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hinafic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1
作者 Weirong SHE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1期83-95,共13页
The objective of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which is the symbol of a modern nation-state,for all Minzu in China;and the precondition of i... The objective of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which is the symbol of a modern nation-state,for all Minzu in China;and the precondition of it is to define"China"and"Chinese people"with preciseness.For that sake,we must abolish both Han chauvinism and narrow-minded local ethnic chauvinism,and reaffirm the staunch belief that all 56 Minzu are inseparable par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at all people of these 56 Minzu are Chinese people.To adapt Tibetan Buddh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is not to sinicize Tibetan Buddhism,but to adapt it to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a new era,as well as to make it a fantastic catalyst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For the sake of it,we will not only make Tibetan Buddhism a crucial part of Chinese Buddhism,but also include Han and Tibetan Buddhism as the most important identity of Chinese Buddhism,so as to integrate Tibetan Buddhism,Han Buddhism,and Theravada Buddhism inside China and strengthen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in China's Buddhist community,which will serv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dapting Tibetan Buddh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Han Buddhism and Tibetan Buddhism sinicization and adaptation to chinese context
原文传递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乌云格日勒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F0002,共8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问题,不断实现民族理论创新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问题,不断实现民族理论创新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导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下载PDF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慧娟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20-25,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多次在以青年为主体的会议讲话中提出重要论断、重要观点和重要思想,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多次在以青年为主体的会议讲话中提出重要论断、重要观点和重要思想,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习近平青年观提供了价值遵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是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青年观的温润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观 青年学说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晓璐 卢诚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的科学论断。如何研究和丰富这一崭新体系,是当前全党特别是理论界的一件大事。文章从历史任务和历史要求、历史现状和经验教训、理论前提、内涵与发展的角度阐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的科学论断。如何研究和丰富这一崭新体系,是当前全党特别是理论界的一件大事。文章从历史任务和历史要求、历史现状和经验教训、理论前提、内涵与发展的角度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以求帮助人们掌握和领会这一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历史条件 民族复兴 科学发展观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5
作者 郑流云 向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8期20-22,38,共4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一概念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格局的一把钥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客观存在,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化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再探析 被引量:55
6
作者 陈瑛 郎维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并对其展开理论阐释,是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用此学说指导实践的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认同的基础概念、多维的共同实体和共同... 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并对其展开理论阐释,是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用此学说指导实践的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认同的基础概念、多维的共同实体和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关注主要矛盾,紧抓核心内容,立足于培育和提升"五个认同"的具体要义,落实于国家和政党的建设、制度健全、凝聚价值共识,以及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综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下载PDF
“民族国家”何以建构中华民族?——孙中山的民族同化思想及其时代难题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先欢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第17期42-54,共13页
"民族"一词是近代来自日本的"误会",孙中山属"美国派"而非"日本派",其对日式单一民族国家抱有怀疑。他在1919年前后激烈批判"五族共和",实乃其意识到"五族共和"是按照单... "民族"一词是近代来自日本的"误会",孙中山属"美国派"而非"日本派",其对日式单一民族国家抱有怀疑。他在1919年前后激烈批判"五族共和",实乃其意识到"五族共和"是按照单一民族国家形态组合而成的"国家之联合",有导致国家分裂之隐患,故而提倡美国的"熔炉"政策。孙中山之主张,使近代中国避免误入如后来苏联按照民族国家建构联邦制国家而最终解体的厄运。但孙中山学习"美国模式"同化之民族政策,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仍尚存巨大张力。孙中山开启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问题,至今依然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亟需我们反思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建构中国国家理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同化 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 国家理论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中研院”史语所学人群体的国族建构尝试——以凌纯声、芮逸夫的主张为中心
8
作者 刘波儿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238-248,共11页
1939年,顾颉刚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在政、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继而成为论述国家一体性的主流思路。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团结抗战的时代需要面前,凌纯声、芮逸夫开始转变研究取径,努力在这一主流思路下论证中华民族国家的内部... 1939年,顾颉刚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在政、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继而成为论述国家一体性的主流思路。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团结抗战的时代需要面前,凌纯声、芮逸夫开始转变研究取径,努力在这一主流思路下论证中华民族国家的内部结构问题。他们希望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群体能够在保留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呈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事实上提出了多元并存、共荣共生的民族理论新设想,为中国民族理论逐渐摆脱西方“民族国家”模式,走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准备了条件,他们所指出的“凝聚核心”问题在今天的民族史观建设上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尽管相关讨论并未形成完整理论、一些思考也未见全面,但这段荆榛满目的过往仍然是近代中国民族理论建设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纯声 芮逸夫 中华民族共同体 同化 汉化
下载PDF
建构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论体系——读党圣元《在历史与现实交汇处沉思——当代思想视野中的文学理论问题探析》一书
9
作者 唐迪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审美现代性、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媒介文化及其后果、文论转型与文学史理论建构等。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以“国学”视野和“大文论”眼光建构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审美现代性、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媒介文化及其后果、文论转型与文学史理论建构等。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以“国学”视野和“大文论”眼光建构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论体系;另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视野 “大文论”眼光 中国话语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和民族理论概念体系的演进脉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须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7,共15页
词语是概念的语言表征,概念则是理论的基石、思想的出口。中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作为一个自觉的主体登上历史舞台之前,现代汉语“民族”一词包含不同类别、层级的族体的含义已经形成。他们以此为基础,百余年来在中国传播、运用和发展... 词语是概念的语言表征,概念则是理论的基石、思想的出口。中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作为一个自觉的主体登上历史舞台之前,现代汉语“民族”一词包含不同类别、层级的族体的含义已经形成。他们以此为基础,百余年来在中国传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过程中,通过向“民族”一词注入新意涵、从一般性和规范意义上定义民族等途径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出一套以“民族”概念为中心,以“前缀词+民族”“民族+后缀词”“前缀词+民族+后缀词”等语言形式组成的上百个、多层级的民族理论概念体系,极大拓展了中国人探索民族世界的理论视野。中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所以始终将我国处于不同社会进化阶位的各类族体均称为民族,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思想的秉承和贯彻,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建设要服务现实民族问题解决的宗旨和他们自身的政治智慧。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普遍意义的民族学概念体系,应积极借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和民族理论概念体系在百年构建进程中积累的成果,厘清和深化运用已经形成的多层级概念,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造或革除过时的概念、提出新概念,而非削足适履于西方民族学、民族主义理论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 民族理论概念体系 演进脉络 中国特色民族学
原文传递
从“用夏变夷”到“进于文明”——重审思想史中的“汉化”概念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志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共9页
清初的明遗民对"用夏变夷"观念有两条阐释路径:一种以顾炎武为代表,重视文化传统的延续;一种以王夫之为代表,强调华夏与周边族群的差异。到了清末,这两种思潮既成为种族革命的思想资源,也成为未来中国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族群结... 清初的明遗民对"用夏变夷"观念有两条阐释路径:一种以顾炎武为代表,重视文化传统的延续;一种以王夫之为代表,强调华夏与周边族群的差异。到了清末,这两种思潮既成为种族革命的思想资源,也成为未来中国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族群结构的争论焦点。不过,尽管晚清革命者与知识人对中国的国家形成有不同思路,但大体上争论的两方都有一些相近观念,即一方面要强调汉族在中国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维持多民族统一的政治局面,将这两方面连接起来的概念就是"汉化"。在梁启超、杨度、孙中山等人的设想中,只有汉族厉行改革,中国境内其他民族再"同化"于汉族,中国才能免于灭亡的命运,而未来"汉化"或"民族同化"的前景是中国所有民族的国民化,实质上是以西方为模板的"现代化"或"文明化"。在新文化运动主张西化的时代潮流中,一些历史学家希望重树民族自信,他们将"民族同化"的观念投射到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就形成了后来被广泛采用、也饱受批评的汉化模式。在思想史中看"汉化"概念的内涵演变可以发现"汉化"概念在中国史领域内的应用,不仅仅是由单纯的汉族民族主义思潮所引发,也是建筑在某种社会发展阶段论上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夏变夷 汉化 民族同化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