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西医临床特点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分析
1
作者 谢璐安 张扬雨 +3 位作者 陈小霞 潘震东 杨贻铃 黄适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2,共11页
目的 基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归纳及模型评价,以期寻找中西医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精准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查阅... 目的 基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归纳及模型评价,以期寻找中西医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精准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查阅整理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实验及其动物模型制备相关文献,基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特点及症状特征,将现有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动物品系、造模方法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吻合度评价、分析模型制备的优缺点。结果 综合评价后发现,中西医临床吻合度相对较高的是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模型、旋毛虫感染模型以及病症结合模型中的肝郁脾虚证模型。结论 现有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普遍西医吻合度高于中医吻合度,造模过程中普遍对中医四诊及证候的体现及信息收集较少,中医诊断中的主症主要依靠观察动物表观行为,而对次症表现的观察则相对较少,导致中医证型的判断欠准确。因此,仍需进一步规范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症状评价标准和辨证方法。具备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采用西医病理损伤+中医病因刺激的多因素复合方法造模可建立吻合度更高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可为研究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证候差异、中西医结合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对指导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中西医临床特点
下载PDF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干预价值
2
作者 邵长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究在传染病预防中引入公共卫生管理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济宁市任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居民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8月实施常规管理,2022年9月—2023年4月实施公共卫生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居民... 目的:探究在传染病预防中引入公共卫生管理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济宁市任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居民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8月实施常规管理,2022年9月—2023年4月实施公共卫生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居民的传染病认知度、预防能力、传染病发生率、公共卫生环境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后传染病认知度、预防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管理后传染病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管理后总满意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管理后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传染病预防中引入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居民传染病预防知识掌握度及预防能力,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公共卫生管理 预防
下载PDF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性质及学科分类
3
作者 李杨 朱安 +2 位作者 房威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F0003-F0003,共1页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畜牧与动物医学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87.50%,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畜牧与动物医学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87.50%,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畜牧与动物医学类专业学术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期刊分类 学科 性质 文献数量
下载PDF
髌骨软化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 被引量:12
4
作者 包飞 王凤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对髌骨软化症的非手术疗法现状进行系统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并探讨进一步发挥非手术疗法作用的策略。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2000-01/2004-12与髌骨软化症相关的文献,检索词“chondromalaciaofpatella”,并限定文... 目的:对髌骨软化症的非手术疗法现状进行系统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并探讨进一步发挥非手术疗法作用的策略。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2000-01/2004-12与髌骨软化症相关的文献,检索词“chondromalaciaofpatell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01/2004-12中国医学核心期刊关于髌骨软化症的相关文献,检索词“髌骨软化症”,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髌骨软化症相关文献112篇进行筛选,选择非手术疗法,并排除综述类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有58篇。资料提炼:对58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排除重复性文献,纳入27篇文献。资料综合:国内对髌骨软化症的非手术疗法是以局部治疗为主,方法主要有中药、针灸、推拿、针刀等中医疗法,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多数资料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和随访,尤其缺少临床分期诊断标准和客观监测指标,疗效机制也有待研究。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科学评价,并筛选较佳治疗方案;需尽快建立临床分期诊断标准,寻求客观监测指标以助于确定非手术疗法适应症,提高临床疗效,并对疗效机制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髌骨 综述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分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钟斌 陈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1期183-185,共3页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病的年龄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该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症状轻重不一。目前西医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多为对症治疗,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病的年龄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该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症状轻重不一。目前西医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多为对症治疗,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发病机制和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作为我国的瑰宝,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者也在本病中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 传染性 中医药 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常用防疫方药的现代应用
6
作者 陈泓志 陈虎博 +3 位作者 王晨曦 龚彦溶 向兴 张慧卿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291-295,共5页
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并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传染性较强的疫病,中医历来强调防重于治。本文针对目前用于疫病预防的常用方药,从其临床应用、给药手段、现代研究及使用注意事... 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并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传染性较强的疫病,中医历来强调防重于治。本文针对目前用于疫病预防的常用方药,从其临床应用、给药手段、现代研究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当下和以后烈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方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7
作者 彭芳 金建华 +1 位作者 李亭亭 黄建荣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99-400,共2页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0月8日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国各地共计90余位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编审、中华医学会期刊管理部王旌主任应...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0月8日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国各地共计90余位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编审、中华医学会期刊管理部王旌主任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各位编委就杂志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杂志总编李兰娟院士希望在新一届编委的指导下,杂志继续坚持新颖性、学术性、导向性的办刊方向,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编委会 会议纪要
原文传递
感染性疾病中成药治疗上市后研究初探与思考
8
作者 谭婧 占美 +3 位作者 李幼平 徐珽 周旭 李向莲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488-492,共5页
感染性疾病治疗全球以西药为主,中国中西药并用。近年来,中成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比例明显上升,但目前研究难以对其分类和与同类西药对接。对感染性疾病治疗相关的46种中成药说明书的研究发现,说明书科学性和规范性欠缺。另以&qu... 感染性疾病治疗全球以西药为主,中国中西药并用。近年来,中成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比例明显上升,但目前研究难以对其分类和与同类西药对接。对感染性疾病治疗相关的46种中成药说明书的研究发现,说明书科学性和规范性欠缺。另以"清开灵"和"感染"为主题词检索发现,上市后临床研究质量较低,清开灵联合用药超过5成,近7成与西药合用。未来研究需要寻找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优势中成药品种,并提高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和论文报告质量,从而规范和指导中成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中成药 上市后研究
原文传递
杭州地区51例2019冠状病毒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泽晨 喻剑华 +4 位作者 肖存书 荀运浩 蔡兆斌 黄劲松 林胜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22-4225,共4页
目的:评价杭州地区普通型、重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确诊COVID-19患者来源于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杭州市西溪医院,在抗病毒、吸氧、抗炎等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药治疗的51例为中西医组,其余1... 目的:评价杭州地区普通型、重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确诊COVID-19患者来源于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杭州市西溪医院,在抗病毒、吸氧、抗炎等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药治疗的51例为中西医组,其余17例为西医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积分,体温复常、影像改善、核酸转阴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最常见症状为咳嗽72.06%(49/68)、发热69.12%(47/68)、乏力60.29%(41/68)。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咳嗽、乏力症状积分中西医组改善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核酸转阴、影像改善时间较西医组缩短(P<0.05)。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腹泻(2级以上)中西医组明显少于西医组(19.61%vs 52.94%,P<0.05)。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影像改善时间延长(P<0.05),使用激素(>3d)患者影像改善、核酸转阴时间延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纯西医治疗相比具有同等疗效,在改善咳嗽、乏力症状上具有优势;能缩短核酸转阴和影像改善时间;能减轻腹泻等不良反应。老年、合并基础疾病可能延缓病灶吸收;激素可能延缓核酸转阴、病灶吸收,应当进一步掌握使用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传染病 瘟疫 不良反应 预后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