向韧性剪切作用;而脆性变形以NWW向SEE的正滑作用为主.(3)主孔构造应力场初步可划分为4期,现在所保留的主期构造为SEE-NW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d主孔 叶理 韧性剪切带 断层擦痕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1井钻井液流变模式的选择与循环压力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贾军 史冬梅 《探矿工程》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针对CCSD-1井的钻进方法、井身结构和泥浆体系,通过2000m取心钻进的实施情况和采集的钻井液性能检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优选了卡森流变模式,计算CCSD-1井不同井深的循环压降。结合现场的生产实际,分别测定了螺杆马达、... 针对CCSD-1井的钻进方法、井身结构和泥浆体系,通过2000m取心钻进的实施情况和采集的钻井液性能检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优选了卡森流变模式,计算CCSD-1井不同井深的循环压降。结合现场的生产实际,分别测定了螺杆马达、液动潜孔锤和双管取心钻具的循环压降,最后,确定了钻井液循环通道各部分的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模式 循环压力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钻井液 流变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