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
被引量:72
- 1
-
-
作者
田大伦
方晰
项文化
-
机构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382-2386,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野外台站资助项目 ( 2 0 0 0 -0 76)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资助项目 ( 2 0 0 1-0 7)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0 1C0 5 3 )~~
-
文摘
利用定位观测数据 ,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的杉木枝、叶中碳素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冬季 >秋季 >夏季 >春季。叶的碳素密度平均为 0 .5 0 4 4 g C· g- 1 ,变异系数 2 .0 8% ,枝的碳素密度平均为0 .4 4 79g C· g- 1 ,变异系数为 2 .2 5 %。不同层次的叶碳素密度的变化范围在 0 .4 6 12 g C· g- 1 ~ 0 .5 5 2 4 g C· g- 1 之间 ,平均值的大小排列顺序为 :上层叶 >中层叶 >下层叶。不同层次枝条的碳素密度在 0 .3917g C·g- 1~ 0 .4 96 5 g C· g- 1之间 ,平均值的大小次序为 :中层枝 >上层枝 >下层枝。 10年生杉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 0 .4 5 2 9g C·g- 1~ 0 .4 972 g C·g- 1 ,11年生的为 0 .4 5 80 g C· g- 1 ~ 0 .5 0 2 2 g C· g- 1 ,14年生的为 0 .4 5 80 g C· g- 1 ~ 0 .5 0 93g C· g- 1 之间 ,变异系数范围为 1.6 8%~ 8.4 4 %。不同器官的碳素密度按高低排列基本上为树叶 >树皮 >树根 >树干 >树枝 >球果。随着杉木林年龄的增长 ,林下植被各组分、死地被物的碳素密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同一林分中各层次植物的碳素密度高低排列顺序为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10年生和
-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
碳素密度
季节变化
空间变化
湖南会同
-
Keyword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ecosystem
carbon density
season variation
spatial variation
huitong, hu′nan Province
-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从日本的中国美术研究看日本侵略中国的图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徐习文
谢建明
-
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3-16,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GJ018)
-
文摘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属于"支那史"、"东洋史"的分支;冈仓天心的中国美术研究较明显地带有军国主义思想的印记;即使比较纯粹的学术研究的大村西崖等采取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将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准确地判断中国美术品的价值和地理分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为日本掠夺中国珍贵文物资源奠定了基础。由此,从日本的中国美术研究亦可窥见日本侵华的图谋。
-
关键词
日本
中国美术研究
内藤湖南
冈仓天心
大村西崖
侵略图谋
-
Keywords
Japan
study of chinese fine arts
Nei-teng-hu-nan
Gang-cang-tia-xin
Dacun-xi-ya
aggressive scheme
-
分类号
K313.45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杉木人工林伐后2种恢复模式碳储量的比较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施志娟
白彦锋
孙睿
彭阳
姜春前
汪思龙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221,共8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CAFYBB2014MB001)
-
文摘
[目的]为了探讨恢复模式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方法]利用定位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皆伐后2种恢复模式(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20年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自然恢复植被层碳储量明显大于人工恢复,自然恢复的乔木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高22.56%。自然恢复的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的分配比为干﹥枝﹥根﹥叶﹥皮,而人工恢复为干﹥根﹥枝﹥皮﹥叶。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所占比例非常小,自然恢复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为人工恢复的3.99、5.94、1.14倍。(2)自然恢复的土壤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小;自然恢复表层(0 10 cm)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均比人工恢复的大,但其它土层则相反;2种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含量、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恢复土壤各层碳储量所占分配比差异明显。(3)自然恢复各组分碳储量为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而人工恢复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结论]自然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植被层碳储量的恢复,而人工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土壤层碳储量的恢复。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看,杉木人工林皆伐后林地自然恢复模式固碳能力高于人工恢复模式,恢复模式对碳储量在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分配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
关键词
湖南会同
杉木人工林
自然恢复
人工恢复
碳储量
碳含量
-
Keywords
huitong County of hu' nan Province
chinese fir plantation
natural restoration
artificial restoration
carbon storage
carbon content
-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与魏晋南北朝汉语的地理差异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郑伟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厦大中文学报》
2018年第1期92-102,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壮泰语古籍与古文字中的汉字音及其历史层次”(17YJA74007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从历史文献钩稽和历史语言学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在南、北的差异。通过结合南方少数民族语言,说明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所说的'南染吴越',反映了当时侗台语与江东土著方言之间的纠葛;同样地,'北杂夷虏'则是北人'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所致。文章还讨论了从邪、禅船、云匣、麻佳、鱼虞、支脂诸音类在汉语南、北方言的分合情形。
-
关键词
南染吴越
北杂夷虏
侗台语
胡语
汉语方言
-
Keywords
nan ran wu yue
Bei za yi lu
Kam-Tai languages
hu languages
chinese dialect
-
分类号
H17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