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民间文学中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兼论高有鹏教授《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
1
作者 王宪昭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系列著述系统阐释了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维度了解民间文学反映的人民生活、审美趣...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系列著述系统阐释了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维度了解民间文学反映的人民生活、审美趣味与美好追求,以及鼓舞人民、化育民众的文化价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关注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系统研究,努力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有益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民间文艺思想史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厚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66,共3页
知识产权将民间文学艺术列入保护范围。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民间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民族文化性、遗传性、技艺性、健体性、大众性等特征 ,应列入知识产权保护之列 ,加强管理并向世界推广。
关键词 传统民族体育 民间文学艺术 知识产权
下载PDF
论1927年至1937年台湾左翼思想的发展及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孔苏颜 刘小新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1927年至1937年,台湾左翼思潮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了明确的左翼思想路线、文化路线、组织路线以及认识论的左翼立场、左翼美学经验。然而,这一时期左翼运动发展并非是"一味高昂的战斗",而是充斥着复杂的形态。... 1927年至1937年,台湾左翼思潮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了明确的左翼思想路线、文化路线、组织路线以及认识论的左翼立场、左翼美学经验。然而,这一时期左翼运动发展并非是"一味高昂的战斗",而是充斥着复杂的形态。而关于左与右的分野、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乡土文学与大众文学,以及对民间文艺的征用与影响等重要命题的阐释,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一时期台湾左翼思想发展脉络及其复杂性的理解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左翼 思想路线 中国改造论 乡土文学论争 大众化 民间文艺
下载PDF
文坛究竟座落在何处——论文协同人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 被引量:4
4
作者 段从学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对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是文协同人为了确立文协在文坛上的领导地位,坚持抗战文艺的基本方向而发动的,因此论争虽然围绕着抗战文艺的题材和艺术质量问题展开,但双方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其实并无差别。因论争的目的不... 对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是文协同人为了确立文协在文坛上的领导地位,坚持抗战文艺的基本方向而发动的,因此论争虽然围绕着抗战文艺的题材和艺术质量问题展开,但双方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其实并无差别。因论争的目的不在于探讨理论问题,因此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和左翼文艺思潮之间的冲突这个角度来探讨这场论争并不合适,除了争夺文坛领导地位这个先在的目的之外,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以及论争双方各自理解的"真实"之差异,才是导致这场论争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与抗战无关论” 文协 抗战文艺 孔罗荪
下载PDF
他者与自我:论20世纪中国文艺中的民间文化形态 被引量:2
5
作者 华金余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5-92,共8页
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0世纪中国文艺中的民间文化形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启蒙民间文化形态、审美民间文化形态、政治功利民间文化形态、娱乐消费民间文化形态、乡村代言民间文化形态,以及获得主体地... 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0世纪中国文艺中的民间文化形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启蒙民间文化形态、审美民间文化形态、政治功利民间文化形态、娱乐消费民间文化形态、乡村代言民间文化形态,以及获得主体地位自我表现的民间文化形态。其中获得主体地位自我表现的民间文化形态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也面临诸多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形态 20世纪中国文艺 他者 自我
下载PDF
除文盲、作新民:平教会文艺教育构想与实践
6
作者 王平 胡景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9,共10页
1926-1936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以定县为“华北实验区”,以“除文盲、作新民”为总目标,以文艺教育为各类教育之首,推行了为期十年的平民教育实验。一则以文艺作为介绍传播知识的工具,二则研究并创造为大多数民众所需要的平民文艺,... 1926-1936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以定县为“华北实验区”,以“除文盲、作新民”为总目标,以文艺教育为各类教育之首,推行了为期十年的平民教育实验。一则以文艺作为介绍传播知识的工具,二则研究并创造为大多数民众所需要的平民文艺,力图创制一个可供全国效仿的新民教育方案。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践行了接受美学,找到了农民文艺教育的“不二法门”;二是注入了现代性生机,农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三是接续了“五四”传统,文艺大众化从口号走向现实。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创举,其兼顾“农民需要”和“农民能接受”的文艺教育原则,至今仍有深度介入乡村振兴历史的可能。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的局限在于回避了政治,它本质上是改良的而非革新的,它的教育目标和农民接受文艺的预期目标发生了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教会 定县 文艺教育 新民 文艺大众化
下载PDF
中国文艺类型中的民俗审美——兼论“诗中有俗”与“俗中有歌”的审美特征
7
作者 朱希祥 李小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5,118,共6页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民俗审美 诗中有俗 俗中有歌
下载PDF
积跬步以至千里——杨匡民教授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
8
作者 李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164,共4页
对杨匡民教授的认知,是需要透过《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的编纂工作以及这一工作对“中国民族民间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整个系统性工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获得的。这种影响在工作和学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等不同面向,都具有... 对杨匡民教授的认知,是需要透过《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的编纂工作以及这一工作对“中国民族民间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整个系统性工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获得的。这种影响在工作和学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等不同面向,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意义。为了对所有参与集成志书编纂工作的前辈和同仁,为了对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典籍,为了对立志从事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学人,表达敬佩和崇敬之情,特此撰文。此文更是为了对杨匡民教授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研究范式和卓有成效的具体实践呼吁,为一位优秀音乐学家的治学之道呼吁,期待这笔丰厚的文化财富得以薪火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匡民 中国民族民间十大文艺集成志书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
下载PDF
沃土耕耘涌华章——刘锡诚著《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序
9
作者 刘守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3-96,共4页
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先生的讲演录《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篇序文出自与他有着数十年交往的刘守华教授笔下,学术论评与友情相交织,共同耕耘的回眸与学科建设的思考洋溢其间。
关键词 民间文艺学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民间文学学术史
下载PDF
文艺大众化资源的征用路径——以定县秧歌为例
10
作者 王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8期104-108,共5页
20世纪20—40年代,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晋察冀边区先后在华北乡村开展乡村建设为旨归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定县秧歌文脉深厚而成为运动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定县秧歌存在的封建性因素以及实施主体的认知差异,定县秧歌经历了用与弃、亲与疏... 20世纪20—40年代,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晋察冀边区先后在华北乡村开展乡村建设为旨归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定县秧歌文脉深厚而成为运动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定县秧歌存在的封建性因素以及实施主体的认知差异,定县秧歌经历了用与弃、亲与疏的艰难抉择。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主题和形式的不断革新,定县秧歌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该文探究定县秧歌发展的个中缘由,帮助大众进一步认识文艺大众化的复杂历史脉络,以期为今日乡村文艺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乡村文艺 乡村建设 定县秧歌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晋察冀边区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文艺神祇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在古希腊神话体系中,掌管文艺、科学的缪斯女神主要神职侧重在文艺方面,而在中国民俗信仰的神谱中没有较为清晰的文艺神祇。中国古代戏曲业界供奉的是行业的守护神或祖师神,与艺术无关;古代民俗崇拜中的文昌神、文昌帝君、魁星所掌管的... 在古希腊神话体系中,掌管文艺、科学的缪斯女神主要神职侧重在文艺方面,而在中国民俗信仰的神谱中没有较为清晰的文艺神祇。中国古代戏曲业界供奉的是行业的守护神或祖师神,与艺术无关;古代民俗崇拜中的文昌神、文昌帝君、魁星所掌管的文运是读书人的科名禄籍前程富贵;两宋时期盛行的请紫姑习俗是当时民间"淫祀"风气的表现,主要目的是为了占卜预测,与文学创作无关。由对中国民间信仰中文艺神祇存否这一问题的辨析,可以窥探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某些层面,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民俗心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崇拜 文艺神祇 戏曲 文昌 紫姑
下载PDF
从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看戏曲艺术的综合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艺术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戏剧艺术产生于大文化土壤并发展、成熟。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多门艺术的综合体。当表演艺术、乐曲艺术和民间叙事文学均已发展成熟并逐渐融合的时候,中国戏曲在中华文化的土... 艺术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戏剧艺术产生于大文化土壤并发展、成熟。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多门艺术的综合体。当表演艺术、乐曲艺术和民间叙事文学均已发展成熟并逐渐融合的时候,中国戏曲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艰难地孕生和成长着,其丰富的艺术门类是中华古老文明积淀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表演艺术 乐曲艺术 民间叙事文学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以一个学会及其会刊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萌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88-95,共8页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变迁吸引了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进入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实地研究,他们在丰富个案、深化理论、加强中外学科交流及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变迁吸引了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进入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实地研究,他们在丰富个案、深化理论、加强中外学科交流及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方面,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成立的"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汇聚了一批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优秀学者,并搭建了以会议、期刊、数据库以及课堂教学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术载体,成为北美地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的中心。以"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及其会刊《中国演唱文艺》为中心,考察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国内从事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及其作品,从交流互动的视角反思美国的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能够拓展中国民俗学史,以期构建科学的中国民俗学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 演唱文艺 表演理论
下载PDF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属性归属的思考
14
作者 汪菁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18,共8页
对阿依特斯属性的研究是阿依特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国家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开始编撰全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对阿依特斯的属性定位一直都是业内专家学者争论的热点。笔者基于对参与保护研... 对阿依特斯属性的研究是阿依特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国家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开始编撰全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对阿依特斯的属性定位一直都是业内专家学者争论的热点。笔者基于对参与保护研究阿依特斯的学者的访谈,结合各级阿依特斯大会评判标准,以及阿依特斯本真性的探索与剖析,以期对阿依特斯属性的归属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阿依特斯属性 曲艺 民间文学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诗性表达--以三大英雄史诗为主线 被引量:1
15
作者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裴家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作为中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三大英雄史诗在主题思想、演唱表演、流传等方面具有众... 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作为中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三大英雄史诗在主题思想、演唱表演、流传等方面具有众多共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章探讨了三大英雄史诗以人民情怀为主的主题思想、以英雄主义为主的人物形象、以民族交融为主的艺术传承等方面的共性,并分析了其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积极传播效应,尤其是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英雄史诗 中华民族共同性 诗性表达 民间文艺学
原文传递
文化科技创新:文艺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创新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澍 陈思 孙程程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04,共6页
以技术维度+内容维度,夯实升华价值维度,是文化科技创新的目标和追求。文艺是文化的鲜明载体。文艺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了研究文化科技创新问题的有效案例。互联网+文艺组织、曲艺+新媒体,均应统筹整合数据资讯,实现数字化... 以技术维度+内容维度,夯实升华价值维度,是文化科技创新的目标和追求。文艺是文化的鲜明载体。文艺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了研究文化科技创新问题的有效案例。互联网+文艺组织、曲艺+新媒体,均应统筹整合数据资讯,实现数字化转化、网络化应用,推进融媒集群和内容创新,通过建立新媒体集群(如官网、两微、移动应用产品、各类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平台)、创新文艺传播方式(如直播、虚拟现实、云剧场、全媒体传播),形成规模化内容创新生产能力,即把文艺精品转化成网友喜闻乐见的网络文艺形态,实现技术维度与内容维度的统一,共同夯实升华价值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文艺组织 曲艺+新媒体 技术维度 价值维度
原文传递
民研会:1949—1966年民间文艺学重构的导引与规范 被引量:19
17
作者 毛巧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76,共9页
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解放区文艺在全国文艺界的领导位置,延安时期"为人民大众"的文艺样式与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本文通过对"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简称"民研会")成立及其所组织的民间... 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解放区文艺在全国文艺界的领导位置,延安时期"为人民大众"的文艺样式与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本文通过对"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简称"民研会")成立及其所组织的民间文艺资料搜集与整理、创办《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以及编辑相关丛书等学术脉络、学术沿承的梳理、总结,阐述了它对1949—1966年民间文艺"多民族格局"的建构以及民间文学基本话语"人民性""思想性"等形成的导引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研会”学术组织 学术史 民间文学
原文传递
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以《民间文学参考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毛巧晖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8,158,共10页
1949-1966年民间文学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成为文学领域接驳、实践国家话语的重要场域。1962-1964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纂了九辑《民间文学参考资料》,它们除了展示全国民间文艺实践外,还集中呈现了《一九五六-一九六... 1949-1966年民间文学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成为文学领域接驳、实践国家话语的重要场域。1962-1964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纂了九辑《民间文学参考资料》,它们除了展示全国民间文艺实践外,还集中呈现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对民间文艺发展规划、组织以及民间文艺学新体系的设想。一方面,它们呈现了新中国初期民间文艺的研究宗旨;另一方面,既有对民间文艺概念、范畴、价值以及基本特性之讨论,亦有对苏联民间文学理论的集中引入,同时译介欧美民间文学理论现状,形成了与苏联、日本等"新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对话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学参考资料》 民研会 搜集整理 文本
原文传递
从革命话语到“人民”话语:1919年—1949年民间文学的发展衍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毛巧晖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34,共11页
从19世纪末开始,清末持变革观念者就较为关注民间文艺样式。北京大学发起歌谣运动,民间文学被纳入新文学范畴,但是对于“民间”,知识分子较少直接深入民众对民间文学进行搜集与研究。1919年,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发动的“到... 从19世纪末开始,清末持变革观念者就较为关注民间文艺样式。北京大学发起歌谣运动,民间文学被纳入新文学范畴,但是对于“民间”,知识分子较少直接深入民众对民间文学进行搜集与研究。1919年,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发动的“到民间去”运动对这一间隙有所弥合。他们探寻利于民众接受的,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学样态,藉此宣传社会主义革命,民间文学所蕴含的“革命性”被激发。20世纪30年代,尤其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民间文艺成为知识分子与民众沟通,进行革命宣传的重要样式,向“大众化”“通俗化”进一步发展。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在“革命话语”浸润下的民间文学呈现出丰富样态,并成为革命动员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文学以其独特的“人民性”被纳入文学话语的建构,这也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到民间去” 革命话语 人民文艺
原文传递
《民间文学论坛》创办时期的编辑工作及其特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莉 施爱东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49,160,共12页
《民间文学论坛》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创办的"专门性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杂志",从办刊之初起,就呼应着全国新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热切期望。编辑部深感责任重大,在努力办刊编刊的同时,还主动地担负起了引导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方... 《民间文学论坛》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创办的"专门性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杂志",从办刊之初起,就呼应着全国新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热切期望。编辑部深感责任重大,在努力办刊编刊的同时,还主动地担负起了引导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方向、推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进程的重要使命:一是解放思想,提倡学术争鸣;二是强化编辑人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三是大力扶植和培育青年学者;四是设立全国性的学术奖项,促进学术规范的建立健全;五是创办刊授大学,为"三套集成"的全国性调查研究培养人才。在刊物的创办时期,编辑部同仁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围绕民研会的中心工作和中国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脉搏,不断调整内容、设置栏目、制造热点,把民间文学理论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培育成一个坚实的民间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学术史 民研会 《民间文化论坛》 学术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