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左甜甜 刘静 +7 位作者 王莹 聂黎行 昝珂 刘丽娜 刘芫汐 魏锋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6期1179-1186,共8页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质量安全备受关注。中药安全性控制涉及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两部分内容,其中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内源性有毒成分以马兜铃酸、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为代表。...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质量安全备受关注。中药安全性控制涉及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两部分内容,其中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内源性有毒成分以马兜铃酸、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为代表。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虽然具有不同的毒性特点,但都需要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上,通过建立检验检测方法、提高标准、加强监管来引导产业发展。综述了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对比不同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异同。初步认为,通过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在中药安全性监管方面的积极引导,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风险评估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安全性相关标准和监管政策的制订、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外源性有害物质 内源性有毒成分 健康风险评估 限量标准
下载PDF
解毒生肌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菁菁 赵玲 +2 位作者 刘庆阳 汤秀珍 张霄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8期45-47,共3页
目的 分析解毒生肌外治法用于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以来在本溪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中西医内科治疗及外科清创的基础上,应用本溪市中医院制剂育肌膏外涂创面,每日1次换药包扎,... 目的 分析解毒生肌外治法用于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以来在本溪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中西医内科治疗及外科清创的基础上,应用本溪市中医院制剂育肌膏外涂创面,每日1次换药包扎,住院治疗25~28 d,出院后继续于门诊治疗至创面愈合,总共治疗时间15~60 d。结果 102例患者经治疗15~60 d后,治愈81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 中药制剂外用治疗糖尿病足创面能够提高治愈率,临床推广应用极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医外治法 解毒生肌
下载PDF
基于癌毒理论探讨攻毒类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文利 李慧杰 +1 位作者 裴可 齐元富 《中医药信息》 2019年第4期98-102,共5页
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和预后的重要致病机理,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的各个环节,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癌毒理论是各家综合恶性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等若干因素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主张恶性肿瘤的形成以癌... 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和预后的重要致病机理,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的各个环节,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癌毒理论是各家综合恶性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等若干因素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主张恶性肿瘤的形成以癌毒为患,兼加他邪。攻毒治法则是基于癌毒理论而采取的肿瘤常用治法之一,即是采用攻毒类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破血消瘕、豁痰开瘀、软坚散结、消积导滞、通里攻下、祛腐蚀疮和拔毒生肌等法治疗恶性肿瘤。通过举隅常用相关攻毒类中药,探讨其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内服及外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攻毒治法 攻毒类中药 内服外用 恶性肿瘤 用药思路
下载PDF
不稳定斑块的中西医结合认识现状及研究思路 被引量:52
4
作者 张京春 陈可冀 +1 位作者 张文高 史大卓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69-871,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稳定斑块向不稳定的转变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密切相关,如何稳定AS斑块成为现代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热点。粥样斑块的形成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参与的漫长复杂的过程,炎性反应在不稳定斑块形成及破裂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 动脉粥样硬化(AS)稳定斑块向不稳定的转变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密切相关,如何稳定AS斑块成为现代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热点。粥样斑块的形成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参与的漫长复杂的过程,炎性反应在不稳定斑块形成及破裂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全方位治疗疾病且不良反应轻的特点,应该在稳定AS斑块方面具有潜在的疗效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学者们进行的不稳定斑块中西医结合的相关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并结合作者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提出了关于“毒、瘀致不稳定斑块”的设想,且正在运用解毒活血的方法进行不稳定斑块干预的研究。相信通过这一探索性研究工作,会为稳定AS斑块中医药治疗方法学提供客观的实验及临床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 中西医结合 炎性反应 毒瘀理论 解毒活血 不稳定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AS) 认识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及“毒性”的物质基础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段为钢 李奇峰 柯瑾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8期56-57,60,共3页
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用药的广泛验证,但带来的安全性("毒性")问题也引起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和同处方的口服剂有效性和"毒性"的特点,认为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来自于小分子物质,... 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用药的广泛验证,但带来的安全性("毒性")问题也引起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和同处方的口服剂有效性和"毒性"的特点,认为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来自于小分子物质,而大分子物质则是导致"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进而提出从严监控中药注射剂中的大分子物质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有效性 毒性 物质基础
下载PDF
4种中药注射剂大分子富集液的重复给药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殷华 李月 +5 位作者 司季青 张路梅 董鲜祥 杨榕 吕小满 段为钢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4-20,共7页
目的以清开灵、丹参、双黄连、灯盏细辛4种注射液的大分子富集液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中药注剂大分子物质的潜在毒性。方法采用分子筛将注射剂原液制备成10K大分子富集液。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原液组、大分子富集液组,用红外耳温仪每... 目的以清开灵、丹参、双黄连、灯盏细辛4种注射液的大分子富集液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中药注剂大分子物质的潜在毒性。方法采用分子筛将注射剂原液制备成10K大分子富集液。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原液组、大分子富集液组,用红外耳温仪每天测量静脉给药前和给药后2h耳温,称量体重变化,连续观察5d。将动物进行取血液检测血常规、血生化、体温、体重,其中3只处死检测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切片;余下动物停药继续观察5d。结果给药5d,大分子富集液组动物的体重下降;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生化指标(GPT和GOP)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体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家兔肝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停药5d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中药注射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对家兔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大分子物质 不良反应 重复给药毒性 病理检查
下载PDF
中药早期干预对幼年狼疮鼠肾组织TGF-β 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胜友 陈健 +3 位作者 金波 倪桂宝 范永升 温成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滋阴中药早期干预对幼年MRL/lpr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MRL/lpr小鼠50只及2月龄雄性C57BL/6小鼠10只,随机分成低、中、高3个不同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治疗前组及正常对照组6组研究。治疗前组直接取标本;其...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滋阴中药早期干预对幼年MRL/lpr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MRL/lpr小鼠50只及2月龄雄性C57BL/6小鼠10只,随机分成低、中、高3个不同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治疗前组及正常对照组6组研究。治疗前组直接取标本;其余5组分别给药30天后,取标本。检测肾脏TGF-β1mRNA、NF-κB p65表达;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改变。结果:治疗前组、阳性对照组肾组织TGF-β1mRNA、NF-κB p65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经中药早期干预的高剂量组则表达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经中药早期干预的高剂量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生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好转;中剂量组较阳性对照组减轻;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善。结论:解毒祛瘀滋阴中药早期干预,能明显降低肾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能抑制肾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并且能明显改善MRL/lpr小鼠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祛瘀滋阴中药 MRL/LPR小鼠 TGF-1βmRNA NF-ΚB P65 病理
下载PDF
清胰泻下汤对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盛剑秋 李勇 田素丽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7期494-495,共2页
目的:观察清胰泻下汤对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2年300例急性胰腺炎,将其分为应用清胰泻下汤组(A组)和未应用清胰泻下汤组(B组),对两组腹痛、腹胀的缓解、尿淀粉酶的恢复及病程、治愈率、死亡率等方面... 目的:观察清胰泻下汤对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2年300例急性胰腺炎,将其分为应用清胰泻下汤组(A组)和未应用清胰泻下汤组(B组),对两组腹痛、腹胀的缓解、尿淀粉酶的恢复及病程、治愈率、死亡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A组应用清胰泻下汤后腹痛的缓解时间明显缩短,1天内腹胀消除率增加,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以及病程均明显缩短,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胰泻下汤可很好的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治疗 医学 中国传统 清热解毒药
下载PDF
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季林 陈兰英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5-16,53,共3页
简要介绍了中药毒性的传统认识,全面罗列了有毒中药的药味,对中药"毒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药物使用的剂量不当,给药的途径改变,药物的选择及配伍不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中药毒性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癌毒理论探讨攻毒治法抗肿瘤血管生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晴晴 李慧杰 李秀荣 《陕西中医》 2020年第8期1134-1138,共5页
癌毒是贯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始终的一种特异致癌性毒邪,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内生性复合病理因素,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前提。当人体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癌毒内生,瘀血、痰浊、湿毒等诸邪结于络道,络道亢进,增生无制,... 癌毒是贯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始终的一种特异致癌性毒邪,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内生性复合病理因素,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前提。当人体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癌毒内生,瘀血、痰浊、湿毒等诸邪结于络道,络道亢进,增生无制,病络生成,这与肿瘤患者病态微循环的建立极为相似。攻毒治法是基于癌毒病机理论采用攻毒类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破血消癥、豁痰开瘀、软坚散结、消积导滞、泻下攻积、通里攻下、祛腐蚀疮和拔毒生肌等治疗肿瘤的治疗大法,结合肿瘤血管生成之“痰瘀郁毒”的核心病机,抗肿瘤血管生成常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三法入手。本文从古今文献记载、病因病机分析、攻毒机制剖析、现代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证攻毒治法抗肿瘤血管生成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理论 攻毒治法 攻毒类中药 络病 痰瘀郁毒 抗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乌头属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梅 迪丽美合日·迪力夏提 赵翡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18-23,共6页
乌头属中药在治疗肿瘤、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疑难杂症方面效果显著,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全面系统地解析乌头属中药药效科学内涵是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整体观念相吻合,被许多研究者引入到中药研究中。对... 乌头属中药在治疗肿瘤、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疑难杂症方面效果显著,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全面系统地解析乌头属中药药效科学内涵是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整体观念相吻合,被许多研究者引入到中药研究中。对网络药理学常用数据库、分析平台及软件进行了总结,对网络药理学在乌头属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抗肿瘤、抗炎、镇痛等作用机制以及毒性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为乌头属中药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乌头属中药 药效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毒性
下载PDF
论“全力扶正、尽力攻毒”的抗癌基本原则 被引量:20
12
作者 章永红 叶丽红 +1 位作者 彭海燕 章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30-4232,共3页
笔者认为"全力扶正、尽力攻毒"应该是中医抗癌的基本原则。"全力扶正"是抗癌的根本;"尽力攻毒"是抗癌的关键。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癌能力,抑制癌症,"养正积自消";攻除癌毒,消除癌毒损害,保护正... 笔者认为"全力扶正、尽力攻毒"应该是中医抗癌的基本原则。"全力扶正"是抗癌的根本;"尽力攻毒"是抗癌的关键。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癌能力,抑制癌症,"养正积自消";攻除癌毒,消除癌毒损害,保护正气,"毒除正自安"。"全力扶正、尽力攻毒"可成为晚期癌症患者带瘤生存、延长生命的有效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扶正 攻毒 癌症
原文传递
浅议完善含毒性药材的儿童用中成药的管理规范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虹 田侃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23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为规范管理含毒性药材的儿童用中成药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阐述含毒性药材儿童用中成药的管理现状、影响管理的因素。结果与结论:比较现行法律法规在管理含毒性药材的儿童用中成药上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管理儿童用药的经验。针对... 目的:为规范管理含毒性药材的儿童用中成药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阐述含毒性药材儿童用中成药的管理现状、影响管理的因素。结果与结论:比较现行法律法规在管理含毒性药材的儿童用中成药上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管理儿童用药的经验。针对我国含毒性药材的儿童用中成药的实际情况,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延长专利保护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药材 儿童用中成药 管理
原文传递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用于中药风险评估的思考及认识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布达 李晓萌 +3 位作者 刘慧 杨珅珅 魏金霞 李遇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593-4603,共11页
中药含有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其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估是控制中药质量、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科学手段。通过具体剖析中药毒害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问题,以解决关... 中药含有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其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估是控制中药质量、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科学手段。通过具体剖析中药毒害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问题,以解决关键性问题为切入点,总结国内外风险评估相关文献,提出了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的实用性,重点阐述其在风险评估研究中用于组织内剂量预测、跨物种种间剂量外推、不同暴露途径及剂量药动学预测以及不同生命阶段或疾病人群药动学预测的功能优势和局限性,探讨PBPK模型在中药毒害物风险评估研究中的潜在利用价值,以期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和限量标准制定提供技术参考及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毒害物质 风险评估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剂量外推 药动学预测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中药毒性认知创新与安全精准用药 被引量:36
15
作者 柏兆方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57-2564,共8页
中医药在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及繁衍生息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尤其针对新发现“有毒”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回答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面对... 中医药在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及繁衍生息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尤其针对新发现“有毒”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回答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面对国际舆论和社会公众质疑时,常陷入“被动应对”的窘迫局面。破解中药安全性难题亟需在中药毒性认知及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实现突破。该文基于笔者团队既往在新发现“有毒”中药安全性评价及风险防控方面取得的原创性成果,提出并创新了中药毒性认知理论和方法,开辟了中药特异质毒性和间接毒性研究新领域,创建了病证结合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方法——病证毒理学,基于病证毒理学研究揭示了何首乌等中药致肝损伤的客观性及特异质属性,系统阐释了其诱发免疫特异质肝损伤的成因机制,提出并证实了中药免疫特异质肝损伤“三因致毒”机制假说;发现了多种中药诱发特异质或间接毒性的物质往往为非直接毒性物质,由此提出了“中药毒性相关物质”的概念;结合中药毒性现代科学认知提出基于成分效应靶标互作的中药配伍减毒策略和方法,为全面揭示“有毒”中药毒副反应科学内涵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对策提供了基础。基于中药毒性认知的创新发展,将为科学评价与精准防控“有毒”中药安全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毒性 病证毒理学 毒性相关物质 配伍减毒 成分效应靶标互作
原文传递
9种含马兜铃酸类毒性物质中药材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米士丽 施海蔚 +3 位作者 谭力 叶晓芸 李忠红 郭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80-1987,共8页
探究并明确含马兜铃酸类毒性物质药材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种类、数量及含量,以进一步确保此类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使用安全。本研究选取了朱砂莲、杜衡、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寻骨风、广防己和细辛9种含马兜铃酸类毒性物质的... 探究并明确含马兜铃酸类毒性物质药材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种类、数量及含量,以进一步确保此类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使用安全。本研究选取了朱砂莲、杜衡、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寻骨风、广防己和细辛9种含马兜铃酸类毒性物质的中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HPLC-Q-TOF-M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定性分析9种药材中的马兜铃酸类成分。选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2%乙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正离子模式,分析马兜铃酸Ⅰ、Ⅱ、Ⅲa、Ⅳa、Ⅶa,马兜铃内酰胺Ⅰ、Ⅱ7个对照品的质谱电离规律,并利用此规律对9种药材样品中筛选出的紫外光谱图与7个对照品光谱相似的成分进行结构解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对鉴定出的马兜铃酸类成分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显示:从9种药材中共筛选和鉴定出22个马兜铃酸类成分,包括11个马兜铃酸和11个马兜铃内酰胺。马兜铃酸类成分的种类在朱砂莲和青木香药材中最多,有15种,其次为马兜铃和关木通,为14种,成分的总量在朱砂莲和关木通中最高,在8.91~13.40 mg·g^(-1)之间;在杜衡中最少,只有2种成分,总量在0.10 mg·g^(-1)以下。本研究系统性地筛选和明确了含马兜铃酸类毒性物质中药材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种类、数量及含量,为后续此类药材的网络毒性分析和体外毒性实验,以及其中马兜铃酸类成分在质量标准中的安全性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马兜铃酸类毒性物质中药材 马兜铃酸 马兜铃内酰胺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