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ability Comparison of Chinese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Varieties for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in Hunan 被引量:4
1
作者 鲁艳红 廖育林 +5 位作者 周兴 涂赛军 聂军 谢坚 杨曾平 曹卫东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9期1902-1906,共5页
Five Chinese milk vetch(Astragalus sinicus)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to make a comparison in order to screen effective varieties which could suit for the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of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 Five Chinese milk vetch(Astragalus sinicus)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to make a comparison in order to screen effective varieties which could suit for the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of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of Xiangzi 2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Xiangfei 2, Xiangfei 3 and Yujiangdaye,and is similar to that of Xinyang Chinese milk vetch. The full-bloom stage of Xiangzi 2 is also similar to Xinyang variety and obviously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varieties. The fresh grass yield of Xiangzi 2 in full-bloom stage is 23 842.5kg/hm^2, which increases by 39.9% compared with Xinyang variety.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fresh grass of Xiangzi 2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four varieties. In conclusion, Xiangzi 2 is an extremely early-blossoming and early-maturing Chinese milk vetch variety with moderate fresh grass yield, high nutrient contents, stable characters and wide adaptability. So, Xiangzi 2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double-rice cropping region in Hunan Province and other same latitude regions which have similar ec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ilk vetch(astragalus sinicus) Growth period Full-bloom stage Fresh grass yield Nutrient content
下载PDF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万水霞 唐杉 +4 位作者 蒋光月 李帆 郭熙盛 王允青 曹卫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7,共9页
为了探讨紫云英绿肥与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培肥的微生物机制,本研究以7年肥料定位试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稻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施用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的培肥... 为了探讨紫云英绿肥与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培肥的微生物机制,本研究以7年肥料定位试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稻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施用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紫云英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58.09%~86.86%),尤其是增加了细菌数量(77.93%~112.76%),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及细菌数量均于G3F1处理(70%化肥配施22500kg/hm2紫云英)达最大值(288.26×104和263.95×104 CFU/g)。2)施用紫云英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其中,70%化肥配施中高量紫云英的处理与CK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微生物熵(qMB)分别增加了102.77%~113.94%、172.53%~185.17%、69.47%~84.65%;与100%化肥相比,SMBC、SMBN、qMB分别增加27.74%~34.77%、74.14%~82.22%、20.50%~31.29%。(3)施用紫云英处理的水稻产量与100%化肥处理相当或稍有提高,但明显高于70%化肥和CK处理。与CK相比,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可提高产量46.22%~51.44%。因此,化肥减量30%配施15000~30000kg/hm2紫云英可以提高安徽沿江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本试验以施加22500kg/hm2的紫云英产量最高(增产率达51.44%),同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改善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稻田土壤 土壤微生物 水稻产量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威 鲁剑巍 +3 位作者 苏伟 鲁明星 吴翠霞 曹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2,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NPK肥对紫云英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配施能促进紫云英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NPK处理(施N 75 kg/hm2、P2O560 kg/hm2和K2O 60 kg/hm2)的紫云英茎数、株高和每茎复叶数分别是不施肥处理...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NPK肥对紫云英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配施能促进紫云英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NPK处理(施N 75 kg/hm2、P2O560 kg/hm2和K2O 60 kg/hm2)的紫云英茎数、株高和每茎复叶数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3.77、1.81和1.60倍,是施PK处理的2.19、1.23和1.16倍,是施NK处理的2.11、1.16和1.11倍,是施NP处理的1.44、1.19和1.16倍。NPK配施的鲜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PK配施、NK配施及NP配施处理增加26.47、14.22、7.18和10.74 t/hm2。不同施肥处理都能使紫云英的养分积累量显著提高,其中NPK配施处理的紫云英地上部N、P2O5、K2O和C的积累量最大,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3.66、3.27、2.85和2.80倍。试验结果说明,合理施用N、P、K肥能明显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利于提高紫云英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施肥 生长 产量 养分积累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紫云英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潘福霞 李小坤 +5 位作者 鲁剑巍 鲁君明 刘威 魏云霞 耿明建 曹卫东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了自2009年9月25日—11月6日共7个播种时期,研究不同播期对紫云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密度、株高、单株复叶数、表观叶面积和单株重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鲜草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降...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了自2009年9月25日—11月6日共7个播种时期,研究不同播期对紫云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密度、株高、单株复叶数、表观叶面积和单株重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鲜草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9月25日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达31833 kg/hm2,种子产量则以10月2日播种的最高,为227 kg/hm2。地上部N、P、K、Cu含量均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10月30日之后播种处理的Fe、Mn含量则显著增加,而不同播期对Ca、Mg、Zn含量无影响。各养分积累量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研究表明,播期显著影响紫云英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本试验条件下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播期 产量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量
下载PDF
化肥减施对紫云英还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增强 张贤 +3 位作者 王建红 曹凯 徐昌旭 曹卫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534,共10页
【目的】评价紫云英绿肥还田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与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在浙江省金华市红壤黄筋泥土发育而成的水稻土上进行。供试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品种为‘宁波大桥’,每年4月在... 【目的】评价紫云英绿肥还田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与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在浙江省金华市红壤黄筋泥土发育而成的水稻土上进行。供试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品种为‘宁波大桥’,每年4月在紫云英盛花期异地翻压。试验连续进行了6年,处理包括空白对照(CK)、单施常规量化肥(CF),单施紫云英(MV),紫云英配合20%、40%、60%和80%的常规化肥量共7个处理。除空白和单施化肥处理外,其它处理均翻压45 t/hm^2紫云英鲜草。N、P_2O_5、K_2O化肥常规用量分别为210、56.3、112.5 kg/hm^2。水稻收获后,采集0—20 cm表层土样,测定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热水提取态有机碳(H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总有机碳(TOC)含量,以及碳转化酶(纤维素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与CF相比,MV处理能够显著增加DOC、HEOC和ROC含量,对MBC和TOC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纤维素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对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四个紫云英配施化肥处理中,DOC和POC含量以MV+60%CF处理最高,显著高于MV处理。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之增加。MV处理的纤维素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与化肥配合处理,上述五种酶活性均以MV+60%CF处理最高。几何平均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均表现为MV <MV+20%CF <MV+40%CF、MV+80%CF <MV+60%CF处理(P <0.05)。通径分析表明纤维素酶活性对HEOC具有最大的直接正效应,蔗糖酶活性分别对DOC和MBC表现出最大的直接正效应,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对POC和ROC表现出最大的直接正效应。酚氧化酶活性对DOC表现出最高的间接效应,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则对HEOC具有最高的间接效应,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对MBC、POC和ROC表现出最大的间接效应。【结论】紫云英还田量为45 t/hm^2条件下,适当减少常规化肥用量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转化酶活性,以配施60%的化肥用量效果最佳。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受纤维素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直接影响,而受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土壤活性有机碳 碳转化酶 碳库管理指数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化肥配施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邹长明 王允青 +3 位作者 杨杰 唐杉 刘英 张晓红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31,共4页
2008年在安徽省桐城市布置了"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和土壤的影响研究"定位试验,2011年在早稻收获期间采集新鲜土样,并测定了细菌、真菌、放线菌、解磷菌和固氮菌等微生物数量和土壤氮、磷、钾、硫、铁、锌、锰、铜等养分含量... 2008年在安徽省桐城市布置了"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和土壤的影响研究"定位试验,2011年在早稻收获期间采集新鲜土样,并测定了细菌、真菌、放线菌、解磷菌和固氮菌等微生物数量和土壤氮、磷、钾、硫、铁、锌、锰、铜等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化肥配施适量的紫云英(70%化肥+15 000 kg/hm2紫云英)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长繁殖,与单施70%化肥相比,细菌总量增加6.6倍,真菌数量增加63%,解磷菌数量增加47%,固氮菌数量增加101%,放线菌数量基本相等;翻压紫云英还有补充土壤氮、磷、钾、硫、铁、锌、锰、铜养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紫云英 化肥 微生物 养分
下载PDF
不同品种紫云英在湖北省不同生态区的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福霞 李小坤 +6 位作者 鲁剑巍 鲁君明 刘威 魏云霞 耿明建 朱德雄 曹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7,共4页
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种紫云英在湖北省单季稻区(洪湖)和双季稻区(黄陂)的差异,为不同区域适宜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不同品种在洪湖的单株分枝数、单株复叶数均高于黄陂,而株高、表观叶面积均低于黄陂。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的干... 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种紫云英在湖北省单季稻区(洪湖)和双季稻区(黄陂)的差异,为不同区域适宜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不同品种在洪湖的单株分枝数、单株复叶数均高于黄陂,而株高、表观叶面积均低于黄陂。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的干物质量存在差异,洪湖以丰城青杆种最高,达1 914 kg/hm2,黄陂以弋江种最高,达1 864 kg/hm2。相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产量也存在差异,大桥种、余江大叶种、丰城青杆种、粤肥2号的产量表现为洪湖高于黄陂,而其余品种则低于黄陂。不同生态区紫云英养分积累量存在差异,洪湖丰城青杆种的碳、氮、钾积累量最高,弋江种的磷积累量最高,黄陂弋江种的各养分积累量均最高。单季稻区应优选丰城青杆种,双季稻区优选弋江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品种 产量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量
下载PDF
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8
作者 王建红 曹凯 张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8-896,共9页
研究旨在探讨紫云英较高鲜草翻压量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常规用量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CK(不翻压紫云英和不施化肥),CF(常规用量施肥)及翻压45 t hm-2(GM45)紫云英鲜草配施0、20%、40%、60... 研究旨在探讨紫云英较高鲜草翻压量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常规用量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CK(不翻压紫云英和不施化肥),CF(常规用量施肥)及翻压45 t hm-2(GM45)紫云英鲜草配施0、20%、40%、60%和80%常规用量化肥(CF)。在浙江省金华市蒋堂农业科学试验站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紫云英翻压配施化肥处理中,虽然水稻N、P、K的总吸收量以GM45+80%CF处理最高,但稻谷P、K养分最高吸收量出现在GM45+40%CF处理中,水稻养分内部利用效率随化肥配施量的增加而降低;水稻的N、P和K的农学利用效率和稻谷产量均以GM45+40%CF处理最高。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环境风险的角度出发,紫云英鲜草异地还田量为45 t hm-2时,以配施N 80.6 kg hm-2、P2O521.5 kg hm-2和K2O 43.3 kg hm-2为宜。与CK处理相比,CF和紫云英鲜草翻压配施化肥处理的稻谷产量分别提高13.7%和8.5%~17.4%。在紫云英—单季晚稻耕作制中,紫云英异地还田量45 t hm-2不会使单季晚稻苗期产生僵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单季晚稻 养分吸收 产量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遮阴对不同品种紫云英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潘福霞 李小坤 +4 位作者 鲁剑巍 刘威 魏云霞 耿明建 曹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5,共7页
盆栽条件下研究遮阴对弋江种、信阳种和浙紫5号3个不同品种紫云英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的影响,为"水稻-紫云英套播"选择适宜紫云英品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遮阴提高了紫云英出苗数,但幼苗死亡率则随遮阴度的增加而升高。生... 盆栽条件下研究遮阴对弋江种、信阳种和浙紫5号3个不同品种紫云英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的影响,为"水稻-紫云英套播"选择适宜紫云英品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遮阴提高了紫云英出苗数,但幼苗死亡率则随遮阴度的增加而升高。生长前期,紫云英株高随遮阴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单株复叶数、表观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随遮阴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各指标在处理间的差异缩小。不同遮阴程度对3个品种鲜草产量产生明显影响,不遮阴和遮阴40%时弋江种产量最高,遮阴75%时浙紫5号的产量最高。植株碳含量随遮阴度增加有下降趋势,而氮、磷、钾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遮阴条件下品种间的养分积累量也存在差异,不遮阴处理的碳、磷、钾积累量以弋江种最高,氮积累量以信阳种最高,遮阴40%的碳、磷、钾积累量最高的是浙紫5号,氮积累量最高的是弋江种,遮阴75%时各养分积累量均以浙紫5号最高。综合考虑鲜草产量和养分积累量,高产稻田套播紫云英应优选浙紫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紫云英 品种 产量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量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云霞 鲁剑巍 +6 位作者 李小坤 耿明建 宋莉 杨文兵 李登荣 汪航 肖春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7,共5页
田间试验条件下,比较不同紫云英品种在湖北省3个典型双季稻生态区的生育期、产量以及养分积累量等特性,为稻田绿肥生产选择适宜紫云英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各紫云英品种的生育期均表现为湘肥3号和弋江种短于宁波种和南昌... 田间试验条件下,比较不同紫云英品种在湖北省3个典型双季稻生态区的生育期、产量以及养分积累量等特性,为稻田绿肥生产选择适宜紫云英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各紫云英品种的生育期均表现为湘肥3号和弋江种短于宁波种和南昌种。同一试验点不同品种间鲜草产量存在差异,崇阳以宁波种最高,达38.27 t/hm2;浠水以湘肥3号最高,达22.78 t/hm2;枝江以南昌种最高,达46.92 t/hm2。不同稻作区各品种紫云英养分积累量存在差异,崇阳试验点宁波种和南昌种氮、磷及碳养分积累量较高;浠水试验点湘肥3号和弋江种各养分积累量较高;枝江试验点弋江种和南昌种各养分积累量较高。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生育期、鲜草产量及各养分积累量等因素,鄂东南低山丘陵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南昌种和宁波种,鄂东丘陵岗地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湘肥3号和弋江种,江汉平原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弋江种和南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品种 生育期 产量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与接种根瘤菌对黄泥田紫云英产量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飞 林诚 +3 位作者 林新坚 李昱 李清华 何春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632-636,共5页
研究了福建黄泥田施用种肥、苗肥和接种根瘤菌及其组合对紫云英产量、有机C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的紫云英枝茎长度与根瘤数量,各施肥处理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分别较CK增幅81.2%~162.6%,45.8%~101.1%,分别... 研究了福建黄泥田施用种肥、苗肥和接种根瘤菌及其组合对紫云英产量、有机C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的紫云英枝茎长度与根瘤数量,各施肥处理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分别较CK增幅81.2%~162.6%,45.8%~101.1%,分别达极显著与显著增产水平;各施肥处理有机C累积量与养分累积量分别较CK增幅51.6%~99.4%与54.4%~105.3%。不同施肥模式以种肥(钙镁磷肥75kg.hm-2)+PK苗肥(钙镁磷肥375kg.hm-2+氯化钾90kg.hm-2)的紫云英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有机C累积量与养分累积量相对较高,分别较单施种肥处理提高42.1%、37.9%、31.5%、29.5%,也总体优于种肥+P苗肥处理。而在该处理结合接种根瘤菌的干物质产量与养分累积量未见提高。可见,在当前黄泥田肥力水平下,增施磷钾肥是提高紫云英产量与养分累积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施肥 产量 养分累积 根瘤菌
下载PDF
稻田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经荣 张德远 +1 位作者 吴建富 刘龙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5-109,115,共6页
研究了稻田养分利用的3种模式,证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单施化肥每千克养分增产稻谷6.09kg,产投比1.79:1,且不利于土壤生态的改善;种植冬季绿肥紫云英——早稻草还田,配施适量化肥,每千克养分增产稻谷6.18kg,产... 研究了稻田养分利用的3种模式,证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单施化肥每千克养分增产稻谷6.09kg,产投比1.79:1,且不利于土壤生态的改善;种植冬季绿肥紫云英——早稻草还田,配施适量化肥,每千克养分增产稻谷6.18kg,产投比1.82:1,节约近半数化肥,土壤肥力有所提高,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冬季绿肥肥饲兼用——猪粪尿沼气发酵——沼肥还田,节约2/3的化肥,每千克养分增产稻谷6.61kg,同时每74.3千克紫云英鲜草经青贮饲猪,可增猪重1kg。每千克紫云英干物间接产沼气0.4m ̄3,沼肥回收的紫云英氮、磷、钾分别为32.8%,72.9%,39.1%,全程产投比约为4:1,是一个高功能、高效益的养分循环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紫云英 养分循环利用
下载PDF
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忠义 唐红琴 +8 位作者 何铁光 张野 韦彩会 俞月凤 李婷婷 董文斌 胡钧铭 王瑾 蒙炎成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32,共6页
紫云英作为一种绿肥作物,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及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本文概述中国紫云英主要种质资源,总结紫云英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要点、还田腐解特征及其还田后对土壤地力和后茬作物的影响,以期为紫云... 紫云英作为一种绿肥作物,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及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本文概述中国紫云英主要种质资源,总结紫云英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要点、还田腐解特征及其还田后对土壤地力和后茬作物的影响,以期为紫云英的合理利用和农田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紫云英 种质资源 腐解特征 还田效应
下载PDF
基于紫云英利用的化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兴 谢坚 +6 位作者 廖育林 杨曾平 鲁艳红 徐文仕 涂赛军 聂军 曹卫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通过连续4年定位大田试验,研究基于紫云英利用下的不同化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稻谷经济效益、氮素累积量以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紫云英利用(22 500 kg/hm2)下,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以提高水... 通过连续4年定位大田试验,研究基于紫云英利用下的不同化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稻谷经济效益、氮素累积量以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紫云英利用(22 500 kg/hm2)下,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以提高水稻两季总产量,其中减少20%和40%化肥施用量处理比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处理分别增产2.37%和3.34%,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0∶7∶3处理的增产效果次之;②紫云英利用后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增加水稻产值,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的处理能增加水稻年平均产值3.0%,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0∶7∶3的处理增加年平均产值的效果次之;③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提高水稻氮素累积总量、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及氮素收获指数,其中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处理提高水稻氮素累积总量、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及氮素收获指数的作用最好;④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还可提高土壤碳和全氮含量,其中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处理的效果最佳。综合比较以上结果,认为紫云英利用后化肥施用时间可适当后移,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的施肥方法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升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紫云英 化肥 产量 经济效益 氮素累积量 土壤碳含量 土壤氮含量
下载PDF
2009~2010年度建阳市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兰忠明 张辉 +4 位作者 周仕全 邓云 吴一群 曹卫东 林新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698-3700,共3页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建阳市土壤、气候条件、高产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2009~2010年度选择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紫云英性状特征方面(株高、茎粗、分枝数等),闽紫6号表现均比弋江籽、闽肥3号、&...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建阳市土壤、气候条件、高产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2009~2010年度选择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紫云英性状特征方面(株高、茎粗、分枝数等),闽紫6号表现均比弋江籽、闽肥3号、"8410441"、宁波大桥突出。在鲜草量方面,闽紫6号均高于弋江籽、闽肥3号、8410441、宁波大桥。在留种量方面,闽紫6号和弋江籽均表现出比闽肥3号、"8410441"、宁波大桥高。闽紫6号品种为5个引进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适合建阳市的土壤、气候条件,可作为该市高产紫云英种植的当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品种 鲜草量 留种量 建阳市
下载PDF
双季稻适用型“湘紫2号”紫云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育林 鲁艳红 +5 位作者 聂军 谢坚 周兴 曹芯 杨曾平 曹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83-85,共3页
[目的]针对目前南方双季稻区适用型紫云英品种缺乏的现状,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选育出了适于在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新品种湘紫2号。[方法]通过开展多点田间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了解湘紫2号的生长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湘紫... [目的]针对目前南方双季稻区适用型紫云英品种缺乏的现状,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选育出了适于在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新品种湘紫2号。[方法]通过开展多点田间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了解湘紫2号的生长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湘紫2号在湖南双季稻区种植表现出极早花、适产、养分含量高、抗性好、耐迟播、适应性广等优点。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及早开沟,科学施肥,施用磷钾肥以小肥换大肥,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翻沤。[结论]湘紫2号的推广应用对解决原有紫云英品种与双季稻种植上季节不相匹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紫云英生产、培肥地力和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新品种 湘紫2号 双季稻适用型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稻茬高度影响轮作紫云英生长及还田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影 王琳 +3 位作者 魏启舜 郭成宝 殷宏宝 周学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7-982,共6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水稻机械收割不同留茬高度(15、30、40 cm,分别表示低茬、中茬、高茬)对轮作紫云英生长、养分积累以及翻压还田后土壤养分、化学性状和微生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茬高度显著影响轮作紫云英生长、养分积累以及...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水稻机械收割不同留茬高度(15、30、40 cm,分别表示低茬、中茬、高茬)对轮作紫云英生长、养分积累以及翻压还田后土壤养分、化学性状和微生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茬高度显著影响轮作紫云英生长、养分积累以及翻压还田效果。紫云英单位面积株数随留茬高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少;除单株分枝数外,植株株高、茎粗、单株鲜、干重均表现为高茬处理>中茬处理>低茬处理,高、低茬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产草量受稻茬高度影响明显,单位面积鲜、干草产量均随稻茬高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少,高茬处理的紫云英鲜、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2 t/hm2和3.27 t/hm^(2),较低茬处理每公顷增加15.21 t和2.53t。不同稻茬高度处理的紫云英植株碳及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差异,植株养分积累量则随稻茬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各养分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处理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土壤pH变化差异不显著,但均较试验前略有上升;土壤电导率则表现为高茬处理大于中、低茬处理,处理间差异极显著;翻压后土壤养分变化差异较大,各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随水稻留茬高度降低而减少的趋势,高茬处理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茬处理增加41.51%、27.35%、34.96%、68.78%、82.12%。不同处理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三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以高茬处理最高,除放线菌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对细菌数量的影响最为明显,高茬处理极显著大于中、低茬处理,中、低茬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水稻留高茬(茬高40 cm)轮作紫云英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养分积累,翻压还田后土壤培肥效果显著优于中、低茬(茬高≤30cm)收割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留茬高度 紫云英 产草量 养分含量 微生物
下载PDF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兰忠明 杨秉业 +4 位作者 张辉 吴一群 李昱 曹卫东 林新坚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55-57,共3页
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耆属(Astragalus sinicus),是一种优良冬绿肥和优质青饲料,种植紫云英有省工、投资少、适应性广、产量高、肥效好、饲料品质优等优点,此外种植紫云英对促进土壤氮素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节约能源... 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耆属(Astragalus sinicus),是一种优良冬绿肥和优质青饲料,种植紫云英有省工、投资少、适应性广、产量高、肥效好、饲料品质优等优点,此外种植紫云英对促进土壤氮素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节约能源、培肥地力、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示范试验地紫云英平均鲜草产量为27 240 kg/hm2。该示范研究为从事紫云英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闽紫5号 高产栽培 培肥
下载PDF
紫云英新品种闽紫1号的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多胡 陈云平 +3 位作者 叶永秦 乐开富 蔡阿瑜 张尚兴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6-20,共5页
闽紫1号是系统选育而成。早发性好,为早花型偏迟品种。植株较高大,茎秆粗壮,结荚花序数和结荚数都较多,分枝力中等。鲜草和种子产量都比光泽种和乐平种高。品质较优。其丰产栽培应适期早播,适当密植;早施磷钾肥;开好排灌沟,合理排灌;防... 闽紫1号是系统选育而成。早发性好,为早花型偏迟品种。植株较高大,茎秆粗壮,结荚花序数和结荚数都较多,分枝力中等。鲜草和种子产量都比光泽种和乐平种高。品质较优。其丰产栽培应适期早播,适当密植;早施磷钾肥;开好排灌沟,合理排灌;防治病虫害;留种田应增施硼、钼肥,喷施多效唑和适期收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品种 闽紫1号 栽培
下载PDF
连年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7
20
作者 颜志雷 方宇 +3 位作者 陈济琛 王飞 何春梅 林新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160,共10页
【目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南方稻区主要的冬种绿肥作物。本研究通过紫云英-化肥配施比例不同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化肥的合理施用量,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投入。【方法】紫云英—水稻长期轮... 【目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南方稻区主要的冬种绿肥作物。本研究通过紫云英-化肥配施比例不同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化肥的合理施用量,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投入。【方法】紫云英—水稻长期轮作定位试验始于2009年,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紫云英和化肥,CK),全量化肥(100%F),紫云英18000 kg/hm2+全量化肥(MV+100%F),紫云英18000 kg/hm2+60%化肥(MV+60%F),单施紫云英18000 kg/hm2(MV)。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2012年10月份于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1)与单施化肥相比,在翻压紫云英的条件下,化肥减量40%,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紫云英可替代部分化肥,达到减少化肥用量,保持产量的目的。2)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与100%F处理相比,化肥结合翻压紫云英和单施紫云英处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施肥模式对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与100%F处理相比,MV+100%F处理土壤的有效氮含量显著提高;与100%F处理相比,MV和MV+60%F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显著减少;100%F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3)100%F、MV+100%F处理的细菌数量较CK分别增加了102.3%、138.8%,而MV+60%F和MV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说明细菌对土壤养分有很强的依赖性。单施化肥或单施紫云英都不利于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化肥与翻压紫云英配合能显著提高其数量。4)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氮、磷、钾养分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较大,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主要受NH+4-N的影响。5)与100%F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紫云英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碳量(SMBC)和微生物生物氮量(SMBN)的含量。6)除了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总体表现为紫云英与化肥混施大于单施化肥或紫云英。7)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氮素的相关性最强。土壤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大小可作为衡量水稻产量多少的依据之一。【结论】MV+60%F处理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够减少40%的化肥用量,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培肥模式。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的积累,同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酶活的提高。MV+60%F培肥模式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值得推广并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 养分 微生物学特性 土壤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