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Plant Antisense Expression Vector with Defective in Anther Dehiscence1 Gene Fragment of Chinese Kale
1
作者 Yaoguo Qin Jianjun Lei +3 位作者 Cuiqin Yang Yongli Zhai Bihao Cao Guoju Ch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年第6期416-420,共5页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d conserved sequence of the defective in anther dehiscencel (DAD1) gene of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Brassica rapa. A 558 bp long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geno...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d conserved sequence of the defective in anther dehiscencel (DAD1) gene of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Brassica rapa. A 558 bp long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genomic DNA of Chinese kale, showing more than 88% identity with the known DAD1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no intron. The reverse of the amplified fragment was ligated to the downstream of the CaMV35S promoter in the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pBIl21. Antisense expression vector pBII21-DAD1F was constructed with DAD1 fragment of Chinese kale, and was transferred into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which will be us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to create male sterile materials of Chinese k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kale 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 DAD1 antisense expression vector.
下载PDF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 ζ-Carotene Desaturase Gene in Chinese kale(Brassica oleracea var.alboglabra Bailey) 被引量:10
2
作者 SUN Bo ZHANG Fen +6 位作者 XUE Shengling CHANG Jiaqi ZHENG Aihong JIANG Min MIAO Huiying WANG Qiaomei TANG Haoru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2018年第3期94-102,共9页
ζ-Carotene desaturase(ZDS)is an important enzyme in carotenoid biosynthesis.Here,the Brassica oleracea var.alboglabra ZDS(Boa ZDS)gene was cloned from Chinese kale via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ζ-Carotene desaturase(ZDS)is an important enzyme in carotenoid biosynthesis.Here,the Brassica oleracea var.alboglabra ZDS(Boa ZDS)gene was cloned from Chinese kale via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and deposited in Gen Bank(accession number KY662297).The Boa ZDS gene contains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1 686 bp that encodes a 561-amino acid protein.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ZDS protein is apparently conserved during plant evolution and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B.oleracea var.capitata and B.rapa.The promoter sequence of the Boa ZDS gene was predicted to harbor several cis-acting elements that are related to light and phytohormone responses.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Boa ZDS expression varied among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organs.Relative ZDS expression remained stable during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stages and rapidly increased at the mature leaf stage.The leaves showed the highest ZDS expression levels compared to the other organs.ZDS expression decreased in all flower tissues during blooming.The fused protein of Boa ZDS was obtained by prokaryotic expression.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Boa ZDS in Escherichia coli confirmed that Boa ZDS encodes a functionalζ-carotene desaturase that increases β-carotene accumulation in E.coli cells harboring a β-carotene-producing plasmid.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 a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elucidation of ZDS gene function in Chinese k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kale 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 bailey carotenoids ζ-carotene desaturase(ZDS) CLONING gene expression prokaryotic expression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原文传递
Germplasm Diversity of Chinese Kale in China 被引量:12
3
作者 LEI Jianjun CHEN Guoju +1 位作者 CHEN Changming CAO Bihao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201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Chinese kale is an important vegetable crop in China, especially in South China where the majority of varieties are grown. It originated in South China and spread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thereafter. Chinese kale can... Chinese kale is an important vegetable crop in China, especially in South China where the majority of varieties are grown. It originated in South China and spread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thereafter. Chinese kal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etals are white or yellow. There are also three main cultivated types based on the edible organs, including the stalk and leaf type, the stalk type,and the leaf type. Two primary types have also been defined based on stalk color, including green stalks and red stalks. They are also cultivated based on the type of stalk, including main stalk and lateral stalk typ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ave also been observed in glucosinolate content among the varieties, and a 40-fold difference in neoindle-3-methyl glucosinolate was detected across the cultiv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kale 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 DIVERSITY
原文传递
芥蓝叶和薹的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新娟 朱祝军 +1 位作者 杨静 刘永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1-744,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芥蓝(BrassicaalboglabraBailey)叶片和花薹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的组分与含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和花薹的硫苷组分相同,由6种脂肪族硫苷(3-甲基亚硫酰丙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2-丙烯基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芥蓝(BrassicaalboglabraBailey)叶片和花薹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的组分与含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和花薹的硫苷组分相同,由6种脂肪族硫苷(3-甲基亚硫酰丙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亚硫酰丁基硫苷、5-甲基亚硫酰戊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甲基硫苷、吲哚甲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组成,其中3-甲基亚硫酰丙基硫苷、2-丙烯基硫苷和5-甲基亚硫酰戊基硫苷3种组分为芥蓝中首次被检测到。花薹总硫苷的含量达到4907·1μg·g-1DM,是叶片的4·57倍。叶片和花薹中,3-丁烯基硫苷为主要硫苷,分别占硫苷总含量的56·46%和60·37%;吲哚甲基硫苷的含量其次,分别占总含量的18·85%和11·10%;5-甲基亚硫酰戊基硫苷的含量最低,仅占总含量的0·26%和0·39%。叶片脂肪族硫苷的相对含量低于花薹,但是其吲哚族硫苷相对含量高于花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硫代葡萄糖苷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司雨 陈国菊 +2 位作者 雷建军 曹必好 冯恩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共7页
对43个芥蓝基因型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5种脂肪族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吲哚-3-甲基硫苷、4-甲... 对43个芥蓝基因型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5种脂肪族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吲哚-3-甲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其中3-丁烯基硫苷为主要硫苷。总硫苷含量范围在3.3695~21.3378mg·g-1(DW)之间,总脂肪族硫苷含量范围在1.5397~17.2645mg·g-1(DW)之间,总吲哚族硫苷含量范围在0.7976~9.5900mg·g-1(DW)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基因型 硫代葡萄糖苷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鉴定芥蓝中脱硫芥子油苷 被引量:6
6
作者 腊贵晓 方萍 +1 位作者 李亚娟 王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7-563,共7页
从芥蓝菜薹中提取芥子油苷,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Sephadex A-25纯化和硫酸酯酶脱硫,得到脱硫芥子油苷提取液.比较了两种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甲醇与水体系和乙腈与水体系)及两种长度(250 mm×4.6 mm和150 mm×4.6 mm)的C18... 从芥蓝菜薹中提取芥子油苷,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Sephadex A-25纯化和硫酸酯酶脱硫,得到脱硫芥子油苷提取液.比较了两种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甲醇与水体系和乙腈与水体系)及两种长度(250 mm×4.6 mm和150 mm×4.6 mm)的C18色谱柱(Prontosil ODS2,粒径5μm)对芥蓝脱硫芥子油苷的分离效果,确定分离条件为乙腈与水流动相体系和250 mm×4.6 mm C18柱.采用质谱联用及紫外扫描,在芥蓝菜薹中检测出7种脂肪族芥子油苷和4种吲哚族芥子油苷,其中4-甲硫基丁基芥子油苷为第一次在芥蓝中检测到.芥蓝中主要以脂肪族芥子油苷为主,占总芥子油苷含量的91.6%,而吲哚组芥子油苷的含量仅占8.4%.其中,3-丁烯基芥子油苷和4-甲基亚硫酰丁基芥子油苷为主要芥子油苷组分,分别占总含量的47.9%和35.5%,而含量最低的为4-羟基-3-吲哚甲基芥子油苷,只占总芥子油苷含量的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芥子油苷 DEAE-Sephadex A-25 硫酸酯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紫外扫描
下载PDF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前程 李素文 +1 位作者 文正华 孙德岭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6,共3页
对12个基因型的芥蓝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诱导胚胎发生至关重要;最佳热激温度为32℃,24h;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最适合进行胚胎诱导;NLN培养基中的最佳蔗糖浓度为130g·L^-1;添加... 对12个基因型的芥蓝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诱导胚胎发生至关重要;最佳热激温度为32℃,24h;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最适合进行胚胎诱导;NLN培养基中的最佳蔗糖浓度为130g·L^-1;添加活性炭可以提高成胚速度和质量;15~25℃的供体植株生长的环境温度决定着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成败,将子叶型胚胎转移到MS固体培养基上可直接发育成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胎发生 再生植株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芥蓝生长及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腊贵晓 方萍 +2 位作者 滕一波 李亚娟 林成永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9-434,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芥蓝生物量及抗癌次生代谢物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从N100 mg/L到常规营养液的N200 mg/L范围内,芥蓝地上部、根部及菜苔鲜重均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但菜苔总芥子油苷含量...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芥蓝生物量及抗癌次生代谢物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从N100 mg/L到常规营养液的N200 mg/L范围内,芥蓝地上部、根部及菜苔鲜重均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但菜苔总芥子油苷含量却随供N水平提高而显著降低;当N素水平提高到N300~400 mg/L时,芥蓝生物量不再显著增加;而菜苔总芥子油苷含量相对于N150和200 mg/L处理却显著增加。由于脂肪族和吲哚族芥子油苷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氨基酸,两者的含量随供N水平的变化趋势不同。脂肪族芥子油苷含量以N100 mg/L处理最高,是常规供N(200 mg/L)处理的1.2倍,吲哚族芥子油苷以400 mg/L处理最高,是常规供N处理的1.5倍。显然,在常规营养液的供N水平下,可以获得理想的芥蓝生物产量;但适当提高供N水平,在保证高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芥蓝菜苔的芥子油苷含量,有利于提高其抗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菜苔 氮素水平 芥子油苷 脂肪族 吲哚族
下载PDF
芥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桂花 陈汉才 +4 位作者 张艳 郭凤仪 李向阳 刘振翔 张桂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14-2220,共7页
调查56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SRAP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312对引物中筛选出24对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74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47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19.6%。基于SRAP扩增结果 ,应用NTSYSpc2.1构建聚类树状图谱... 调查56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SRAP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312对引物中筛选出24对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74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47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19.6%。基于SRAP扩增结果 ,应用NTSYSpc2.1构建聚类树状图谱,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524~0.884,在相似系数为0.66的水平上,可将56份芥蓝分为6大类。由于芥蓝原产华南地区,其遗传多样性要小于芸薹属其它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菜薹-芥蓝单体异附加系n+1配子传递及两个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雪平 申二巧 +3 位作者 张成合 李晓峰 轩淑欣 申书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871-4876,共6页
【目的】研究菜薹-芥蓝单体异附加系n+1配子传递,为其在基因定位和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观察和统计各单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后期Ⅱ10/10/11/11分离的PMCs,估算n+1配子的形成频率;通过鉴定回交子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测... 【目的】研究菜薹-芥蓝单体异附加系n+1配子传递,为其在基因定位和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观察和统计各单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后期Ⅱ10/10/11/11分离的PMCs,估算n+1配子的形成频率;通过鉴定回交子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测定各单体异附加系n+1配子的传递率;从单体异附加系的自交子代中筛选二体异附加系。【结果】依据减数分裂后期Ⅱ10/10/11/11分离的PMCs比率估算,各单体异附加系n+1雄配子的形成频率在36.85%—45.15%;基于染色体数目鉴定,各单体异附加系n+1雄配子的传递率在7.14%—14.81%,雌配子在19.70%—36.51%;在一定范围内,n+1配子传递率与n+1配子形成频率、染色体大小、花粉量和花粉生活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自交子代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二体异附加系。【结论】菜薹-芥蓝各单体异附加系的额外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均能进行传递,但传递率因不同的附加系而异;从单体异附加系的自交子代中可以分离出遗传性稳定的二体异附加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芥蓝 附加系 n+1配子形成和传递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芥蓝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科 叶纨芝 +3 位作者 余小林 向珣 卢钢 曹家树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7-152,共6页
采用正交旋转设计方法对影响芥蓝遗传转化体系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芥蓝KanR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Kan浓度,而预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时间是芥蓝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利于芥蓝遗传转化的操作程序为:将芥蓝无菌苗下胚轴在... 采用正交旋转设计方法对影响芥蓝遗传转化体系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芥蓝KanR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Kan浓度,而预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时间是芥蓝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利于芥蓝遗传转化的操作程序为:将芥蓝无菌苗下胚轴在预培养基上预培养2天后,在LBA4404菌液中感染8min,置于共培养培养基上培养2天,随后把外植体转入含Kan的选择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28天转瓶一次,当抗性幼苗长至2~3cm时,齐愈伤组织处切下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不定根,25天左右后等不定根长成即可开瓶炼苗,继而移栽至营养土中,正常管理至开花结果;经PCR、Southern印迹检测,证明CYP86MF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染色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遗传转化体系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苗期温度对芥蓝花芽分化、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暹 杨运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 ,设置 4个不同的温度处理研究了苗期温度对芥蓝的生长发育、菜薹形成与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苗期温度与芥蓝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低温可促进花芽分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 ,花芽分化逐渐推迟 ,分化时的叶位也逐渐升高 ....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 ,设置 4个不同的温度处理研究了苗期温度对芥蓝的生长发育、菜薹形成与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苗期温度与芥蓝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低温可促进花芽分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 ,花芽分化逐渐推迟 ,分化时的叶位也逐渐升高 .适宜的低温可促进植株生长 ,提高菜薹产量与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温度 芥蓝 花芽分化 产量形成 品质形成
下载PDF
芥蓝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静 张鲁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5-289,共5页
对21份芥蓝(Brassica oleraceavar.alboglabra Bailey)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侧枝位置、叶柄颜色、花瓣颜色、花蕾颜色等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1.95%、57.24%... 对21份芥蓝(Brassica oleraceavar.alboglabra Bailey)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侧枝位置、叶柄颜色、花瓣颜色、花蕾颜色等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1.95%、57.24%、58.97%和54.76%,花蕾颜色的极差高达6;最特殊的花蕾颜色是绿紫相间,最淡的颜色是黄绿色。子叶长、子叶宽、子叶颜色、果荚长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7.61处,把21份芥蓝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类群G1包括14份材料,其植株的生长势中等,株型较为一致,花瓣颜色均为白色,花薹粗细较为适中,平口时期较早,在遗传距离5.98处自然形成2个亚类,分别以Ba39和Ba35为代表;类群G2包括2份材料,即Ba27、Ba33,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弱,花薹很细,平口时期相对居中,代表材料为Ba27;类群G3包括4份材料,即Ba05、Ba09、Ba38、Ba43,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弱,子叶颜色、叶柄颜色、花茎颜色、花蕾颜色均为黄绿色,花瓣颜色为黄色,花薹较细,平口时期较晚,代表材料为Ba43;类群G4包括1份材料,即Ba41,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强,平口时期很晚,并且叶片数很多。由此可见,21份芥蓝种质资源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为芥蓝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芥蓝不定芽发生过程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科 余小林 +3 位作者 叶纨芝 向珣 卢钢 曹家树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3-157,共5页
采用cDNA-AFLP技术和双向电泳技术对不同培养基上的‘中花’芥蓝(Brassicaoleraceavar.alboglabracv.Zhonghua)下胚轴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发生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芥蓝不定芽发生基因差异在RNA水平上有所体现,... 采用cDNA-AFLP技术和双向电泳技术对不同培养基上的‘中花’芥蓝(Brassicaoleraceavar.alboglabracv.Zhonghua)下胚轴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发生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芥蓝不定芽发生基因差异在RNA水平上有所体现,特异条带主要出现在产生不定芽的外植体上,且主要集中在200~600bp之间;芥蓝不定芽发生的基因表达差异在蛋白质水平有很大差异,发生不定芽的外植体和不发生不定芽的外植体出现了160种蛋白质的差异点,差异蛋白的pI值多在5~7之间,在这个范围内的差异蛋白点达到了122个,占差异蛋白总数的76.25%,差异蛋白的分子量多在40~70kDa之间,在这个范围内的差异蛋白点达到了124个,占差异蛋白总数的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CDNA-AFLP 双向电泳 组织培养 表达差异
下载PDF
芥蓝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及商品性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静 张鲁刚 张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1-44,共4页
对13份芥蓝种质资源的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及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C含量变化范围为0.80~1.41mg·g-1(FW);类胡萝卜素最高含量为0.0166mg·g-1(FW);还原糖含量变化范围为2.85~8.17mg·g-1(DW);可溶性糖含量... 对13份芥蓝种质资源的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及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C含量变化范围为0.80~1.41mg·g-1(FW);类胡萝卜素最高含量为0.0166mg·g-1(FW);还原糖含量变化范围为2.85~8.17mg·g-1(DW);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范围为12.38~23.80mg·g-1(DW);13份芥蓝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中等,材料间差异不大。商品性评价结果表明:风味最好的是Ba17,质地最好的是Ba35,外观最好的是Ba25和Ba44。相关性分析表明:还原糖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甜味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鲜味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鲜味与甜味、VC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脆度与纤维感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其他性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粗纤维含量与纤维感、脆度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种质资源 营养成分 商品性评价 相关性
下载PDF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德双 孙雷 +8 位作者 张凤兰 何洪巨 于拴仓 余阳俊 赵岫云 赵学志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45,共6页
以亮叶无蜡质紫色芥蓝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和多蜡质紫色芥蓝野生型为试材,对芥蓝叶片发育过程中最外层的表面蜡质进行系统地观察,并对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多蜡质野生型芥蓝和普通绿色芥蓝(CK)的干物质量、VC、可溶性糖、粗纤维、蛋... 以亮叶无蜡质紫色芥蓝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和多蜡质紫色芥蓝野生型为试材,对芥蓝叶片发育过程中最外层的表面蜡质进行系统地观察,并对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多蜡质野生型芥蓝和普通绿色芥蓝(CK)的干物质量、VC、可溶性糖、粗纤维、蛋白质、花青苷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多蜡质野生型芥蓝的叶面蜡质明显多于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野生型芥蓝和紫.中花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均明显多于叶片腹面;野生型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退化速度明显慢于叶片腹面。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的VC含量高于野生型芥蓝,而粗纤维(DW)含量低于野生型芥蓝,说明紫.中花芥蓝有利于改良现有芥蓝的营养品质,有望育成高VC含量、高花青苷含量、以生食为主的芥蓝品种。芥蓝叶片的无蜡质性状对多蜡质表现为隐性遗传,紫色对绿色表现为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无蜡质突变体 超微结构 花青苷
下载PDF
芥蓝产量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桂花 陈汉才 +2 位作者 张艳 黎庭耀 刘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0-1225,共6页
芥蓝的丰产性状是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由于控制芥蓝的产量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常规育种进展缓慢,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利用2个产量差异大的芥蓝自交不亲和系冬强♀(产量高)与Lb07M(产量低)为亲本,构建F2分离... 芥蓝的丰产性状是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由于控制芥蓝的产量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常规育种进展缓慢,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利用2个产量差异大的芥蓝自交不亲和系冬强♀(产量高)与Lb07M(产量低)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F2自交获得F2∶3家系,对产量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对F2∶3家系中单株重、单薹重、株高、薹高、叶长、叶宽、薹粗进行了调查,利用已构建首张芥蓝变种内的SSR和SRAP遗传图谱,结合田间性状调查数据,用QTLNetwork2.0软件通过混合线性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对7个产量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在10个连锁群中共定位了8个QTL位点,其中控制单薹重、单株重、株高、叶宽的QTL各1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8.4%,17.8%,19.1%,15.1%;控制主薹高和叶长的QTL各为2个,共解释表型变异的23.8%、22.1%。芥蓝产量性状的QTL定位结果可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产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连锁群 表型变异 QTL定位
下载PDF
芥蓝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BoaGGPP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生玲 江敏 +5 位作者 常嘉琪 段妍雯 陈涛 郝宇 张芬 孙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9-265,共7页
本试验以芥蓝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检索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成功分离出芥蓝GGPPS1基因。BoaGGPPS1基因CDS全长为1 113 bp,编码37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oaGGPPS1蛋白的等电点为6.07,相对分子量为39 7... 本试验以芥蓝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检索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成功分离出芥蓝GGPPS1基因。BoaGGPPS1基因CDS全长为1 113 bp,编码37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oaGGPPS1蛋白的等电点为6.07,相对分子量为39 790,不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oaGGPPS1与其他植物GGPPS高度保守,与结球甘蓝的一致性最高,达到98%。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oaGGPPS1与十字花科其他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结球甘蓝的亲缘关系最近。BoaGGPPS1基因在芥蓝不同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根系中的表达量最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ASY-Blunt E1-BoaGGPPS1,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发现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利用MSAP分析18个芥蓝齐口期的表观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4
19
作者 史卫东 黄如葵 +4 位作者 陈振东 罗海玲 康红卫 梁家作 刘杏连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512,共8页
本研究利用MSAP检测18个芥蓝齐口期DNA甲基化水平,分析了表观遗传多样性,探讨DNA甲基化模式对齐口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芥蓝齐口期平均为50d,叶片数平均为10片,齐口期和叶片数不相关(相关系数为0.296);变异系数分别为21%和18%;遗... 本研究利用MSAP检测18个芥蓝齐口期DNA甲基化水平,分析了表观遗传多样性,探讨DNA甲基化模式对齐口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芥蓝齐口期平均为50d,叶片数平均为10片,齐口期和叶片数不相关(相关系数为0.296);变异系数分别为21%和18%;遗传距离分布在0~40,平均值为12.2276,在10.62处分为3类。MSAP分析表明,5对引物组合扩增得到432条多态性条带,201条片段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47%;Nei遗传距离分布在0.004~0.467,平均值为0.0958,表明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在0.04处分为3类。Mantel测验表明两种分析的遗传距离相关系数为-0.1366,显示齐口期、叶片数与DNA甲基化多态性没有相关性。DNA甲基化模式分析表明,非甲基化片段为110条,甲基化多态性片段为322条,分为3种带型,类型一为非甲基化带型(110条),类型二为甲基化带型(110条),类型三为半甲基化带型(152条),非甲基化片段和半甲基化片段在不同品种之间呈现多态性,甲基化片段在不同品种之间呈现多态性与单态性相差不大,显示MSAP多态性主要来源于非甲基化和半甲基化片段,芥蓝甲基化模式以半甲基化为主。本文推测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参与芥蓝齐口期调控,MSAP分析既可用于基因组结构研究,又可用于基因组水平上性状的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表观遗传多样性 MSAP分析
下载PDF
秋芥蓝品种比较试验
20
作者 陈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34-36,共3页
于2016年秋季引进7个芥蓝新品种在福州市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品翠绿、金品1290、顺宝和顺宝2号等4个新品种综合表现好,且比对照品种港种迟花芥蓝增产17.9%~29.2%,适宜福州市秋季栽培。
关键词 福州市 秋季 芥蓝 新品种 品比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