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感官评价、GC-IMS和GC-MS的中式酸凝奶酪挥发性风味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臣 田同辉 +3 位作者 刘政 于海燕 袁海彬 田怀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28-236,共9页
为探究不同中式酸凝奶酪的挥发性风味差异,通过感官评价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包括乳扇、乳饼、... 为探究不同中式酸凝奶酪的挥发性风味差异,通过感官评价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包括乳扇、乳饼、曲拉、奶豆腐、奶疙瘩5种中式酸凝奶酪的挥发性风味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种中式酸凝奶酪具有显著风味差异,其中乳扇具有较强的奶香、果香和烤面包香气,整体香气表现最佳、喜好度得分最高。GC-IMS和GC-MS两种技术结合扩大了对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检测范围,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不同中式酸凝奶酪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情况。GC-IMS分析验证了感官评价结果,5种样品均具有各自的特征峰区域,其中乳扇和曲拉的特征峰区域明显大于其他样品。GC-MS分析结果显示乳扇、奶豆腐和曲拉中酸类化合物占比最高,乳饼中酯类化合物的占比最高,奶疙瘩中醇类化合物的占比最高。香气活力值计算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丁酸乙酯、己酸乙酯、2-庚酮和δ-辛内酯在乳扇中起主要风味贡献;甲酸苯乙酯、乙酸苯乙酯、辛酸、月桂酸和正癸酸在曲拉中起主要风味贡献;月桂醛被鉴定为乳饼的特征风味化合物。偏最小二乘结果揭示各香气属性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间的相关性。相较于其他4种中式酸凝奶酪,乳扇因其优良的风味表现和消费者喜好度,具有在中国发展和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酸凝奶酪 感官评价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SPME-GC-MS检测不同中西方奶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比较 被引量:43
2
作者 马艳丽 曹雁平 +1 位作者 杨贞耐 王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传统中式酸凝奶酪(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与西方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中分别鉴定得到41、25、26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切达...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传统中式酸凝奶酪(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与西方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中分别鉴定得到41、25、26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切达奶酪中鉴定得到20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比较,得到奶疙瘩含有较多的芳香及杂环化合物;乳扇和切达奶酪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奶豆腐和乳饼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相似,均为脂肪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归纳其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制作工艺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式酸凝奶酪 切达奶酪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下载PDF
借助电子鼻对中式传统奶酪货架期进行预测 被引量:17
3
作者 伍慧方 薛璐 +1 位作者 胡志和 陈庆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使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商用电子鼻对市售2种中式传统奶酪的货架期进行了预测。通过pH值、酸度和持水力的变化速率判断产品的质量变化;同时,使用电子鼻对相同贮藏期的样品的顶空气味指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鼻系统中的LDA(线性判... 使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商用电子鼻对市售2种中式传统奶酪的货架期进行了预测。通过pH值、酸度和持水力的变化速率判断产品的质量变化;同时,使用电子鼻对相同贮藏期的样品的顶空气味指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鼻系统中的LDA(线性判别法)能更准确判别出不同储藏时间的奶酪,并且和经典的分析方法预测的货架期基本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传统奶酪 电子鼻 货架期
下载PDF
两种乳源切达干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状况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晓琳 白文娟 +2 位作者 李冠霖 谢毅 李全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了了解中国特色水牛乳切达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情况,以荷斯坦牛乳切达干酪为对照,用凯氏定氮法研究两种干酪的磷钨酸可溶性氮(PTA-SN)、三氯乙酸可溶性氮(TCA-SN)和pH 4.6可溶性氮(pH 4.6-SN)在干酪成熟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 为了了解中国特色水牛乳切达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情况,以荷斯坦牛乳切达干酪为对照,用凯氏定氮法研究两种干酪的磷钨酸可溶性氮(PTA-SN)、三氯乙酸可溶性氮(TCA-SN)和pH 4.6可溶性氮(pH 4.6-SN)在干酪成熟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成熟期90 d内,两种切达干酪在成熟过程中PTA-SN、TCA-SN和pH 4.6-SN含量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且成熟温度越高,增加得越多,最终分别上升了约5%~10%,1%~10%,2%~5%。中国水牛乳切达干酪蛋白降解程度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牛乳切达干酪 荷斯坦牛乳切达干酪 成熟 蛋白质降解 对比
下载PDF
钙果奶酪涂抹酱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匡明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79-4780,4783,共3页
[目的]以自制的鲜奶酪和钙果为主要原料,研究钙果奶酪涂抹酱的最佳配方。[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以产品的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产品最佳的配方。[结果]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在鲜酪中分别添加9%钙果汁、0.2%黄原胶、3%乳化... [目的]以自制的鲜奶酪和钙果为主要原料,研究钙果奶酪涂抹酱的最佳配方。[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以产品的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产品最佳的配方。[结果]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在鲜酪中分别添加9%钙果汁、0.2%黄原胶、3%乳化剂、8%蔗糖。[结论]该产品不仅丰富了奶酪品种,而且提高了奶酪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果 奶酪 感官评定
下载PDF
中式传统奶酪不良风味脱除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薛璐 胡志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06-209,共4页
采用调整中式传统奶酪的凝乳工艺和添加掩盖剂的方式探索经济简便的方法以脱除中式传统奶酪的不良风味。结果表明,制作奶酪的凝乳温度为55~65℃,凝乳时间为80~100min,江米酒添加量为6%~8%时,中式传统奶酪贮藏期间产生的不良风味能够... 采用调整中式传统奶酪的凝乳工艺和添加掩盖剂的方式探索经济简便的方法以脱除中式传统奶酪的不良风味。结果表明,制作奶酪的凝乳温度为55~65℃,凝乳时间为80~100min,江米酒添加量为6%~8%时,中式传统奶酪贮藏期间产生的不良风味能够明显减少。单独使用添加量分别为0.15%的β-环糊精、0.03%的苹果酸、0.1%的明胶和0.03%的柠檬酸均能够达到掩盖奶酪苦味的效果,并且不影响奶酪的组织状态。Ca2+、CMC、牛磺酸对奶酪的风味没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传统奶酪 风味 凝乳工艺 掩盖剂
下载PDF
腐乳生产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勇 任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8-180,共3页
主要针对目前国际市场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结合国内传统腐乳生产的实际,把国际上先进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统应用于腐乳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阐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具体操作原则以及对出口食品的重大意义,... 主要针对目前国际市场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结合国内传统腐乳生产的实际,把国际上先进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统应用于腐乳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阐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具体操作原则以及对出口食品的重大意义,结合生产厂家的具体情况,探讨出口腐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模式,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措施和验证手段等,使工厂能够快捷、简便、有效的监控腐乳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腐乳 食品安全
下载PDF
HACCP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勇 任健 杜影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7期254-256,共3页
针对目前国际市场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内传统腐乳生产的实际,把国际上先进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统应用于腐乳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阐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具体操作原则以及对食品出口的重大意义,结合... 针对目前国际市场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内传统腐乳生产的实际,把国际上先进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统应用于腐乳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阐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具体操作原则以及对食品出口的重大意义,结合生产厂家的具体情况,探讨出口腐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模式,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措施和验证手段等,使工厂能够快捷、简便、有效地监控腐乳的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腐乳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解析干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宗学醒 阎清泉 +1 位作者 刘爱萍 生庆海 《农产品加工(下)》 2011年第12期100-103,124,共5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乳品业的高速发展,产品市场结构调整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全球乳制品贸易举足轻重的干酪,顺理成章成为当前国内乳制品结构调整瞄准开发的另一块巨大市场。从特色干酪产品的特点、周边国家的发展史、国内市场产品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乳品业的高速发展,产品市场结构调整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全球乳制品贸易举足轻重的干酪,顺理成章成为当前国内乳制品结构调整瞄准开发的另一块巨大市场。从特色干酪产品的特点、周边国家的发展史、国内市场产品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干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产品 中国市场 发展前景 解析
下载PDF
泡菜乳酸菌生产干酪工艺研究
10
作者 耿建暖 于建军 谢爱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53,共3页
对泡菜中乳酸菌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共筛选出4种菌株,对这4种菌株进一步进行了发酵性能研究和凝乳实验,选择出优良两种菌株,并应用于新鲜软质干酪的制作,采用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酵剂菌株添加比例、发酵温度、切割pH值对... 对泡菜中乳酸菌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共筛选出4种菌株,对这4种菌株进一步进行了发酵性能研究和凝乳实验,选择出优良两种菌株,并应用于新鲜软质干酪的制作,采用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酵剂菌株添加比例、发酵温度、切割pH值对成品干酪滋味口感、色泽的影响,确定了该产品生产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菌种比为菌株8与菌株12比为1∶1(质量比),发酵剂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发酵温度为37℃,切割pH值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乳酸菌 发酵 干酪
下载PDF
中式干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苏海龙 张佳程 陈德倡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57-159,共3页
简要介绍了干酪这种乳制品的历史、营养价值、种类等基本知识 ,并且对中式干酪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了总结。
关键词 中式干酪 营养价值 种类 成熟机理
下载PDF
奶牛品种对比萨干酪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晓青 李朝旭 +3 位作者 凌森 卢晓莉 杨凯 赵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7,20,共4页
以中国荷斯坦牛乳、绢姗牛乳和中国荷斯坦牛与绢姗牛1︰1的混合牛乳为原料生产比萨干酪,测定干酪的理化指标和产率,并在4℃下贮藏,定期测定其硬度、弹性、熔融性、油析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以混合牛乳为原料的比萨干酪综合评价最好。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乳 绢姗牛乳 比萨干酪
下载PDF
中式软质奶酪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淑文 李云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5-148,共4页
利用乳酸菌发酵产酸使牛乳凝固生产酸凝奶酪,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75℃、15min,凝乳温度为42℃,氯化钙添加量为0.01%,浸洗次数为3次,加盐量为0.5%时,得到口味清淡,适合... 利用乳酸菌发酵产酸使牛乳凝固生产酸凝奶酪,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75℃、15min,凝乳温度为42℃,氯化钙添加量为0.01%,浸洗次数为3次,加盐量为0.5%时,得到口味清淡,适合中国人食用的中式软质奶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软质奶酪 酸凝奶酪 浸洗 加工工艺 感官品质
下载PDF
自制中式硬质干酪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红军 蒋辉 +2 位作者 张雪婷 邹慧 孙马龙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22,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自制中式硬质干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优萃取条件为:平衡时间35min,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共检测出42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自制中式硬质干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优萃取条件为:平衡时间35min,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共检测出42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羧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烃类、杂环类化合物等是主要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中式硬质干酪 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