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inese Imag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1
作者 Wang Ting Wang Ji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7-272,共6页
Due to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many of the 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 portray distorted Chinese image different from reality. In Ame... Due to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many of the 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 portray distorted Chinese image different from reality. In American literature,China doesn't exist as a real country with a geographical location,but it exists in a virtual space in the world composed of cultural imagination. Literature is the reflected thought that can accommodate numerous social fields,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an mostly reflect the overall cogni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for Chinese im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cognition of Chinese image in the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and features of Chinese image in the 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in order to obtain the enlightenment of how to better establish Chinese i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形象特征 中国人 美国 地理位置 虚拟空间 特征和 历史
下载PDF
The History Journey of A Literary Slogan——Reality
2
作者 Hongxia Lu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11期8-10,共3页
As a literary slogan given to a special meaning by history, ‘reality' has constituted a dominant clu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realism in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New Literature ... As a literary slogan given to a special meaning by history, ‘reality' has constituted a dominant clu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realism in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of May 4th Movement,‘reality', a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spirit and an imposition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1950s and 1960s, it protested to obtain an independent literary discourse as a saving weapon; in the early 1980s, it‘restored' realism as a theory starting point of ‘re-enlightenment'. In the late 1980s, with the conversion of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Western ‘refer to' concept to "reality" concept of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reality' ended its historic mission, and thus to ret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ITY REALISM Evolution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下载PDF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century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A Proposition about Nonliterary Characters:Analysis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onceptof“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4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年第4期140-148,共9页
关键词 A Proposition about Nonliterary Characters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Twentieth Century Debates o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Coming Century
5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1期134-145,192,共13页
关键词 twentieth century Debates o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Coming century
原文传递
翻译批评研究的新篇章——评廖七一著《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
6
作者 王祖华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廖七一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是国内首部翻译批评话语研究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翻译批评专题史。该书在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翻译观念等方面,突破了翻译批评研究的传统思路,向翻译批评研究的历时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廖七一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是国内首部翻译批评话语研究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翻译批评专题史。该书在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翻译观念等方面,突破了翻译批评研究的传统思路,向翻译批评研究的历时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掀开了翻译批评研究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研究 翻译批评话语 《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浪潮的先声——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创新与局限
7
作者 陆欣宇 黄德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
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新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始终是学界探讨研究的重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按照政治与历史视角分割文学史的旧格局,它以文学现代化为内核,关注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整体性,极具启蒙主义的光... 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新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始终是学界探讨研究的重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按照政治与历史视角分割文学史的旧格局,它以文学现代化为内核,关注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整体性,极具启蒙主义的光辉。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存在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题概括不恰当、对现代化的认知不准确等问题,应当以辩证的眼光进行看待与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史 文学现代化
下载PDF
“世界”作为方法:对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的反思
8
作者 徐从辉 《华文文学》 2024年第5期7-14,共8页
英文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重要一翼。论文以新世纪以来王德威、张英进、邓腾克、罗鹏等人主编的四部文学史为例,探讨英文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排、方法论、文学史观等方面与大陆文学史的互动与互鉴。认为... 英文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重要一翼。论文以新世纪以来王德威、张英进、邓腾克、罗鹏等人主编的四部文学史为例,探讨英文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排、方法论、文学史观等方面与大陆文学史的互动与互鉴。认为英语世界的“元历史”叙事的“异质性”与“非连续性”对“正史”的解构所带来的历史虚无主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东方主义历史叙事,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域外视点的包容与借鉴。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主体性的追寻紧密镶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中,在互相竞争的历史叙述中辨伪存真,“复线的历史”将给予我们接近文学史多重面相的契机。同时中国文学史主体性的建构既要建立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之中,又要回到中国文学本身内在的心灵关照与文学史的诗性特质,唯有如此才有融入与引领世界对话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英语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载PDF
Twentieth Century Research o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9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4期111-121,192,共12页
关键词 CASS twentieth century Research o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WANG
原文传递
Women's Imag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Varied During Current Century
10
作者 YUE DAIYUN CHEN SHANSHAN 《Women of China》 1995年第12期19-20,共2页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wakening women who ran from their feudalistic families found that the male-dominated society, where men managed the exterior affairs and women managed the interior ones, was indestructible.
关键词 In Women’s Imag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Varied During Current century
原文传递
“人类性”要素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定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金城 冯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22,共7页
人类性要素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仍被遮蔽的层面。这直接影响到对其特质和精神意蕴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也制约着现代中国文学被真正纳入"人类"的文学视野平等看待.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人所共知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原因,也有... 人类性要素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仍被遮蔽的层面。这直接影响到对其特质和精神意蕴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也制约着现代中国文学被真正纳入"人类"的文学视野平等看待.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人所共知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原因,也有研究者的思维定势、研究模式和受"西方视角"影响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并不是只有那些所谓边缘作家的作品才具备人类性,相反,那些所谓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其所表现的现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自由精神、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历史性整体反省和自我批判精神等等,与人类普遍的积极精神和人性追求是相通的,也具备丰富的人类性。而新时期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文学,其最深刻的变化和最深远的历史意义就是作家主体归属意识中的"人类性"意识的增强和作品对"人类性"追求的强化。因此,从人类性的视角才能真正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意义,也才能认识其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意蕴 人类性 重新阐释
下载PDF
书写的欲望——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化与女性话语权力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周年 肖向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4,共4页
本文在 2 0世纪的文学背景下 ,系统梳理了女性文学发展的脉络 ,指出女性书写是一个男性无法进入而又实际存在的生命空间 ,这一世界相对于男性是“盲区”,女性写作便在这“盲区”中生长、发展 ,形成潮流 ,目的是颠覆男权文化的霸权地位 。
关键词 20世纪 女性书写 女性文化 语话权力 双性建构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红星 池子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4,共7页
20世纪末以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回顾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基本脉络的基础上,梳理了现阶段学术界的几个焦点问题并介绍了相关研究专著。同时,针对当前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现状,对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20世纪末 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论纲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学勇 田文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52,共14页
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延安文艺不仅是对"五四"文学启蒙精神的承续和发展,而且也是在"左翼"文艺运动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将大众化、民族化讨论和实践进一步引向深入,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文学为大众的问题。延安文艺的形成... 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延安文艺不仅是对"五四"文学启蒙精神的承续和发展,而且也是在"左翼"文艺运动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将大众化、民族化讨论和实践进一步引向深入,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文学为大众的问题。延安文艺的形成是百年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最重大的文化事件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新文学历史逻辑发展的合理结果。延安文艺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政治文化影响,对建国后的文艺进程也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决定性影响,其模式及指导思想,在建国后近30年间,规范和制约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走向和实践品格,也不乏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诸种思潮产生了广泛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所涌动的"现实主义复归"、"底层写作"、"红色经典"热以及各类革命历史题材的写作等思潮或现象,也有着延安文艺内在精神的深层律动或延伸。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深入探讨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密切关联,正视它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借鉴和吸收延安文艺经验来反观、映照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重新认识延安文艺精神建构的当代价值,对于真正认知"中国经验"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国经验 当代建构
下载PDF
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建军 陈芬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80-86,共7页
将新世纪的少数民族文学置入全球化文化语境、文坛主流汉民族文学、边缘少数民族文学的三元互动格局中可以发现,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题材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应利用全球文化交流的时代契机汲取文学营养... 将新世纪的少数民族文学置入全球化文化语境、文坛主流汉民族文学、边缘少数民族文学的三元互动格局中可以发现,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题材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应利用全球文化交流的时代契机汲取文学营养,借鉴他人由边缘走向成功的创作经验;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探讨是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新亮点,未来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可尝试从跨文化、跨族际、跨国别三个向度探寻新的生长点;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更注重精品,少数民族作家坚持民族特色是其作品获得中国主流文坛、世界文坛认同的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全球化语境
下载PDF
精神生态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温奉桥 李萌羽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从精神生态视角关注20世纪中国文学,属于精神史研究的范畴。从隐喻的意义层面,肺结核、疯癫、阳痿分别构成了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精神生态的典型病相,通过这些典型病相研究,可以发现20世纪中国社会精神生态的某些特征和侧面:肺... 从精神生态视角关注20世纪中国文学,属于精神史研究的范畴。从隐喻的意义层面,肺结核、疯癫、阳痿分别构成了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精神生态的典型病相,通过这些典型病相研究,可以发现20世纪中国社会精神生态的某些特征和侧面:肺结核病在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出现和写实性病相描写,赋予这种病症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思想的本质性内涵,隐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压抑、黑暗、寒冷的社会精神状态;疯癫是一种精神畸变和异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疯颠”,主要有两类:被现存文化秩序“命名”的疯癫和自我“命名”的疯癫即“佯狂”。疯癫作为一种精神畸变,隐喻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封建文化的非人道本质和20世纪中国启蒙思想的悲剧性历史境遇;性与政治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呈现为复杂的逆向关系,大量“阳痿”形象的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极“左”时期专制主义文化中,成为特定历史语境中“乌托邦”政治的同构语。肺结核、疯癫、阳痿,作为“身体政治”,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价值走向,以及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态的某种历史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态 中国文学 肺结核 疯癫 阳痿 政治 隐喻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经建 王蕾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是母语中最活跃、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化"进程中,母语文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漠视和消解。与此同时,文学的母语写作即使是在被"解...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是母语中最活跃、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化"进程中,母语文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漠视和消解。与此同时,文学的母语写作即使是在被"解构"的状况下也一直处于"重构"的努力中。从20世纪中国文学母语化中可以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起落沉浮实际上取决于是否具备母语文化观念和母语创作意识,坚守母语文学立场和维系母语文化精神,实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变更和发展的价值前提。20世纪初中国文学的"语言革命"与20世纪西方文化的"语言学转向"在"语言"上的交集也表明,后者能为汉语言母语的再造输入建设性资源,因为它启悟了汉语文学的"语言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母语 母语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上)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学勇 李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3,共9页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文学自身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和继承民族本土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中 ,追求能体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历史过程。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发生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左联”...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文学自身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和继承民族本土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中 ,追求能体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历史过程。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发生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左联”为中心的左翼文学思潮与创作 ,形成了新的文学传统和创作模式 ,对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以及当下动态发展的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左翼文学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展现出与中国文学现代化追求的复杂而曲折的关系。鲁迅、茅盾和一些对文学艺术本质有着精深把握的左翼理论家、创作家对左翼文学精神的理解及其创作 ,真正代表左翼文学全部内涵的现代文学意识 ,同一度造成当代文学发展之路窄化甚至停滞的极“左”文艺思潮、文学观念有本质区别。论文粗略勾勒了左翼文学精神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面貌和文学现代化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精神 20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化
下载PDF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被引量:51
19
作者 陈思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共17页
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与西方的先锋文学运动是同时产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激进文学运动,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激进的政治批判态度、颠覆传统文化的决绝立场、语言的求新求变的探索以及对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批判。中国“五四”新文学... 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与西方的先锋文学运动是同时产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激进文学运动,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激进的政治批判态度、颠覆传统文化的决绝立场、语言的求新求变的探索以及对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批判。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先锋性因素,是为了更好地把握20世纪文学在古今演变的过程中如何“变”的两种形态一种是依循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自然演变的文学主流;一种是以超前的社会理想和激进的断裂态度实行激变的先锋运动,两者的关系构成了中国20世纪文学古今演变的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文学 “五四”新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下)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学勇 李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共11页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文学自身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和继承民族本土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中 ,追求能体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历史过程。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发生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左联”...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文学自身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和继承民族本土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中 ,追求能体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历史过程。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发生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左联”为中心的左翼文学思潮与创作 ,形成了新的文学传统和创作模式 ,对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以及当下动态发展的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左翼文学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展现出与中国文学现代化追求的复杂而曲折的关系。鲁迅、茅盾和一些对文学艺术本质有着精深把握的左翼理论家、创作家对左翼文学精神的理解及其创作 ,真正代表左翼文学全部内涵的现代文学意识 ,同一度造成当代文学发展之路窄化甚至停滞的极“左”文艺思潮、文学观念有本质区别。论文粗略勾勒了左翼文学精神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面貌和文学现代化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精神 20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